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收看《小喬講法律》!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喬。今天我們來聊一個和勞動者權益息息相關的案例——楊某某與某礦業(yè)公司的勞動保險糾紛案。這個案例是重慶市高院發(fā)布的勞動爭議十大典型案例之一,涉及到養(yǎng)老保險的繳納問題,非常值得我們關注!好了,話不多說,我們直接進入案例!
2004年7月,楊某某入職某礦業(yè)公司,開始了他的職業(yè)生涯。然而,從2004年到2011年,整整7年多的時間,礦業(yè)公司竟然沒有為楊某某繳納一分錢的養(yǎng)老保險!直到2012年1月,公司才開始為他辦理養(yǎng)老保險,并且一直繳納到2014年12月。
到了2016年,楊某某意識到自己的養(yǎng)老保險存在缺口,于是向公司提出補繳2004年到2011年的養(yǎng)老保險費。公司呢,也挺“配合”,出具了一份《工資表說明》,同意提供2004年到2011年每年一個月的工資表,總共8個月的記錄,供楊某某“自愿”補繳養(yǎng)老保險費。但有個條件——補繳的費用全部由楊某某自己承擔!楊某某在說明上簽了字,表示同意。
2016年10月14日,楊某某通過公司向社保機構補繳了養(yǎng)老保險費,總共6萬7千多元,其中單位應繳部分是5萬9千多元,個人應繳部分是8千多元。補繳完成后,楊某某找到公司,要求公司返還他墊付的單位部分,也就是那5萬9千多元。結果,公司拒絕了!楊某某一氣之下,把公司告上了法庭。
這個案子有兩個核心問題:
公司和楊某某的約定是否有效?
公司和楊某某在《工資表說明》里約定,補繳養(yǎng)老保險費的全部費用由楊某某承擔,這個約定到底能不能算數(shù)?
楊某某墊付的單位部分保險費能不能要回來?
楊某某替公司墊付了5萬9千多元的養(yǎng)老保險費,他有沒有權利要求公司返還這筆錢?
法院的判決非常明確,咱們來一條條看:
關于約定是否有效
根據(jù)《社會保險法》第10條和《勞動合同法》第26條的規(guī)定,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這個義務是強制性的,誰都不能免除!公司和楊某某的約定,讓楊某某承擔全部補繳費用,實際上是公司試圖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剝奪楊某某的合法權益。這種約定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依法無效!
關于返還墊付費用的請求
既然約定無效,楊某某墊付的單位應繳部分——也就是那5萬9千多元,本來就應該是公司承擔的費用。公司不掏這筆錢,顯然不合理。因此,法院判決:公司必須全額返還楊某某墊付的5萬9千多元!
這個案例給我們帶來了幾個重要的法律啟示:
社保是法定義務,任何免責約定都無效!
繳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強制性義務。無論是通過勞動合同、補充協(xié)議,還是像本案中的“說明”,任何試圖讓勞動者承擔單位繳費責任的約定,都是無效的!作為勞動者,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別被類似的“協(xié)議”忽悠了。
勞動者有權追償墊付的費用
如果你像楊某某一樣,因為公司不履行義務而自己墊付了社保費用,別擔心,法律支持你向公司追償!保留好繳費憑證、工資記錄等證據(jù),必要時可以通過勞動仲裁或訴訟維護自己的權益。
及時檢查自己的社保繳納情況
楊某某的案例告訴我們,入職后要定期檢查自己的社保繳納記錄。如果發(fā)現(xiàn)公司沒給你交社保,盡早溝通或投訴,避免像楊某某一樣,多年后才發(fā)現(xiàn)問題,增加維權難度。
楊某某的案例是一個典型的勞動者維權成功的例子。它提醒我們,法律是勞動者的堅強后盾,但前提是我們要懂得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如果你也遇到類似的問題,比如公司不交社保、讓你簽奇怪的協(xié)議,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或者咨詢專業(yè)律師,千萬別忍氣吞聲!
好了,今天的《小喬講法律》就到這里!如果你覺得這個案例有意思,記得點贊、收藏、分享一鍵三連!我們下期再見,拜拜!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