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侯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斌,上海華勤基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大偉,上海華勤基信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甬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普陀區(qū)。
法定代表人:王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屠朋明,男。
被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浙江省寧波市。
被告:陳小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浙江省杭州市。
原告侯某某與被告上海甬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甬磊公司”)、王某某、陳小梅委托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25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后因案情需要,依法裁定轉為普通程序,并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12月1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侯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陳斌、劉大偉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王某某、陳小梅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侯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令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向原告歸還借款本金人民幣415,400元(以下幣種同);2、依法判令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向原告支付合同期限內的到期利息52,500元(自2017年3月2日起算);3、依法判令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向原告支付以415,400元為基數、按日萬分之五的標準計算自2017年12月4日起至實際還款之日止的利息損失;4、依法判令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向原告支付逾期還款的違約金22,200元;5、依法判令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向原告支付實現債權的律師費50,000元;6、依法判令被告王某某對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7、依法判令被告陳小梅對原告的上述債權承擔連帶償還責任;8、依法判令三被告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庭審中,原告稱,對于上述訴訟請求4,系爭協(xié)議上約定的“遭受的損失百分之五”為筆誤,應為“合同金額的百分之五”,其該項訴訟請求系通過合同金額*5%計算所得,現變更為違約金按照合同金額的3%計算。
事實與理由:侯久成(原告之父)生前基于理財目的與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在2016年4月9日至2016年12月5日期間,陸續(xù)簽訂了七份《個人資金出借咨詢與服務協(xié)議》(以下簡稱協(xié)議)和作為附件的《收款確認書》,并分別于協(xié)議簽訂當日如約支付出借款共計51萬元。上述協(xié)議除出借金額及出借期限略有不同外,其他條款內容均為一致。同時,案外人寧波甬磊公司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波甬磊公司”)亦對上述協(xié)議出具《擔保函》作為協(xié)議的附件,承諾對上述借款的本金、利息、延付利息及給原告造成的經濟損失承擔連帶償付的保證責任。2017年2月15日,侯久成要求被告上海甬磊公司今后將上述協(xié)議涉及的利息轉給原告。同年2月20日,被告王某某(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時為該公司持股比例占100%的控股股東)通過其個人賬戶向原告轉賬利息450元;同年3月1日,被告王某某又向原告轉賬利息4,350元。
2017年2月20日,侯久成因病去世。案外人侯某1、侯某2與原告就法定繼承糾紛訴至法院。經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民法院一審,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10月30日作出終審判決:侯久成在上海甬磊公司的投資款510,000元尚未兌現的本金及利息,由原告向上海甬磊公司主張權利,由原告領取后的七日內分別向侯某1、侯某2給付其中的25%。判決生效后,原告依據終審判決向被告上海甬磊公司主張上述協(xié)議自2017年3月2日起至今尚未兌現的本金及利息,并陸續(xù)于2017年11月30日、2017年12月4日分別收到被告王某某通過其個人賬戶的跨行匯款各50,000元。此后,原告再未收到被告上海甬磊公司或被告王某某的還款。
