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余步華,女,1955年4月10日生,漢族,住赤壁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程峰,湖北文喆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被告:熊娥,女,1975年10月29日生,漢族,住赤壁市。
原告余步華與被告熊娥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6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余步華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程峰、被告熊娥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余步華向本院提出的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立即支付原告借款200000元及利息;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我經(jīng)被告朋友李沙鐘,于2014年4月、8月分別借給被告100000元,合計200000元,約定年利息2分,借款期限一年,被告支付了部分利息。借款到期后,我與被告通過結算,被告重新向我出具了借條,并將原始借條收回。因我保管不當,將被告出具的借款憑證及利息憑證遺失。2017年11月30日,我邀約李沙鐘、陳桂英一起去被告家中催討借款本息,并告知被告其出具的借據(jù)全部遺失,并要求其補辦,被告承認借款屬實,但不予補辦借條,故我為保障自身合法權益,特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依法判處。
被告熊娥辯稱,一、我對借款事實有異議,原告應提供確鑿證據(jù)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明。根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原告在向法院提起訴訟時,應提供借據(jù)、收據(jù)、欠條等債權憑證以及其他能夠證明借貸關系存在的證據(jù),現(xiàn)原告沒有提供任何債權憑證。原告提供了證人證詞,但是證人不能出庭質證,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不能作為證據(jù)使用。另外,證人只是介紹原告與我認識,并不知曉原告與我之間的借款過程發(fā)生的事實,所以證人對不知曉的事實而去作證,其證明力可想而知是沒有什么作用的。原告提供的錄音中,系原告要求我補寫借條的內容。我之前確系找原告借過款項,但是后來已經(jīng)償還,并且由于間隔時間長,記憶不清感覺事情重大且存在疑問,所以予以拒絕,錄音中并沒有認可原告主張的借款事實。綜上如原告不能提供存在借貸關系的證據(jù),人民法院應駁回其訴訟請求。二、原告訴訟主張,超過訴訟時效。
原告為證明其訴稱的事實成立并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三份證據(jù),對該三份證據(jù)本院分析評判如下:對原告證據(jù)一,錄音記錄,該份錄音證據(jù)系原告遺失借款憑證后,要求被告另行出具借條或就雙方借貸關系成立的事實溝通談話的真實記錄,其取得并未侵害被告或其他人的合法權益,也未有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或違背公序良俗的情形。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六十八條“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jù),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jù)”的規(guī)定,原告提交的錄音證據(jù)并非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的方法取得,故該錄音證據(jù)可以作為認定本案相關事實的依據(jù)。其次,該錄音證據(jù)系原、被告雙方協(xié)商的談話過程,能夠密切反映雙方借貸關系是否成立的相關事宜,與本案的基本事實密切相關,且錄音過程中途被告已經(jīng)知曉,原告在進行錄音,其并未進行制止;再次,原、被告的談話系在被告家中進行,還有李沙鐘、聶三桂等人在場,談話后期被告之夫也參與談話,錄音場所并非在完全的私密談話空間,未侵害原、被告及在場人等任何人的合法權益,故對錄音證據(jù)應予采信,并作為認定本案相關事實的依據(jù)。
對原告證據(jù)二,李沙鐘的證詞,因證人未到庭作證,該證詞本院不予采信。
對原告的證據(jù)三,即個人活期匯款流水記錄一份,雖不能證明原告向被告出借200000元的事實,但可反映被告分別于2015年5月2日、2015年9月7日分別向原告還款20000元,合計40000元的事實,被告的質證意見成立。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被告熊娥因經(jīng)營需資金周轉,分別于2014年4月、8月間向原告余步華借款各100000元,合計200000元,被告出具了借款憑證。后原告余步華因保管不當將借款憑證遺失,故當時是否約定借款期限及借款利息不明。被告熊娥分別于2015年5月2日,2015年9月7日分兩次向原告余步華各還款20000元,合計40000元。
本院認為,原告就其與被告存在合法借貸關系進行了舉證,被告對錄音證據(jù)及銀行匯款憑證不持異議,雖然原告將借款憑證遺失,現(xiàn)有證據(jù)對待證事實的證明無法達到確實充分的情況,但提交的該兩份證據(jù)已經(jīng)證明雙方發(fā)生借貸關系的事實具有高度蓋然性,本院對此予以確認,對原告提出的借款期限及利息的事實因無任何證據(jù)證明,故本院不予采納。雙方的借貸視為期限及利息約定不明,故被告只應依法向原告償還借款本金。原告一直在向被告主張權利,其訴訟時效并未超過。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一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熊娥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償還原告余步華借款本金160000元;
二、駁回原告余步華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4300元減半收取2150元,由原告余步華負擔430元,被告熊娥負擔172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開戶行為: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咸寧市金穗支行;賬號:17×××04-550。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王韻
書記員: 黃大臣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