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凌某某,男,漢族,住上海市嘉定區(qū)。
原告:劉參,女,漢族,住上海市嘉定區(qū)。
兩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朱博卓,上海凱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新明環(huán)球置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法定代表人:范光培。
被告:上海天策房地產(chǎn)咨詢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金山區(qū)。
法定代表人:林韻青,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偉南。
原告凌某某、劉參與被告上海新明環(huán)球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明公司”)、被告上海天策房地產(chǎn)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策公司”)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兩原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朱博卓、被告天策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偉南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新明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本院依法進行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解除原告和被告新明公司簽訂的《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2、判令被告新明公司返還原告首付款人民幣40萬元(以下幣種同)并支付利息損失(以40萬元為基數(shù),自2016年7月16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其中2019年8月19日前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2019年8月20日后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計算);3、判令被告新明公司返還原告貸款本金40萬元及相應利息(自2016年11月21日銀行放款之日計算至被告實際付款之日);4、判令被告天策公司返還原告團購費5萬元;5、判令被告新明公司支付原告解約賠償金8,000元(按照總房價1%計算);6、判令被告新明公司支付原告房屋登記費1,100元。事實與理由:原告為購買被告新明公司預售的位于嘉定區(qū)瀏翔公路XXX號地下1層107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參加了“5萬抵10萬”的團購活動,并向被告天策公司支付了5萬元團購費,天策公司出具了收款收據(jù)。2016年7月16日,原告和被告新明公司簽訂《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約定被告新明公司將系爭房屋預售給原告,房屋價款為80萬元。合同第十一條約定被告交付房屋的時間為2016年11月30日前;合同第十二條約定被告逾期交房超過90天后,買受人有權解除合同;合同第十九條約定被告應當自解除合同通知到達之日起30日內(nèi)退還全部已付購房款,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存款利率支付利息損失,按照總房價款的1%支付賠償金。合同簽訂后,原告按約支付了首付款40萬元,剩余房款40萬元由原告向上海農(nóng)村商業(yè)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嘉定支行(下稱“農(nóng)商行嘉定支行”)申請按揭貸款。原告并向上海市嘉定區(qū)房地產(chǎn)登記處繳納了房屋登記費1,100元。農(nóng)商行嘉定支行于2016年11月21日放款40萬元,原告于2016年12月21日還款至今。但被告至今未向原告交付系爭房屋,逾期超過90天,也超過了辦理產(chǎn)證時間。后被告新明公司在《5月22日會議紀要》中承諾賠償退房業(yè)主已付房款總額及自付款后的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另賠償總價的1%。原告多次與被告交涉未果,故涉訴。
被告新明公司未作答辯。
被告天策公司辯稱,不同意返還團購費。涉案項目是由被告新明公司委托案外人浙江融億營銷策劃有限公司進行銷售,融億公司將項目內(nèi)的場內(nèi)外分銷轉委托給其公司,其公司以團購優(yōu)惠的形式推廣銷售涉案項目的房源。團購服務費是用于其公司組織下級中介渠道成本費用以及先行支付下級中介業(yè)務員部分傭金等相關費用。2016年6月26日,原告與被告新明公司就系爭房屋簽訂了認購協(xié)議,約定的購房總價為1,203,595元。同日,原告與被告天策公司簽署了團購服務協(xié)議,原告支付了團購費5萬元后,天策公司也按照約定提供了團購服務。原告按照80萬元的優(yōu)惠價格與新明環(huán)球公司簽署了預售合同,成功購買了系爭房屋,享受了10萬元的價格優(yōu)惠。團購服務協(xié)議已履行完畢,雙方權利義務即告終結。原告要求返還團購費既無事實依據(jù)也無法律依據(jù)。預售合同的解除是因為被告新明公司違約所致,理應由新明公司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根據(jù)原、被告提供的證據(jù)及庭審中查明的情況,本院確認如下事實:
2016年6月26日,劉參(甲方)與天策公司(乙方)簽訂《團購服務協(xié)議》一份,內(nèi)容為:針對上海市嘉定區(qū)瀏翔公路XXX號(中童巴比尼)開展團購活動(具體房號為B107),甲方確認在簽署本協(xié)議之時應向乙方支付會員費50,000元,方能獲得本協(xié)議項目的團購資格。甲方憑該協(xié)議客戶聯(lián)和POS單客戶留存聯(lián)及收據(jù),在購房時享受購房優(yōu)惠一次(購房優(yōu)惠為10萬元)。當甲方成功購房后,表明甲方已使用了專項購房會員服務,雙方權利義務即告終結。當甲方成功購房后,因甲方原因取消購房的,則甲方已支付乙方的會費不予退還。若甲方?jīng)]有成功購房,甲方在項目開盤日起90日內(nèi)與乙方辦理全額會費退費手續(xù)。乙方無息退費,退費時乙方不得收取甲方任何手續(xù)費用,退費后雙方權利義務隨即終止。
團購服務協(xié)議簽訂之后,劉參支付天策公司50,000元,天策公司于2016年7月28日開具金額為50,000元的團購費收據(jù)一張。
