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華爾美特裝飾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崔可(北京隆安律師事務所)
上海旺涯實業(yè)有限公司
陳昭前
張石明(上海宏洲律師事務所)
北京怡成歐雅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唐蓮芳(上海宏洲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原告):蘇州華爾美特裝飾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黎里鎮(zhèn)黎民北路東側。
法定代表人:桂軍,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崔可,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上海旺涯實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閔行區(qū)疏影路XXX號XXX幢。
法定代表人:戴明,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昭前,該公司員工。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石明,上海市宏洲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北京怡成歐雅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朝陽區(qū)北四環(huán)東路XXX號華侖大廈A座605室。
法定代表人:黃成秀,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唐蓮芳,上海市宏洲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蘇州華爾美特裝飾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至判決主文前簡稱華爾美特公司)、上訴人上海旺涯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至判決主文前簡稱旺涯公司)因侵害作品復制權、發(fā)行權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閔行區(qū)人民法院(2015)閔民三(知)初字第172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于2016年6月1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
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華爾美特公司上訴請求:請求法院撤銷一審判決,并依法改判:1、旺涯公司賠償華爾美特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200,000元(以下幣種相同);2、旺涯公司負擔華爾美特公司為制止侵權行為支出的合理費用17,340元。
事實和理由:華爾美特公司是國內具有影響力的壁紙專業(yè)生產企業(yè)之一,組建了專業(yè)的設計團隊,專門負責壁紙的設計研發(fā)工作。
旺涯公司與華爾美特公司屬同一行業(yè),其侵權使用華爾美特公司享有著作權的美術作品生產壁紙,并進行大量的推廣和銷售,必然給華爾美特公司造成巨大損失。
作為建筑裝潢材料公司,旺涯公司不可能僅在一地銷售侵權壁紙,其侵權所得大大超過其所說數量。
一審判賠數額難以彌補華爾美特公司受到的損失,也會導致有更多的侵權行為。
旺涯公司辯稱,同意撤銷原判,但不同意賠償20萬元經濟損失。
旺涯公司與華爾美特公司之間曾有購銷業(yè)務關系,幾年間進了10萬元左右華爾美特公司的貨。
旺涯公司只是墻紙銷售單位,為宣傳需要,才稱生產、銷售一體化,實際并未生產,不構成侵權,亦未對華爾美特公司造成任何損害,旺涯公司的宣傳反而擴大了華爾美特公司產品的影響力。
上訴人旺涯公司上訴請求:請求法院撤銷一審判決,依法駁回華爾美特公司在一審中的全部訴訟請求。
事實和理由:1、從2011年4月起旺涯公司與華爾美特公司有多筆業(yè)務往來,旺涯公司系華爾美特公司的經銷商,從事壁紙銷售業(yè)務,華爾美特公司亦承認雙方的壁紙經銷關系。
被控侵權壁紙系從華爾美特公司購得。
2、旺涯公司與浙江省紹興市的一家壁紙廠有壁紙的經銷業(yè)務,但從未有涉案壁紙業(yè)務。
旺涯公司在網上宣傳生產銷售一體化,只是為了擴大銷售業(yè)務,起到廣告效應。
一審法院既未審查紹興廠的實際情況,又未了解該廠是否與涉案壁紙有關,僅憑旺涯公司的廣告宣傳作出認定,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
3、旺涯公司自2011年起就對華爾美特公司的產品進行網上宣傳,出于善意,華爾美特公司應將其版權登記的作品告知旺涯公司。
華爾美特公司未事先告知,對旺涯公司突然提出多起訴訟,其訴訟具有明顯惡意,所產生的訴訟成本,應由華爾美特公司負擔。
