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驊市光大運輸隊
趙林(河北冀事達律師事務所)
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
李樹敏
原告:黃驊市光大運輸隊。住所地:河北省黃驊市齊家務鄉(xiāng)大王莊村。
法定代表人:劉樹元,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趙林,河北冀事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住所地: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qū)浮陽南大道38號。
負責人:鄧坦克,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李樹敏,女,1979年7月出生,漢族,大學文化,該公司職員,住該公司宿舍。
原告黃驊市光大運輸隊(以下簡稱光大運輸隊)與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中華財保滄州中心支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光大運輸隊的委托代理人趙林,被告中華財保滄州中心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李樹敏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告光大運輸隊提交的冀JJ9088號貨車保險單、行駛證及交通事故認定書等證據(jù),被告中華財保滄州中心支公司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原告車輛存在超載行為,原告認可,本院予以確認。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原告方司機古華群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古華群在該事故中依法應承擔70%的事故責任。原告的冀JJ9088號貨車在被告中華財保滄州中心支公司投保有交強險和商業(yè)險,本案保險事故發(fā)生在該車保險期間內,被告中華財保滄州中心支公司應按合同約定對原告的損失依法賠付。原告就其車輛損失,依法有權利按保險合同關系或侵權關系選擇相應責任人先行賠付。原告主張由被告全額賠付標的車輛損失,符合《保險法》的相關規(guī)定,應予支持。被告賠付原告后,對賠款中應由事故對方賠償責任人承擔的部分,依法享有追償權。在該交通事故形成的侵權賠償中,應按事故責任比例確定各方的賠償數(shù)額,本案原告賠償事故對方應按責任比例賠償。事故對方與本案被告之間無保險合同關系,無權主張本案被告全額賠付。本案原告賠償事故對方后,也應基于按比例賠償?shù)臄?shù)額向本案被告主張賠付。故本案中,原告主張由被告全額賠付三者損失,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張已經(jīng)全額賠償事故無責方損失,依據(jù)是其提交的收款條,該收條非交警部門的賠償憑證,無交警部門蓋章,無交警簽字,也無其他相關證據(jù)佐證,不足以證實付款的真實性,本院在本案中對該收條暫不予確認,對原告主張的三者損失暫不予支持,原告可在證據(jù)充分后另行主張。
被告提交的保險條款,其中免責條款系加黑字體。被告提交的商業(yè)險投保單,在投保人聲明欄蓋有原告公章,該公章的加蓋應視為原告對投保人聲明內容的認可。投保人聲明的內容證實原告在投保前已經(jīng)領取并閱讀了保險條款,保險人就免責條款向原告作了提示和說明,原告完全理解。依據(jù)《保險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該保險條款和投保單能夠證實投保時被告已經(jīng)盡到免責提示和明確說明義務,本院予以確認。原告無證據(jù)推翻投保單證明的事實,對原告主張被告未盡到免責提示和說明義務的抗辯,不予采信。依據(jù)保險條款約定,因標的車輛超載,被告對標的車輛損失免賠5%,應予采信。
原告主張的標的車輛損失應予支持的部分:1、車損,原告提交的車損鑒定書,系交警部門委托,未通知被告參與,被告對委托程序不認可,應準予重新鑒定。重新鑒定系本院委托,對鑒定程序及方法原被告雙方均認可,對該鑒定報告,本院應予確認。原告的車損應按新鑒定結論確認為58475元。2、鑒定費2000元,系因原鑒定支出的費用,該鑒定結論未予采信,故該費用應由原告自行承擔。3、施救費4500元,有施救費票據(jù)證實,該票據(jù)系制式發(fā)票,蓋有施救單位公章,應予確認。被告雖認為收費過高,但未舉證證實合理收費的事實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4、停車費,無證據(jù)證實,不予確認。以上各項損失合計支持62975元。
原告光大運輸隊的62975元損失,應扣除5%免賠額后,由被告中華財保滄州中心支公司在原告的冀JJ9088號貨車所投車損險限額內,賠付原告車損、施救費合計59826元。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 ?、第十七條 ?、第二十三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第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賠付原告黃驊市光大運輸隊保險金59826元;
