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良
朱林建(湖北思普潤律師事務所)
張歡歡(湖北思普潤律師事務所)
張某
金云(湖北善遠律師事務所)
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
原告全家良。
法定代理人明方星,女,,系原告全家良妻子,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朱林建,系湖北思普潤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委托代理人張歡歡,系湖北思普潤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被告張某(曾用名張援越)。
委托代理人金云,系湖北善遠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黃石市下陸區(qū)老下陸街辦發(fā)展大道52號。
法定代表人舒亞鵬,系該公司總經理。
原告全家良訴被告張某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鄒志勇、張琳、人民陪審員周玉龍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訴訟中,經原告全家良申請,本院依法追加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為本案被告參加訴訟。
原告全家良的法定代理人明方星、委托代理人張歡歡,被告張某的委托代理人金云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經本院依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全家良訴稱: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將位于鄂州市“吳都休閑廣場”建設項目發(fā)包給被告張某。
被告張某于2013年2月3日與原告簽訂《建設工程勞務協(xié)議》。
原告于2015年1月23日為被告提供勞務過程中,不慎從高處墜落受傷。
原告受傷后被送往醫(yī)院治療,前后累計住院272天。
2015年12月2日,原告經黃石市精神病醫(yī)院司法鑒定所鑒定,構成腦挫裂傷所致器質性智能損害(重度),二級傷殘,完全護理依賴。
2015年12月7日,原告經大冶市人民醫(yī)院法醫(yī)司法鑒定所鑒定,構成一個三級、二個十級傷殘,出院后二年內每月需康復醫(yī)療費800-1200元,原告因損失未得到賠償,特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1、判決被告共同賠償原告各項經濟損失1,335,123.68元(自行墊付的醫(yī)療費36,342.62元、住院伙食補助費60元/天×272天=16,320.00元、后期治療費24月×1200元/月=28,800.00元、營養(yǎng)費15元/天×272天=4,080.00元、殘疾賠償金24852元/年×20×84%=417,513.60元、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16681元/年×20年÷2人=166,810.00元、護理費28729元/年×20年=574,580.00元、誤工費41754元/年÷365天×318天=36,377.46元、交通費8000.00元、精神撫慰金42,000.00元,鑒定費4300.00元);2、由被告承擔本案全部的訴訟費用。
被告張某辯稱:我從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承接“吳都休閑廣場”建設項目,將其中的泥工勞務部分分包給原告全家良,原告系被告張某方的泥工包工頭,系管理崗位,手下有100多名工人,我們簽訂的勞務協(xié)議中明確規(guī)定,不得酒后工作,施工必須戴安全帽。
2015年1月23日中午,原告全家良午飯飲酒后,未戴安全帽到施工工地,導致發(fā)生意外,且摔傷原因不明,我公司已經支付原告醫(yī)療費478212.50元,對原告主張的醫(y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誤工費、鑒定費無異議,對原告主張的其它賠償請求認為標準過高,請法院依法認定。
勞務協(xié)議中已經約定如發(fā)生安全責任事故,由全家良自負責任,故本案中,原告全家良應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原告全家良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法院提交證據如下:
證據一:原告身份證復印件,證明原告的訴訟主體資格。
證據二:被告的戶籍信息表,工商登記信息,證明被告的訴訟主體資格。
證據三:原、被告簽訂的《建設工程勞務協(xié)議》,證明原、被告之間的勞務關系。
證據四:原告的住院病歷,證明原告因此次事故受傷住院治療的情況。
證據五:黃石市精神病醫(yī)院司法鑒定所精神傷殘司法鑒定意見書和大冶市人民醫(yī)院法醫(yī)司法鑒定意見書,證明原告?zhèn)麣埱闆r。
證據六:原告兒子金忍的殘疾證復印件及村委會為其出具的書面證明,證明原告兒子金忍身患重度殘疾,需要原告撫養(yǎng)的事實。
證據七:黃石市精神病醫(yī)院司法鑒定所精神傷殘司法鑒定、大冶市人民醫(yī)院法醫(yī)司法鑒定醫(yī)院醫(yī)療費、鑒定費發(fā)票,證明原告住院治療產生的醫(yī)療費用以及傷殘鑒定產生的鑒定費用。
證據八:事故現場照片三張,證明事故發(fā)生地址為被告建筑工地。
