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余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荊州市沙市區(qū),委托代理人:劉世奇,湖北昭信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吳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荊州市荊州區(qū),被告:丁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武漢市硚口區(qū),委托代理人:胡培軍,荊州市公安縣正義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告:荊州市新沙印染有限公司,住所地荊州開發(fā)區(qū)東方大道東(印染工業(yè)園三號南側)。法定代表人:沈京,該公司總經理。委托代理人:段波、楊華,湖北佳和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告余某訴被告吳某、丁某、荊州市新沙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沙印染公司)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11日作出〔2016〕鄂10**民初341號民事判決。因被告丁某、新沙印染公司不服,向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認為,一審法院未依法向丁某送達開庭傳票等文書,對丁某缺席判決,嚴重違反法定程序,遂于2017年7月4日作出〔2017〕鄂10民終443號民事裁定,撤銷本院〔2016〕鄂10**民初341號民事判決,發(fā)回本院重審。本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余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劉世奇、被告吳某、被告丁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胡培軍、被告新沙印染公司法定代表人沈京及其委托代理人楊華和段波均到庭參加訴訟。根據原告余某的申請,本院依法傳喚證人童某、李某出庭作證。本案現已審理終結。原告余某訴稱:第一被告以急需資金周轉為由,分別于2013年4月8日、5月23日向原告余某借款,雙方約定借款金額為300萬元;利率為月息2.5%,三個月結息一次。協(xié)議達成后,原告向被告吳某支付了借款,被告吳某向原告出具了借條。同時第二、第三被告作為第一被告的保證人在該借條上蓋章、簽字確認。然而,三被告卻不信守承諾,未按約定完全履行還款和擔保的義務,總是以各種理由故意拖欠,長期占用原告的大量資金,給原告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為此,??起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令三被告連帶償還原告借款本金2635695元及利息373388.00元(截止2016年1月28日),合計3009083.00元,后續(xù)利息以2635695.00元為基數,從2016年1月29日起按月利率2.5%支付資金占用期間利息至債務清償完畢止,并要求被告承擔本案全部的案件受理費、財產保全費。被告吳某辯稱:2013年4月、5月向原告借款屬實,具體數額以原告的證據為準。但原告要求支付的利息過高,超過了民間借貸的相關標準,應當依法予以計算。借期是半年,三個月結算一次利息。借錢是我個人行為,借錢雖然是在我當時在新沙印染公司的辦公室進行的,但和新沙印染公司無關。第一張200萬的借條是我拿給丁某簽字的,新沙印染公司的章子是我自己拿了蓋的,丁某的私章也是我拿來蓋的,我當時占新沙印染49%的股份,是副總經理。第二張借條是按一般程序???字,丁某沒有簽字,是我自己拿的新沙印染公司的章子和丁某的私章蓋的。被告丁某辯稱:一、原告余某向被告吳某所支付的300萬元借款,有7張(共計100萬元)承兌匯票,而承兌匯票在兌付前不應收取利息,已經支付的利息應當沖抵本金。二、原告起訴的300萬借款,丁某并未作出全部金額的擔保,事實上丁某僅僅作了2013年4月8日200萬的擔保;另100萬元的借條上雖然蓋有丁某的私章,但不是丁某本人所加蓋,且該章為財務套章,不在丁某手里,故丁某對該100萬元沒有擔保的意思。三、丁某擔保的200萬,被告已經償還了一部分,丁某所擔保的實際未還款應該僅有100多萬元。