原告認為,首先,被告上海甬磊公司、被告王某某均對侯久成出借的本金及利息在到期無法兌現時作出了一個連帶償還的保證責任。同時,被告王某某又為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唯一股東,此前也是通過其個人賬戶履行了其部分保證責任。故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王某某均應對原告尚未兌現的本金及利息承擔連帶償還責任。其次,因被告王某某、被告陳小梅均系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公司設立時的股東,被告陳小梅雖將其持有的20%股權全部轉讓給被告王某某,但其轉讓股權時并未履行其出資義務。故被告王某某、陳小梅均應在其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的債務(包括本金、利息、損失及違約金等)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被告王某某還應對被告陳小梅所承擔的補充賠償責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最后,寧波甬磊公司對侯久成出借的本金及利息在到期無法兌現時同樣作出了一個連帶償還的保證責任。寧波甬磊公司雖已于2018年1月16日注銷,但被告王某某、陳小梅同樣是該公司設立時的股東,直至公司注銷也未實際履行過出資義務,且兩被告亦為公司注銷時設立的清算組成員,清算時也未向原告履行通知義務,造成原告無法及時申報債權獲得清償。鑒于此,要求法院判如所請。
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王某某共同辯稱:首先,對于原告所主張的本金部分,因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被告王某某已經向原告返還本金100,000元,向案外人侯某1、侯某2分別返還本金127,500元,所以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僅對剩余本金155,000元及利息承擔責任。其次,原告已要求被告方支付利息,另外要求被告支付違約金沒有法律依據,而基于上述被告方大部分本金已經返還的事實,原告所主張的律師費也明顯過高。最后,被告上海甬磊公司應以其公司資產為限承擔還款責任,原告主張被告王某某、陳小梅未履行出資義務沒有事實根據,且被告王某某并沒有在協(xié)議上簽過字,故對原告要求被告王某某、陳小梅承擔連帶責任的訴訟請求也應當駁回?! ?br/> 被告陳小梅未作答辯。
原告圍繞其主張?zhí)峤坏淖C據包括:《個人資金出借咨詢與服務協(xié)議》、《收款確認書》、收款收據、《擔保函》、民生銀行賬戶對賬單、(2017)滬0114民初3496號民事判決書、(2017)滬02民終8336號民事判決書、工商銀行賬戶歷史明細清單、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的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報告及內檔、寧波甬磊公司的企業(yè)信用信息公示報告及內檔、律師函及特快專遞郵件改退批條、案外人侯某1、侯某2委托律師函、委托代理合同及律師費發(fā)票,并作了當庭陳述。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王某某圍繞其主張?zhí)峤涣苏猩蹄y行業(yè)務回單及歷史交易明細作為證據。被告陳小梅未提交證據。
審理中,原告對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將部分款項支付給侯某1、侯某2的事實不予確認,并表示按照判決書只有原告有權收取款項,被告方為不當給付。后原告又表示只要侯某1、侯某2認可收到,原告亦認可收到被告上海甬磊公司歸還的款項。為此,本院通知案外人侯某1、侯某2就被告上海甬磊公司歸還部分本金及利息的問題到庭說明情況。侯某1、侯某2均稱,其曾因父親侯久成遺產繼承問題發(fā)生糾紛與原告在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民法院和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訴訟。侯某1、侯某2均與被告方不存在投資理財關系,繼承訴訟結束后,與原告共同前往上海甬磊公司找被告王某某討要錢款,當時各方簽訂了協(xié)議,均同意將侯久成的錢款由被告方分別支付給侯某1、侯某2及原告,還將身份證復印件及銀行賬號留給了被告王某某。此后,被告王某某分別向侯某1、侯某2匯款127,500元,該款就是本案所系爭的侯久成在被告上海甬磊公司處的投資理財款,此后再無收到其他有關款項。
本院根據在案證據和當事人當庭陳述,認定如下事實:
一、系爭協(xié)議的簽訂情況。
原告父親侯久成(作為甲方,出借人)生前與被告上海甬磊公司(作為乙方)分別在2016年4月9日、4月28日、5月5日、7月20日、10月20日、11月8日、12月5日簽訂了《個人資金出借咨詢與服務協(xié)議》七份。該七份協(xié)議均約定:“甲方可以選擇乙方服務中的《借款合同》下的債權債務關系進行受讓,并將款項支付給所購買債權的轉讓方,從而完成資金的出借?!追绞跈嗖⑽幸曳郊捌浜献鳈C構代為劃轉借款人每期償還的本息,在每期結算日與甲方進行結算;支付日支付甲方當期的相關款項。……當借款人發(fā)生違約時,由乙方先行墊付本息。如乙方不能支付本息時,由乙方投資人負連帶責任支付甲方本息。乙方違反協(xié)議約定,使得本協(xié)議的全部或部分不能履行時,均應承擔違約責任,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損失百分之五的違約金(包括但不限于由此產生的訴訟費、保全費及律師費等)。甲方購買本公司產品,則不得提前解除本協(xié)議,如有違約則賠償乙方因此遭受損失并賠償百分之三的違約金?!北桓嫱跄衬匙鳛楸桓嫔虾p诠镜姆ǘù砣艘嘣诼淇钐幧w章。上述七份協(xié)議約定的出借金額分別為20,000元、30,000元、20,000元、40,000元、150,000元、200,000元、50,000元,借款期限均為一年,自簽約之日起算。案外人寧波甬磊公司對上述七份協(xié)議均出具《擔保函》稱:“如借款人未按‘協(xié)議’規(guī)定支付到期的本金和利息時,本單位承擔連帶償付責任,如借款人未如數償付上述到期應付的款項時,投資人有權直接向本單位索償?!?br/> 二、系爭協(xié)議的履行情況。
侯久成分別于每份協(xié)議簽訂當日按約出借款項共計510,000元,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同日向侯久成出具《收款確認書》及收款收據?!妒湛畲_認書》載明:“預期年化收益為18%,按月付息,到期還本”。