二、駁回原告黃驊市光大運輸隊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賠償款項限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匯至指定賬戶,開戶行:工商銀行黃驊支行,戶名:黃驊市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賬號:0408011229300322296。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900元,由原告黃驊市光大運輸隊承擔500元,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承擔1400元(限判決生效之日交納);重新鑒定費3000元,由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同時預交上訴費,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告光大運輸隊提交的冀JJ9088號貨車保險單、行駛證及交通事故認定書等證據(jù),被告中華財保滄州中心支公司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原告車輛存在超載行為,原告認可,本院予以確認。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原告方司機古華群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古華群在該事故中依法應承擔70%的事故責任。原告的冀JJ9088號貨車在被告中華財保滄州中心支公司投保有交強險和商業(yè)險,本案保險事故發(fā)生在該車保險期間內,被告中華財保滄州中心支公司應按合同約定對原告的損失依法賠付。原告就其車輛損失,依法有權利按保險合同關系或侵權關系選擇相應責任人先行賠付。原告主張由被告全額賠付標的車輛損失,符合《保險法》的相關規(guī)定,應予支持。被告賠付原告后,對賠款中應由事故對方賠償責任人承擔的部分,依法享有追償權。在該交通事故形成的侵權賠償中,應按事故責任比例確定各方的賠償數(shù)額,本案原告賠償事故對方應按責任比例賠償。事故對方與本案被告之間無保險合同關系,無權主張本案被告全額賠付。本案原告賠償事故對方后,也應基于按比例賠償?shù)臄?shù)額向本案被告主張賠付。故本案中,原告主張由被告全額賠付三者損失,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張已經(jīng)全額賠償事故無責方損失,依據(jù)是其提交的收款條,該收條非交警部門的賠償憑證,無交警部門蓋章,無交警簽字,也無其他相關證據(jù)佐證,不足以證實付款的真實性,本院在本案中對該收條暫不予確認,對原告主張的三者損失暫不予支持,原告可在證據(jù)充分后另行主張。
被告提交的保險條款,其中免責條款系加黑字體。被告提交的商業(yè)險投保單,在投保人聲明欄蓋有原告公章,該公章的加蓋應視為原告對投保人聲明內容的認可。投保人聲明的內容證實原告在投保前已經(jīng)領取并閱讀了保險條款,保險人就免責條款向原告作了提示和說明,原告完全理解。依據(jù)《保險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該保險條款和投保單能夠證實投保時被告已經(jīng)盡到免責提示和明確說明義務,本院予以確認。原告無證據(jù)推翻投保單證明的事實,對原告主張被告未盡到免責提示和說明義務的抗辯,不予采信。依據(jù)保險條款約定,因標的車輛超載,被告對標的車輛損失免賠5%,應予采信。
原告主張的標的車輛損失應予支持的部分:1、車損,原告提交的車損鑒定書,系交警部門委托,未通知被告參與,被告對委托程序不認可,應準予重新鑒定。重新鑒定系本院委托,對鑒定程序及方法原被告雙方均認可,對該鑒定報告,本院應予確認。原告的車損應按新鑒定結論確認為58475元。2、鑒定費2000元,系因原鑒定支出的費用,該鑒定結論未予采信,故該費用應由原告自行承擔。3、施救費4500元,有施救費票據(jù)證實,該票據(jù)系制式發(fā)票,蓋有施救單位公章,應予確認。被告雖認為收費過高,但未舉證證實合理收費的事實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4、停車費,無證據(jù)證實,不予確認。以上各項損失合計支持62975元。
原告光大運輸隊的62975元損失,應扣除5%免賠額后,由被告中華財保滄州中心支公司在原告的冀JJ9088號貨車所投車損險限額內,賠付原告車損、施救費合計59826元。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 ?、第十七條 ?、第二十三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一條、第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賠付原告黃驊市光大運輸隊保險金59826元;
二、駁回原告黃驊市光大運輸隊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賠償款項限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匯至指定賬戶,開戶行:工商銀行黃驊支行,戶名:黃驊市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賬號:0408011229300322296。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900元,由原告黃驊市光大運輸隊承擔500元,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承擔1400元(限判決生效之日交納);重新鑒定費3000元,由被告中華聯(lián)合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承擔。
審判長:董海榮
審判員:周延剛
審判員:王淑云
書記員:侯俊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