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市人民檢察院
刑事抗訴書
營檢公訴訴刑抗〔2020〕1號
營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以(2016)遼08刑初18號刑事判決書對被告人王某甲犯有詐騙罪、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一案判決: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王某甲犯有詐騙罪、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的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不予支持,判決被告人王某甲無罪。本院依法審查后認為,該判決認定事實與評判理由自相矛盾,且適用法律錯誤,理由如下:
一、起訴書指控王某甲犯有詐騙罪、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
1、詐騙罪。被告人王某甲與被害人吳某甲在共同出資收購營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置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置業(yè)公司)過程中,王某甲虛構需要額外支付一筆2880.4085萬元的“土地溢價款”,謊稱其已經先期付現1480.4085萬元,抵頂其應付的收購股權款;并將余下的1400萬元與吳某甲按持股比例分擔,騙取吳某甲以“土地溢價款”名義支付的現金728.8萬元,加上吳某甲受騙代替王某甲支付的1480.4085萬元,被告人王某甲共計騙取人民幣2209.2085萬元。在卷有被告人王某甲的供述、被害人吳某甲的陳述、證人張某某、王某乙等人的證言、結算憑證、股權轉讓協議等書證及鑒定意見予以證實,證據之間能夠相互印證,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體系,王某甲犯有詐騙罪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王某甲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客觀上實施了虛構事實、騙取他人錢款的行為,其行為符合刑法詐騙罪的構成要件,依法構成詐騙罪。
2、職務侵占罪。被告人王某甲在任**置業(yè)公司總經理期間,利用職務便利,指使財務總監(jiān)張某某將公司向個人借款1000萬元以收回預付工程款名義入賬,抵頂核銷王某甲為法定代表人的浙江**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公司)應返還的1000萬元,王某甲將該筆1000萬元用于其個人投資注冊公司,非法占為己有。在卷有被告人王某甲的供述、證人吳某甲、吳某乙、張某某、陳某某等人的證言、借條、公司賬目、匯款明細等書證及鑒定意見予以證實,證據之間能夠相互印證,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體系,王某甲利用職務便利侵占**置業(yè)公司1000萬元資金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王某甲的行為符合刑法職務侵占罪的構成要件,依法構成職務侵占罪。
被告人王某甲在任**置業(yè)公司總經理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在其他股東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以特例審批的形式將公司房產無償贈與其朋友吳某某,并用公司資金沖抵該房款,給吳某某開具總價為人民幣29.733萬元的銷售發(fā)票。在卷有被告人王某甲的供述、證人吳某甲、張某某、唐某某等人的證言、特例審批單、商品房買賣合同、發(fā)票等書證及鑒定意見予以證實,證據之間能夠相互印證,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體系,王某甲利用職務便利將公司房產無償贈與其朋友吳某某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王某甲的行為符合刑法職務侵占罪的構成要件,依法構成職務侵占罪。
3、挪用資金罪。被告人王某甲在任**置業(yè)公司總經理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在公司其他股東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采用個人批準借款給自己的手段,將公司資金人民幣30萬元用于支付其個人住宅的裝修款,該筆款項至今未還。在卷有被告人王某甲的供述、證人吳某甲、張某某、王某丙等人的證言、借據等書證以及鑒定意見予以證實,證據之間能夠相互印證,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體系,王某甲利用職務便利挪用公司資金的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被告人王某甲的行為符合刑法挪用資金罪的構成要件,依法構成挪用資金罪。
二、法院一審判決認定事實與評判理由自相矛盾,且適用法律錯誤
法院對起訴書指控的四起犯罪事實在判決書認定的事實中均予以確認,但在判決結論部分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為由作出無罪判決,認定事實與評判理由自相矛盾。
法院一審判決認為本案“可以通過民事手段解決糾紛,尚未達到必須采取刑法來規(guī)制的程度”,系適用法律錯誤。民事調整不是刑事追究的前置程序,認定當事人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應依據該行為是否具有社會危害性、是否符合刑法規(guī)定的四個構成要件為評判標準。本案中,被告人王某甲的行為完全符合刑法詐騙罪、職務侵占罪、挪用資金罪的構成要件,其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法院一審判決認為可以適用民法調整的觀點違反了罪刑法定原則,適用法律確有錯誤。
法院一審判決對被告人王某甲侵占公司房產和挪用公司資金事實予以確認,但以“不能排除合理懷疑”為由,判決被告人王某甲無罪,顯系錯誤。例如挪用公司資金事實,法院一審判決對該起犯罪事實全部予以確認,僅以“不能排除另一股東吳某甲許可或事后追認”為由判決無罪。而證人吳某甲在卷證言明確表示其對該筆款項支出不知情、不同意。法院沒有以客觀證據為基礎予以評判,擴大了排除合理懷疑的范圍,不屬于法律意義上的合理懷疑,明顯錯誤。
綜上所述,營口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遼08刑初18號刑事判決書認定事實與評判理由自相矛盾,且適用法律錯誤。為維護司法公正,準確懲治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特提出抗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
2020年2月1日
附:被告人王某甲被營口市中級人民法院取保候審于現住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