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侯某某,住承德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亞楠,河北尚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市豐臺支公司。
負責人:田野,職務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維云,北京寰恒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侯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市豐臺支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承德縣人民法院(2016)冀0821民初186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2月2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侯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亞楠,被上訴人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市豐臺支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維云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侯某某的上訴請求:依法撤銷一審判決并判令被上訴人支付賠償金及鑒定費631854元。事實和理由:2015年6月,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保險合同,保險金額為96萬元。2015年8月31日,上訴人的車由司機張國勇駕駛發(fā)生單方交通事故。經承德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認定張國勇負全部責任。上訴人向被上訴人報案,被上訴人拒賠,上訴人不得已自己修理,并委托評估。被上訴人以保險詐騙為由向承德縣公安局舉報,承德縣公安局以證據(jù)不足為由不予立案。對于司機進入水中,是因自己的認識錯誤所致,其打開駕駛室及天窗的行為完全因駕駛員在不同情況的選擇的結果,認定擴大損失無依無據(jù)。被上訴人拒賠,上訴人才委托評估,上訴人單方委托不是法律禁止的,應當作為認定經濟損失的依據(jù)。綜上,原審法院認定上訴人發(fā)生事故未采取有效措施,擴大損失,隱瞞主要事實,擅自委托評估,違反誠信原則,車輛損失及擴大損失無法確定錯誤,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被上訴人支付賠償金及鑒定費631854元。
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市豐臺支公司辯稱,上訴人的上訴狀回避了本案的相關事實。本案事故發(fā)生后,保險公司對事故進行了調查,從監(jiān)控錄像中發(fā)現(xiàn)其他司機在事故發(fā)生的路口都調頭返回,只有涉案輛車到此猛踩油門通過,發(fā)生涉水事故,是司機的過失。上訴人事故后編造事故成因,并且隱瞞自己是修理廠員工的身份。此次事故不應予以理賠。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予以維持。
侯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依法判決被告賠償原告車輛損失601,854.00元,鑒定費30,000.00元。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5年8月31日16時許,原告侯某某的司機張國勇駕駛冀AMXXXX號小型客車行駛至承德縣下板城鎮(zhèn)北環(huán)路路段時,將車輛駛入積水路段,造成車輛損害的道路交通事故。承德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出具事故認定書,張國勇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原告侯某某在被告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市豐臺支公司投有交強險、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車輛損失險、車上人員責任險(司機)、車上人員責任險(乘客)、自燃損失險、玻璃單獨破碎險、附加險不計免、基本險不計免賠率特約。保險期間自2015年6月6日零時起至2016年6月5日二十四時止。保險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保險事故發(fā)生后,原告在2015年8月31日向被告公司提出索賠,被告公司于2015年9月22日以審核機動車商業(yè)險不屬于該公司保險責任范圍為由出具拒賠通知書,附拒賠理由:依據(jù)機動車商業(yè)條款第二章車輛損失險責任免除第三條第九項被保險人或駕駛員故意導致事故發(fā)生的行為。被保險人侯某某多次拒絕、不配合保險人對受損車輛進行損失認定,導致受損情況擴大及損失無法確定。依據(jù)保險法第二十二條內容:保險事故發(fā)生后,按照保險合同請求保險人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時,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應當向保險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與確認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受損程度等有關的證明和材料。被告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市豐臺支公司于2015年9月17日向承德縣公安局提出侯某某、張國勇涉嫌保險詐騙案的控告,承德縣公安局認為沒有犯罪事實,于2015年10月21日出具不予立案通知書。
另查明,事故發(fā)生時涉案車輛懸掛假牌照,該車涉水后,司機張國勇先打開后備廂,又打開主駕駛門,并未下車(水深至張國勇膝蓋處),繼而打開天窗從天窗跳出,又將副駕駛門打開,然后上岸,因雨一直下,導致水大量涌進駕駛室。肇事車輛在原告侯某某所有的信達修理廠修理。2015年9月15日原告侯某某單方委托河北天元保險公估有限公司對本案車輛損失進行評估鑒定,冀AMXXXX車輛損失金額為601,854.00元,鑒定費30,000.00元。2015年5月14日原告侯某某在案外人王海兵處購買本案車輛,辦理了轉移登記,2015年10月13日,原告侯某某將本案車輛賣給案外人李曉利,辦理了轉移登記。
一審法院認為,原告侯某某與被告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北京市豐臺支公司簽署的保險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亦不違反法律及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恪守履行。保險事故發(fā)生后,被告應當就原告的修車損失進行賠償。但保險合同系最大誠信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的訂立、履行過程中均應恪守最大誠信之原則。本案中,原告侯某某司機在車輛涉水后,在已打開駕駛室車門能逃離的情況下,從天窗跳出,并將副駕駛車門、后備廂均打開將車置于雨天中,未盡到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減少損失的義務,其行為已擴大車輛損失。涉案車輛在原告侯某某自己修理廠維修,在被告公司對保險事故原因及損失進行調查過程中,原告向被告隱瞞自己是修理廠廠長一事,未與被告公司協(xié)商而自行委托公估公司進行鑒定,庭審中原告未提交車輛維修發(fā)票、維修清單等足以證實車輛維修情況的證據(jù),并將涉案車輛于2015年10月13日轉賣給他人,原告的行為導致車輛受損情況擴大及損失無法確定。綜上所述,原告侯某某的行為已嚴重違背了最大誠信原則。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五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七條第三款、第五十七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侯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118.00元,由原告侯某某負擔。
本院二審審理查明事實與一審法院審理查明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上訴人侯某某的司機在車輛涉水后,在已打開駕駛室車門能逃離的情況下,從天窗跳出,并將副駕駛車門、后備廂均打開將車置于雨天中,未盡到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或者減少損失的義務。上訴人的車輛在其自己修理廠維修,在上訴人對保險事故原因及損失進行調查過程中,上訴人向被上訴人隱瞞自己是修理廠廠長一事,未與被上訴人公司協(xié)商而自行委托公估公司進行鑒定,上訴人又未能提交車輛維修發(fā)票、維修清單等足以證實車輛維修情況的證據(jù),并將涉案車輛于
2015年10月13日轉賣給他人。據(jù)此,原審法院認為上訴人的行為導致車輛受損情況擴大及損失無法確定,嚴重違背了最大誠信原則,判決駁回原告侯某某的訴訟請求,并無不當。綜上所述,上訴人侯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118.00元,由上訴人侯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冉雪芳代理審判員張喜艷代理審判員于一
書記員:耿建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