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興隆縣鵬生熱力有限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地址:興隆縣興隆鎮(zhèn)北區(qū)工業(yè)園區(qū)。
法定代表人管嶺,總經理,電話:150XXXXXXXX。
委托代理人付連存,河北瑞峰律師事務所律師,執(zhí)業(yè)證號:×××,電話:137XXXXXXXX。
委托代理人劉明偉,電話:150XXXXXXXX。
被告蔡某某,戶籍地興隆縣,現住興隆縣,電話:187XXXXXXXX。
委托代理人李坤,河北東慶律師事務所律師,執(zhí)業(yè)證號:×××,電話:159XXXXXXXX。
原告興隆縣鵬生熱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熱力公司)與被告蔡某某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7年8月3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熱力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付連存、劉明偉,被告蔡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熱力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依法解除原、被告之間的勞動關系;2、要求依法判令原告不支付被告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3、訴訟費由被告承擔;4、判令原告不支付被告2017年5月的工資。事實和理由:2014年8月被告到原告處參加工作,屬“四班三倒”工作模式,月工資2600元。至2017年6月份被告工作期間經常睡崗,不服從管理人員管理,無法正常完成本職工作。公司考慮將其調離原崗位,在崗位調整時發(fā)生爭議,被告向興隆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仲裁委員會于2017年7月16日作出裁決,以原告未及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為由,裁決原告向被告支付經濟補償金。但原告每月均向社會保險機構進行申報,每年原告一次性繳費。原告的申報視為已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仲裁委員會認定未及時繳納錯誤,且被告主動提出解除勞動關系,而非原告辭退,因此原告不應給付經濟補償金。仲裁裁決原告支付被告5月份工資,原告扣除被告應繳的個人保險費用及罰款后,余額已發(fā)放到被告工資卡。原告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特提起訴訟,請求依法裁決。原告提供的證據如下:1、被告工資表,用以證明被告2017年5月份實際應得工資2440元,扣除2017年個人應繳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費用以及2016年、2017年失業(yè)保險費用后,余款304.92元;再扣除被告2017年6月份曠工工資余額后185.64元,已發(fā)放被告工資卡中;2、興隆縣社會保險失業(yè)管理局失業(yè)保險管理所證明,用以證明原告繳納失業(yè)保險的申報期限至2017年9月,原、被告發(fā)生爭議申請仲裁時仍在申報期限內,故原告不存在未及時繳納失業(yè)保險的事實。3、2017年社會保險申報表2張及完稅證明2張,用以證明原告在2017年9月份前申報期內已將保險費足額繳納完畢,且繳費時間在原告接到仲裁裁決前,以此證實原告不存在未及時繳費事由;4、2017年社會保險費申報表及醫(yī)療保險費申報表,用以證明原告對被告的社會保險均已申報,不存在未及時申報的事由;5、2015年失業(yè)保險費申報表、2016年養(yǎng)老保險費申報表,用以證明原告對被告的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一直在繳納過程中;6、失業(yè)保險管理所出具的繳費明細3張,用以證明被告的繳費至2017年7月份,原告所繳納費用中包含被告費用,被告的名字體現在第3頁。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4年9月20日,原、被告雙方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被告到原告處從事操作工工作,月工資2600元,合同期限2年。2016年4月1日,雙方又簽訂為期3年的勞動合同,合同期至2019年3月31日。2017年6月份被告工作期間睡崗,不服從管理人員管理,無法正常完成本職工作。原告考慮將其調離原崗位,在崗位調整時雙方發(fā)生爭議,被告直接于2017年6月7日向興隆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原告給予勞動補償:1、失業(yè)保險補償金;2、經濟補償金;3、2014年8月份上班至今的節(jié)假日、雙休日的雙倍工資補償;4、2017年5月份的工資。興隆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7年7月16日作出興勞人仲案字[2017]41號裁決,由原告一次性支付給被告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7800元(2600元×3),由原、被告雙方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照各自比例補繳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期間的失業(yè)保險費并一次性支付被告2017年5月份工資2600元。原告不服,訴至本院。
另,自2017年6月7日被告申請勞動仲裁后,被告未到原告處工作。2017年7月10日,原告將被告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的失業(yè)保險費及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的失業(yè)保險費繳納。2017年1月至6月養(yǎng)老保險費已經申報。被告2017年5月、6月份工資,扣除被告應繳的個人保險費用及罰款,余額185.64元已發(fā)放到被告工資卡。
本院認為,因被告未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原告對其工作崗位進行調整,雙方就變更崗位未能達成一致意見后,被告申請勞動仲裁,且自申請仲裁之日起未繼續(xù)到原告處工作,應視為自愿解除與原告的勞動合同。被告申請勞動仲裁時未提出解除勞動關系,故原告不應當向被告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關于保險費的補繳問題,如未及時繳納,應由相關行政主管機關責令追繳,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案件的審理范圍,被告應向相關行政部門主張權利。被告主張2014年8月份上班至今的節(jié)假日、雙休日的雙倍工資補償,未提供充足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不予支持。被告2017年5月、6月份工資原告已經發(fā)放,故不應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二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被告雙方的勞動關系。
二、原告不支付被告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及工資補償。
案件受理費10.00元,減半收取5.00元,由被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軍芳
書記員:呂晴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