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馮榮某,男,生于1942年4月17日,漢族,住湖北省黃梅縣。系死者曾代郎丈夫。
上訴人(原審原告):馮金水,男,生于1964年10月29日,漢族,住湖北省黃梅縣。系死者曾代郎兒子。
上訴人(原審原告):馮銀水,男,生于1967年1月17日,漢族,住湖北省黃梅縣。系死者曾代郎兒子。
上訴人(原審原告):馮志水,男,生于1972年1月15日,漢族,住湖北省黃梅縣。系死者曾代郎兒子。
上訴人(原審原告):馮昌元,男,生于1978年6月4日,漢族,住湖北省黃梅縣。系死者曾代郎兒子。
以上五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梅登梁、胡康寧,黃梅縣池九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市廬山區(qū)支公司。住所地:江西省九江市十里大道1137號。
主要負責人:徐新,該公司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志,江西順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榮,女,生于1970年12月15日,漢族,住湖北省黃梅縣。系死者潘某長女。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萍,女,生于1972年7月26日,漢族,住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qū)。系死者潘某二女。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育青,女,生于1976年2月26日,漢族,住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系死者潘某三女。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陳明,男,生于1978年7月25日,漢族,住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qū)。系死者潘某之子。
上述四被上訴人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商革軍,江西惟民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澤龍,男,生于1978年3月1日,漢族,住湖北省黃梅縣。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湖口鄱湖運輸中心。住所地:江西省九江市湖口流芳集鎮(zhèn)。
上訴人馮榮某、馮金水、馮銀水、馮志水、馮昌元、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市廬山區(qū)支公司(以下簡稱為人民財保廬山支公司)因與被上訴人陳榮、陳萍、陳育青、陳明、張澤龍、湖口鄱湖運輸中心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黃梅縣人民法院(2017)鄂1127民初3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10月26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F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證據一只能證實潘某在黃梅縣境內無房產,但對于其他地方是否存有房產情況不明,不能達到證明潘某未遺留房產的證明目的,對證據一不予采信。證據二,潘某生前所在的村委會無法準確掌握潘某遺產情況,該證據同樣不能達到證明潘某沒有遺產的證明目的,不予采信。
本院經審理查明,與本案受害人曾代郎在同一事故中死亡的受害人潘某近親屬陳榮等人于2016年11月向黃梅縣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訴請要求張澤龍、湖口鄱湖運輸中心、人民財保廬山支公司承擔侵權賠償責任,該院最終是按照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算受害人潘某的死亡賠償金為378714元。張澤龍因未為其車輛投保交強險,法院判令其在交強險范圍內向潘某的近親屬陳榮等人賠償55000元。
本院查明的其余事實與原審查明的一致。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因同一侵權行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备鶕鲜龇l規(guī)定,在同一事故中死亡的當事人,無論其年齡、身份、收入、居住地等因素,都可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本案中,受害人曾代郎與另案受害人潘某在同一事故中遇害,應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因生效判決確定潘某的死亡賠償金為378714元,故本案曾代郎的死亡賠償金亦應為378714元。原審在適用上述侵權責任法第十七條確定曾代郎死亡賠償金金額時有誤,二審予以糾正。上訴人馮榮某等人提出應以潘某死亡賠償金數額確定曾代郎死亡賠償金的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因各方當事人對曾代郎受害導致的其他損失均未提出予以,本院予以確認?;谏鲜龇治?,曾代郎的各項損失分別為:喪葬費23660元、親屬喪葬交通費1500元、死亡賠償金378714元、精神撫慰金20000元,以上合計423874元。因張澤龍未為其車輛投保交強險,且造成了曾代郎、潘某兩人死亡的后果,另案生效判決已經判定由張澤龍在交強險范圍內向潘某賠付55000元,故張澤龍在本案中亦應在交強險范圍內向馮榮某等人賠付55000元,車輛掛靠公司湖口鄱湖運輸中心對張澤龍應擔的責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余下損失368874元由張澤龍投保的保險公司人民財保廬山支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賠付70%即258211.8元。上訴人馮榮某等人提出應由人民財保廬山支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賠付余下損失的80%,對此,因該比例系一審法院依據法律和案件實際情況確定的,且系一審法院自由裁量權的體現,二審不予調整。另因潘某對本案交通事故的形成負有次要責任,其依法應對曾代郎的損失承擔部分責任,因張澤龍已在交強險范圍內向馮榮某等人承擔了理賠責任,對于超出交強險的損失中的30%即110662.20元【計算方式為:(423874-55000)×30%=110662.20】本應由潘某賠付。然潘某已經去世,其近親屬陳榮、陳萍、陳育青、陳明應在遺產繼承范圍內對上述侵權之債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馮榮某等人的上訴請求及理由部分成立,本院予以部分支持,人民財保廬山支公司的上訴請求及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劉小成
審判員 宋順國
審判員 張敏
書記員: 吳慧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