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余某某,農(nóng)民。系死者龔培華之妻。
原告呂某,個體工商戶。系死者龔培華之女。
原告龔偉林,個體工商戶。系死者龔培華之子。
三原告委托代理人王海良,鐘祥市安陸府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告沈某某,個體建筑承包商。
被告何某某,農(nóng)民。系沈某某之妻。
二被告委托代理人向德富,湖北祥鑫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特別授權。
被告王宏喜,農(nóng)民。
被告劉代珍,農(nóng)民。系王宏喜之妻。
二被告委托代理人王小云,湖北祥鑫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運思,農(nóng)民。
原告余某某、呂某、龔偉林訴被告沈某某、何某某,被告王宏喜、劉代珍,被告王運思等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原告于2015年6月29日起訴來院。本院受理后,被告沈某某、何某某申請追加被告王運思參加本案訴訟。本案依法由審判員彭友德獨任審判,于2015年7月24日、9月17日、18日三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余某某、呂某、龔偉林及其委托代理人王海良,被告沈某某、何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向德富,被告王宏喜、劉代珍及其委托代理人王小云,被告王運思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雇用法律關系,是指受雇人利用雇用人提供的條件,在雇用人的指示、監(jiān)督下,以自身的技能為雇用人提供勞務,并由雇用人提供報酬的法律關系。在雇傭法律關系中,雇工的主要權利為報酬請求權,主要義務為提供勞務的義務。雇主的主要權利為勞務供給請求權,主要義務為報酬支付義務和保護義務。被告王宏喜雇請死者龔培華等人為其拆除三間舊房,雙方商定工資1100元由王宏喜直接支付,施工人員操作及拆除的舊材料處理按照王宏喜的要求進行。雙方之間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形成了勞務關系,被告王宏喜屬于既是接受勞務者,又是受益人,符合接受勞務與提供勞務的法律關系特征?!吨腥A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jù)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雇工在工作中享有勞動保護的權利,雇主對雇員的職業(yè)活動負有安全注意和勞動保護的職責義務。不采取適當?shù)膭趧颖Wo措施,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的,雇主應承擔責任。被告王宏喜雇請龔培華等人從事危險作業(yè)施工,在龔培華既未戴安全帽又不使用自己提供的木板進行作業(yè)時不予堅決阻止,存在安全管理上的過錯,與本案龔培華的受傷、死亡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應承擔一定的責任即30%的責任。死者龔培華作為提供勞務者,在提供勞務活動中,從事的是高度危險作業(yè)卻不戴安全帽,又不使用雇主提供的保障安全的木板,導致墜落受傷后搶救無效死亡,加重了損害后果,其自身存在重大過錯,應承擔主要責任即70%的責任。被告王宏喜與被告劉代珍系夫妻關系,其接受勞務所獲得的利益為家庭共同利益,故被告王宏喜、劉代珍應共同承擔本案的民事賠償責任。因死者龔培華在提供勞務活動中存在主要過錯,應適當減輕接受勞務者的賠償責任。被告沈某某在本案中與被告王宏喜、死者龔培華之間屬于委托關系,且沈某某在接受委托活動中既未獲利,也不存在損害委托人或他人利益的行為,其與被告王宏喜之間亦不符合承攬關系的法律特征。被告沈某某與死者龔培華之間不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即與死者龔培華之間不存在雇傭關系。故被告沈某某、被告何某某不承擔本案的民事賠償責任。被告王運思未參與被告王宏喜與死者龔培華提供勞務活動,不應承擔本案的民事賠償責任。被告王宏喜辯稱的已支付5000元喪葬費,其中1000元未提交證據(jù)證實,本院不予采信。經(jīng)本院核實為4000元,該款在其賠償款中扣減。對原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請求,本院認為,因死者龔培華在提供勞務活動中存在主要過錯,本院對其該項請求不予支持。原告余某某、呂某、龔偉林的損失238588.50元由被告王宏喜、劉代珍共同賠償71576.55元,扣減4000元后還應支付67576.55元。其余部分由原告余某某、呂某、龔偉林自負。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第六條、第二十六條、第十六條、第十五條第一款(六)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王宏喜、劉代珍共同賠償原告余某某、呂某、龔偉林損失67576.55元。限本判決生效三十日內(nèi)履行。
二、駁回原告余某某、呂某、龔偉林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800元,減半收取900元,由原告余某某、呂某、龔偉林負擔540元,被告王宏喜、劉代珍共同負擔36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彭友德
書記員:楊玉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