經庭審質證,被告質證意見為:對原告所舉證據一、二、三、四、五、七、八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據六的殘疾證明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對村委會出具金忍無勞動能力的證明合法性、真實性有異議,不能證明金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被告張某為支持其辯稱意見,向法院提供以下證據:
證據一:全家良在工地摔傷后,第一個發(fā)現人甲方工地項目負責人王某的調查筆錄一份,王某陳述,中午我在工地巡視時,發(fā)現全家良受傷,當時原告是站著,未戴安全帽,頭部流血,身上有酒味。
被告擬證明原告在發(fā)生事故前喝酒,酒后立即上班,嚴重違反勞動紀律,其應對自己的傷害承擔全部責任。
證據二:原、被告簽訂的《建設工程勞務協(xié)議》一份;擬證明1、原、被告系承包合同關系,原告自負責任,自擔盈虧。
2、原告從被告張某處承包工程,原告系包工頭,包工不包料,包干價為99元/平方米。
3、協(xié)議“第五條約定,原告方在生產施工過程中必須戴好安全帽,酒后不準上班,若原告違規(guī)操作造成的傷亡事故均由其自己承擔。
”原告作為包工頭故意違規(guī)操作造成傷害,其應對此負全部責任。
證據三:錄音兩段,證明原告在2015年1月23日中午午餐時飲酒,酒后一點多鐘立即上班,導致發(fā)生傷害事故,其行為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故其應對自己的傷害承擔全部責任。
證據四:醫(yī)藥費發(fā)票,證明被告出于人道主義為原告墊付醫(yī)療費478,212.50元。
經庭審質證,原告的質證意見為:對證據一,不認可被告的證明目的,即使原告存在飲酒及未戴安全帽的行為,也與該事故的發(fā)生無必然的聯(lián)系;對證據二真實性無異議,但是協(xié)議約定的免責條款為無效條款;對證據三的真實性無異議,但是認為與本案無關,對證據四的真實性無異議。
被告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未到庭參加訴訟,又未書面提出答辯意見及異議并提交證據,應視為自動放棄舉證、質證權利。
綜合上述質證意見,本院對證據認定如下:對原、被告相互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
對原告提供的證據六,經審查,該證據從形式上看系村委會制作,沒有經辦人和負責人簽字,不符合單位證明的形式要件;從內容上分析,判定個人是否喪失勞動能力,應由有資質的相關機構作出鑒定意見,村委會對此作出證明,欠缺證明效力,故本院對該證據不予采信。
原告對證人王某的證言,未提出異議,本院予以認定。
根據本院采信的證據,結合當事人的陳述,本院認定如下事實:
被告張某從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承接鄂州市“吳都休閑廣場”建設項目,后被告張某于2013年2月3日與原告全家良簽訂《建設工程勞務協(xié)議》,將泥工工程發(fā)包給原告全家良,按照圖紙建筑面積99元/平方米包干,自帶工具,達到竣工驗收要求,原告方在生產施工過程中必須戴好安全帽,酒后不準上班,若違規(guī)操作造成的傷亡事故均由原告方承擔。
原告全家良于2015年1月23日中午酒后,未戴安全帽,進入工地后,不慎從高處墜落受傷。
原告受傷后被送往醫(yī)院治療,前后累計住院272天,被告張某支付原告全家良住院期間的醫(yī)療費用478,212.50元。
2015年12月2日,原告經黃石市精神病醫(yī)院司法鑒定所鑒定,構成腦挫裂傷所致器質性智能損害(重度),二級傷殘,完全護理依賴。
2015年12月7日,原告經大冶市人民醫(yī)院法醫(yī)司法鑒定所鑒定,構成一處三級、二處十級傷殘,出院后二年內每月需康復醫(yī)療費800-1200元。
因未能與被告達成一致的賠償協(xié)議,因而成訟,本案在審理過程中,雙方均申請進行庭外調解,但未獲雙方一致協(xié)議。
本院對原告全家良訴求的各項損失認定如下:庭審中,被告主張的自行墊付的醫(yī)療費36,342.62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6,320.00元、營養(yǎng)費4080.00元、誤工費36,377.46元、鑒定費4300.00元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
對下列費用的賠償標準及合理損失的計算問題,本院認定如下:
1、殘疾賠償金,原告主張為24852元/年×20×84%=417,513.60元,被告對原告主張的計算方式無異議,但是對原告主張的按照城鎮(zhèn)居民的標準計算有異議,認為原告全家良為農村戶口,應參照農村居民人居可支配年收入的標準來計算。
本院分析認為,全家良雖是農村家庭戶口,但其事發(fā)前系從事泥工承包頭職業(yè),事發(fā)時的建筑工地處于城市,其主要收入來源地均為城市,故本院對全家良主張按照城鎮(zhèn)居民標準計算予以支持,即殘疾賠償金為417,513.60元
2、后期治療費,原告主張按照鑒定意見出院后二年內每月需康復醫(yī)療費800-1200元,計算為24月×1200元/月=28,800.00元,被告認為對計算方式無異議,但原告計算的標準過高,本院依法酌情認定為24月×1000元/月=24,000.00元,
3、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原告主張兒子全忍的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16681元/年×20年÷2人=166,810.00元,被告認為,全忍已經成年,不能證明其有殘疾就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本院認為,原告沒有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兒子全忍喪失勞動能力且無其他生活來源,故本院對原告主張的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請求不予支持。
