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馮瑞某,農(nóng)民。
委托代理人李麗震,河北春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田某某,農(nóng)民。
委托代理人項桂明。
被告劉淑玲,農(nóng)民。
原告馮瑞某訴被告田某某、劉淑玲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賈會生適用簡易程序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馮瑞某委托代理人李麗震、被告田某某委托代理人項桂明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劉淑玲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二被告原系夫妻關系,2012年11月灤南縣人民法院判決二被告離婚,我與被告田某某均從事運輸業(yè),在從事運輸過程中相識,2010年4月27日被告田某某到我家中向我提出借款,我提出借款按月息一分五支付利息,被告田某某予以認可,被告田某某向我借款共計人民幣43500元,并為我寫下欠條一張,2010年10月被告田某某償還我人民幣20000元,尚欠我本金23500元,利息11280元,經(jīng)我多次催要,被告田某某稱其已離婚,此款用于家庭共同支出,拒絕給付,為維護我的合法權益,故此起訴,要求二被告給付欠款及利息共計人民幣34780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被告田某某辯稱,對原告訴狀中提到的借款事實予以認可,但借款數(shù)額不予認可,當時借款的數(shù)額應該以小寫的人民幣43000元為準,而不應該以大寫的肆萬叁仟伍佰元為準,同時我方對于原告所主張的利息不認可。
被告劉淑玲未到庭亦未答辯。
經(jīng)審理查明,2010年4月27日被告田某某向原告借款人民幣43500元,后被告田某某已歸還20000元,剩余23500元經(jīng)原告催要,被告至今未還。二被告原系夫妻關系,2012年11月灤南縣人民法院判決二被告離婚,
以上事實有原告及被告田某某陳述及原告方提交的借條和馮振強、馮四新的書面證明為憑。
本院認為,被告田某某書寫的欠條大寫肆萬叁仟伍佰元,而小寫是43000元,故應認定借款為43500元,因被告已還20000元,實際被告尚欠原告借款23500元。被告田某某向原告借款是在二被告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二被告理應共同償還欠款,故原告要求二被告給付欠款的主張本院應予支持;原告主張二被告給付利息人民幣11280元,并提交馮振強和馮四新的書面證明支持自己的主張,被告方不予認可,證人未出庭作證并當庭接受質詢。而且利息的約定也沒有在借據(jù)中予以明確,故二被告應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償付欠款的利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七條、第一百零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4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四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五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田某某、劉淑玲分別給付原告人民幣23500元的50%即11750元,并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償付此款自2010年4月27日至履行之日止的債務利息,判決生效即履行;
二、被告對上述款項互負連帶清償責任;
三、原、被告其他之訴理據(jù)不足,不予支持。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70元由被告田某某負擔335元,被告劉淑玲負擔335元,此款已由原告預交,執(zhí)行過程中由二被告給付原告。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賈會生
書記員: 田志鵬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