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馮某,住依蘭縣。
委托代理人潘浩洋,黑龍江大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劉某某,個體業(yè)者,住依蘭縣。
上訴人馮某因與被上訴人劉某某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依蘭縣人民法院(2015)依民初字第52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本案,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2014年春,馮某種植玉米13公頃,從劉某某經營的化肥店購買化肥184袋,其中多肽緩釋氮肥40袋,每坰地施用約3袋,劉某某為馮某出具了信譽卡?,F馮某以劉某某的多肽緩釋氮肥質量不合格,施用劉某某的多肽緩釋氮肥造成所種玉米減產為由訴至法院,要求劉某某賠償因玉米減產所受損失3.9萬元及購買化肥款3600元,合計為42600元。
馮某訴稱,2014年春備耕時,馮某按劉某某介紹的化肥優(yōu)點(增產20%)和建議,購買劉某某經銷的多肽緩釋氮肥40袋用于耕種13公頃玉米追肥,每坰地施用約3袋,每袋單價為90元,劉某某給馮某開具信譽卡,用以保證化肥的質量和購買的數量,馮某另按劉某某建議每公頃施用久盛追肥2袋。馮某按照施用方法施用,期盼玉米出現可喜的長勢和效果。不料玉米植株長勢一天不如一天,出現了脫肥、枯黃、瘦弱的跡象。到秋收時產量明顯不如本村其他沒有施用該化肥的農戶。經走訪查實,凡是購買、施用劉某某經銷的多肽緩釋氮肥的農戶都普遍出現同樣減產情況。馮某種的13公頃玉米共收獲114噸,確信是施用劉某某經銷的多肽緩釋氮肥造成減產的原因后,便到農資主管部門投訴,要求處理,期間也和劉某某進行過協(xié)商,但都沒有相應的結果。故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查清事實,正確適用法律,依法判令劉某某賠償減產損失39000元,購買化肥價款3600元,合計42600元,案件受理費由劉某某承擔。
劉某某辯稱,馮某所述的事情沒有實際依據,沒有減產的證據,不能說明是施用劉某某銷售的多肽緩釋氮肥造成了減產,馮某玉米減產與劉某某沒有關系,因此不同意賠償,請求人民法院駁回馮某的訴訟請求。
原審判決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消費者因購買、適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馮某購買、施用了劉某某銷售的多肽緩釋氮肥追肥,如馮某能證明自家玉米產量真正減產且玉米減產與施用劉某某銷售的多肽緩釋氮肥追肥有因果關系,劉某某應該予以賠償。但能夠造成減產的因素很多,如氣候影響,地理環(huán)境,籽種質量,使用方法,播種的深淺度,株數密度,田間管理等。本案中,馮某未向法庭舉示證據證明自家玉米減產與施用劉某某銷售的多肽緩釋氮肥追肥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亦未向法庭舉示證據排除自家玉米減產系氣候、籽種、地理環(huán)境、播種方法、田間管理等因素造成,故對馮某主張自家玉米減產系施用劉某某銷售的多肽緩釋氮肥追肥造成的事實不予確認。本案中,馮某種植的13公頃玉米經收割、運輸、脫粒、出售多個環(huán)節(jié)長時間工作,最終得出總產量,馮某只舉示了收購部門的不明確的收購證明證明自家13公頃玉米總產量為114噸,證據不充分、證據內容不詳實,故對馮某訴稱自家玉米減產、收益只有114噸玉米的事實不予確認?!吨腥A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規(guī)定,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本案中,馮某單獨要求化肥的銷售者劉某某賠償,符合上述法律規(guī)定,對馮某追加化肥生產商黑龍江金開磷肥業(yè)有限公司為被告的請求,不予準許?!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二款規(guī)定,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的主張,只有本人陳述而不能提出其他相關證據的,其主張不予支持。本案中,馮某未向法庭舉示有效證據證明自己的訴訟主張,依法應承擔對己不利的法律后果,故對馮某要求劉某某賠償減產損失42600元的訴請不予支持。判決駁回馮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865元由馮某負擔。
原審原告馮某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請求:1、撤銷原審判決;2、判令劉某某賠償因銷售的沒有生產許可證,不具備市場準入條件的化肥給馮某造成的減產損失39000元和購買化肥款3600元,共計42600元。3、劉某某承擔一、二審訴訟費用。理由如下:
2014年春耕,馮某購買劉某某經銷的40袋多肽緩釋氮肥,每袋單價90元,施用后出現脫肥、枯黃的跡象,秋收時明顯減產。多家施用該化肥的農戶在與劉某某協(xié)商處理過程中,劉某某帶領眾人找到生產廠家,結果生產廠家已經不生產,沒見到人。在生產廠家當地質監(jiān)部門了解到該種肥料沒有取得生產許可證,是不允許進入生產資料市場流通的產品。馮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蘭縣人民法院作出(2015)依民初字第527號民事判決,駁回了馮某的訴訟請求。馮某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程序嚴重違法。
