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代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委托訴訟代理人:韓雪平,湖北亙恒律師事務所律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委托訴訟代理人:肖江云,湖北春園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潘松,湖北春園律師事務所律師。
代某某上訴請求:1.撤銷原判,依法改判或發(fā)回重審本案;2.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由被上訴人負擔。事實和理由:一、原審認定基本事實錯誤。原審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存在房屋租賃合同關(guān)系錯誤。1、原審庭審中,被上訴人提供的《東津政府王河機關(guān)院干部房改方案》、《購房款收據(jù)》、《襄陽市襄陽東津政府證明》、《郵政速遞物流信息》僅證明訴爭的房屋系被上訴人從襄州區(qū)東津鎮(zhèn)人民政府購得,并不能證明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存在房屋租賃合同的關(guān)系。2、原審認定上訴人交付被上訴人的3500元系交付的三年租金無事實證據(jù)。3、被上訴人提供的證人與其有利害關(guān)系,且與其他書證不能形成有效的證據(jù)鏈,其證言不應采信。4、上訴人提供的證人的證言證實了上訴人交付被上訴人的3500元并非房屋租金。5、從上訴人的家庭住房狀況看,上訴人不可能租賃訴爭房屋予以居住,足以說明上訴人交付被上訴人的3500元系購房款。故上訴人是基于雙方房屋購買關(guān)系對訴爭房屋的合法占有。二、因原審認定事實錯誤,導致適用法律錯誤。綜上,上訴人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是房屋買賣合同關(guān)系,上訴人對訴爭房屋的占有是合法占有,故原審判令上訴人騰退房屋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劉某某辯稱,一審判決公正,適用法律正確,請求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劉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確認判令解除劉某某、代某某之間的房屋租賃合同;2.判令代某某將租賃物(即劉某某所有的位于襄州區(qū)王河鄉(xiāng)政府住宿樓的房屋)返還給劉某某;3.判令代某某自2007年9月至代某某搬出租賃房屋之日止按每月200元的標準支付租金給劉某某;4.判令代某某限期拆除租賃房屋內(nèi)的仿瓷涂料,將房屋恢復原狀,拆除租賃房屋樓頂上的石棉瓦及水桶等代某某非法增設的設施;5.判令代某某賠償劉某某的各項損失共計5000元;6.由代某某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一審中,劉某某向一審法院申請撤回其第3、4、5項訴訟請求,一審法院裁定予以準許。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04年秋冬季節(jié),因政府機構(gòu)合并干部調(diào)動原王河鄉(xiāng)政府院內(nèi)的部分干部住宿樓閑置,一些需要住房的用戶以購房為目的,與住宿樓原住戶協(xié)商先交付原住戶部分房款,待房屋權(quán)屬明確后再協(xié)商交付全部價款取得房屋所有權(quán)。代某某也欲采取該方式取得劉某某所住位于原王河鄉(xiāng)政府大門西住宿樓四層東側(cè)房屋的所有權(quán),于是經(jīng)人介紹與劉某某協(xié)商相關(guān)事宜。劉某某言明其房屋尚未進行房改,權(quán)屬還是公家的,只能以先交付三年租金3500元的方式由代某某暫時住著,等三年后如果政策不讓出租,劉某某還將該款退還。雙方協(xié)商一致后,代某某交付劉某某3500元現(xiàn)金,劉某某將涉案房屋交付代某某居住。三年到期后,代某某繼續(xù)占有涉案房屋至今,但拒不給付租金。劉某某向代某某提出解除租賃合同、返還租賃物的要求。2009年3月22日,原襄樊市襄陽區(qū)東津鎮(zhèn)人民政府制定《東津政府王河機關(guān)院干部房改方案》,決定對原王河鄉(xiāng)政府住宿樓進行房改,明確產(chǎn)權(quán),理順關(guān)系,規(guī)范管理。劉某某按照該房改方案交納了5431元購房款,但截至目前涉案房屋的產(chǎn)權(quán)尚未登記到劉某某名下,劉某某對涉案房屋僅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quán)利。2017年6月6日,劉某某再次以郵政速遞方式向代某某寄交了《解除租賃合同的通知書》要求解除房屋租賃合同,由代某某單位辦公室簽收,代某某不認可收到該通知書,但認可之前劉某某曾多次向其提出過要求解除房屋租賃合同的事實。代某某認為其與劉某某之間訂立的是房屋買賣合同,不同意劉某某解除房屋租賃合同、返還房屋的意見。為此,引起本案訴訟。以上事實,有東津政府王河機關(guān)院干部房改方案、劉某某購房款收據(jù)、原襄樊市襄陽區(qū)東津鎮(zhèn)人民政府證明、郵政速遞物流信息、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等在卷證實,一審法院予以確認。一審法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三十六條規(guī)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當事人訂立合同,采取要約、承諾方式。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內(nèi)容具體明確。當事人未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合同,但是一方已經(jīng)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合同成立。2004年秋冬,代某某欲購買劉某某所住位于原王河鄉(xiāng)政府大門西住宿樓四層東側(cè)的房屋,經(jīng)人介紹與劉某某協(xié)商相關(guān)事宜。該行為應當視為代某某向劉某某發(fā)出的以購房為目的的要約邀請。劉某某言明其房屋尚未進行房改,權(quán)屬還是公家的,只能以先交付三年租金3500元的方式由代某某暫時住著,等三年后如果政策不讓出租,劉某某將退還該款。該行為應當視為劉某某在代某某要約邀請之后作出了以出租房屋為目的的要約。代某某按照劉某某的要約交付三年的租金3500元履行了租賃合同的主要義務,劉某某接受,劉某某、代某某之間的房屋租賃合同成立,期限為三年。