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何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廖春勇,湖北知有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胡金鳳,湖北知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航長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
負責人:李偉。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云俊,湖北鼎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航長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濤。
被告:馮振明。
原告何某某與被告中航長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以下簡稱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中航長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長江公司)、馮振明承攬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1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何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廖春勇、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云俊、被告馮振明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中航長江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何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三被告向原告支付加工款183,064元、利息9,017元(自2015年11月25日起,按每日0.1%的利率計算至2017年4月10日),并繼續(xù)按照每日0.1%的利率支付利息至加工款付清之日止;2、判令三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事實和理由:被告馮振明為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承建的6030項目負責人,被告中航長江公司為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的總公司。2014年2月17日,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與原告簽訂《鋼結構加工合同》,約定原告為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加工鋼構件產品,并對雙方的權利義務做了詳細的約定。原告按照合同約定將構件交付給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后,其僅支付884,000元加工款,經原告多次催收,仍下欠加工款183,064元未付。
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辯稱,1、被告馮振明并非我公司項目負責人,我公司也未向其出具過授權;2、我公司未與原告簽訂過任何鋼結構加工合同,亦與原告無任何法律關系,不應支付相應的加工費用;3、案涉合同約定的工程完工時間是2014年3月3日,原告主張的訴請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原告提交的其與被告馮振明于2015年辦理的對賬單,但因我公司并未向馮振明授權,故對此不予認可。綜上,請求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馮振明辯稱,本案事實清楚,我確實是案涉項目的實際負責人,但我是受委托對案涉工程進行管理和結算。原告訴稱事實屬實,其主張的本金以結算單為準,利息的計算標準我不清楚,差欠的加工費應由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中航長江公司據(jù)實向原告支付。
被告中航長江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應訴,亦未提交書面答辯狀。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當事人有異議的證據(jù),本院認證如下:
原告何某某提交的證據(jù)1《鋼結構加工合同》,有原件予以核對,雖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對該合同上加蓋的“中航長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6030項目部”印章的真實性有異議,但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并未提交證據(jù)予以反駁,且該合同上加蓋的項目部印章可與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向建設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95942部隊保障部提交的施工方案以及案涉項目工程驗收文件中加蓋的項目部印章相印證,故本院對該證據(jù)予以采信;證據(jù)2系武漢中天鋼結構有限公司出具的一份《說明》,其實質為證人證言,因證人未到庭,本院將結合案件事實和其他證據(jù)予以綜合認定;證據(jù)3、4、5、6分別系湖北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專用報告單、結算單、對賬單及本院從另案中調取的6030工程1-7廠房工程竣工驗收文件等資料,均與原件核對無異,本院對其真實性予以采信,對其證明目的本院將結合案件事實和其他證據(jù)予以綜合認定。
根據(jù)當事人提交的證據(jù)和庭審中的陳述,綜合認定本案事實如下:
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系中航長江公司依法成立的分支機構,經營范圍為室內外裝飾工程設計及施工、建筑幕墻制作、設計及安裝;鋼結構工程安裝等。
