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馮某1,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武漢市漢陽區(qū),原告馮某2,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武漢市洪山區(qū),原告馮某3,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武漢市江岸區(qū),原告馮某4,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武漢市武昌區(qū),原告胡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黃石市,上列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特別授權)桑小球,湖北省振興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告余某1,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武漢市硚口區(qū),被告余某2,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武漢市硚口區(qū),上列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特別授權)楊會榮,湖北楚義君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中國長江動力公司(集團)武漢制瓶廠,住所地武漢市硚口區(qū)古田路22號。法定代表人嚴某,系該廠廠長。委托訴訟代理人(一般授權)曾令燦,湖北諾亞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馮某1、馮某2、馮某3、馮某4、胡某訴被告余某1、余某2、中國長江動力公司(集團)武漢制瓶廠(以下簡稱武漢制瓶廠)物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26日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7年12月5日公開開庭審理。原告馮某1及原告的訴訟委托代理人桑小球、被告余某2、余某1的訴訟委托代理人楊會榮、第三人武漢制瓶廠的訴訟委托代理人曾令燦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原告馮某1、馮某2、馮某3、馮某4、胡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確認硚口區(qū)古田二路生活三村xxx-x-x,(原x號,面積16.62平方米),房屋居住使用權、用益物權、拆遷權益歸原告所有。2、請求確認被告余某1與硚口區(qū)房屋征收管理辦公室對該房征收編號Ax-Zx-xxxx所簽的簽約無效。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后原告當庭撤銷第二項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原告的父親馮某5系武漢制瓶廠的職工。1979年武漢制瓶廠分配給原告父親一套自住公房,位于武漢市硚口區(qū)古田二路生活三村xxx-x-x號(原x號)。原告的父母自1979年生活在上述房屋,生母錢某于1983年去世。馮某5于1990年去世。隨后繼母李某居住在該房屋中。余某2是武漢制瓶廠工會干事,于1990年在繼母和兒女不知情的情況下請李某搬離訴爭房屋。理由是其戶口不在武漢市,工廠要收回房屋。之后余某2搬到訴爭房屋居住。根據(jù)制瓶廠的規(guī)定,有住房證才能入住。但制瓶廠從未向余某2發(fā)放住房證,也沒有相關手續(xù)。被告也沒有將原告父親的房屋再行分配的依據(jù)??梢姳桓娲嬖诶寐殑罩闩c制瓶廠惡意串通違規(guī)將住房證發(fā)給余某1的事實。余某2夫妻已經(jīng)有一套工廠的公房,余某1也并非制瓶廠的職工,不能取得該住房。訴爭房屋是屬于馮某5的,之后繼母的居住被中斷,但其子女應當仍然享有涉案房屋的權利。原告自2012年就此事向余某2和制瓶廠提出訴求,一直未果。為此,原告提起訴訟。被告余某2、余某1辯稱,1、被答辯人沒有證據(jù)證明其對訴爭房屋享有權利,不具備起訴權利。2、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本案不符合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起訴條件,屬于歷史落實性質(zhì)的房地產(chǎn)糾紛,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工作范圍,人民法院應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第三人制瓶廠辯稱,武漢制瓶廠處于吊銷狀態(tài),現(xiàn)由西亞公司托管,但根據(jù)最高法院的相關解釋,吊銷的公司仍具備主體資格,因此本案仍由武漢制瓶廠作為被告參與訴訟。因為訴爭房屋是單位的自管房,單位有權處理、分配該訴爭房屋,1990年原告父親過世之后,根據(jù)單位有關政策是有權將訴爭房屋收回的,分配給誰是單位的自由。因單位多次托管與改制,許多資料均已丟失,當事人手中有制瓶廠公章的證據(jù)我方予以認可。我方也同意被告的答辯意見,本案不屬于人民法院主管的范圍,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真實性均予認可。對被告提交的證據(jù)真實性予以認可,對所有證據(jù)的證明目的,本院綜合全案予以認定。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如下事實:原告的父親馮某5系武漢制瓶廠的職工。馮某5的妻子錢某于1983年去世。后馮某5與李某一起生活。1979年武漢制瓶廠分給馮某5一套自管房即武漢市硚口區(qū)生活三村x號房屋(現(xiàn)xxx號x-x號,面積16.62平方米)。1990年馮某5去世,其配偶李某繼續(xù)在訴爭房屋居住。余某2及其妻子胡某亦為武漢制瓶廠的職工。后李某搬離訴爭房屋,訴爭房屋由余某2夫妻居住使用。訴爭房屋的住房證于2005年登記為胡某。2013年,訴爭房屋的住房證登記為余某2的女兒余某1。2016年訴爭房屋被納入拆遷范圍。2017年4月10日,余某1與武漢市硚口區(qū)房屋征收管理辦公室簽訂《房屋征收貨幣補償協(xié)議書》,約定余某1被拆除房屋面積28.33平方米,被征收房屋價值補償為373805.15元,裝飾裝修補償為20000元,附屬設施補償4000元,房屋搬遷補償費1600元,臨時安置補償費5040元,貨幣補助76384元,按期簽約獎勵38192元,及其他補償總計為799545.33元。2017年11月2日,武漢市西亞實業(yè)公司出具《住房確權證明》,確認原武漢制瓶廠住房確權證明余某1住房為生活三村xxx號x-x建筑面積為28.33平方米。另查明,武漢制瓶廠已被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于2013年由武漢西亞實業(yè)公司進行托管。
本院認為:訴爭房屋系武漢制瓶廠的自管公房。公房使用權人的確定應以公房所有權人或管理人與承租人簽訂的租賃協(xié)議即住房憑證為準。訴爭房屋的原使用權人馮某5去世后,所有權人武漢制瓶廠收回房屋為其員工胡某發(fā)放了訴爭房屋的住房憑證,后又將住房證的使用人變更為余某2和胡某的女兒余某1。余某1取得了訴爭房屋的使用權,有權對訴爭房屋進行占有、使用和收益?,F(xiàn)原告并無證據(jù)證明余某1與制瓶廠簽訂住房憑證存在無效情形,因此本院對原告主張享有訴爭房屋的居住權不予支持。原告在馮某5去世及李某搬離訴爭房屋后直至去世都未向制瓶廠主張權利,原告僅能證明訴爭房屋曾經(jīng)由馮某5居住使用,訴爭房屋及其拆遷權益并非馮某5及李某的遺產(chǎn),原告主張上述房屋的拆遷權益為原告享有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五十二條,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馮某1、馮某2、馮某3、馮某4、胡某的全部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878元,訴訟保全費5000元,由原告馮某1、馮某2、馮某3、馮某4、胡某共同承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