4、華爾美特公司提供的(2015)京方圓內經證字第22664、22665號公證書有瑕疵,王博既是公證處人員,又代理華爾美特公司誘購涉案壁紙,屬惡意串通。
華爾美特公司辯稱,不認可旺涯公司的上訴請求及上訴理由,對一審認定的事實沒有異議。
原審被告北京怡成歐雅裝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至判決主文前簡稱怡成公司)述稱,同意一審判決。
華爾美特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判令旺涯公司立即停止生產、銷售涉案壁紙;2、判令怡成公司立即停止銷售涉案壁紙;3、判令旺涯公司賠償華爾美特公司經濟損失200,000元,怡成公司對旺涯公司上述賠償義務中的20,000元承擔連帶責任;4、判令旺涯公司和怡成公司賠償華爾美特公司為制止侵權支出的合理費用17,340元。
一審訴訟中,華爾美特公司申請撤回了要求怡成公司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的訴訟請求。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4年2月20日,華爾美特公司與其股東桂軍簽訂《委托創(chuàng)作協議》一份,約定由桂軍按照華爾美特公司的要求及設計方案進行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華爾美特公司提供創(chuàng)作場地、設備等物質條件,桂軍為履行協議所創(chuàng)作完成的美術作品自創(chuàng)作完成之日起,著作權歸華爾美特公司所有,桂軍為履行協議創(chuàng)作完成的作品由雙方簽章確認作為附件。
該協議附有一幅中間為大型花束,周圍環(huán)以枝葉及花朵的圖樣(以下簡稱涉案圖樣)打印件,其上由桂軍簽字及華爾美特公司蓋章。
2014年11月13日,華爾美特公司向江蘇省版權局登記了登記號為“蘇作登字-2014-F-XXXXXXXX”、作品名稱為“圣卡羅”的美術作品。
根據華爾美特公司提交的《作品著作權登記交底表》記載,該美術作品完成時間為2014年3月1日,于2014年3月10日在上海發(fā)表。
該美術作品由一組花型圖樣組成,其中包含有涉案圖樣。
華爾美特公司網站(網址為www.wallmatechina.com)產品中心展示頁面載有根據涉案圖樣制作的壁紙介紹。
華爾美特公司另向一審法院提交了其自行制作的壁紙樣冊一本,其中有根據涉案圖樣制作的壁紙樣張。
旺涯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22日,經營范圍為壁紙、地毯、建材、裝飾材料、木制品等的銷售等。
該公司微信公眾號“旺涯壁紙”于2014年7月8日刊載了一篇名為“火熱8月隆重推出新品純紙系列——生產中”的文章,載有“8月新品生產中歡迎各位新老客戶咨詢新產品為一個整套系列共6本為純紙材質”等內容,并配有多幅生產車間及壁紙圖片。
根據北京市方圓公證處2015年6月11日出具的(2015)京方圓內經證字第22664號公證書記載:2015年5月21日,登錄網址為“http://www.wybz.com.cn/”的網站,首頁載有“旺涯壁紙”、“旺涯壁紙主打無紡家裝、去甲醛壁紙”、“上海旺涯實業(yè)有限公司版權所有”等內容;公司概況頁面載有“上海旺涯工貿經營部于2006年3月在上海成立,于2010年3月改名為上海旺涯實業(yè)有限公司。
……于2009年開始研發(fā)屬于旺涯自己的系列產品,憑借多年壁紙專業(yè)優(yōu)勢即壁紙研發(fā)設計成為銷售與服務為一體的行業(yè)新銳優(yōu)秀民營企業(yè)之一,……”“依托多年的設計團隊進行產品開發(fā)……,這些優(yōu)勢有力的支持了旺涯品牌的技術創(chuàng)新與產品研發(fā)”,“2009年1月份墻紙銷售額突破1,000萬”,“2010年1月公司全新品牌上海旺涯實業(yè)有限公司成立注冊獨立品牌商標‘旺涯壁紙’,3月公司形成自主研發(fā)設計,生產與銷售一體的多元化企業(yè)。
”“2011年12月旺涯壁紙年銷售量突破3,000萬,代理經銷商覆蓋全國近2,000家”等內容;版本中心頁面左側載有“版本分類”,分為“旺涯壁紙”、“進口品牌”、“國產品牌”、“法詩蘭戴”等類別,其中“國產品牌”項下有“華爾美特”,“法詩蘭戴”項下有“香草莊園”、“摩登莊園”等項目(旺涯公司于庭審中陳述“法詩蘭戴”是其注冊商標);資質證書頁面載有一授權書,其中有“……代理銷售上海旺涯實業(yè)有限公司制定之產品”等內容;聯系我們頁面載有“公司地址:上海市閔行區(qū)疏影路XXX號XXX棟(近中春路)”、“展廳地址:上海市閔行區(qū)九星市場星東路1A區(qū)14號(漕寶路口)”、“工廠地址:浙江省紹興市紹興縣平水大道會稽村”等內容。
同日登錄網址為“http://www.XXXXXXXXXX.com/”的網站,首頁載有“旺涯壁紙”、“產品展示”、“上海旺涯實業(yè)有限公司版權所有”等內容;公司簡介頁面載有“上海旺涯工貿經營部于2006年3月在上海成立,于2010年3月改名為上海旺涯實業(yè)有限公司。
……于2009年開始研發(fā)屬于旺涯自己的系列產品,憑借多年壁紙專業(yè)優(yōu)勢即壁紙研發(fā)設計成為銷售與服務為一體的行業(yè)新銳優(yōu)秀民營企業(yè),……”等內容;“產品展示-摩登莊園”頁面載有一幅使用了涉案圖樣壁紙,旺涯公司亦確認銷售該款壁紙;點擊該網站“在線客服”,登錄賬號為“XXXXXXXXXX”的QQ聊天軟件,向昵稱為“旺涯”的客服表示要求購買“法詩蘭戴-品”系列中“玫瑰莊園”、“摩登莊園”、“摩爾莊園”、“香草莊園”、“唐頓莊園”五個樣本,該客服提供了三個淘寶網店商品網址及旺涯公司在阿里巴巴網站的網址。
