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付凡,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京山縣人,住京山縣新市鎮(zhèn)。
委托代理人:呂海濤,湖北子彥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馬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京山縣人,京山縣實驗小學教師,住北京市通州區(qū)。
委托代理人:楊興福,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付凡因與被上訴人馬某共有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京山縣人民法院(2016)鄂0821民初9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7月14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8月2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付凡的委托代理人呂海濤、被上訴人馬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楊興福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付凡上訴請求:1、撤銷原判;2、依法確認付凡對登記于其名下的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1%的股權享有81.25%的財產份額,馬某對上述股權享有18.75%的財產份額;3、馬某向付凡支付墊付的增資款91650元。
事實和理由:一、一審認定事實有誤。1、付凡于2014年10月10日通過銀行轉賬向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匯款48.88萬元,完成出資義務,付凡是股權增資部分的實際出資人,一審未予認定該事實錯誤。2、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于2012年12月26日進行增資時,付運言并未實際履行出資義務,一審判決確認付運言交納增資款,與客觀事實不符。二、一審判決否定付凡對增資部分股權享有財產份額錯誤。1、付凡主張的增資部分股權屬于其與付運言、馬某共有的法律依據(j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繼承的權利來源于原始股。熊金娥死亡后,原始股為付凡與付運言共有,后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增資資格限于公司原股東,那么基于該股權延伸的增資權利,及由增資形成的股權份額付凡也當然享有。根據(jù)(2015)鄂荊門中民二終字第00106號判決書的內容,增資部分有付運言財產份額,付運言與馬某系夫妻關系,因此,增資部分的股權由付運言、馬某及付凡共有。一審判決明知存在繼承事實以及由此產生的權利,仍以所謂的投資的可分性及實際出資為由,否定付凡對增資部分享有股權份額錯誤。2、付凡作為熊金娥的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享有增資前股權的25%的財產份額。后基于贈與,增資前0.5%的股權歸付凡所有。依據(jù)權利延伸后的增資及付凡于2014年10月的實際出資,付凡對增資部分享有四分之一的出資權,由此享有增資后的0.125%的股權,加上付運言有權贈與部分,付凡的股權份額應為0.8125%。
馬某答辯稱,一、馬某不是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的股東,其與付凡沒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馬某不具備被告資格。二、案涉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的1%的股權歸付運言個人所有,不存在股權繼承問題。三、付運言將其持有的股權在法院保全期間轉讓給付凡,屬無效行為,付凡據(jù)此取得的股東資格依法應予撤銷。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付凡的全部訴訟請求。
付凡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一、確認付凡對登記于其名下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1%的股權享有81.25%的財產份額,馬某對該股權享有18.75%財產份額;二、馬某向付凡支付墊付的增資款91650元;三、本案訴訟費用由馬某負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付凡系付運言與熊金娥之子,熊金娥于2005年6月17日因交通事故自殺身亡。2006年4月5日,馬某與付運言登記結婚。
2005年5月12日,京山宏碩投資有限公司注冊成立,發(fā)起人為包括付運言在內的27名自然人,注冊資本4888萬元,其中付運言出資48.88萬元,持有公司股份1%。2012年12月18日,京山宏碩投資有限公司根據(jù)股東會決議,注冊資本增加為9776萬元,其中付運言增資48.88萬元,增資后仍持有公司股份1%。2012年12月26日,京山宏碩投資有限公司向京山縣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變更登記,公司注冊資本由4888萬元變更為9776萬元,其中付運言的認繳出資額為97.76萬元,實繳出資額為97.76萬元,出資方式為貨幣,出資時間為2012年12月21日前。
