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保定市光達商貿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保定市南二環(huán)路2270號。法定代表人:蘆珊,該公司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牛敬珍、劉鐵英,河北佳篷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保定博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保定市北二環(huán)路6253號。法定代表人:宋增長,該公司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松,該公司員工。
上訴人光達商貿上訴請求:1、依法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被上訴人給付上訴人借款2500000元及利息。2、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負擔。事實及理由:原審判決對上訴人的訴訟請求超過訴訟時效的認定錯誤,上訴人主張權利未超過訴訟時效,故判決錯誤。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而本案上訴人知道權利被侵害的時間是上訴人在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保民初字第13號案件中,上訴人申請追加被上訴人為共同被告的請求被駁回后。從上訴人的請求被駁回后,即2013年4月18日上訴人才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害。故訴訟時效期間應從2013年4月18日計算(判決書日期,實際送達生效日期還要晚)。上訴人提交的錄音材料完全證實上訴人主張權利是在訴訟時效期間。錄音資料顯示,上訴人找到被上訴人時,被上訴人接待人員問上訴人工作人員“什么時間打的款”,上訴人的工作人員回答是“2008年11月”,被上訴人接待人員說“08年的事,6年后你們怎么才找呢”。從上述通話可以知道,上訴人主張權利的時間是在2014年11月之后,故訴訟時效期間應在2016年11月之前。上訴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是在2016年8月26日,根本不超過訴訟時效。綜上,上訴人主張權利根本不超過訴訟時效。原審法院認定上訴人的訴訟請求超過訴訟時效完全事實認定錯誤。請求撤銷一審判決并依法改判。被上訴人博某房地產辯稱,一、被答辯人要求答辯人給付250萬元及利息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被答辯人在訴狀中陳述雙方是共同向曲陽縣信用聯合社貸款的合同關系。但在一審庭審中又推翻自己在訴狀中的陳述,認可雙方之間沒有任何經濟往來,雙方之間屬于“不當得利”。這說明被答辯人在訴狀中陳述的事實是虛構的,從而依此提出的訴訟請求自然也是不成立的。本案的事實是光達商貿借答辯人賬戶走了一筆賬,答辯人收到款項后已經按要求將款項全額轉出。所以,被答辯人要求答辯人給付250萬元及利息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被答辯人之所以如此反復,就是為了達到將自己損失轉嫁給我公司的目的。二、本案的訴訟時效應當自2008年11月27日起算。被答辯人主張訴訟時效應當自2013年4月18日開始起算的理由不能成立。首先,一審已經查明雙方之間沒有共同貸款的事實,所以被答辯人在訴狀中陳述雙方共同向曲陽縣信用聯合社貸款的事實完全是虛構,依據虛構事實所提出的抗辯自然也是不成立。其次,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八條“返還不當得利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從當事人一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不當得利事實之日起計算”這里的“知道或應當知道”應當以平常人的認知狀態(tài)作為判斷標準。在一審庭審過程中,被答辯人認可雙方之間沒有業(yè)務和其他經濟往來,答辯人收款行為即使屬“不當得利”,如此巨額的款項匯到沒有任何關系的公司賬戶,作為正常人在款項匯出之日就應當知道了“不當得利”的事實。通過被答辯人上訴狀中的陳述,證明了在款項匯出后被答辯人就知道了自己權利被侵害。所以自款項匯入答辯人賬戶的次日起訴訟時效就應當起算,也即自2008年11月27日開始起算至2010年11月27日止。三、被答辯人提交的兩份錄音也不能產生中斷訴訟時效的效力。首先,答辯人對該兩份錄音的真實性不認可,且事后經了解公司員工也從未與被答辯人就該事項進行過任何溝通。其次,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條的規(guī)定,只有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當時提出主張權利的請求,才能產生訴訟時效的法律效力。但根據被答辯人提供的兩份錄音內容可知:被答辯人只是要求答辯人協助查明案涉款項的最終去向及實際使用人,被答辯人并不是向答辯人主張債權,答辯人也從未認可該筆債務。所以,該兩份錄音不產生中斷訴訟時效的效力。綜上,本案的訴訟實效應當自2008年11月27日開始起算,至被答辯人起訴時已超過訴訟時效,中間也不存在訴訟時效中止或者中斷的情形,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使用法律正確,應當依法維持原判。上訴人光達商貿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依法判決博某房地產償還250萬元及利息約90萬元;2、訴訟費由博某房地產承擔。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光達商貿與曲陽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簽訂的《抵押擔保借款合同》,由光達商貿用自有財產抵押向曲陽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借款5000000元,借期2008年9月28日至2011年9月28日,貸款利率7.938‰。