北京市方圓公證處2015年6月16日出具的(2015)京方圓內經證字第22665號公證書記載:2015年5月27日,華爾美特公司代理人張苗苗在公證人員的監(jiān)督下,在北京市朝陽區(qū)北四環(huán)東路XXX號華侖大廈A座6層605室購買了名稱分別為“DOWNTONMANOR”、“VANILLAMANOR”、“MODERNMANOR”、“ROSEMANOR”、“MOOREMANOR”的壁紙樣本,每本樣本200元,張苗苗支付1,000元后,銷售人員開具了加蓋有怡成公司財務專用章的收據一張并提供名片一張。
一審庭審中,旺涯公司確認名為“MODERNMANOR”的壁紙樣冊由其生產,共生產三百本左右。
怡成公司陳述,壁紙樣冊一般系由壁紙生產或銷售公司放置其處,其對于壁紙生產或銷售公司是否享有樣冊中壁紙圖案的著作權一般是不向生產或銷售公司詢問的。
經一審當庭比對,該壁紙樣冊中有使用了涉案圖樣的壁紙樣張及效果圖。
2015年7月3日,北京市方圓公證處向華爾美特公司開具了金額為8,140元的公證費發(fā)票一張。
2015年7月8日,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向華爾美特公司開具了金額為25,000元的律師費發(fā)票一張。
上述公證費及律師費系針對包括本案在內的25案一并產生。
華爾美特公司代理人為參加包括本案在內的兩案庭審往返京滬,支出機票費用1,940元。
華爾美特公司另提交開票日期為2016年1月18日、金額為858元住宿費發(fā)票一張以及開票日期為2016年1月18日、19日,金額分別為111元及96元的用車、租車費用發(fā)票各一張,以證明其為參加包括本案在內的兩案庭審產生的其余交通及住宿費用。
一審庭審中,華爾美特公司明確,本案中主張的合理費用包括購買樣冊費用500元、機票費用2,000元、住宿費500元、市內交通費200元,另,公證費及律師費由法院依法酌定。
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期間,華爾美特公司與旺涯公司有多筆交易往來。
一審法院認為,當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權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權登記證書、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明、取得權利的合同等證據,可以作為認定權屬的證據。
本案中,根據華爾美特公司提供的《委托創(chuàng)作協議》、《作品登記證書》等證據,可以認定華爾美特公司系涉案美術作品的著作權人,依法對涉案作品享有著作權。
關于旺涯公司是否實施了生產被控侵權壁紙的行為,一審法院認為,該公司雖在訴訟中堅稱其并不從事壁紙的生產,但涉案商品展示于旺涯公司的品牌項下,結合該公司官方網站及微信公眾號中載明的從事研發(fā)設計、提供的工廠地址及上載的生產車間及流水線等照片以及該公司自稱系“自主研發(fā)設計,生產與銷售一體的多元化企業(yè)”,一審法院認定旺涯公司實際從事了壁紙生產的行為;旺涯公司在一審庭審中確認其實際銷售被控侵權壁紙,在其不能提供證據證明被控侵權壁紙來源的情況下,一審法院根據證據優(yōu)勢原則認定被控侵權壁紙系由旺涯公司生產。
旺涯公司關于購得華爾美特公司產品后再行包裝、更名并出售的陳述與常理不符,一審法院對此不予采納。
旺涯公司未經華爾美特公司許可,實施了復制涉案作品的行為,構成對華爾美特公司復制權的侵犯。
同時,公證書顯示旺涯公司在其網站上展示使用了涉案作品的壁紙,該公司亦確認實際銷售該款壁紙,旺涯公司雖提供了部分證據證明其與華爾美特公司之間曾存在銷售關系,但并不能明確被控侵權壁紙系從華爾美特公司處購買,故一審法院對其關于被控侵權壁紙系從華爾美特公司處購入的辯稱意見難以采信。
旺涯公司未經華爾美特公司許可,以出售的方式向公眾提供使用涉案作品的壁紙,構成對華爾美特公司發(fā)行權的侵犯。
綜上,旺涯公司上述生產、銷售被控侵權壁紙的行為侵犯了華爾美特公司的復制權及發(fā)行權,理應承擔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此外,旺涯公司未經華爾美特公司許可,在其制作的壁紙樣冊中使用了涉案作品,并向公眾提供,顯已侵犯了華爾美特公司對涉案作品享有的復制權及發(fā)行權,亦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怡成公司未經華爾美特公司許可,以出售的方式向公眾提供了含有涉案作品復制件的壁紙樣冊,構成對華爾美特公司發(fā)行權的侵犯,華爾美特公司于訴訟中申請撤回了要求怡成公司停止侵權并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的訴訟請求,系其對自身民事權利及訴訟權利的處分,且于法無悖,一審法院予以準許。
關于華爾美特公司主張的經濟損失,因其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因被侵權所受的實際損失,也未提交證據證明旺涯公司的違法所得,一審法院綜合考慮作品的類型、獨創(chuàng)性程度、創(chuàng)作難度、藝術美感與價值、旺涯公司侵權行為的性質,結合華爾美特公司創(chuàng)作涉案作品與其公證取證之間的時間較短,華爾美特公司亦未實際購買到被控侵權商品等因素,酌情確定相應的賠償金額。