2013年5月24日,京山宏碩投資有限公司名稱變更為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
2013年1月16日,馬某以夫妻感情破裂為由提起離婚訴訟,并要求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經兩級法院審理,判決不準予馬某與付運言離婚。同年,京山縣人民法院受理馬某與付運言婚姻家庭糾紛一案,馬某以付運言隱匿、轉移、變賣、揮霍夫妻共同財產,自己患上多種嚴重疾病需要治療,而付運言未盡扶養(yǎng)義務為由,請求分割婚內財產20萬元,并保留對股權的分割。訴訟期間,馬某申請對案涉股權和其他財產采取保全措施。后該案經兩級法院審理,判決駁回了馬某的訴訟請求。2014年10月11日,京山縣人民法院院解除了對案涉股權的凍結。
2014年9月29日,付運言(甲方)與付凡(乙方)簽訂《股權贈與協(xié)議》,約定將其持有的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1%的股權贈與付凡,付凡接受贈與,協(xié)議內容還包括甲方承諾和保證合法持有標的公司的股權,對該股權已經足額出資,并且該部分股權不存在質押、抵押或任何其他第三人權利。同日,另外三名該公司股東也與各自的子女簽訂了《股權贈與協(xié)議》,內容除贈與方與受贈方、股權份額不同外,其余內容完全相同;次日,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召開股東會,同意上述贈與協(xié)議內容,其他23名自然人股東放棄對上述股權的優(yōu)先認購權。上述《股權贈與協(xié)議》在工商登記部門備案。2014年10月10日,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通過股東會決議,成立了新的股東會、董事會、監(jiān)事會,并通過了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在修改后的公司章程中,載明付凡的認繳出資額為97.76萬元,實繳出資97.76萬元,出資時間為2014年10月10日前。同日,付凡通過工商銀行賬戶向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匯款48.88萬元,該公司向其出具收款收據(jù)一張。同月13日,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在工商部門辦理了股權變更登記手續(xù),將上述股權登記于原告名下。
2014年10月11日,馬某再次提起離婚訴訟,并要求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同時申請對案涉股權及其他財產進行保全。同年11月13日,京山縣人民法院裁定對案涉股權進行凍結,因該股權已轉讓給付凡而未能執(zhí)行。在該案審理過程中,馬某認為付運言將其持有的股權贈與給付凡的行為損害了自己的利益,又以付運言、付凡為被告,向京山縣人民法院提起確認合同效力之訴,請求判令付運言與付凡之間的股權轉讓協(xié)議無效。該案經兩級法院審理,判決認定付運言與付凡股權贈與協(xié)議中,就付運言持有的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增資部分股權的贈與無效;付運言與付凡就另0.5%股權的贈與,未損害馬某利益,應屬有效。
一審法院認為,本案案涉股權系家庭共有財產,付凡與馬某均為案涉財產的共有人,付凡提出確認之訴,并無不當。股權變更登記行為發(fā)生在解除保全措施后,不存在馬某所指的在保全期間處分相關標的物,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的行為。
本案案涉股權的出資由增加注冊資本前的48.88萬元和增加資本后的48.88萬元兩部分組成。付運言第一次出資48.88萬元所取得的公司股權,是在與前妻熊金娥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形成,屬于付運言的婚前財產,付運言將該部分出資贈與給其子,即本案付凡的行為,經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鄂荊門中民二終字第00106號判決認定有效,故至此付凡已取得案涉股權50%的財產份額。
付凡主張,付運言第一次出資系用付運言與付凡母親熊金娥的共同財產進行。在其母去世后、其他繼承人已放棄對案涉股權繼承權的情況下,付凡當時即已繼承該部分出資25%的份額,之后付運言的增資行為是基于之前股權的延續(xù),按1∶1的比例進行,故付凡仍可以享有增資后0.5%的股權比例中25%的財產份額。由于股東是依照其出資取得股東權利,而出資額本身即具有可分性,根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付運言在2012年12月21日前即已完成出資行為,付凡在并無證據(jù)證實其在當年實際參與出資的情況下,要求在增資后的股權中享有25%的財產份額于法無據(jù),不予支持。
由于付運言與付凡贈與協(xié)議中就付運言持有的京山輕機增資部分的贈與已被認定無效,而此次增資行為發(fā)生在付運言與馬某的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故這次出資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是否因此負有債務、是否屬于夫妻共同債務等,應當在馬某與付運言的離婚訴訟中進行處理,本案不宜處理。同理,由于付運言的出資行為在2012年12月21日前即已完成,在付運言與馬某的婚姻關系并未解除的情況下,付凡要求馬某支付其墊付的增資款亦缺乏證據(jù)支持,對該項訴求依法不予支持。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經合議庭評議,并報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判決:一、付凡對登記于其名下的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1%的股權享有50%的財產份額;二、駁回付凡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091元,由付凡負擔。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jù)。
