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一審被告):伊某紅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伊某市伊某區(qū)和平街297號。法定代表人:孟凡軍,職務該公司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維國,黑龍江圣玉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一審原告):侯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黑龍江省伊某市友好加工廠機關退休職工,住黑龍江省伊某市友好區(qū)。
紅某公司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支持上訴人的訴訟請求。主要理由:侯某某未向我公司繳納購房款,我公司也未授權劉海林售樓,一審法院認定劉海林在售樓處以售樓處負責人的名義代表紅某公司銷售房屋,出具收款憑證錯誤。侯某某辯稱,其不清楚紅某公司與李玉華和劉海林是什么關系,侯某某交納了購房款,紅某公司應辦理房產證。侯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要求紅某公司提供辦理房產證的全部法律手續(xù)。一審法院認定,侯某某在與紅某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后,同日在懸掛著紅某公司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友好區(qū)雙躍綜合樓售樓處交納了購房款59999元,并收到友好區(qū)雙躍綜合樓售樓處收款憑證,隨后入戶該樓房居住使用至今。一審法院認為,侯某某與紅某公司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未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認定合法有效。當事人應依約定履行各自的權利義務。現侯某某已經履行合同義務支付了購房款,故其要求紅某公司履行合同義務提供辦理房產證的全部法律手續(xù),并協(xié)助其辦理房產證,符合法律規(guī)定,法院應予支持。紅某公司主張侯某某未支付購房款,提出解除合同,并保留收回房屋、向其索要房屋使用費的權利因無證據加以佐證,法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判決:被告伊某紅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自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協(xié)助原告侯某某辦理其購買的位于伊某市友好區(qū)雙躍綜合樓2號樓4單元3樓東廳(面積64.42平方米)房屋的不動產權證書。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紅某公司提交的李玉華與劉海林合伙協(xié)議書復印件一份,欲證實涉案樓房系李玉華與劉海林合伙開發(fā),紅某公司只收取掛靠費,未收取售房款。紅某公司未提供其他證據加以佐證,不能單獨證明待證事實,但侯某某認可李玉華與劉海林是合作關系,故本院僅對該證據的真實性予以采信。對當事人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侯某某與紅某公司于2010年12月28日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并于當日交納購房款59999元。侯某某已經在該房屋居住近8年時間。對一審認定的其他事實,本院予以認定。
上訴人伊某紅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紅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侯某某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伊某市友好區(qū)人民法院(2018)黑0704民初45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8月13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維國,被上訴人侯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紅某公司與侯某某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未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也未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該合同合法有效,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約束力。侯某某已經依據合同約定履行了付款義務并提供友好區(qū)雙躍綜合樓收款憑證,紅某公司應履行協(xié)助侯某某辦理涉案房屋不動產權證書的義務。紅某公司主張其未收到購房款,劉海林沒有售樓資格,但紅某公司認可李玉華與其是掛靠關系,并認可李玉華的售樓資格,因李玉華與劉海林系合作開發(fā)涉案房屋,故應視為劉海林與李玉華具有同等的售樓資格。且紅某公司對侯某某在該房屋居住近8年之久未提出異議,現紅某公司主張因侯某某未向其交納購房款而不履行辦理不動產權證書的義務無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紅某公司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法院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伊某紅某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韓玉紅
審判員 郭良富
審判員 高 峰
書記員:肖尊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