關于華爾美特公司主張的各項合理費用,購買被控侵權壁紙樣冊的費用確系本案訴訟所需,一審法院根據購買的樣冊數量等情況酌情予以支持;華爾美特公司聘請律師來滬參加訴訟確需支出相應的交通及住宿費用,但華爾美特公司主張金額過高,一審法院對此酌情予以支持;律師費及公證費項目確系本案訴訟所需,一審法院結合相關票據金額及華爾美特公司針對批量案件一并訴訟的情況,酌情予以支持。
一審法院判決:一、旺涯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生產、銷售涉案壁紙;二、旺涯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華爾美特公司經濟損失30,000元;三、旺涯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華爾美特公司合理費用2,500元。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均未提交新證據。
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即被控侵權壁紙是否系旺涯公司從華爾美特公司處購得,本院認定如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旺涯公司主張被控侵權壁紙系從華爾美特公司購得,但從其一審提交的若干網上銀行電子回單可見,雙方交易集中在2011年4月至2013年12月間,系在涉案作品版權登記記載的作品完成時間之前。
2013年12月11日之后,雙方僅有2015年1月18日發(fā)生過一筆500元的交易,旺涯公司無法證明該筆金額系因采購被控侵權壁紙發(fā)生,故對于旺涯公司的該事實主張,本院不予采納。
旺涯公司自行承擔因舉證不能產生的不利后果。
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屬實,當事人對此亦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中當事人之間的主要爭議焦點在于:一、旺涯公司是否實施了生產被控侵權壁紙的行為;二、一審判決賠償數額是否合理。
關于爭議焦點一,旺涯公司提出其為了加強宣傳效果才宣稱生產銷售一體化,事實上并未生產被控侵權壁紙。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三條 ?規(guī)定,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否定對方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案件情況,判斷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是否明顯大于另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并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予以確認。
一審法院結合被控侵權壁紙展示于旺涯公司的品牌項下、旺涯公司向外公示的信息中載明從事研發(fā)設計、提供工廠地址及生產車間和流水線照片等事實,在旺涯公司無法證明被控侵權壁紙來源的情況下,認定旺涯公司具有生產被控侵權壁紙的行為,并無不當。
旺涯公司的該項上述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旺涯公司還提出華爾美特公司提交的第22664、22665號兩份公證書中王博既是公證處人員,又代理華爾美特公司誘購涉案壁紙,屬惡意串通,故該些公證書不應采信。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 ?規(guī)定,當事人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以定購、現場交易等方式購買侵權復制品而取得的實物、發(fā)票等,可以作為證據。
公證人員在未向涉嫌侵權的一方當事人表明身份的情況下,如實對另一方當事人按照前款規(guī)定的方式取得的證據和取證過程出具的公證書,應當作為證據使用,但有相反證據的除外。
故根據上述規(guī)定,在無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對旺涯公司就華爾美特公司兩份公證書不應采信的主張不予采納。
關于爭議焦點二,本案中旺涯公司和華爾美特公司均對一審判決賠償金額不服提出上訴,一方認為不構成侵權不應賠償;另一方認為因對方的侵權行為造成公司巨大損失,一審判決金額過低。
對于旺涯公司是否構成侵權,一審法院進行了充分的闡述,并已作出認定,本院予以認同。
至于賠償金額問題,我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
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情節(jié),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 ?第二款 ?規(guī)定,人民法院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當考慮作品類型、合理使用費、侵權行為性質、后果等情節(jié)綜合確定。