雙方二審就事實方面的爭議為:案涉股權增資款48.88萬元的實際出資人是誰。
付凡主張,其已于2014年10月10日向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支付增資款48.88萬元,就此,其于一審提交證據(jù)3,中國工商銀行的轉款憑證及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的收款收據(jù)各一份。
馬某主張,增資款48.88萬元的實際出資人是付運言,相關證據(jù)記載于(2015)鄂荊門中民二終字第106號民事判決書中。
本院認為,就該爭議,在馬某與付運言、付凡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一案中,已結合各方提交的證據(jù)作出分析認定,并作出生效裁判,即(2015)鄂荊門中民二終字第00106號民事判決書,該判決查明增資款48.88萬元由付運言于2012年12月19日轉賬支付。該生效裁判認為,依付凡提交的轉款憑證及收款收據(jù),其向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轉賬48.88萬元客觀真實,但不影響對此前付運言轉賬行為的認定。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是否應收取付凡的48.88萬元,可待馬某與付運言之間的糾紛處理后,由該公司與付凡另行解決。據(jù)此,付凡在本案中再次主張增資款48.88萬元是由其于2014年10月10日交納,不能成立。
經二審查明,一審認定的事實屬實。
雙方在二審中的爭議為:付凡對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新增出資額的股權是否享有財產份額。
付凡主張,1、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guī)定,付凡繼承了熊金娥死亡時遺留下的25%的份額,也即,增資前的股權歸付運言與付凡共有,那么基于該股權延伸而享有的增資權利,付凡當然享有。2、付凡實際履行了增資款的出資義務,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第二十二條、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付凡享有增資部分股權的財產權利。
馬某主張,1、付凡的生母熊金娥在京山宏碩投資有限公司成立前就已去世,沒有遺留財產由付凡與付運言繼承。2、增資款48.88萬元由付運言于2012年交納,和付凡沒有關系,付凡沒有權利分配增資部分的的份額。3、就案涉股權而言,馬某與付凡法律上不存在任何聯(lián)系。
本院認為,(2015)鄂荊門中民二終字第00106號民事判決書已確認,京山宏碩投資有限公司注冊成立的時間為2005年5月12日,熊金娥的死亡時間為2005年6月17日,即熊金娥在京山宏碩投資有限公司成立后死亡。故馬某主張熊金娥于該公司成立前死亡不能成立。
就案涉新增出資額的股權,(2015)鄂荊門中民二終字第00106號民事判決書已認定,是付運言在與馬某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取得了新增出資額的股權,而付運言就增資部分的股權,與付凡簽訂贈與協(xié)議,已宣告無效。
即使按付凡主張從繼承關系的角度分析,增資前的股權0.5%基于夫妻關系由付運言與熊金娥共有,二人分別享有該股權的50%。后熊金娥2005年6月17日死亡,若熊金娥的繼承人僅有付凡與付運言,自熊金娥死亡之時,付凡繼承了熊金娥增資前0.5%股權中25%的份額。付運言取得新增出資額的股權發(fā)生于2012年,即熊金娥死亡之后,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規(guī)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增資股權于熊金娥死亡后發(fā)生,依法不屬于熊金娥的遺產范圍,那么就新增出資額的股權,并不發(fā)生繼承。
付凡還主張,其享有增資前股權的財產份額,增資是在原來的股東身份和股權所持比例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增加了股本金,是增資前持股比例的延續(xù),其理應享有增資后股權的份額。就此,并無法律規(guī)定增資后的持股比例是增資前的延續(xù),且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三)》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確定了判斷股權歸屬的實質條件,作為原始取得,在公司設立或增資中,是通過向公司出資或認繳出資取得股權及股東資格。也即,股東是依據(jù)出資取得增資后的股權,并非依原始持股比例享有增資后的股權,加上付凡向京山輕機控股有限公司的轉款沒有認定為是其交納的增資款,據(jù)此,付凡也未取得增資股權的財產份額。
綜上所述,付凡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091元,由付凡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劉 俊 審判員 向 芬 審判員 馬晶晶
書記員:馬詠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