2014年,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承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95942部隊保障部6030工程1-7廠房項目,并為工程順利實施在施工現(xiàn)場設立了中航長江公司6030項目部,馮振明系該項目現(xiàn)場負責人,主要負責項目管理、材料采購、工程結算等。
2014年2月17日,馮振明代表中航長江公司6030項目部(甲方)與何某某(乙方)簽訂一份《鋼結構加工合同》,約定:甲方負責采購材料或者委托乙方代為采購材料,乙方負責按甲方提供的設計圖或者乙方代為設計的圖紙進行加工鋼構件產品;結算方式:1、產品價格:主構件單價4,750元噸(不含稅),次構件單價4,750元噸(不含稅)……3、合同價款:根據(jù)圖紙要求,經初步概算主鋼結構加工數(shù)量(約)180噸,合同價款(約)85萬元,最終合同價款以雙方認可的決算為準……違約責任:(一)甲方違約:1、甲方應按時準備車輛提貨,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時提貨,允許甲方推遲提貨最寬時限為15天,第16天起乙方向甲方收取占用場地及保管費按結算總價的0.5%天計取,以此類推扣完為止,若超過30天仍未提貨,乙方有權處置訂做構件;2、由于甲方原因未能按時支付合同款項,因此造成的任何損失及后果由甲方承擔,同時甲方應按合同總價的月息3%向乙方支付滯納金;3、中途變更定作物的數(shù)量、規(guī)格、質量或設計等,應當賠償乙方因此造成的損失;4、未按合同規(guī)定的時間和要求向乙方提供技術資料、包裝物等或未完成必要的輔助工作和準備工作,乙方有權解除合同,甲方應當賠償乙方因此而造成的損失;乙方不要求解除合同的,除交付定作物的日期得以順延外,甲方應付償付乙方停工待料的損失。合同還約定了其他權利義務。
合同簽訂后,何某某按中航長江公司6030項目部要求加工鋼構件產品,且經湖北省建設工程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檢驗為合格產品。
2015年11月25日,經何某某與馮振明對賬,雙方共同確認6030部隊工程鋼構件加工款總計1,067,064元,具體如下:1、預埋螺栓:24,105元;2、1-1及1-2:564,943元;3、1-3:215,716元;4、1-1、1-2增加:11,073元;5、增補次構件及油漆:5,273元;6、增補油漆及檢測費:23,290元;7、運費:15,000元;8、1-6:156,075元;9、6、7檢測費:5,000元;10、1-7:18,534元;11、6、7運費:2,400元;12、1-6、1-7增補:655元;13、工程欠款利息:25,000元。另,雙方還確認馮振明已付款884,000元,尚欠183,064元未付。馮振明在對賬單上簽字,但未承諾付款時間。對賬單最下方一欄注明“若逾期三天未付清,未付清部分轉做借款,由供貨方按貨物發(fā)出當天(司機簽字的發(fā)貨單為依據(jù))時間為準按每月3%(每日0.1%)的利率收取欠款人欠款利息,直至付清全款及應付利息為止?!?br/>之后,馮振明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中航長江公司均未向何某某支付任何款項。
另查明,2016年9月18日,案外人武漢華中情板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中情公司)以馮振明代表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于2014年4月至6月就6030部隊工程項目向其采購鋼結構加工件等材料并辦理結算后,尚未付清貨款為由,將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中航長江公司、馮振明訴至本院,要求其支付貨款97,800元及利息等。該案審理過程中,本院依華中情公司及馮振明的申請向建設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95942部隊保障部調取了中航長江公司向其提交的施工方案以及6030工程1-7廠房工程竣工驗收文件等資料,上述資料上均加蓋了中航長江公司6030項目部印章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公章。后經本院主持調解,雙方自愿達成調解協(xié)議,本院于2017年3月17日作出(2016)鄂0112民初3717號民事調解書,主要內容為: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中航長江公司、馮振明確認差欠華中情公司貨款80,000元,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中航長江公司同意于2017年3月24日前付清此款,逾期未足額支付,則按原訴訟請求金額107,000元執(zhí)行。
2017年4月14日,原告何某某訴訟來院,要求如訴稱。審理中,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申請追加案外人李東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因李東與本案無直接利害關系,故本院對其申請不予準許。因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馮振明堅持其辯稱意見,被告中航長江公司經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應訴,本案調解不成。
本院認為,被告馮振明代表中航長江公司6030項目部與原告何某某簽訂的《鋼結構加工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義務。本案中,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承接6030部隊工程后,為方便項目順利實施成立了中航長江公司6030項目部,被告馮振明作為項目現(xiàn)場負責人以項目部名義與原告何某某簽訂合同并加蓋項目部印章,其存在的代理權表象與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的行為具有直接的關聯(lián)性,且工程項目部系施工企業(yè)為了工程的順利實施在施工現(xiàn)場設置的臨時性組織機構,其本身不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該行為應認定為系以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名義與原告何某某訂立合同。原告何某某按照中航長江公司6030項目部的要求完成了鋼構件產品的加工義務后,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應依約向原告何某某支付加工費。