四、丁某擔保的200萬是2014年4月8日借出的,對還款期限明確約定為半年,對于保證期間應該是主債務屆期半年內,而原告在2015年3月7日前未向丁某主張擔保責任,丁某認可連帶責任的擔保??但保證期間已經超過,丁某不應再對本擔保承擔連帶償還責任。被告新沙印染公司辯稱:一、原告起訴尚欠本金263萬余元沒有事實依據,原告提供的證據是單方的借款明細賬,缺乏客觀性和真實性,是原告單方做的,沒有和吳某核對過。吳某僅僅在該賬目表中的一面上簽字,吳某簽字的那一面僅僅能證明貨款往來,數額為70萬余元,與本案案涉金額、保證期間等問題毫無關聯。二、本案中涉及到兩張借條,關于借款期限的約定是半年,三個月的清算是指利息的清算,后面半年的結清是本金的結清,主債務履行期限是2013年5月8日起算的半年。原告于2016年3月1日在法院起訴,依據當時所適用的民法通則,訴訟時效至2015年5月8日到期。連帶擔保債務的保證期間為半年,連帶擔保保證期間已經超過,原告的主張不應得到支持。三、2014年10月29日債務人和債權人達成了新的協(xié)議,債權人和債務人就還款方式和期限作了重新的約定,而擔保人毫不知情,不應承擔擔保責任;四、兩張借條上所使用的公章不是對外公章,而是財務的對內章,此章的使用并非公司的行為,而是吳某的個人行為。原告余某為支持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1.原告身份證復印件,擬證明原告主體適格;2.被告吳某身份信息、企業(yè)法人信息,擬證明被告的身份情況及訴訟主體適格;3.借條、借款支付憑證、借款明細賬,擬證明第一被告向原告借款,第二、三被告為第一被告提供擔保的事實,同時也證明原告按約定向被告發(fā)放借款的事實;4.吳某、余某于2014年10月25日簽訂的協(xié)議,擬證明原告余某與第一被告吳某曾達成還款的協(xié)議;5.承兌匯票、情況說明,擬證明該還款協(xié)議未生效??6.有關送達筆錄,擬證明吳某曾經讓管勤益領取送達文書的事實;7.銀行往來憑證,擬證明吳某還款明細。被告吳某對原告余某提交的證據發(fā)表質證意見如下:對證據1、2、4、6沒有異議;對證據3中借條與借款數額、借款明細賬均沒有異議,但對起訴的數額有異議;對證據5的承兌匯票有異議,承兌匯票是企業(yè)之間可以背書轉讓的票據,但是個人與企業(yè)之間背書轉讓票據是被票據法所禁止的,100萬元的承兌匯票不存在借貸關系,只存在返還的關系,不應該計息,承兌匯票在到期之前,也不能計息,民間借貸中沒有支付的利息只保護月息2分,所以,對原告起訴的標的額及利息應依法計算;對證據7中的11筆還款共計168.45萬元的還款數額予以認可,但是對于其沖抵本金還是利息的計算方式不認可。被告新沙印染公司對原告余某??交的證據發(fā)表質證意見如下:對證據1、2、6、7沒有異議;對證據3,認為借款明細賬是原告單方記賬的憑證,不能作為證據使用;對吳某寫的兩張借條,因對新沙印染公司有隱瞞,對三性不發(fā)表意見,財務專用章是吳某盜用的,如果是真的,系吳某對新沙印染公司的隱瞞;對證據4的三性無異議,但對原告的證明目的有異議,協(xié)議是否生效是法律問題;對證據5的三張商業(yè)承兌匯票無異議,但兩份《情況說明》沒有看到原件,且案件涉及到三張承兌匯票,但是《情況說明》只涉及兩張,還有一張尾號為936的承兌匯票沒有《情況說明》。被告丁某對原告余某所舉證據發(fā)表了質證意見如下:基本意見與新沙印染公司的質證意見一致,但補充一點,即兩張借條中其中一張有丁某本人簽名的是認可的,另一張無從考證。被告新沙印染公司向本院提交了以下???據:1.吳某、余某于2014年10月25日簽訂的協(xié)議,擬證明原告余某與被告吳某于2014年10月25日就原債權債務關于債務履行的方式和期限做了重新約定,未經過保證人同意,保證人不應承擔責任;2.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發(fā)區(qū)法庭調查筆錄,擬證明原告余某認可以上協(xié)議的真實性。原告對被告新沙印染公司所舉上述證據發(fā)表了如下質證意見:對于證據1的真實性無異議,但對其證明目的有異議,相反證明了對方(吳某)未履行還款義務;對于證據2無異議。被告吳某、丁某對被告新沙印染公司所舉上述證據均無異議。被告吳某、丁某均未向本院提交證據。本院對證人童某所作證言歸納如下:2014年春節(jié)前陪同余某的哥哥陳大敏到新沙印染公司找過吳某,但是具體陳大敏和吳某說了什么不清楚。本院對證人李某所作證言歸納如下:2015年6月、8月、11月25日共三次陪陳大敏一起去新沙印染公司,找吳某及丁某要錢,但6月具體情況記不清、8月未見到人、11月25日見到誰了也記不清。