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何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桓臺縣。
委托代理人:陳玉菡,女,桓臺天成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孫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桓臺縣。
委托代理人:張偉,山東圣德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何某某訴被告孫某某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3年3月26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趙圳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何某某的委托代理人陳玉菡,被告孫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張偉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何某某訴稱:2013年3月5日18時左右,被告孫某某駕駛二輪摩托車在桓臺縣馬橋鎮(zhèn)博匯大樓南側景觀大道中段隔離帶東側,將騎電動自行車行駛至此的原告撞倒致傷。因雙方就賠償損失未達成一致協(xié)議,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請求依法判令被告賠償醫(yī)療費等損失96000元并承擔訴訟費用。
被告孫某某辯稱:被告主體不適格,請求依法駁回原告的訴求。
為支持己方的訴訟請求,原告何某某向本院提供了如下證據(jù):
1、桓臺縣第二人民醫(yī)院120調派出車單一份,該派車單載明了:“呼救時間2013-03-0518:34:43呼救電話136××××8287出車單位桓臺馬橋中心衛(wèi)生院患者姓名何某某現(xiàn)場地址博匯大樓南邊”等內容,原告何某某據(jù)以證明桓臺縣第二人民醫(yī)院接到孫某某撥打的120報警電話,派救護車去博匯大樓南側將何某某接到桓臺縣第二人民醫(yī)院進行治療;
2、2013年3月12日錄音筆錄一份,該筆錄錄音時間為2013年3月12日下午,地點為何某某家,錄音人為胡艷,電話號碼為150××××8205,被錄音人為孫某某,電話號碼為136××××8287,錄音主要內容為,2013年3月5日下午,原告何某某騎電動自行車由南向北行駛時,與被告孫某某駕駛的二輪摩托車發(fā)生碰撞,造成交通事故。被告孫某某駕駛的摩托車未投保機動車第三者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原告何某某據(jù)以證明其被被告孫某某駕駛二輪摩托車撞倒致傷的事實。
3、2013年3月12日何某某卡號為150××××8205的手機在中國移動通訊集團山東有限公司淄博分公司的通訊詳單一份以及該公司的發(fā)票一份,通訊詳單載明,2013年3月12日17:33:16--17:54:11之間,何某某卡號為150××××8205的手機與卡號為136××××8287的手機進行了電話通話,發(fā)票一份載明卡號為136××××8287的機主為孫某某,原告何某某據(jù)以證明卡號為136××××8287的機主是孫某某;
4、證人何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系原告何某某之子)證明:原告何某某向本院起訴后,被告孫某某曾要求原告何某某協(xié)商處理。
對原告何某某提供的證據(jù),被告孫某某作出如下質證意見:
1、對桓臺縣第二人民醫(yī)院120調派出車單的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能證明孫某某是適格的被告;
2、對于2013年3月12日的錄音筆錄,因系原告何某某單方制作,對其真實性不予認可;
3、對原告何某某提供的通訊詳單因是復印件不予質證,如果通訊詳單是真實的,也不能證明原告何某某所主張的內容;
4、對交費發(fā)票的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明內容無異議,但不能證明孫某某是適格的被告。
被告孫某某未向本院提供反駁證據(jù)。
通過原告何某某的舉證和被告孫某某的質證,本院認為,原告何某某提供的證據(jù)是真實的,合法的,且與本案具有關聯(lián)性,能夠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條,相互印證本案交通事故發(fā)生的案件事實,本院確認為有效證據(jù)。據(jù)此,本院確認如下案件事實:
2013年3月5日18時左右,在桓臺縣馬橋鎮(zhèn)博匯大樓南側,何某某騎電動自行車由南向北行駛時,與孫某某駕駛的二輪摩托車發(fā)生碰撞,致何某某受傷,造成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孫某某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何某某被桓臺縣第二人民醫(yī)院120急救車送往桓臺縣第二人民醫(yī)院治療,次日,被送往淄博圣潔醫(yī)院治療。后,何某某就醫(yī)療費等損失索賠未果,導致形成糾紛。
本案在審理過程中,何某某向本院提出傷殘等級、二次手術費的鑒定申請,本院依法委托山東魯中司法鑒定所進行了司法鑒定。2013年7月30日,該所作出山魯司鑒(2013)臨鑒字第300號司法鑒定意見書,結論為:何某某因車禍傷后遺留右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后遺癥構成道路交通事故十級傷殘;后續(xù)治療費8000元。
經本院審核,何某某因涉案交通事故遭受的損失為:
1、醫(yī)療費21047.30元,何某某提供淄博圣潔醫(yī)院住院病歷、住院收費專用發(fā)票各一份等證據(jù)予以證明,被告孫某某予以認可,本院予以確認;