4、護理費,原告主張為28729元/年×20年=574,580.00元,被告對其計算方式無異議,對原告計算的年限有異議,認為應酌情計算年限。
本院分析認為,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
原告的傷情經鑒定為,完全護理依賴,則應賠償100%的護理費用。
根據湖北省的實際情況,原告請求護理費以28729元/年的標準計算適當。
由于原告全家良身體傷殘嚴重,為避免一次訴訟定損后包終身的不合理局面以及考慮病癥痊愈的客觀規(guī)律,本院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為10年,即護理費應為28729元/年×10年=287,290.00元,期限界滿后仍需護理并產生費用的可待發(fā)生后另行主張。
5、交通費,原告主張為8000.00元,被告認為過高,本院分析認為,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y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fā)生的費用計算。
本案中,根據原告全家良住院及陪護人員情況及使用交通工具的必要性,本院酌定交通費為272天×20元/天=5440元。
6、精神撫慰金,原告主張42000元,被告認為過高,本院根據各方當事人的過錯以及對發(fā)生損害后果的原因力大小,酌定原告全家良的精神損害撫慰金25,000.00元。
原告全家良訴訟主張超過本院認定的部分,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本案的爭議焦點如下:
(一)、關于原告全家良與被告張某、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法律關系及責任劃分問題?本院認為,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將“吳都休閑廣場”建設項目工程分包給被告張某,兩者之間是分包的法律關系。
張某其將泥工工程業(yè)務分包給全家良,雙方地位平等,全家良自行召集工人進行作業(yè),全家良并不接受張某的監(jiān)督管理和指揮,向張某交付勞動成果,并由張某按照協(xié)議約定99元/平方米支付相應報酬,再由全家良支付其召集的工人工資,全家良從報酬中額外獲得利益,系泥工工程的承包頭。
故雙方之間系承攬關系。
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本案中,被告張某將泥工工程項目分包給全家良個人,應當知道全家良沒有提供勞務服務及承包建筑施工的資質,張某在定作、指示和選任上存在過失,故張某就全家良受傷產生的損失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將涉案工程交由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又無資質的張某承建,其對承包人選任存在過失,且沒有盡到監(jiān)督職責,以致發(fā)生施工事故。
應當與被告張某對原告全家良的損害承擔損失的部分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二)關于全家良自身是否存在過錯并應減輕定作人的賠償責任問題。
本院認為,其一、原告全家良從事與案涉勞務類似的工作多年,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明知對從事案涉工作時采取何種自我保護措施及做好自我安全防范是其應盡的謹慎注意義務,但原告未盡到上述注意義務,在無任何外部因素作用的前提下,純粹由于自身原因從高處跌落受傷,存在重大過錯,應對自身的損害后果承擔相應的責任。
其二、原告全家良作為包工頭,相比其召集的工人,更應確保工作環(huán)境的安全,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guī)范,其酒后未戴安全帽進入施工工地,對其損害的發(fā)生,其過錯程度顯然更大。
再次,原告全家良與被告張某簽訂了《建設工程勞務協(xié)議》,該協(xié)議中約定原告方在生產施工過程中必須戴好安全帽,酒后不準上班,若違規(guī)操作造成的傷亡事故均由原告方承擔。
該協(xié)議雖然原告主張因無相應資質無效,但合同無效只是不發(fā)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效力,而并非不產生任何法律后果,無資質者不能以合同無效而逃避自己的責任,且原告全家良作為承包頭從協(xié)議中獲取了額外利益,故無效合同產生的責任依然要承擔。
上述情形均應減輕定作人的賠償責任。
綜合以上各方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對發(fā)生損害后果的原因力大小,本院確定被告張某對原告全家良的損失承擔60%的賠償責任;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張某互負連帶責任;原告全家良自行承擔40%的責任。
上述認定的原告全家良的各項損失為:醫(yī)療費514,555.12元(原告自行墊付36,342.62+被告張某支付478,212.5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6,320.00元、營養(yǎng)費4080.00元、誤工費36,377.46元、鑒定費4300.00元、殘疾賠償金417,513.60元、后期治療費24,000.00元、護理費287,290.00元、交通費5440.00元、上述合計為1,309,876.18元。