本院對原、被告雙方提交證據及證人證言認證如下:對原告所舉證據1、2、3、4、5、7均予以確認,對證據6的真實性予以確認,但與本案沒有關聯性;對被告新沙印染公司所舉證據1、2予以確認。證人童某、李某所作證言,均無準確描述向擔保人催收的內容,無法證明原告余某欲證明的原告曾于證人所陳述的時間向被告吳某、丁某、新沙印染公司主張權利,本院對上述證人的證言均不予采信。本院根據確認有效的證據,查明案件事實如下:2013年4月8日,被告吳某以資金周轉困難為由,向原告余某借款200萬元,并出具借條一張,內容為:“借條今借到余???人民幣貳佰萬元整,月息2分半,三個月結息一次,半年清算。借款人吳某”,借條上擔保人處蓋有被告荊州市新沙印染有限公司的財務專用章及丁某個人私章,丁某本人在擔保人處簽名。同日,原告余某以銀行轉賬方式向被告吳某提供的帳戶分別二次轉款100萬元,共計轉款200萬元。2013年5月23日,被告吳某再次向原告余某提出借款100萬元,并出具了借條一張,內容為:“借條今借到余某人民幣壹佰萬元整(承兌匯票),月息貳分半,三月結息一次,半年結算。借款人吳某”,借條上擔保人處蓋有被告荊州市新沙印染有限公司的財務專用章及丁某個人私章。同日,原告余某將金額共計100萬元的承兌匯票7張交付被告吳某,被告吳某在該7張承兌匯票的復印件上簽名確認原件已收。原告余某和吳某簽訂上述有關借條均在被告吳某曾任職的荊州市新沙印染有限公司的辦公室???理。經原告余某與被告吳某共同確認,被告吳某還款情況如下:一、轉賬或票據還款共11筆:①2013年7月13日15.25萬元;②2013年7月15日1萬元;③2013年10月15日22.5萬元;④2014年1月24日22.5萬元;⑤2014年4月18日22.5萬元;⑥2014年7月24日20萬元;⑦2014年8月5日2.5萬元;⑧2014年10月27日10萬元;⑨2014年11月14日12.5萬元;⑩2015年2月16日10萬元;?2015年4月7日29.7萬元;合計168.45萬元。二、以紗款抵債共6筆:①2015年6月1日22.6380萬元;②2015年6月3日10.5萬元;③2015年6月11日10.5萬元;④2015年6月24日10.25萬元;⑤2015年7月1日8.2萬元;⑥2015年7月14日8.2萬元;合計70.288萬元。以上兩項還款總計238.738萬元。此后,到2015年8月13日原告余某與被告吳某對賬時止,被告吳某未再有任何還款。另查明,2013年2月7日至2014年3月25日期間,丁某系新沙印染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丁某在該公??持股51%,吳某在該公司持股41%;2014年3月26日、2015年2月12日,丁某將其所持有的新沙印染公司全部股權分兩次作價共計505萬元轉讓給他人,吳某將其所持有的新沙印染公司全部股權分兩次作價共計460萬元轉讓給他人;沈京于2017年3月20日開始任新沙印染公司法定代表人。原告余某發(fā)現被告吳某、丁某將持有的新沙印染公司的股權全部轉讓后,產生了本案訴訟。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如下:一、關于主債務的本金金額如何確定、利息如何計算;二、被告丁某、新沙印染公司是否應承擔擔保責任。關于焦點一,即主債務的本金金額如何確定、利息如何計算的問題。第一,主債務的本金。原告余某向本院提交了借條及相應的付款憑證,被告吳某亦對2013年4月8日借款200萬元、2013年5月23日借款100萬元均予以認可?!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第二百一十條規(guī)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原告余某與被告吳某之間的借款合同,自原告余某向被告吳某提供借款時即已生效,本院依法對本案主債務原始本金300萬元予以確認。原告余某訴請的263.5695萬元本金是其對被告吳某所還款項按照自己的記賬方式進行計算所得,并未得到被告吳某的認可。對被告吳某償還部分款項后尚欠的本金,應以本院依法計算的為準。第二,關于利息的計算。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規(guī)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約定無效。原告余某與被告吳某在借條中約定的月息為2分半,即年息30%,未超出上述司法解釋規(guī)定的36%,對于被告吳某已經按該利息標準給付的利息,不再予以返還;對于被告吳某尚欠的利息部分,應依照年息24%計算利息。