2016年7月16日,凌某某、劉參(乙方、買方)與新明公司(甲方、賣方)簽訂《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一份,約定乙方向甲方購買系爭房屋,政府批準的規(guī)劃用途為店鋪,總房價暫定為80萬元;房屋交付必須符合下列第三種方案所列條件:……三、取得了《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書》;甲方定于2016年11月30日前將系爭房屋交付給乙方,除不可抗力外;甲方如未在約定期限內(nèi)將系爭房屋交付乙方,應當向乙方支付違約金,違約金按乙方已支付的房價款日萬分之0.5計算,違約金自約定的最后交付日期之第二天起算至實際交付之日止,逾期超過90天,買受人有權解除合同。買受人解除合同的,出賣人應當自買受人解除合同通知到達之日起30日內(nèi)退還全部已付購房款,并按買受人累計已付購房款的1%向買受人支付違約金;乙方行使合同約定的單方面解除本合同權利時,應書面通知甲方,甲方應當在收到乙方書面通知起60天內(nèi)將乙方已支付的房價款(包括利息,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存款利率計算)全部退還乙方,并承擔賠償責任,賠償金額為總房價款的1%,在退還房價款時一并支付給乙方,已支付房價款是包括乙方直接支付的和通過貸款方式支付的房價款。合同另對其他事項作了約定。
上述合同簽訂當日,凌某某、劉參向新明公司支付了首付款40萬元。2016年9月12日,凌某某、劉參與農(nóng)商行嘉定支行簽訂《個人房屋抵押借款合同》,新明公司為保證人,約定,凌某某、劉參為支付系爭房屋的購房款向農(nóng)商行嘉定支行申請貸款,貸款金額為40萬元,貸款期限為2016年9月12日至2026年9月12日,參考利率為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五年以上人民幣貸款基準利息上浮10%。合同簽訂當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五年以上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為4.9%。按月還款的,借款人自借款實際發(fā)放之日起,以每一個月為一期,分期償還本息,還款期數(shù)為120期,最后一期利隨本清。借款本息償還方式為按月等額本息。2016年11月21日,農(nóng)商行嘉定支行按約發(fā)放貸款,凌某某、劉參自2016年12月21日開始按約還本付息。另,原告于2016年10月10日向嘉定房地產(chǎn)交易中心繳納系爭房屋的登記費1,100元。2017年8月,新明公司取得系爭房屋的《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書》。系爭房屋尚未交付給凌某某、劉參。
本院認為,凌某某、劉參與新明公司之間簽訂的《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系買賣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當屬合法有效,雙方應當遵照履行。合同約定新明公司應于2016年11月30日前將系爭房屋交付給凌某某、劉參,但新明公司直至2017年8月才取得系爭房屋的《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書》,且至今未交房,顯屬違約,凌某某、劉參有權按照合同約定行使單方解除權?,F(xiàn)凌某某、劉參主張解除合同,符合合同約定及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合同解除后,新明公司應返還已付房款,故對凌某某、劉參要求返還房款的請求,本院亦予以支持。合同因新明公司違約而致解除,新明公司理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本案爭議焦點為新明公司應按何標準承擔違約責任?,F(xiàn)凌某某、劉參主張的訴請中既有合同約定的違約金,也有其因新明公司違約造成的損失。對于違約金、賠償金的標準及能否同時適用問題,合同約定的逾期交房情況下解約違約金為已付房款的1%,凌某某、劉參主張該解約違約金的同時又要求賠償利息損失,然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請求人民法院增加違約金的,增加后的違約金數(shù)額以不超過實際損失額為限;增加違約金以后,當事人又請求對方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故凌某某、劉參既主張違約金又主張經(jīng)濟損失于法無據(jù),本院難以支持。
對于凌某某、劉參實際損失的認定:1、其為履行合同而申請銀行貸款,現(xiàn)合同解除,則其支付的貸款利息可作為其實際損失,應計算至新明公司返還該部分房款為止;2、凌某某、劉參以現(xiàn)金方式支付的房款的利息損失亦可作為其實際損失。綜上,本院認定凌某某、劉參存在上述首付款與貸款的利息損失,然該損失已超過雙方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故本院支持凌某某、劉參關于已付購房款利息損失的訴訟請求。關于凌某某、劉參主張的房屋登記費,該款確屬其因系爭房屋買賣所遭受損失,本院依法予以支持。關于團購費,預售合同因新明公司違約解除,凌某某、劉參支付團購費意欲通過預售合同履行實際享受到減免房屋價款優(yōu)惠的目的已經(jīng)無法實現(xiàn),故天策公司應返還團購費。審理中,新明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系無視法律的行為,表明其自動放棄了訴訟中可享有的答辯、質證等權利,應承擔由此而引起的法律后果。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凌某某、劉參與被告上海新明環(huán)球置業(yè)有限公司于2016年7月16日簽訂的《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
二、被告上海新明環(huán)球置業(yè)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凌某某、劉參購房款人民幣80萬元;
三、被告上海新明環(huán)球置業(yè)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付原告凌某某、劉參人民幣40萬元的利息損失(自2016年7月16日起至被告實際返還之日止,其中2019年8月19日前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付,2019年8月20日后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計付);
四、被告上海新明環(huán)球置業(yè)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付原告凌某某、劉參人民幣40萬元自2016年11月21日起至被告實際返還之日止的貸款利息損失(具體以銀行實際利息為準);
五、被告上海新明環(huán)球置業(yè)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凌某某、劉參房屋登記費人民幣1,100元;
六、被告上海天策房地產(chǎn)咨詢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返還原告凌某某、劉參團購費人民幣50,000元;
七、駁回原告凌某某、劉參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12,391元,減半收取6,195.50元,由原告凌某某、劉參負擔57.69元,被告上海新明環(huán)球置業(yè)有限公司負擔5,777.23元,被告上海天策房地產(chǎn)咨詢有限公司負擔360.58元。被告負擔之款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鄧??珍
書記員:朱??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