2、關于二次手術費。山魯司鑒(2013)臨鑒字第300號司法鑒定意見書建議二次手術費8000元,根據(jù)本案的實際情況,本院酌情認定6400元;
3、關于誤工費。何某某主張事故前其在山東博匯集團有限公司務工,并提供該公司出具的誤工證明、工資證明,中國農業(yè)銀行桓臺縣支行馬橋辦事處的銀行工資記錄,證明其月平均收入為1599元,主張87天的誤工費為4637元。對何某某主張的該項費用,孫某某提出異議稱,對其月平均收入無異議,但只認可住院期間17天的誤工費。經本院審查,根據(jù)何某某淄博圣潔醫(yī)院住院病歷載明的何某某右髂骨翼粉碎性骨折傷情,以及山魯司鑒(2013)臨鑒字第300號司法鑒定意見書載明的何某某因車禍傷后遺留右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后遺癥構成道路交通事故十級傷殘的事實,何某某要求孫某某賠償87天的誤工費4637元,并無不當,本院予以采信;
4、關于護理費。何某某提供淄博圣潔醫(yī)院的診斷證明,該證明載明其住院期間二人護理,康復期間一人護理,休息治療半年,據(jù)此證明,何某某主張護理費6300元,其中住院18天由兩人護理,出院之后護理三個月,護理人員為何某某的配偶金某某、兒子何某某,按照護工標準50元/天計算。對何某某主張的該項費用,孫某某提出異議稱,認可住院17天一人護理,對護理費的標準沒有異議。經本院審查,根據(jù)何某某淄博圣潔醫(yī)院住院病歷載明的何某某右髂骨翼粉碎性骨折傷情以及山魯司鑒(2013)臨鑒字第300號司法鑒定意見書載明的何某某因車禍傷后遺留右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后遺癥的事實,參照淄博圣潔醫(yī)院的診斷證明,本院確認何某某住院18天由兩人護理,出院后一人護理一個月,護理費為3300元,計算辦法為住院期間參照當?shù)刈o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準50元/天×18天×2人+50元/天×30天×1人;
5、住院伙食補助費216元,計算辦法為住院天數(shù)18天×12元/天;
6、關于交通費。何某某因就醫(yī)、鑒定、處理交通事故必然發(fā)生一定的交通費用,現(xiàn)何某某主張交通費400元,數(shù)額合理,本院予以采信;
7、殘疾賠償金18892元,計算辦法為山東省2012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9446元×20年×10%,何某某主張按城鎮(zhèn)居民的相關標準計算該項損失,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信;
8、關于精神損害撫慰金。何某某因涉案交通事故致身體傷殘,造成一定精神損害,現(xiàn)主張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元,數(shù)額過高,本院酌情認定1000元;
9、鑒定費2200元,有鑒定費單據(jù)予以證明,本院予以確認;
上述損失,共計58092.30元。
上述事實,有何某某提供的淄博圣潔醫(yī)院住院病歷等證據(jù)及開庭筆錄佐證。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規(guī)定,車輛、行人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應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通行。在無證據(jù)證明涉案事故雙方當事人均履行了上述注意義務的情況下,本院認定,對涉案交通事故的形成,雙方當事人均存在過錯。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根據(jù)本案的實際情況,被告孫某某駕駛未投保機動車第三者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二輪摩托車上路行駛,違反了應當依法為其駕駛的摩托車投保機動車第三者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的法定義務,以至于發(fā)生本案交通事故,被告孫某某應當首先依法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賠償給原告造成的損失。根據(jù)被告孫某某在本案交通事故中存在過錯的情況,對于超過責任限額的部分,應由被告孫某某承擔65%的賠償責任。故,被告孫某某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應當賠償原告何某某的醫(yī)療費、后續(xù)治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合計10000元;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合計28229元,共計38229元;超出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的部分19863.30元,由被告孫某某承擔65%的賠償責任為12911.15元,綜上所述,被告孫某某應賠償原告何某某的損失為51140.15元。
原告何某某訴求的其他損失,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孫某某賠償原告何某某51140.15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
二、駁回原告何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375元,由原告何某某負擔642元,被告孫某某負擔733元,財產保全費570元,由被告孫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山東省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趙圳
書記員: 荊素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