河北省農村信用社電匯憑證(回單),證明光達商貿于2008年11月24日由曲陽信用社通過光達商貿的賬戶將2500000元轉入博某房地公司銀行賬戶;2008年12月23日博某房地產通過保定市城市信用社向任洪利轉賬2500000元。2013年4月18日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保民三初字第13號民事判決書,該案原告曲陽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起訴保定市光達總公司(之后名稱變更為光達商貿有限公司),請求判令光達總公司償還曲陽縣信用社借款5000000元及利息,該判決書中光達總公司辯稱:“我公司只收到了5000000元借款中的2500000元,其余2500000元給了博某房地產開發(fā)公司,請求追加博某房地產開發(fā)公司及趙懿德、王永江為共同被告,與其共同償還債務”。該判決對其上述請求未予采信,判決保定市光達總公司償還曲陽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借款5000000元。光達商貿提供錄音材料一:光達商貿工作人員盧新巧與博某房地產工作人員王英及接待人員的通話錄音,證明該借款未超出訴訟時效,該通話錄音未注明通話時間,其中博某房地產接待人員說“08年的事,6年后你們怎么才找呀;光達商貿工作人員盧新巧說:我們早就找,后來找你們的領導鬧翻了就沒再找,后來又找叫王永江的,他說他找但是遲遲沒有給追回來?!?。博某房地產對該通話錄音的真實性有異議。庭審中雙方認可沒有業(yè)務及其他經濟糾紛,光達商貿認為博某房地產收款行為應屬不當得利。一審法院認為,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光達商貿認為博某房地產自2008年11月24日收到光達商貿轉賬的2500000元屬于不當得利,應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內主張權利。2013年4月18日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判決書明確駁回了光達商貿請求追加博某房地產參加訴訟的請求,光達商貿亦未在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主張自己的權利。光達商貿提供的錄音材料無法證明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情形,因此光達商貿的訴訟請求超過訴訟時效。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的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保定市光達商貿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4000元,由原告保定市光達商貿有限公司負擔。本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
上訴人保定市光達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達商貿)因與被上訴人保定博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某房地產)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qū)人民法院(2017)冀0602民初120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月2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案的焦點是上訴人光達商貿訴訟請求是否超過訴訟時效。一審查明,上訴人光達商貿與曲陽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2008年9月28日簽訂了5000000元《抵押擔保借款合同》,曲陽信用社于2008年11月24通過光達商貿的賬戶將2500000元轉入博某房地公司銀行賬戶;2008年12月23日博某房地產通過保定市城市信用社向任洪利轉賬2500000元。后曲陽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起訴上訴人償還借款,本院于2013后4月18日作出(2013)保民三初字第13號民事判決,駁回光達商貿追加本案被上訴人博某房地公司為被告的請求。上訴人光達商貿于2016年10月8日提起本案訴訟,請求被上訴人償還250萬元及利息90萬元。被上訴人博某房地產以本案超過訴訟時效為由提出抗辯。一審法院以上訴人未在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主張權利,駁回上訴人的訴訟請求。上訴人光達商貿以所提供的錄音資料能夠顯示在訴訟時效期間內主張了權利為由提起上訴。本院認為,第一,上訴人提供的錄音材料系上訴人單方錄制,錄音中的人員是否是被上訴人工作人員,沒有相關證據證實,且被上訴人對該錄音材料的真實性不予認可,因此,在無其它證據佐證的情況下,該錄音材料不足以支持上訴人的主張。其次,即使該錄音材料屬實,但其內容也僅為上訴人向被上訴人查詢該借款,而非明確要求被上訴人償還該借款。第三,上訴人未提供雙方存在借貸關系的證據,該借款是否系被上訴人所借,上訴人未提供相關證據證實。第四,上訴人提供的錄音材料顯示:當上訴人光達商貿找到被上訴人時,被上訴人接待人員問上訴人工作人員“什么時間打的款”,上訴人的工作人員回答是“2008年11月”,被上訴人接待人員說“08年的事,6年后你們怎么才找呢”。如上所述,在雙方并無借貸關系的情況下,雙方對話內容應是對債務是否存在進行確認,并非催收債務。即使該錄音材料屬實,上訴人并無向被上訴人主張償還借款的意思表示滿意,故本案不產生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情形。因此,上訴人提供的錄音材料不足證實其主張,應由其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綜上所述,上訴人光達商貿的上訴請求不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34000元,由上訴人保定市光達商貿有限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祁 峰
審判員 王寶智
審判員 曲 剛
書記員:崔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