但對借款利息的起算時間,因2013年5月23日吳某所借的100萬元原告給付的系銀行承兌匯票,原告余某自愿對該筆100萬元從2013年6月23日起計息,同時為了計算的方便,第二筆100萬元計息至2013年7月8日后,與第一筆200萬元合并計息(按借條上約定的三個月結息一次),且在實際給付利息時也是如此操作,應視為被告吳某也對第二筆100萬元借款的起息時間及計息方式予以認可,此系雙方在履行兩份借條時的意思自治,應予尊重。據此,本院以年利率30%(即月息2.5%)為標準,同時考慮到借條中并未約定逾期還款的利息問題,對被告吳某已還款項沖減利息及本金的情況依法計算如下:1.2013年7月,第一筆200萬元???款應付的利息為15萬元,第二筆100萬元借款應付的利息為1.25萬元,兩筆合計16.25萬元,本月被告吳某還款16.25萬元,當期利息結清;2.2013年10月,兩筆借款300萬元開始合并計息,應付利息為22.5萬元,本月被告吳某還款22.25萬元,當期利息結清;3.2014年1月,兩筆借款300萬元合并計息,應付利息為22.5萬元,本月被告吳某還款22.25萬元,當期利息結清;4.2014年4月,兩筆借款300萬元合并計息,應付利息為22.5萬元,本月被告吳某還款22.25萬元,當期利息結清;5.2014年7月,兩筆借款300萬元合并計息,應付利息為22.5萬元,被告吳某于2014年7月24日還款20萬元、2014年8月5日還款2.5萬元,視為當期利息已結清;6.2014年10月,兩筆借款300萬元合并計息,應付利息為22.5萬元,被告吳某于2014年10月27日還款10萬元、2014年11月14日還款12.5萬元,視為當期利息已結清;7.2015年1月,兩筆借款300萬元合并計息,應付利息為22.5萬元,被告吳某本月未還款,本期欠利息22.5萬元;8.被告吳某于2015年2月16日還款10萬元,沖減尚欠利息后仍欠利息12.5萬元;9.2015年4月,兩筆借款300萬元合并計息,應付利息為22.5萬元,累計應付利息為35萬元,被告吳某本月還款29.7萬元,沖減尚欠利息后仍欠利息5.3萬元;10.2015年7月,兩筆借款300萬元合并計息,應付利息為22.5萬元,累計應付利息為27.8萬元,在2015年5月-7月8日期間被告吳某累計以紗款抵賬62.088萬元,沖減應付利息后,超出部分34.288萬元應沖抵本金,沖抵后借款本金為265.712萬元;11.2015年7月9日至2015年7月14日期間共計6天,應付利息為1.3104萬元(265.712萬元×30%/年÷365天/年×6天),被告還款8.2萬元,超出部分6.8896萬元應沖抵本金,沖抵后借款本金為258.8224萬元。因此,自2015年7月15日起至還款日止,應當以本金258.8224為基數,按年利率24%為標準計算應付利息。關于焦點二,即丁某、新沙印染公司的責任承擔問題。第一,關于被告丁某、新沙印染公司能否成為本案主債務的保證人。2013年4月8日的借條、2013年5月23日的借條上均蓋有被告丁某私人印章、新沙印染公司的財務印章。被告丁某對其私人印章的真實性予以認可,但主張其僅在2013年4月8日的借條上簽名,對2013年5月23日的借條上所蓋私人印章不知情。被告新沙印染公司對其財務章的真實性予以認可,但其代理人認為財務章系對內章,該章的使用并非公司行為。本院認為,被告丁某對其私人印章負有妥善保管義務,應對該蓋章事實所帶來的法律后果承擔責任。公司財務章主要用于財務結算,能夠代表公司承擔所有與財務相關的義務、享受所有與財務相關的權利,由此可見公司財務章具有對外的法律效力;但公司財務章的主要用途并不限于財務結算。故對被告丁某、新沙印染公司的上述抗辯均不予采信。綜合考慮案涉的兩份借條均系被告吳某與原告余某在新沙印染公司的辦公場所簽字、蓋章,且當時丁某系新沙印染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丁某、吳某二人合計持有該公司的全部股權等情形,可以認定原告余某當時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被告丁某、新沙印染公司為本案借款提供擔保的真實性。故,被告丁某、新沙印染公司均為主債務的保證人。第二,關于保證期間如何認定及保證人的保證責任是否應予免除的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二條的???定,保證期間的確定取決于主債務履行期限的界定。2013年4月8日的借條中載明“三個月結息一次,半年清算”、2013年5月23日的借條中載明“三個月結息壹次,半年結算”,原告認為雙方并未明確約定償還全部債務本息的具體期限,而三被告均認為雙方已經約定了半年內結清全部本息的時間?!鞍肽昵逅?、半年結算”從字面意思來看,確實存在“半年結、清算利息”和“半年結、清算本金及利息”等不同理解。原告余某在庭審中有關“我年底要收棉花,能還完更好”的陳述,亦不能完全確定雙方已經約定半年還清全部借款本息。