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倪某某。
委托代理人:葉成立,天津津陽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蘇月廣。
上訴人倪某某因與被上訴人蘇月廣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青縣人民法院(2015)青民初字第26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11年7月9日,原、被告簽訂用工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原告將青縣清水白社區(qū)1#樓內外檐裝修所含全部內容分包給被告施工,面積為4934平米,價格57元/平米,付款方式為每完成一層或一個洞口付70%,扣除保證金方式為竣工驗收后無質量問題付清30%,工期為2011年7月10至2011年8月15日,如不能按期完工,每天按工程總價千分之五交付違約金,工程項目保修期為1年。
另查明,青縣金牛鎮(zhèn)清水白村民委員會,青縣金牛鎮(zhèn)清水白社區(qū)新居民項目工程指揮部出具情況說明:被告于2011年10月24日完成涉案工程,2011年10月25日對被告承包的涉案工程進行檢驗驗收:該工程存在墻體起沙、空鼓、衛(wèi)生間抹灰不到位、墻體不垂直、陽臺梁柱抹灰不到位等問題,要求進行修復,被告蘇月廣未維修,由原告自己找人整修。社區(qū)施工日志顯示被告于2011年10月26日帶人到涉案工地清理1#樓。
上述事實由用工協(xié)議、情況說明、整改通知、施工日志及當事人的當庭陳述等予以證實。
原審認為,原、被告簽訂用工協(xié)議,雙方應當全面履行協(xié)議內容,不管被告辯稱完成工程的時間,還是原告舉證證明完工時間均表明被告未按約定如期完成工程,被告的行為已構成違約,因原、被告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過高,本院根據該案的具體情況酌定被告給付原告違約金50000元。原告主張被告施工工程存在質量問題及造成損失43937元因證據不充分,本院不予支持。被告辯稱原告的主張已過訴訟時效,按原被告合同約定,被告施工工程質保期應至2012年8月15日,被告于2014年起訴,在上述訴訟中原告已主張,訴訟時效中斷,故原告的主張未超過訴訟時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一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被告蘇月廣給付原告倪某某違約金50000元,于本判決發(fā)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三日內付清。如未按本判決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800元由原告承擔800元、被告承擔1000元。
經審理查明,二審查明事實與原審查明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上訴人倪某某與上訴人蘇月廣于2011年7月9日簽訂的用工協(xié)議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該協(xié)議具有真實性、合法性,本院予以確認。雙方在該協(xié)議中明確協(xié)定:“如不能按期完工,每天按工程總價千分之五交付違約金、,工程項目保修期為一年”。上訴人蘇月廣逾期完工73天,按雙方協(xié)議約定,逾期違約金為102651.87元,對逾期完工上訴人蘇月廣在一、二審均予以認可,但其稱造成逾期交工是因上訴人倪某某方原因造成的,倪某某對蘇月廣的上述陳述不予認可。根據民事證據規(guī)則“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上訴人蘇月廣未能向法院提供證據證實造成逾期完工的原因是由倪某某造成的,其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理應向倪某某支付違約金。雙方合同約定的違約金每天按工程總價千分之五交付明顯過高,原審根據損失情況酌定5萬元合理、合法,并無不當。另本案是否超過訴訟時效問題,按二上訴人在本案所涉合同中明確約定,工程質保期應至2012年8月15日,上訴人蘇月廣于2014年3月起訴倪某某拖欠工程款案件中,上訴人倪某某即以提出蘇月廣違約抗辯,并于2014年9月向法院提起訴訟,上述情形應視訴訟時效中斷,故本案并不超訴訟時效。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二上訴人的上訴請求理據不足,本院予以駁回,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人倪某某、蘇月廣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000元,由二上訴人各承擔10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齊桂苓 審判員 馬秀奎 審判員 付 毅
書記員:楊琨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