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付天順,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老河口市。
委托代理人:金娟,系湖北正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楊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老河口市。
被告:付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老河口市。
二被告共同委托代理人張彥萍,系老河口市光化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原告付天順與被告楊某某、付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8月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6年10月2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付天順及委托代理人金娟、被告楊某某及委托代理人張彥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付天順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被告楊某某、付某騰退、返還原告付天順承包的八畝土地并清理地上的附著物;2、二被告承擔本案一切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原告付天順系老河口市袁沖鄉(xiāng)李文成村九組的村民,李文成村在1995年秋統(tǒng)一分地時,原告家共有五口人,實際要地4人,分得十塊土地,其中南溝分得8畝(含北溝2畝),東至廖道貴家,西至魏家溝,南至光化辦,北至李文成村八組。原告的堂弟付長有因在1982年左右入贅被告楊某某家,九十年代初集體土地分戶到個人時付長有就沒有在本村分到任何耕地。在1995年秋原告家分得承包地后,被告楊某某的丈夫付長有就找到原告,稱想耕種原告家的一部分地,原告考慮到同付長有系堂兄弟關系,就答應讓付長有耕種南溝的8畝地,在其耕種期間由其交納8畝耕地稅費(一個人稅收)。后付長有全家自1995年開始種植此塊地至今。自國家不再向農民收繳稅費開始的兩年,付長有家還向原告每年支付200元的地款,自付長有2005年病故后,再沒有支付了。2015年10月中旬原告找到二被告要求收回自家承包的耕地,被告稱上述8畝耕地是自家的,任何人都不能收回,原告同被告多次找到村干部協(xié)調無果,原告認為自己是爭議土地的合法承包權人,原告要求收回自己的承包耕地權,被告沒有理由繼續(xù)占有和使用。原告在1995年秋時把自家的8畝土地給被告楊某某的丈夫付長有耕種是代耕代種關系,是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并沒有改變土地的原承包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規(guī)定,提起訴訟,請予以支持,判如所請。
被告辯稱原告起訴不是事實,請求駁回。因為被告耕種的是付長有生前耕種的是位于西溝的責任田,期間付長有也交納了稅費,被告不曾向原告交過200元地款,故二被告耕種的是本家庭的承包地。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1、原告提交的2016年6月24日李文成村委會出具證明一份,證明付天順以家庭承包方式分得十塊地,比實際面積少登記;被告有異議認為此證據(jù)是虛假證據(jù)。本院認為,以家庭承包方式獲得土地經營權的,應以土地承包合同登記畝數(shù)為準,本院對此證據(jù)不予采信。2、原告提交的情況說明書一份,證明南溝8畝地由被告耕種;被告有異議認為印章不清楚,從形式上不符合證據(jù)要件,證明人沒有簽字,屬于無效證據(jù);本院認為,該證據(jù)上的訟爭土地畝數(shù)與土地承包合同上登記不一致,本院不予采信。3、原告提交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一份,證明原告南溝只登記了1.52畝,結合證據(jù)三比實際面積少;被告有異議認為合同更改過,卻沒有更改印章,屬無效證據(jù);本院認為,該證據(jù)系有效證據(jù),本院予以采信。4、原告提交的糧補地補發(fā)放明細一份,證明原告地補領取情況;被告有異議認為來源于何處未加蓋印章,也不能證明原告是領款人;本院認為,該證據(jù)不具有證據(jù)成立的相關要件,本院不予采信。5、原告提交的糧補明細存折一份,證明糧補地補的受益人是原告;被告有異議認為此證據(jù)達不到證明的內容;本院認為該證據(jù)與本案爭議無直接聯(lián)系,本院不予采信。6、原告提交的李文成村民委員會出具證明一份;被告持有異議認為經營權證土地承包合同不是村里說寫錯就寫錯的,村里無權出具此證明,應該由發(fā)證機關出具。且證明中稱南溝有8畝地與承包合同中1.52畝地的陳述是相互矛盾的;本院認為,該證據(jù)上的訟爭土地畝數(shù)與土地承包合同上登記不一致,本院不予采信。7、原告提交的老河口市民事裁定書一份,證明案件內容反映被告耕種的是南溝的地;被告有異議認為此證據(jù)達不到證明的目的;本院認為,民事裁定書沒有對雙方的糾紛作出認定,故該證據(jù)不能證實待證事實。8、被告提交的2001年7月1日出具收款專用憑據(jù)及村委會證明一份,證明二被告耕種的是付長有生前依法取得的自家土地;原告有異議認為此證據(jù)不能證明本案訴爭的土地付長有擁有經營權;本院認為,土地經營權的取得,應以是否簽訂土地承包合同和取得土地經營權證確定,本院對此證據(jù)不予采信。9、被告提交的2016年9月24日李文成村委會出具的證明一份,證明付天順證明是自己打印的,情況說明是虛假的;原告有異議認為這份證據(jù)不能推翻情況說明的內容,且與本案案件的事實無關聯(lián)性;本院認為,雙方爭議土地的情況以本院調取證據(jù)為準,對此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10、被告提交的2016年9月26日李文成村委出具證明一份,證明被告沒有耕種原告的地,耕種的是西溝的8畝地;原告有異議認為村委會沒有實事求是的反應付長有耕種地的事實;本院認為,雙方爭議土地的情況以本院調取證據(jù)為準,對此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
原告付天順于2005年4月10日與老河口市袁沖鄉(xiāng)李文成村民委員會簽訂農村土地承包合同一份,承包方式為:家庭承包;承包期限為:1998年9月30日至2028年9月30日;承包土地的基本情況為:花紅園2畝、北溝5.2畝、電機房6畝、南溝1.52畝,合計14.72畝。其中原告取得經營權的南溝1.52畝土地,被告楊某某、付某一直耕種。原告要求二被告騰退無果,遂訴至本院,請求判令被告楊某某、付某騰退、返還其承包的八畝土地并清理地上附著物。
本院認為,國家保護集體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保護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原告與村民委員會簽訂了土地承包合同,從而取得了本案訟爭的南溝1.52畝耕地的經營權,二被告在未經得原告許可或有其他合理、合法的情況下,耕種原告取得經營權的耕地,侵害了原告的承包經營,故本院對原告主張二被告騰退南溝1.52畝耕地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但因訟爭耕地未種植任何農作物,故本院對原告主張清理地上附著物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九條、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楊某某、付某于本判決生效后二十日內騰退侵占原告付天順承包經營的南溝1.52畝耕地。
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300元,由被告楊某某、付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300元,款匯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農業(yè)銀行襄陽萬山支行;戶名: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賬號17×××56)。
審判長 盧勇
審判員 程勇
審判員 馮選榮
書記員: 杜定嬌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