四川省梓潼縣人民檢察院
刑事抗訴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梓檢一部訴刑抗〔2021〕Z1號
梓潼縣人民法院以(2020)川0725刑初37號刑事判決書對被告人何某某涉嫌過失致人重傷罪一案,判決被告人何某某無罪。判決無罪的理由是該起故事中被告人應當為同等責任,在同等責任條件下,存在適用《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致人重傷罪與《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的罪名適用問題。一審判決認為,本案只能運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以及相關司法解釋進行評價,在經(jīng)評價后其行為尚不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情況下,按照特別條款優(yōu)于普通條款的原則以及《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的規(guī)定。不應再對被告人何某某的行為是否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進行二次評價,即使可以對何某某的行為進行二次評價,何某某仍不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公訴機關指控何某某的行為構成刑事犯罪的證據(jù)不足,據(jù)此判決被告人何某某無罪。
本院依法審查后認為,該判決書存在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確有錯誤,導致有罪判無罪,理由如下:
一、本案現(xiàn)有證據(jù)足以認定被告人何某某駕駛電動三輪車在道路上行駛因疏忽大意的過失行為造成他人重傷的損害后果,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
1.被告人何某某主觀上具有疏忽大意的過失。根據(jù)被告人的供述、證人證言和川B3****號車行車記錄儀監(jiān)控視頻證實,案發(fā)時被告人何某某完全有條件預見和觀察到被害人橫過道路,但其對橫過道路行人的危險性預見不足,未采取有效措施,也未遵守靠行車道右側行駛、行人優(yōu)先的通行規(guī)定,導致其駕駛的電動三輪車將被害人撞倒,其主觀上具有疏忽大意的過失。一審判決書以正常人的反映參數(shù)是1.25秒,被告人發(fā)現(xiàn)被害人時相距約15米,被告人駕駛電三輪的車速在33km/h至36km/h,每秒的速度為9.17米至10米,被告人在其車輛撞到被害人前沒有采取制動措施的條件,因此認定被告人在本案中不具有刑法意義上的過失的理由不能成立。
首先,被告人自以為駕駛的電動三輪車是非機動車,其速度已經(jīng)明顯超出交通運輸管理法規(guī)對非機動車最高時速的限制性規(guī)定。
其次,一審判決書機械地以被害人跨入公路時被告人與被害人的距離推算被告人的反應時間,與客觀實際不符。根據(jù)事發(fā)路段的路況、當天的光線等,被告人在被害人進入道路前就應該觀察到被害人,而且道路兩邊居民住房集中,即使未觀察到有行人橫過道路,也應該預見該路段有行人通行的可能性很大,而非僅在看見行人站在道路上后才采取緊急制動措施。
第三,梓潼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對責任劃分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程序合法,應當采信。
2.被告人何某某的過失行為與被害人的重傷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刑法上的因果關系。本案因被告人何某某的疏忽大意,導致其駕駛的電動三輪車直接將被害人夏某某撞倒受傷。經(jīng)鑒定,被害人夏某某的損傷程度為重傷二級。雖然被夏某某橫過道路以及川B3****號車駕駛員陳某某在事發(fā)路段超車對事故發(fā)生有一定作用,但是間接的、次要的原因,本案直接的、主要的原因是被告人何某某未盡到相關安全義務的過失行為。
二、一審判決書認定被告人何某某、被害人夏某某以及川B3****號車駕駛員陳某某負事故同等責任屬于認定事實錯誤。
根據(jù)川B3****號車行車記錄儀視頻、被告人何某某的供述及陳某某的證言等證據(jù)證實,本次事故系被告人駕駛電動三輪車直接撞擊被害人所致,并沒有其他致害因素導致被害人受傷或者傷情加重。在事發(fā)過程中,被告人存在以下過錯:
第一,被告人對道路狀況疏于觀察,未提前預判并采取有效的避讓措施。事發(fā)路段道路平坦,視野開闊,道路兩旁有密集的居民住房,被告人在這樣的道路行駛應當提前預判可能有行人橫過道路,并提前做好防范和避讓,但本案被告人直到離被害人很近,被害人站在道路上避讓對向車道車時才采取緊急制動措施。
第二,被告人未盡到避讓行人的義務。不論被告人所駕駛的車輛是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在遇行人橫過道路時,均應當避讓。本案被告人在行經(jīng)事發(fā)路段時,未提前減速及采取有效避讓措施,在臨近被害人時才緊急制動,因剎車不及時導致事故發(fā)生。
