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某某
郭向東(河北海岳(任丘)律師事務所)
湯桂某
楊博玉(北京東友律師事務所)
徐曉峰(北京東友律師事務所)
原告任某某。
委托代理人郭向東,河北海岳(任丘)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湯桂某。
委托代理人楊博玉,北京市東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徐曉峰,北京市東友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任某某訴被告湯桂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任某某的委托代理人郭向東、被告湯桂某的委托代理人楊博玉、徐曉峰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任某某訴稱,被告分別于2013年5月31日向原告借款8萬元、2013年9月3日向原告借款34萬元、2013年7月28日向原告借款70萬元,以上共計借原告現(xiàn)金112萬元,約定以上該款項用于任丘市東西八村新區(qū)樓房建設購買材料款及工人工資。
被告向原告分別出具三張欠條證實向原告借款。
原告給付被告借款后,多次向被告催要未果,原告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特向貴院提起對被告的訴訟,請求判令被告給付原告借款112萬元、利息419430元;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被告湯桂某辯稱,被告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不認可,不同意給付。
原告和被告同為保定一建任丘東西八新村項目部的委托代理人,二人負責工地的管理,項目的資金如材料款、工人工資等分別從通過二人走賬,有時二人互相代替對方走賬,為了走賬方便,任某某代替湯桂某走賬之后,湯桂某就為任某某書寫借條或欠條,這是雙方之間的記賬方式,不存在真正的借貸關系。
另外,因為這些錢都用于了東西八新村項目,就算存在借貸關系,也應該由保定一建公司承擔還款責任。
原告所訴的三筆款項,原告應該說明給付方式,并提供給付憑證。
對于原告所訴利息,應該在認定雙方存在借貸關系之后認定,且原告應該說明利息的計算方式和依據(jù)。
本院認為,被告湯桂某向原告任某某借款1120000元的事實,有被告為原告出具的三張借條予以證實,原、被告間的借貸關系依法成立,借款合同真實合法有效,對原、被告雙方具有約束力,應受法律保護。
原告任某某履行向被告湯桂某支付借款的義務,被告湯桂某未按約定履行還款義務,其行為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關于原告主張的利息,雖原、被告之間借條中約定有利息(利息三分),但該利息約定過高,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貸款利率,但不得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中國人民銀行2013年7月貸款利率為年利率6.15%,6.15÷12×4=2.05%),對于超出部分不予支持,故本案原告所訴利息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為287000元(本金700000元,月利率2.05%,計算二十個月)。
關于原告主張的2013年9月3日借款利息,因2013年9月3日的借條未明確約定利息,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應視為不支付利息,故對原告主張的該部分利息本院不予支持。
被告辯稱其和原告同為保定一建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借條為原、被告之間的走賬方式,雙方之間不存在真正的借貸關系,但被告未能提供證據(jù)證實其主張,且原告提交的借條中約定了利息,故原、被告之間的借款應認定為個人借款。
被告辯稱如果存在借貸關系,應由保定一建公司承擔還款責任,因被告為原告出具的借條未加蓋保定一建公司的公章,不能證實該借款為保定一建公司所借,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則,債務人為被告湯桂某,對被告的辯解本院不予采納。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第一百九十六條 ?、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湯桂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還原告任某某借款本金1120000元,利息287000元(本金700000元,利息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計算至2015年3月28日)。
如果未按本判決書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8654元,由原告任某某承擔1605元,由被告湯桂某承擔17049元。
訴訟保全費5000元,由原告任某某承擔430元,由被告湯桂某承擔457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被告湯桂某向原告任某某借款1120000元的事實,有被告為原告出具的三張借條予以證實,原、被告間的借貸關系依法成立,借款合同真實合法有效,對原、被告雙方具有約束力,應受法律保護。
原告任某某履行向被告湯桂某支付借款的義務,被告湯桂某未按約定履行還款義務,其行為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關于原告主張的利息,雖原、被告之間借條中約定有利息(利息三分),但該利息約定過高,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于銀行貸款利率,但不得高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中國人民銀行2013年7月貸款利率為年利率6.15%,6.15÷12×4=2.05%),對于超出部分不予支持,故本案原告所訴利息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為287000元(本金700000元,月利率2.05%,計算二十個月)。
關于原告主張的2013年9月3日借款利息,因2013年9月3日的借條未明確約定利息,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應視為不支付利息,故對原告主張的該部分利息本院不予支持。
被告辯稱其和原告同為保定一建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借條為原、被告之間的走賬方式,雙方之間不存在真正的借貸關系,但被告未能提供證據(jù)證實其主張,且原告提交的借條中約定了利息,故原、被告之間的借款應認定為個人借款。
被告辯稱如果存在借貸關系,應由保定一建公司承擔還款責任,因被告為原告出具的借條未加蓋保定一建公司的公章,不能證實該借款為保定一建公司所借,根據(jù)合同相對性原則,債務人為被告湯桂某,對被告的辯解本院不予采納。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 ?、第一百九十六條 ?、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湯桂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還原告任某某借款本金1120000元,利息287000元(本金700000元,利息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四倍計算,計算至2015年3月28日)。
如果未按本判決書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8654元,由原告任某某承擔1605元,由被告湯桂某承擔17049元。
訴訟保全費5000元,由原告任某某承擔430元,由被告湯桂某承擔4570元。
審判長:蘇立平
書記員:張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