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馮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滄州市青縣。
委托代理人萬德勝,河北通勝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坤,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青縣。
委托代理人葉成立,天津津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馮某某與被告王坤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作出(2014)青民初字第2942號民事判決書,被告王坤不服,在上訴期內向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2016年3月21日,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6)冀09民終496號民事裁定書,將該案發(fā)回重審,本院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馮某某及委托代理人萬德勝、被告王坤及委托代理人葉成立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王成強與被告王坤系夫妻關系。2014年6月24日,王成強向原告馮某某借現(xiàn)金10萬元,約定于2014年7月24日前還清,過期不還,每天賠付違約金1000元;2014年7月26日,王成強向原告馮某某借現(xiàn)金10萬元,對以上兩筆借款,王成強分別出具了借條并簽字。2014年7月26日,原告馮某某通過銀行卡給戶名為李春英的建行尾號為6843銀行卡中轉款9.5萬元。2014年8月14日、8月25日、9月13日、10月26日,王成強通過賈某在農業(yè)銀行尾號為4874的銀行卡分別給原告馮某某轉款20萬元、1.3萬元、0.5萬元、0.8萬元。2014年8月14日原告馮某某給戶名為鄭某卡中轉款19.6萬元。
另查明,2014年11月18日,王成強在滄州市運河區(qū)民族會館315房間死亡,現(xiàn)場一個手包內有王成強的身份證、尾號為6843的建行卡、尾號為7757的工行卡、尾號為4874的農行卡各一張。
以上事實由原告提供的兩張借條、原告給鄭某的轉款憑證、被告提供的滄州市公安局運河分局刑事科學技術室出具的說明、銀行卡轉款明細及庭審中當事人的陳述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馮某某向被告王坤主張權利,提供了王坤丈夫王成強(已故)為其出具的借條兩張,庭審中被告王坤認可借條中王成強的簽名系本人所簽,對第一筆借款沒有提供充分的證據抗辯,本院予以認定,對第二筆借款,被告王坤提供了2014年7月27日原告馮某某給王成強持有的建行戶名為李春英、尾號為6843的銀行卡轉款9.5萬元的銀行轉款明細,辯稱第二筆實際借款9.5萬元,原告主張9.5萬元系王成強與其另外一筆借貸關系,沒有借條,系其按王成強提供的卡號(李春英)轉入,因未向法庭提供證據,本院不予認定,因9.5萬元的轉款時間與王成強出具的第二張借條時間相印證,本院認定第二筆原告馮某某實際借給王成強9.5萬元。被告王坤辯稱借原告的款項已超還,提供了尾號為4874的農行卡中匯入原告賬戶中4筆共計22.6萬元的證據,原告主張22.6萬元均與起訴的兩筆借款無關系,其中20萬元,原告主張姚某欠鄭某款,通過其向王成強借款20萬,王成強將20萬元打入其卡,當日其轉賬給鄭某,償還了姚某欠鄭某的借款19.6萬元,提供了證人姚某、鄭某在二審庭審時出庭作證證言、賈某的書面證言及2015年12月26日運河區(qū)法院執(zhí)行庭對姚某的詢問筆錄,運河區(qū)法院執(zhí)行庭對姚某的詢問筆錄中姚某所講與在中院庭審中所講不完全相符,且證人賈某未出庭作證,證人證言的效力不能對抗被告提供的銀行轉賬的書證效力,故認定王成強償還原告19.5萬元本金,0.5萬元償還的利息,另主張王成強給其轉的1.3萬元、0.5萬元、0.8萬元系償還另外的沒有借條的借款,因原告未提供證據,缺乏事實依據,故上述2.6萬元應認定為償還原告的借款利息。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馮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4300元、保全費1520元,由原告馮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提起上訴的,應在上訴狀寄出的七日內向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交納上訴費4300元(收款單位名稱: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行名稱:河北省滄州市農行北環(huán)支行,賬號:×××),并將上訴狀和交納上訴費的銀行回單或上訴費票據一并郵寄我院,逾期不交費的視為不再上訴。
審 判 長 梁彩霞 人民陪審員 宋湛瀅 人民陪審員 白 梅
書記員:王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