第三,被告人何某某自己以為駕駛的電動三輪車是非機動車,未按規(guī)定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車速超過非機動車的最高車速。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四川省非機動車管理規(guī)定》的規(guī)定,非機動車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車速不得超過15km/h。被告人當時以33km/h-36km/h的車速,且未靠行車道右側行駛,也是事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
因此,被告人何某某對橫過道路行人的危險性預見不足,未遵守行人優(yōu)先通行和靠車行道的右側行使的規(guī)定,導致事發(fā)時未采取有效措施避讓行人,是本次事故發(fā)生的直接、主要原因。被害人夏某某橫過道路以及川B3****號車在事發(fā)路段超車,是事故發(fā)生的條件之一,對事故發(fā)生雖有一定原因力,但系間接、次要的原因。一審判決書認定被告人何某某、被害人夏某某以及川B3****號車駕駛員陳某某負事故同等責任與各方的過錯程度以及導致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力大小不符,屬于認定事實錯誤。
三、一審判決書認定被告人何某某的行為只能適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以及相關司法解釋進行評價,其行為不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情況下,不應在對被告人的行為依據(jù)《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的規(guī)定進行評價,據(jù)此判決何某某無罪,屬于適用法律錯誤。
1.法條競合錯誤。對于法條競合按照特別條款優(yōu)于普通條款的原則適用法律,應當是在一個刑事違法行為同時符合特別條款和普通條款均構成犯罪的情形下,優(yōu)先適用特別條款的規(guī)定?!缎谭ā返诙偃鍡l規(guī)定的“……本法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規(guī)定”,就是對法條競合時特別條款優(yōu)于普通條款的適用原則的具體體現(xiàn)。
但本案并不符合法條競合的情形,因為本案并不符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及其相關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交通肇事罪的構成要件,僅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致人重傷罪的構成要件,不成立法條競合一個刑事違法行為同時滿足兩個法律條款的規(guī)定,也就不存在優(yōu)先適用某一個法律條款的問題。根據(jù)《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guī)定,本案要構成交通肇事罪,被告人駕駛的電動三輪車必須是機動車,但根據(jù)《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審理指南》的規(guī)定,電動三輪車不宜認定為機動車。因此何某某的行為并不符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的規(guī)定,應當直接適用《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之規(guī)定。
2.本案適用《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之規(guī)定,不存在對被告人的行為進行二次評價問題。在法律適用時應該適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還是第二百三十五條的分析是對適用法律條款的選擇過程,被告人并未因此既承擔交通肇事罪的法律后果又承擔過失致人重傷的法律后果,不屬于二次評價。
綜上所述,被告人何某某過失傷害他人身體,致一人重傷的行為已構成《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規(guī)定的過失致人重傷罪。一審判決書以被告人何某某在道路上駕駛電三輪發(fā)生交通事故致一人重傷并負事故同等責任的行為,只能適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以及相關司法解釋進行評價,尚不構成交通肇事罪的情況下,不應再適用《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的規(guī)定進行評價,且何某某在事故中承擔同等責任,即使按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的規(guī)定進行評價仍不構成過失致人重傷罪為由,判決何某某無罪,屬于認定事實錯誤和適用法律錯誤,致使有罪判無罪。為維護司法公正,準確懲治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特提出抗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四川省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四川省梓潼縣人民檢察院
2021年1月7日
附件:1.被告人何某某現(xiàn)取保候審在家,電話1522839****?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