按責分擔,被告張某負擔60%即785,925.70元,加上精神損害撫慰金25,000.00元,被告張某應賠償原告全家良損失810,925.70元,扣除被告張某已經支付的醫(yī)療費478,212.50元,被告張某還應賠償原告全家良損失332,713.20元,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張某對該賠償款互負連帶責任。
其余損失由原告全家良自行負擔。
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應訴、答辯,應視為對法律賦予庭審中應享有的相關權利的放棄,依法應由被告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本案依法缺席審理和判決。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 ?、第十六條 ?、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第十條 ?、第十七條 ?、第十八條 ?、第十九條 ?第二款 ?、第二十條 ?、第二十一條 ?、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三條 ?、第二十四條 ?、第二十五條 ?、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賠償原告全家良各項損失332,713.20元,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責任。
該款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付清。
二、駁回原告全家良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16,816.00元,減半收取為8408.00元。
由被告張某、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負擔,該款原告全家良已經預交,被告應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一并支付給原告。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對財產案件提起上訴的,上訴案件受理費按照不服一審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預交。
在上訴期滿后的次日起七日內仍未交納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住所地和經常居住地在本市的當事人,請到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大廳辦理現金交費手續(xù),并將交費憑證復印件送交本院。
外埠當事人交費可通過轉賬或匯款,收款單位:湖北省鄂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鄂州市分行鄂城支行,賬號:17×××61,請在匯款用途上注明“法院訴訟費”字樣,匯款后將匯款憑證傳真至本院,傳真號為:0711-3357122。
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調解書,當事人必須履行。
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
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兩年。
本院認為,原告沒有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兒子全忍喪失勞動能力且無其他生活來源,故本院對原告主張的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請求不予支持。
4、護理費,原告主張為28729元/年×20年=574,580.00元,被告對其計算方式無異議,對原告計算的年限有異議,認為應酌情計算年限。
本院分析認為,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計算。
原告的傷情經鑒定為,完全護理依賴,則應賠償100%的護理費用。
根據湖北省的實際情況,原告請求護理費以28729元/年的標準計算適當。
由于原告全家良身體傷殘嚴重,為避免一次訴訟定損后包終身的不合理局面以及考慮病癥痊愈的客觀規(guī)律,本院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為10年,即護理費應為28729元/年×10年=287,290.00元,期限界滿后仍需護理并產生費用的可待發(fā)生后另行主張。
5、交通費,原告主張為8000.00元,被告認為過高,本院分析認為,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y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fā)生的費用計算。
本案中,根據原告全家良住院及陪護人員情況及使用交通工具的必要性,本院酌定交通費為272天×20元/天=5440元。
6、精神撫慰金,原告主張42000元,被告認為過高,本院根據各方當事人的過錯以及對發(fā)生損害后果的原因力大小,酌定原告全家良的精神損害撫慰金25,000.00元。
原告全家良訴訟主張超過本院認定的部分,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本案的爭議焦點如下:
(一)、關于原告全家良與被告張某、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法律關系及責任劃分問題?本院認為,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將“吳都休閑廣場”建設項目工程分包給被告張某,兩者之間是分包的法律關系。