2009年3月22日,劉某某參加房改取得涉案房屋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權(quán)利。至此,2004年秋冬劉某某與代某某訂立的房屋租賃合同生效,該合同效力可追溯到合同成立之時。三年合同到期后,代某某繼續(xù)占有涉案房屋至今近十年之久,但拒不履行交納租金的合同義務。劉某某訴請與代某某解除房屋租賃合同,并要求返還租賃物,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七條:“承租人無正當理由未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的期限內(nèi)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钡囊?guī)定,一審法院予以支持。代某某辯稱,其以購房為目的對房屋進行了合法的修繕及增加設施。一審法院認為,首先代某某的購房目的僅是其單方意思,并未與劉某某達成協(xié)議,雙方不能形成房屋買賣合同關(guān)系;其次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三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承租人未經(jīng)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贝衬匙鳛榉课葑赓U合同的承租人,未經(jīng)出租人同意對承租的房屋進行修繕和增加設施,沒有合法依據(jù)。故代某某的該辯稱理由依法不能成立,一審法院不予采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條、第八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二十一條、第三十六條、第五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三條第二款、第二百二十七條、第二百三十五條的規(guī)定,判決:1、解除原告劉某某與被告代某某之間的房屋租賃合同;2、被告代某某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向原告劉某某返還位于原王河鄉(xiāng)政府大門西住宿樓四層東側(cè)的租賃房屋。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0元,由代某某負擔。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一審法院認定的事實屬實,本院予以確認。本院另查明,一審中,劉某某申請證人袁某出庭作證,袁某證實,大約在2004年秋天,代某某找到袁某想租劉某某的房子,是袁某帶他去租的,后來又來談租房事宜,談的過程袁某也在場,當時要了3500元租金,是租3年的,袁某當場聽劉某某說,如果3年內(nèi)租不成了,她把租金退給代某某,劉某某、代某某之間沒有談過買房子的事宜,袁某只是介紹劉某某、代某某租房子,袁某沒有說賣房子的事,劉某某、代某某找袁某恰談沒有提買房子的事,只說租房子的事。一審中,代某某申請證人楊某出庭作證,楊某稱,“2004年冬天,我碰到代某某,他說要買房子到原告家里給了3500元,原告說3500元也不說買也不說租,3500元你也買不到我這樣的房子,你先住著,代某某說等政策下來再說,之后的事我也不知道了。(劉某某)說過(楊某軍當時去到劉某某家里,劉某某說過政府3年內(nèi)不讓外租,劉某某把3500元退給代某某這個事。)(代某某)沒說(指代某某沒有跟楊某說楊某想多少錢買這個房子。),只是說談的價是3500元。當時也沒說買也沒說租,只是說政策下來再說。沒有明確地說(3500元現(xiàn)金)是什么性質(zhì),沒有涉及。但是我們買房子都是這樣的,我買房子的時候也給原來房主6500元,房改的時候可以抵房款,代某某拿3500元也想走這樣的程序,但沒有經(jīng)過原告的認可。(3500元給劉某某,劉某某)沒有出條子。當時劉某某說的是如果3年內(nèi)不讓住的話就3500元退給代某某?!?br/>上訴人代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劉某某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一案,不服襄陽市襄州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607民初372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月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經(jīng)袁某介紹,代某某交付給劉某某3500元現(xiàn)金后,劉某某將其居住的房屋交付給代某某居住。雙方當事人對上述事實無異議。對代某某交付給劉某某3500元現(xiàn)金的性質(zhì),雙方當事人各執(zhí)一詞。劉某某主張,3500元是代某某向劉某某交付的3年的房屋租金。代某某主張,3500元是代某某向劉某某交付的購買房屋的定金。劉某某的主張有證人袁某一審中出庭作證的證言予以證實。證人楊某一審中出庭作證的證言不能證實代某某的主張,代某某的主張也無其他證據(jù)證實。故本院對代某某的主張不予采納。雖然代某某有購買劉某某的房屋的意愿,但代某某并未提供充分證據(jù)證實劉某某同意將房屋出賣給代某某,故依法不能認定代某某與劉某某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成立。一審判決認定劉某某、代某某之間的房屋租賃合同成立并生效,符合法律規(guī)定。代某某上訴提出,原審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存在房屋租賃合同關(guān)系錯誤,原審認定上訴人交付被上訴人的3500元系交付的三年租金無事實證據(jù),被上訴人提供的證人與其有利害關(guān)系,且與其他書證不能形成有效的證據(jù)鏈,其證言不應采信,上訴人提供的證人的證言證實了上訴人交付被上訴人的3500元并非房屋租金,從上訴人的家庭住房狀況看,上訴人不可能租賃訴爭房屋予以居住,足以說明上訴人交付被上訴人的3500元系購房款,上訴人是基于雙方房屋購買關(guān)系對訴爭房屋的合法占有,原審認定基本事實錯誤,導致適用法律錯誤,原審判令上訴人騰退房屋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該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采納。綜上所述,代某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100元,由上訴人代某某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陳守軍
審判員 張 楊
審判員 劉媛媛
書記員:康寧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