2017年2月20日,被告王某某向原告轉賬450元;同年3月1日,被告王某某向原告轉賬4,350元。2017年11月27日,被告王某某分別向侯某1、侯某2匯款各25,000元。2017年11月30日,被告王某某向原告匯款50,000元。2017年12月4日,被告王某某向侯某1匯款本金25,000元、向侯某2匯款本金25,000元、向原告匯款本金50,000元(其中一份借款金額為50,000元的協(xié)議所約定的借款期限當日屆滿)。2017年12月15日,被告王某某分別向侯某1、侯某2匯款各77,500元。
三、原告與案外人因侯久成法定繼承糾紛涉訴的情況
案外人侯某1、侯某2與原告因侯久成法定繼承糾紛訴至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民法院,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17)滬0114民初3496號民事判決。后侯某1、侯某2不服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民法院該民事判決,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10月30日作出(2017)滬02民終8336號民事判決。
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民法院(2017)滬0114民初3496號判決查明:“侯久成于2017年2月20日去世”,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決“……侯久成在上海甬磊公司的投資款510,000元尚未兌現的本金及利息,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由侯某某向上海甬磊公司主張權利,相應的權益兌現后,由候霞春領取,并于領取后的七日內,由侯某某分別給付其中的25%。……本判決為終審判決?!?br/> 四、被告上海甬磊公司、案外人寧波甬磊公司的相關情況。
被告上海甬磊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18日,注冊資金為5,000萬元,公司設立時的股東為被告王某某和陳小梅。該公司章程約定,股東王某某出資4,000萬元,出資時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二十年內,股東陳小梅出資1,000萬元,出資時間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二十年內。后被告陳小梅將所持股權轉讓給被告王某某,并于2016年8月22日將公司章程中的股東信息變更為“股東王某某出資5,000萬元,出資時間為2045年11月17日前”。
案外人寧波甬磊公司系由被告陳小梅以貨幣出資14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70%)、被告王某某以貨幣出資6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30%)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18日。2017年11月8日,寧波甬磊公司股東會作出決議如下:1、因公司經營不善原因,全體股東一致同意注銷有限公司。2、同意成立寧波甬磊公司清算小組,清算小組成員由王某某、陳小梅組成,其中王某某為公司清算小組組長。3、同意將上述決議登報公告注銷情況及時告知公司債權債務人。同年11月10日,寧波甬磊公司清算組經工商部門備案,清算組負責人為王某某,清算組成員為王某某、陳小梅。2018年1月9日,寧波甬磊公司清算組出具《寧波甬磊生態(tài)發(fā)展有限公司清算報告》一份,其上載明:清理基準日公司的資產總額450元,負債總額0元,所有者權益450元,于2017年11月14日在都市快報刊登注銷公告,無資產清理,無債務償還,債權債務已處理完畢,清理期間清理損失及費用450元已計入清理費用;公司無對外投資,清理后凈資產0元。公司注銷歇業(yè)后,公司的一切債務債權包括隱性債務均由股東按出資比例來承擔。當日,寧波甬磊公司股東會作出決議如下:1、全體股東確認通過公司清算報告。2、歇業(yè)后公司的一切債權債務包括隱性債務均由各股東按出資比例來承擔。該公司于2018年1月16日被寧波市鄞州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核準注銷。
本院認為,根據原告的訴稱意見及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王某某的辯稱意見,結合本院查明的事實,本案主要有以下兩個爭議焦點,現分述如下:
一、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如何承擔責任的問題。
第一,被告上海甬磊公司應承擔何種民事責任。本案所涉的《個人資金出借咨詢與服務協(xié)議》、《收款確認書》等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同當事人應當在法律許可范圍內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從協(xié)議的內容來看,侯久成系出借人,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系委托代理人,被告上海甬磊公司代為將侯久成的錢款出借給借款人,再將借款人歸還的錢款支付給侯久成,被告上海甬磊公司與侯久成之間形成委托代理關系。與此同時,被告上海甬磊公司與出借人侯久成在協(xié)議中約定借款人發(fā)生違約時由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先行向出借人墊付本息,該約定的性質應為債務承擔,且屬并存的債務承擔。并存的債務承擔,又稱債務加入,指由第三人加入既存?zhèn)P系而成為新債務人,與原債務人并負同一債務。所以,被告上海甬磊公司不僅是委托代理關系中的受托人,亦是借款合同關系中的債務人。出借人侯久成已按約足額將款項交付給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已經完成了其出借義務,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理應按照合同的約定代為劃轉借款人每期償還的本息,并在借款人發(fā)生違約時先行向出借人侯久成墊付本息?,F出借人侯久成已經去世,經法院生效判決確認,原告作為其繼承人有權要求被告上海甬磊公司歸還借款本金,并給付利息及逾期利息,故原告起訴向被告上海甬磊公司主張上述權利,符合法律規(guī)定。第二,借款本金數額的認定。本院認為,侯久成支付的出借款總額為510,000元,被告方在2017年11月27日至12月15日累計向侯某1、侯某2及原告還款355,000元,其中被告方向原告支付50,000元的2017年12月4日正是其中一筆借款期限屆滿之日,且其幾次向侯某1、侯某2及原告三人支付錢款的比例與法院生效判決的各人應得比例相符,結合侯某1、侯某2的陳述,應當認定各方均知曉被告王某某支付款項的真實意思,故本院認定被告方應當歸還的借款本金為155,000元。
