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某某
劉備戰(zhàn)
車亞東
王彥霞(河北雙弘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原告)馮某某。
委托代理人劉備戰(zhàn)。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車亞東。
委托代理人王彥霞,河北雙弘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馮某某因確認勞動關系糾紛一案,不服石家莊市橋東區(qū)人民法院(2013)東民一初南字第0000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馮某某(系個體工商戶業(yè)主)于2006年12月22日向石家莊市橋東區(qū)工商行政管理局佳農(nóng)工商分局申請設立石家莊橋東福來利海鮮肉類經(jīng)銷部,經(jīng)營地址為石家莊市佳農(nóng)水產(chǎn)海鮮城80號,位于石家莊市橋東區(qū)。2012年5月17日,馮某某申請注銷了石家莊市橋東福來利海鮮肉類經(jīng)銷部。車亞東稱于2012年2月1日經(jīng)人介紹在馮某某個體經(jīng)營的石家莊橋東福來利海鮮肉類經(jīng)銷部從事搬運工作,2012年4月27日下午19時在工作中因卸貨將右手食指砸傷,因賠償未達成協(xié)議。后因、馮某某、車亞東對其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發(fā)生爭議,車亞東向石家莊市橋東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確認與馮某某之間存在勞動關系。2012年9月6日仲裁委員會作出東勞人裁字(2012)第42號裁決,確認馮某某、車亞東之間存在勞動關系。馮某某不服仲裁裁決,訴至原審法院。馮某某、車亞東之間對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存有爭議,舉證、質證意見如下:車亞東舉證:1、證人王亞召(未出庭作證)的書面證言,證明車亞東工友王亞召與車亞東同在馮某某處打工,車亞東的手是在馮某某處工作過程中砸傷的;2、車亞東的父親與車亞東的工友王亞召的手機通話錄音及通話光盤、通話詳單及手機所有人的王吉海的存根各一份(通話人王亞召使用的號碼是在其父親王吉海的名下)、及王亞召、王吉海的戶籍信息復印件。其中手機通話錄音摘要及通話光盤證明車亞東是在2012年馮某某處工作期間受傷的。通話詳單證明車亞東的父親主叫的王亞召的號碼有通話詳單記載;存根聯(lián)證明通話號碼的所有人是王吉海,是車亞東工友王亞召的父親;王亞召、王吉海的戶籍的信息證明兩人是父子關系;3、馮某某從農(nóng)業(yè)銀行給車亞東發(fā)工資的資金往來結果清單,證明馮某某以銀行轉賬方式給車亞東發(fā)放的2012年2月至4月份工資;4、申請證人韓江波出庭作證,證人韓江波證明車亞東一直在馮某某處工作;5、申請證人馮明其出庭作證,證明其協(xié)調過車亞東和馮某某的手指受傷的賠償問題,間接證明車亞東在馮某某處工作過。馮某某質證:1、對證人王亞召的書面證言的真實性有異議。證人應出庭作證。證人王亞召的證言中稱馮某某經(jīng)營的是“喜來利”經(jīng)銷部,馮某某實際經(jīng)營的是“福來利”,老板不叫趙麗,是叫馮某某,不能證明證言的真實性;2、對手機通話錄音、通話詳單及通話光盤均有異議,此證明無法證明是車亞東的父親本人與王亞召的通話,只是提供了主叫號碼的通話清單,無法證實車亞東本人的通話信息。此手機錄音應該通過手機播放。對戶名為王吉海的電話單存根無異議。對王亞召和王吉海的戶籍信息復印件,因沒有派出所出具的公章,不認可;3、對馮某某給車亞東發(fā)工資的轉賬記錄的真實性無異議,但是馮某某打給韓江波的工資,韓江波曾經(jīng)在2011年在馮某某處工作過,車亞東和韓江波是表親兄弟關系,韓江波說沒有卡,讓馮某某打到車亞東的卡上,故是馮某某給韓江波的工資,不是給車亞東的工資;4、對證人韓江波的證言有異議,與事實不符。因證人韓江波在證詞中說車亞東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3月份到馮某某處工作的,工作是車亞東介紹的,而車亞東在勞動仲裁中稱其2012年2月1日才到馮某某處工作的,與證言相矛盾;5、對證人馮明其的證言有異議,因與車亞東有姻親關系,其證言不應該采納。以上事實有石家莊市橋東區(qū)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的東勞裁字(2012)第42號裁決書及送達回證、馮某某2006年12月22日申請設立的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申請書、馮某某給車亞東資金往來結果清單,證人韓江波、馮明其的證言、馮某某、車亞東雙方的陳述、開庭筆錄證據(jù)予以證實。
原審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馮某某、車亞東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勞動關系指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為其成員,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提供有報酬的勞動而產(chǎn)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勞社部發(fā)(2005)12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中規(guī)定:二、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fā)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的記錄;(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fā)放的“工資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本案中車亞東提供的2012年4月5日、2012年5月9日通過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查詢的資金往來結果清單,顯示由馮某某轉帳給車亞東兩筆款項,馮某某否認是給車亞東的工資,并稱是通過車亞東的卡轉給車亞東的親戚韓江波的工資,并認可韓江波在其處打工。從以上資金往來結果清單中明確記載馮某某及車亞東的名字,馮某某否認的理由不能成立,原審法院認定為馮某某轉帳給車亞東的工資憑證,故應認定馮某某、車亞東之間存有勞動關系。庭審中,出庭作證的證人韓江波證言證明與車亞東同在馮某某處打工(同為工友)的事實亦能證明馮某某、車亞東之間存在勞動關系。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六條 ?之規(guī)定,原審判決為:原告馮某某與被告車亞東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馮某某負擔。
判后,原審原告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其主要上訴理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被上訴人的證人王亞召未出庭作證,只是出具了書面證言,而沒有出庭作證,被上訴人辯稱因證人王亞召在上訴人處工作不方便出庭作證,不屬于法院規(guī)定的正當理由,其書面證言應不予采信。被上訴人提供的手機通話錄音、通話詳單及通話光盤均不可作為證據(jù)認定。原審法院認為上訴人轉賬給被上訴人的工資憑證以認定上訴人、被上訴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該案中上訴人的轉款行為并不是因為給被上訴人發(fā)工資,原審法院只是單方想象認定該行為,上訴人認為該行為不以能作為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證據(jù),原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請求依法撤銷原審判決,依法改判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不存在勞動關系。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提供了上訴人通過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查詢資金來往的清單,該清單顯示上訴人于2012年4月5日、2012年5月9日轉帳給被上訴人車亞東兩筆款項。上訴人稱該款項并非發(fā)放給車亞東,而是通過被上訴人卡轉給韓江波的工資,但未能提供證據(jù)證實,對該主張本院不予支持。該款項應認定為上訴人轉帳給被上訴人的工資憑證,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訴訟費10元,由上訴人馮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提供了上訴人通過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查詢資金來往的清單,該清單顯示上訴人于2012年4月5日、2012年5月9日轉帳給被上訴人車亞東兩筆款項。上訴人稱該款項并非發(fā)放給車亞東,而是通過被上訴人卡轉給韓江波的工資,但未能提供證據(jù)證實,對該主張本院不予支持。該款項應認定為上訴人轉帳給被上訴人的工資憑證,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訴訟費10元,由上訴人馮某某負擔。
審判長:劉春林
審判員:史占群
審判員:張素華
書記員:王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