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倪某某,男,****年**月**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秦皇島市。
委托代理人:李麗君,
河北百人合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
秦皇島市鼎威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
法定代表人:趙玉敏,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楊偉光,
河北宏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執(zhí)業(yè)證號:×××。
委托代理人:丁麗香,女,****年**月**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秦皇島市自然家園小區(qū)*-*-*號,公民身份號碼:×××,系公司法務。
原告與被告
秦皇島市鼎威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威房地產)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李麗君,被告委托代理人楊偉光、丁麗香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立即配合向原告辦理產權登記手續(xù);2、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的損失,至產權登記手續(xù)辦理完結至。計算標準為按照已付購房款總額,參照
中國人民銀行規(guī)定的金融機構計收逾期貸款利息的標準計算。至目前,被告應賠償原告損失為61970元;3、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2013年4月22日,原告與被告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及《合同補充協(xié)議》,原告購買被告開發(fā)的東盛世家小區(qū)1-5-1303號房屋,總價款272396元。《合同補充協(xié)議》第五款約定辦理產權登記時間從交房起為一年半以內。合同簽訂后,原告依據(jù)合同約定交付了購房款,被告于2013年4月22日將房屋交付給原告。但被告遲遲未將辦理產權所需手續(xù)材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備案。致使原告不能辦理產權登記手續(xù),導致原告無法行使出售、出租、抵押等處分行為,給原告造成經濟損失。為維護原告合法權利,特依法提起訴訟,請貴院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鼎威房地產辯稱,1、對原告、被告簽訂的買賣合同及原告向被告交付了房款,以及被告向原告交付房屋的事實沒有異議。2、原告起訴超過訴訟時效,因為所有合同基本上在2010年簽訂,房屋于2011年交付使用,約定在房屋交付使用后一年半辦理產權登記。訴訟時效是2年期限,現(xiàn)大部分業(yè)主的訴請已經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請法院查明事實,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2、合同第十五條關于產權登記第一款第3項約定”因非甲方所能控制的原因及政府行為,出賣人未能及時提供備案資料的,約定期限可順延辦理產權登記,甲方不負賠償”被告不能如期向及時提供備案資料是因為政府行為所致。具體理由為:根據(jù)原規(guī)劃容積率為1.5,拆遷補償款為1.5億元,經過規(guī)劃局重新測定后容積率變更為3.33,拆遷補償費也遠遠不能補償實際拆遷的需要。為此,被告多次向規(guī)劃部門、國土部門報送了相關材料及請示報告,但因政府原因遲遲不能得到解決,直到2017年7月份才得到解決。被告就及時向房產管理部門提供了備案資料,到2017年8月30日已經具備了辦證條件。
本院經審查認定事實如下:2013年4月22日,原、被告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一份,原告購買被告開發(fā)的東盛世家1-5-1303號房屋,房屋總價款為272396元。合同第十五條約定”出賣人應當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后60日內,將辦理權屬登記需要由出賣人提供的資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備案。如因出賣人的責任,買受人不能在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內辦理房地產權屬登記的,雙方同意按下列第2、3項處理:1、略;2、買受人不退房,出賣人按已付房價款的萬分之0.5向買受人支付違約金;3、因非甲方所能控制的原因及政府行為,出賣人未能及時提供備案資料的,約定期限可順延辦理產權登記,甲方不負賠償(辦理產權登記時間按本合同補充協(xié)議第五款為準)。該合同附件四《補充協(xié)議》第五款約定,”辦理產權登記時間從交房起為一年半以內?!焙贤炗喓螅娓肚宸靠?。2013年4月22日被告向原告交付了房屋。原告于2017年8月29日向本院起訴。
對于被告的抗辯理由查明如下,案涉房屋屬于東鹽務二期拆遷改造項目,規(guī)劃容積率小于1.5,拆遷安置補償總成本為1.5013億元。2005年6月經土地掛牌出讓給被告。扣除安置補償總成本,被告于6月30日繳清1565.85萬元土地出讓金。2007年3月區(qū)政府向市政府上報請示稱,為了平衡該項目增加的拆遷安置成本,抵減受讓人無償拆除由政府承擔建設的小學、道路及燕山大街東延伸用地原地上建筑物的出資投入,要求提高容積率。2007年7月市規(guī)劃局調整容積率為3.29,后又再次調整容積率為3.33。因為調整容積率,涉及補繳土地出讓金問題,2008年市房產局建議市政府不再收取該項目因增加容積率產生的土地出讓金,2013年3月區(qū)政府向市政府申請免收因增容產生的土地出讓金。2013年6月市國土局向市政府提出征收土地出讓金的意見,建議相關部門重新核算拆遷安置成本及被告為市政建設投入的資金,來確定被告增加的成本數(shù)額,如增加的成本高于土地出讓金,建議政府不再收取,如低于土地出讓金,被告繳納高出成本部分的土地出讓金。2014年8月市國土局根據(jù)收支兩條線的規(guī)定通知被告繳納土地出讓金3707.3584萬元。2015年1月市房產局請示市政府對該項目的增加拆遷成本,公開選定第三方進行評估。2016年5月由秦皇島正源工程建設咨詢事務所出具評估報告,確定拆遷成本為20847.45萬元。2017年7月市長辦公會確定由被告于2017年8月15日前向市財政局補繳土地出讓金3707.3584萬元。市財政局收到被告補繳的土地出讓金后,立即撥付3707.3584萬元到海港區(qū)財政局,由海港區(qū)財政局支付給被告,用于補償拆遷成本,剩余拆遷成本由被告自行負擔。2017年8月31日秦皇島日報登載東盛世家小區(qū)具備辦理不動產權證的條件。
上述事實,有雙方當事人陳述及相關證據(jù)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依據(jù)《商品房買賣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的約定,被告應自房屋交付之日起一年半內辦理產權登記,直到2017年8月31日才具備辦證條件,被告構成違約。被告抗辯因為政府行為延誤辦證免責,經審查被告在2017年8月15日按照規(guī)定補繳了土地出讓金后才具備辦證條件,被告沒有證明是因為政府行為延誤辦證,故對被告的此項抗辯不予采納。對于被告的時效抗辯,原告要求支付逾期辦證違約金,屬于債權請求權,應適用訴訟時效制度,雙方在商品房買賣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中對違約金數(shù)額及計算方法進行約定,原告于2017年8月29日向本院起訴,且原告未能證明存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事由,原告的訴請已經超過訴訟時效,被告的抗辯成立,故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逾期辦證違約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
秦皇島市鼎威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原告倪某某提供辦理不動產登記的相關手續(xù),協(xié)助原告辦理案涉房屋的不動產權屬登記;
二、對原告倪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349元,原告倪某某負擔1369元,由被告
秦皇島市鼎威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80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皇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劉長利
審判員 郭安
人民陪審員 陳永清
書記員: 吳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