首先,馮某與劉某某質監(jiān)存在著的是買賣法律關系,作為買方的上訴人,最簡單和最直接的目的是增產增收,劉某某的義務是提供經過生產許可的、準許進入生產資料領域市場的正規(guī)化肥。劉某某作為生產資料經營者,應當嚴格審查所經銷的產品是否取得生產許可備案、公示的情況,而劉某某在明知其經銷的肥料沒有生產許可證或者是套牌生產的還購進并向廣大農戶建議、賣出,違反了作為賣方經營者的根本義務,使馮某購買正規(guī)化肥、增產增收的目的落空,劉某某依法應當承擔買賣合同法律關系賣方違約的責任,即賠償產量損失和購買化肥的價款。
第二,一審法院對劉某某舉示的生產許可證不作進一步認證錯誤。法庭調查中,劉某某舉示了一份生產許可證的復制件,擬證明其經銷的產品是經過生產許可、具備市場準入條件的。經馮某質證后,人民法院不作進一步認證,這是明顯錯誤;本案中,生產許可證是核心證據,是否經過生產許可,是最終評價劉某某銷售的化肥屬于什么性質、劉某某是否違反賣方義務并承擔相應責任的關鍵所在,該生產許可證的來源、許可的對象、期限、登記備案和公示情況都是一審法院應當查明和認定的事實。而一審法院在審理中恰恰故意避重就輕的回避了生產許可證的問題。根本無視劉某某因違法銷售多肽緩釋氮肥被行政處罰的事實(同一審判組織在其他案件審理中已查明)。
第三,一審判決不采信馮某舉示的證據不正確,舉證責任分配不當。馮某舉證證明了自家當年種植玉米的產量,有當地村委會出具了本村平均產量的證明,而法院認定時以馮某未提供證明單位平原村委會得出該正常產量的數據的事實和科學依據及具體計算方法,內容不詳實,缺乏可信度……不予采信”這一認定明顯加重了馮某的舉證義務,該證據出具單位是馮某所在的基層經濟組織,每年都要依據年度實際產量作均產報告,各級統(tǒng)計機關的統(tǒng)計結果都是據此而得出,至于計算方法、科學依據是證據出具單位掌握的,不是馮某應當提供的,法院只需認定證據是否客觀、真實、合法,馮某充分證明了糧食產量,法院依據劉某某反駁的觀點,也就是收割、運輸、脫?!鍪鄱鄠€環(huán)節(jié)長時間工作……不能證明馮某種植的玉米減產的事實”,更是錯誤,劉某某應當對反駁馮某的主張玉米不減產”提供證據,這樣才符合最高院證據規(guī)則第二條舉證責任分配的全面規(guī)定,也就是說,讓馮某完成了減產的事實證明,糧食不存在減產是劉某某主張的事實,證明義務在劉某某。
第四,原告未向法庭舉示證據證明自家玉米減產與施用……存在因果關系,亦未向……排除自家玉米……,故對原告主張自家玉米減產系施用被告銷售的多肽緩釋氮肥造成的事實不予確認”錯誤。很明晰,本案是法律責任競合的選擇之訴,馮某選擇劉某某違反出賣方義務,致使購買化肥增產目的無法實現,要求承擔違約責任,只需查明劉某某銷售的化肥是否經過許可(符合約定或通用的用途)、馮某的損失是否客觀存在即可;因果關系是侵權的構成要件,同時,排除減產的原因亦是劉某某的主張和應當承擔舉證責任的,強加給馮某違反民事訴訟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
第五,程序嚴重違法,足以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2015)依民初字第527號民事判決敘明由審判員關東航擔任審判長,與人民陪審員馬德順、金珠組成合議庭,而事實中組庭人員并沒有馬德順參加,是其他人(趙樹仁)冒馬德順之名頂替參加庭審,這種嚴重違反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情形足以影響案件的公正審理。
綜合以上意見,馮某懇請二審法院本著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查清事實,正確適用法律、撤銷原判,依法支持馮某的請求,監(jiān)督無視法律尊嚴和正義、枉裁枉判的行為。
劉某某答辯稱,一審適用法律正確,認定事實清楚,請求駁回馮某訴訟請求,訴訟費用由馮某承擔。
二審審理期間雙方當事人均未提供新的證據。
二審法院對一審認定的案件事實予以認定。
另查明,馮某并未給付劉某某購買化肥的款項,對該款項的給付劉某某已經另案提起民事訴訟。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1、劉某某應否賠償馮某購買化肥的價款;2、劉某某應否賠償馮某的減產損失;3、本案在原審法院審理過程中是否存在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
關于劉某某應否賠償馮某購買化肥的價款問題。經本院查明,馮某并未實際支付購買化肥的價款,該筆款項劉某某已經另案訴訟,故對該項訴請本院在本案中不予審查。
關于劉某某應否賠償馮某的減產損失問題。首先,當事人對于自己所受到的損失負有舉證責任,馮某在本案一審、二審審理過程中,既未提交有效證據證明其2014年種植的玉米總產量亦未提交充分有效的證據證明2014年其種植的玉米是否有減產現象發(fā)生,故無法確定馮某2014年種植的玉米存在減產損失。其次,馮某與劉某某之間雖存在化肥買賣合同關系,但馮某并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其主張的玉米減產損失與施用劉某某銷售的化肥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即馮某的玉米即使存在減產損失也不能確定系施用劉某某銷售的化肥所致?;谏鲜鰞牲c,本院認為,馮某在無法證明其因施用劉某某銷售的化肥受到了損失的情形下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劉某某承擔賠償責任無事實及法律依據,原審判決駁回馮某的訴訟請求并無不當。
關于本案在原審法院審理過程中是否存在違反法定程序的問題。一審法院兩次開庭審理此案,馮某均未對合議庭組成人員提出異議,現其以合議庭成員系他人冒充參加庭審為由提起上訴,且未就該項上訴主張?zhí)峁┤魏巫C據,故對馮某的該項上訴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65元,由上訴人馮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劉松濤
審判員 王秀麗
審判員 馮媞
書記員: 馬立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