張某其將泥工工程業(yè)務分包給全家良,雙方地位平等,全家良自行召集工人進行作業(yè),全家良并不接受張某的監(jiān)督管理和指揮,向張某交付勞動成果,并由張某按照協(xié)議約定99元/平方米支付相應報酬,再由全家良支付其召集的工人工資,全家良從報酬中額外獲得利益,系泥工工程的承包頭。
故雙方之間系承攬關系。
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本案中,被告張某將泥工工程項目分包給全家良個人,應當知道全家良沒有提供勞務服務及承包建筑施工的資質,張某在定作、指示和選任上存在過失,故張某就全家良受傷產生的損失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將涉案工程交由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又無資質的張某承建,其對承包人選任存在過失,且沒有盡到監(jiān)督職責,以致發(fā)生施工事故。
應當與被告張某對原告全家良的損害承擔損失的部分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二)關于全家良自身是否存在過錯并應減輕定作人的賠償責任問題。
本院認為,其一、原告全家良從事與案涉勞務類似的工作多年,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明知對從事案涉工作時采取何種自我保護措施及做好自我安全防范是其應盡的謹慎注意義務,但原告未盡到上述注意義務,在無任何外部因素作用的前提下,純粹由于自身原因從高處跌落受傷,存在重大過錯,應對自身的損害后果承擔相應的責任。
其二、原告全家良作為包工頭,相比其召集的工人,更應確保工作環(huán)境的安全,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嚴格遵守安全生產規(guī)范,其酒后未戴安全帽進入施工工地,對其損害的發(fā)生,其過錯程度顯然更大。
再次,原告全家良與被告張某簽訂了《建設工程勞務協(xié)議》,該協(xié)議中約定原告方在生產施工過程中必須戴好安全帽,酒后不準上班,若違規(guī)操作造成的傷亡事故均由原告方承擔。
該協(xié)議雖然原告主張因無相應資質無效,但合同無效只是不發(fā)生當事人所預期的法律效力,而并非不產生任何法律后果,無資質者不能以合同無效而逃避自己的責任,且原告全家良作為承包頭從協(xié)議中獲取了額外利益,故無效合同產生的責任依然要承擔。
上述情形均應減輕定作人的賠償責任。
綜合以上各方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對發(fā)生損害后果的原因力大小,本院確定被告張某對原告全家良的損失承擔60%的賠償責任;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張某互負連帶責任;原告全家良自行承擔40%的責任。
上述認定的原告全家良的各項損失為:醫(yī)療費514,555.12元(原告自行墊付36,342.62+被告張某支付478,212.5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16,320.00元、營養(yǎng)費4080.00元、誤工費36,377.46元、鑒定費4300.00元、殘疾賠償金417,513.60元、后期治療費24,000.00元、護理費287,290.00元、交通費5440.00元、上述合計為1,309,876.18元。
按責分擔,被告張某負擔60%即785,925.70元,加上精神損害撫慰金25,000.00元,被告張某應賠償原告全家良損失810,925.70元,扣除被告張某已經支付的醫(yī)療費478,212.50元,被告張某還應賠償原告全家良損失332,713.20元,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張某對該賠償款互負連帶責任。
其余損失由原告全家良自行負擔。
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應訴、答辯,應視為對法律賦予庭審中應享有的相關權利的放棄,依法應由被告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本案依法缺席審理和判決。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 ?、第十六條 ?、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 ?、第十條 ?、第十七條 ?、第十八條 ?、第十九條 ?第二款 ?、第二十條 ?、第二十一條 ?、第二十二條 ?、第二十三條 ?、第二十四條 ?、第二十五條 ?、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
一、被告張某賠償原告全家良各項損失332,713.20元,被告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責任。
該款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付清。
二、駁回原告全家良的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16,816.00元,減半收取為8408.00元。
由被告張某、黃石市下陸建筑有限責任公司負擔,該款原告全家良已經預交,被告應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一并支付給原告。
審判長:鄒志勇
審判員:張琳
書記員:毛志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