第三,關于借款利息和逾期利息。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當事人約定了借期內的利率但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可以主張借款人自逾期還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內的利率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本案中,雙方僅約定了期內利息的計算標準為年利率18%,但沒有對逾期利息作出約定。原告主張以2017年3月2日起算被告方未償付的利息,并按照約定的期內利率繼續(xù)計算逾期利息至實際還款之日,被告方對此亦未提出異議,本院依法予以支持,但是因被告方曾于2017年11月27日歸還50,000元、2017年11月30日歸還50,000元、2017年12月4日歸還100,000元、2017年12月15日支付155,000元,故上述利息和逾期利息計算的基數應作相應扣減。
第四,原告所主張的律師費損失。本案審理中,本院向侯某1、侯某2了解到的情況是:法定繼承糾紛解決后,侯久成的三位繼承人共同前往被告上海甬磊公司處討要錢款,并協(xié)議由被告上海甬磊公司按比例分別向三位繼承人給付。然而,原告起訴時撇開了被告給付的上述款項,仍要求被告方向原告支付本金415,400元。如前所述,被告方實際應付本金為155,000元,其主要差距就在于被告方向侯某1、侯某2支付的那部分款項,這種故意抬高訴訟標的的行為不恰當地增加當事人的成本,也使得法院在本案最基礎的事實上耗費了不必要的時間精力,浪費司法資源。因此本院對被告方提出的律師費過高的辯稱意見予以采納,并根據上海市律師服務收費管理實施辦法的規(guī)定予以調整??紤]到原告的該項損失已實際發(fā)生,也確因被告方違約而產生,亦具有合同依據,本院酌情支持20,000元。
第五,對于違約金部分。雙方在協(xié)議中約定的是“(違約方)賠償對方因此遭受的損失百分之五的違約金(包括但不限于由此產生的訴訟費、保全費及律師費等)”。原告主張該約定中“遭受的損失百分之五”系筆誤,應為“借款本金百分之五”的違約金,但對此說法原告未提供證據證明,故本院不予采信。至于原告的損失,如前所述,被告上海甬磊公司與侯久成之間形成的是委托代理關系,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畢竟不是直接借款人,故據以計算違約金的損失應以實際發(fā)生為準;而不同于一般委托合同或居間平臺的是,被告上海甬磊公司沒有明示借款人是誰,卻承諾借款人無法償還時由其及其投資人代為償還,則理論上原告不存在損失,故根據合同法規(guī)定的誠實信用原則、公平原則,結合違約金以補償性為主、以懲罰性為輔的性質,在原告未能舉證證明其實際損失的情況下,本院對原告的上述違約金請求不予支持。
綜上,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向侯久成提供《借款合同》下的債權轉讓服務,并代理債權人收取本息及結算,應認定為委托代理關系,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債權人的利益,雙方又約定了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的代償義務,該約定系當事人自愿協(xié)商的結果,與法無悖,故被告上海甬磊公司應依約承擔債務人不能歸還本息時的代償義務。
二、被告王某某、陳小梅是否應當對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的前述債務承擔責任及承擔何種責任的問題。
原告要求被告王某某、陳小梅承擔責任的依據是我國《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九條有關清算組成員賠償責任的規(guī)定以及基于被告王某某、陳小梅作為被告上海甬磊公司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的行為。此外,原告要求被告王某某承擔責任的依據還包括系爭協(xié)議中約定的保證責任。對此,本院依序逐一分析如下:
第一,清算人的賠償責任。本院認為,按照《公司法》等法律規(guī)定,清算組成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公司或者債權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清算組成員在清算過程中,依法應當將公司解散清算事宜書面通知已知債權人,并根據公司規(guī)模和營業(yè)地域范圍在全國或公司注冊登記地省級有影響的報紙上進行公告。如未履行通知和公告義務的,導致債權人未及時申報債權而未獲清償,應當由清算組成員對因此而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本案中,寧波甬磊公司向侯久成出具《擔保函》,表示對本案系爭債務承擔保證責任,被告王某某、陳小梅同時是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和寧波甬磊公司的股東,明知本案系爭債務的存在,寧波甬磊公司在進行解散清算,應當將清算事宜書面通知原告等申報債權。但自2017年11月8日作出解散公司決定至2018年1月16日工商部門核準注銷期間,被告王某某、陳小梅作為清算組成員,沒有向原告等發(fā)出過任何債權申報通知,未履行相應書面通知義務,致使原告等未能及時申報債權并依法受償,依法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本案中即體現為導致寧波甬磊公司未承擔保證義務的賠償責任。