另從被告吳某的還款情況來看,其一直以本金300萬元為基數、按照月利率2.5%償還了兩年多的利息。本院認為,鑒于原、被告對兩份借條中關于借款期限的字句存在完全不同的理解,而被告吳某實際上長期按借條約定的利率給付利息,從??利于保護交易安全和債權人利益的角度出發(fā),對本案兩份借條中關于借款期限的約定均應理解為約定不明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guī)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guī)定:……(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既然原告余某與被告吳某對于主債務的履行期限約定不明,因而債務人吳某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余某也可以隨時要求其履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主合同對主債務履行期限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保證期間自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原告向本院提出起訴的時間為2016年2月24日,即為本案主債務履行期限屆滿之日,新沙印染公司的保證期間也應從這一時間開始計算。故,對被告丁某、新沙印染公司關于“主債務的履行期限是半年,其擔保期間是其后的半年,在此期間原告余某未向其主張權利,其保證期間已經超過,其保證責任應予免除”的相關抗辯意見,本院依法不予采納。關于被告丁某、新沙印染公司以被告吳某與原告余某之間于2014年10月25日達成的新的還款協(xié)議系屬變更主合同性質,提出應當免除其保證責任的抗辯。從該協(xié)議全文內容看,其中“……甲方(吳某)將……共計金額叁百萬元整的商業(yè)承兌匯票于2014年10月25日付給乙方(余某),乙方(余某)在到期日2015年2月3日到承兌銀行兌匯。如果兌付不了,甲方(吳某)應承擔以前原借條的還款條約……”的字句,可以認定該協(xié)議系被告吳某與原告余某之間關于債務??以商業(yè)匯票方式還款能否兌付成功的約定,并非對原借款合同關于還款期限的變更約定。本案也正是因被告吳某交與原告余某的商業(yè)匯票并未兌付成功,債務人吳某未全部履行債務而產生的訴訟。保證人的抗辯與擔保法第二十四條“債權人與債務人協(xié)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的規(guī)定不符,本院依法不予采納。綜上所述,原告余某與被告吳某之間的民間借貸關系合法有效,被告吳某應當償還尚欠的借款本金及相應利息。被告丁某、新沙印染公司均為主債務的保證人,但因并未約定保證方式,依法應認定為連帶保證擔保。二保證人提出原告余某在保證期間內未主張擔保權而免除保證責任的抗辯不能成立,應當對吳某的債務承擔連帶償還責任。據此,經合議庭評議并經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二條、第三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判決如下:
一、吳某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5內償還余某借款本金2588224元,并給付自2015年7月15日起至判決確定的履行之日止的利息(以本金2588224元為基數,按年利率24%為標準計算);二、丁某、荊州市新沙印染有限公司對第一項判決確定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三、駁回余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0872元、保全費5000元,由余某承擔487元,吳某、丁某、荊州市新沙印染有限公司共同承擔35385元。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收款人: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帳號:17×××30,開戶行:中國農業(yè)銀行荊州市長江大學支行,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7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