鑒于當事人均未舉證證明涉案侵權行為造成的實際損失和違法所得,一審法院綜合考量涉案作品題材內容、獨創(chuàng)性程度、藝術美感與價值、旺涯公司侵權行為的性質、侵權時間、華爾美特公司未實際購買到被控侵權商品等因素酌情確定賠償數額并無不當,且考慮因素已屬全面,應予維持。
旺涯公司和華爾美特公司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華爾美特公司、旺涯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4,560.10元,由上訴人蘇州華爾美特裝飾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負擔人民幣3,947.60元,上訴人上海旺涯實業(yè)有限公司負擔人民幣612.5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中當事人之間的主要爭議焦點在于:一、旺涯公司是否實施了生產被控侵權壁紙的行為;二、一審判決賠償數額是否合理。
關于爭議焦點一,旺涯公司提出其為了加強宣傳效果才宣稱生產銷售一體化,事實上并未生產被控侵權壁紙。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三條 ?規(guī)定,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否定對方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案件情況,判斷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是否明顯大于另一方提供證據的證明力,并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予以確認。
一審法院結合被控侵權壁紙展示于旺涯公司的品牌項下、旺涯公司向外公示的信息中載明從事研發(fā)設計、提供工廠地址及生產車間和流水線照片等事實,在旺涯公司無法證明被控侵權壁紙來源的情況下,認定旺涯公司具有生產被控侵權壁紙的行為,并無不當。
旺涯公司的該項上述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
旺涯公司還提出華爾美特公司提交的第22664、22665號兩份公證書中王博既是公證處人員,又代理華爾美特公司誘購涉案壁紙,屬惡意串通,故該些公證書不應采信。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 ?規(guī)定,當事人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以定購、現場交易等方式購買侵權復制品而取得的實物、發(fā)票等,可以作為證據。
公證人員在未向涉嫌侵權的一方當事人表明身份的情況下,如實對另一方當事人按照前款規(guī)定的方式取得的證據和取證過程出具的公證書,應當作為證據使用,但有相反證據的除外。
故根據上述規(guī)定,在無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對旺涯公司就華爾美特公司兩份公證書不應采信的主張不予采納。
關于爭議焦點二,本案中旺涯公司和華爾美特公司均對一審判決賠償金額不服提出上訴,一方認為不構成侵權不應賠償;另一方認為因對方的侵權行為造成公司巨大損失,一審判決金額過低。
對于旺涯公司是否構成侵權,一審法院進行了充分的闡述,并已作出認定,本院予以認同。
至于賠償金額問題,我國《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
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情節(jié),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 ?第二款 ?規(guī)定,人民法院在確定賠償數額時,應當考慮作品類型、合理使用費、侵權行為性質、后果等情節(jié)綜合確定。
鑒于當事人均未舉證證明涉案侵權行為造成的實際損失和違法所得,一審法院綜合考量涉案作品題材內容、獨創(chuàng)性程度、藝術美感與價值、旺涯公司侵權行為的性質、侵權時間、華爾美特公司未實際購買到被控侵權商品等因素酌情確定賠償數額并無不當,且考慮因素已屬全面,應予維持。
旺涯公司和華爾美特公司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華爾美特公司、旺涯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4,560.10元,由上訴人蘇州華爾美特裝飾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負擔人民幣3,947.60元,上訴人上海旺涯實業(yè)有限公司負擔人民幣612.50元。
審判長:胡宓
審判員:徐飛
審判員:高衛(wèi)萍
書記員:沈曉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