第二,股東未履行出資義務產生的補充賠償責任。原告認為,被告王某某、陳小梅均系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的股東,二人均沒有按照各自認繳的數額繳納出資從而應當承擔補充賠償責任。根據本院查明的事實,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的成立時間為2015年11月18日,被告王某某認繳出資4,000萬元,被告陳小梅認繳出資1,000萬元,但章程約定出資時間均為公司成立之日起二十年內,可見被告上海甬磊公司股東的出資期限均未屆滿。本院理解原告之所以如此主張,其本意是出于股東沒有履行出資義務影響公司償債能力的考慮。然而,我國現行公司法對原有的公司資本制度作出了修改,由股東對出資額的實繳制變更為認繳制,取消了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分期認繳期限、首付出資比例以及出資財產形式的限制等規(guī)定,實行由公司股東(發(fā)起人)在公司章程中約定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在出資期限尚未屆滿的情況下,被告王某某、陳小梅未繳納出資的行為并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認繳制,原告無法僅憑與債務人之間的合同關系要求債務人股東的出資期限加速到期。目前惟《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破產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債務人進入破產程序后可使債務人股東的出資期限加速到期,其他尚無法律和司法解釋對股東因出資期限未屆滿而未繳納出資對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的規(guī)定?,F原告在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尚未進入破產程序的情況下即要求其股東因未履行出資義務而承擔責任欠妥,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第三,被告王某某應承擔何種責任。從系爭協(xié)議來看,協(xié)議上約定被告上海甬磊公司如不能支付本息時,由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的投資人負連帶責任支付侯久成本息,被告王某某在協(xié)議落款處蓋有個人名章,而王某某是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的投資人(股東)、法定代表人,且實際經手了這七份協(xié)議的履行,故雖然只有其蓋章,亦應認定其作出愿意為系爭債務連帶保證的意思表示。因此,被告王某某對系爭債務應承擔保證責任。同時,王某某作為寧波甬磊公司清算組成員又對原告應承擔賠償責任,在本案中應采用吸收的原則,即后者的責任為前者所吸收,被告王某某應對被告上海甬磊公司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綜上所述,被告上海甬磊公司應按約歸還原告借款本金155,000元及相應利息、逾期利息,賠償原告因被告方違約而發(fā)生的律師費損失20,000元。同時,被告王某某、陳小梅也應對此承擔相應責任。本案三被告經本院依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視為自動放棄抗辯的權利,不影響本案的依法處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三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第三百九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五條第一款、第一百八十九條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破產法》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第二款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海甬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歸還原告侯某某借款本金人民幣155,000元;
二、被告上海甬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侯某某利息和逾期利息(按照年利率18%,先以人民幣510,000元為基數自2017年3月2日起計算至2017年11月27日,再以人民幣460,000元為基數自2017年11月28日起計算至2017年11月30日,后以人民幣410,000元為基數自2017年12月1日起計算至2017年12月4日,以人民幣310,000元為基數自2017年12月5日起計算至2017年12月15日,此后以人民幣155,000元為基數計算至實際清償之日止);
三、被告上海甬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侯某某律師費損失人民幣20,000元;
四、被告王某某對上述判決主文第一至三項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五、如被告上海甬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不能履行上述判決主文第一至三項確定的義務,則由被告陳小梅承擔賠償責任;
六、對原告侯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9,630元,財產保全費人民幣3,435元,合計人民幣13,065元(原告預付),由原告侯某某負擔人民幣4,830元,由被告上海甬磊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負擔人民幣8,23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沈軼華
書記員:唐嘉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