本案中,被告馮振明代表6030項目部與原告何某某對賬確認下欠加工款為183,064元,庭審中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對被告馮振明的身份有異議,認為被告馮振明無權代表其辦理結算。本院認為,被告馮振明系案涉中航長江公司6030部隊工程項目部現(xiàn)場負責人,主要負責項目管理、材料采購、工程結算等事宜,其代表項目部與原告何某某辦理結算的行為屬于履行職務的行為,且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雖辯稱被告馮振明無權代表其辦理結算,但其在本院另案審理的其與華中情公司欠款糾紛一案中確認差欠華中情公司貨款并同意給付的行為,應視為其對被告馮振明職務代表行為效力的確認,故本院對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的該節(jié)辯稱意見不予采納,對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下欠原告何某某加工款為183,064元的事實予以確認。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應當在結算后及時清償上述欠款,逾期不付,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根據(jù)合同約定,滯納金按合同總價的月息3%支付,庭審中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辯稱該約定過高,請求法院予以調整,鑒于被告馮振明確認的欠款183,064元中包含了25,000元的利息,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本院將其酌情調整為欠付加工費總額158,064元的30%,即47,419.2元。
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系被告中航長江公司依法設立分支機構,并依法辦理登記,有獨立的財產,對外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七十四條“法人可以依法設立分支機構。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分支機構應當?shù)怯浀?,依照其?guī)定。分支機構以自己的名義從事民事活動,產生的民事責任由法人承擔;也可以先以該分支機構管理的財產承擔,不足以承擔的,由法人承擔?!钡囊?guī)定,被告中航長江公司應在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不足以清償上述債務時承擔補充責任。被告馮振明雖系案涉中航長江公司6030部隊工程項目部現(xiàn)場負責人,但原告何某某并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系案涉6030部隊工程的實際施工人,或其與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中航長江公司之間存在違法分包或非法轉包關系,其代表項目部與原告何某某辦理結算的行為應屬于履行職務的行為,不應承擔民事責任。
關于本案是否超過訴訟時效的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北景钢?,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應在2015年11月25日雙方對賬后及時支付欠款,故訴訟時效應從其次日起算,原告何某某于2017年4月14日向本院提起訴訟主張上述債權,并未超過兩年的訴訟時效期間,故對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稱本案已超過訴訟時效的抗辯意見,本院不予采納。被告中航長江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應訴,視為自動放棄其抗辯權,本院可依其他當事人在庭審中的陳述及其提交的有效證據(jù)缺席判決。
綜上,對原告何某某要求三被告向原告支付加工款183,064元及利息(自2015年11月25日起按每日0.1%的利率計算至付清之日止,暫計至2017年4月10日為9,017元)的訴訟請求,本院在被告中航長江武漢分公司支付欠款183,064元及逾期利息47,419.2元、被告中航長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對上述債務承擔補充責任的范圍內予以支持,超出部分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七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一款、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第二百五十一條、第二百六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的解釋》第九十條的規(guī)定,缺席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航長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原告何某某支付欠款183,064元及逾期利息47,419.2元,合計230,483.2元;
二、被告中航長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對被告中航長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的上述第一項付款義務承擔補充責任;
三、駁回原告何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188元(原告何某某已預交),由原告何某某負擔1,811元,被告中航長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中航長江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負擔4,377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費,款匯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戶名: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賬號:17×××67;開戶行:農行武漢民航東路支行;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長 屠俊霞
人民陪審員 余競
人民陪審員 曾晨
書記員: 錢嫚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