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一審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吉安市分公司(下文簡稱人保財險吉安公司),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qū)吉福路。
負責人鐘浩,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梁衛(wèi)、胡建林,公司職員。
上訴人(一審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萍鄉(xiāng)中心支公司(下文簡稱平安財險公司),地址萍鄉(xiāng)市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安源中大道。
負責人羅國俊,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楊柳,公司職員。
被上訴人(一審原告)劉某,男,住萍鄉(xiāng)市安源區(qū)鳳凰街公園南路。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王東東,男,現(xiàn)在贛西監(jiān)獄服刑,戶籍地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浮屠鎮(zhèn)。
被上訴人(一審追加被告)柯亨錦,男,住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木港鎮(zhèn)。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五河縣遠東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五河運輸公司),住所地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城關鎮(zhèn)。
法定代表人許德倫,公司總經(jīng)理。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李騰紅,女,住萍鄉(xiāng)市安源區(qū)八一街。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匡小飛,男,住吉安市泰和縣澄江鎮(zhèn)。
委托代理人林鎧,江西博韜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追加被告)常勇,男,住萍鄉(xiāng)市開發(fā)區(qū)安源中大道。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萍鄉(xiāng)市誠信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誠信汽貿公司),地址萍鄉(xiāng)市開發(fā)區(qū)建設東路。
法定代表人俞舸,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陳一唯,公司職員。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蚌埠市分公司(下文簡稱人保財險蚌埠公司),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朝陽路。
負責人郭躍民,公司總經(jīng)理。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萍鄉(xiāng)市分公司(下文簡稱人保財險萍鄉(xiāng)公司),地址萍鄉(xiāng)市建設東路。
負責人李衛(wèi),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歐陽裕,江西振武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天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萍鄉(xiāng)中心支公司(下文簡稱天安財險公司),地址萍鄉(xiāng)市安源區(qū)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蘇州東街。
負責人彭忠輝,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羅懿琳,公司職員。
上訴人人保財險吉安公司、平安財險公司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萍鄉(xiāng)市湘東區(qū)人民法院(2013)湘麻民初字第9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于2015年7月17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8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人保財險吉安公司委托代理人胡建林、平安財險公司委托代理人楊柳與被上訴人劉某、李騰紅、常勇、匡小飛的委托代理人林凱、誠信汽貿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陳一唯、人保財險萍鄉(xiāng)公司委托代理人歐陽裕、天安財險公司委托代理人羅懿林到庭參加訴訟,被上訴人王東東經(jīng)本院依法傳喚并告知有關訴訟權利義務,因在監(jiān)獄服刑未到庭,亦未委托代理人參加訴訟。被上訴人柯亨錦、五河運輸公司、人保財險蚌埠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缺席審判。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一審判決認定:2013年8月17日,被告王東東駕駛車況不符合技術標準的機動車皖C79713號/皖C71J3掛重型半掛牽引車由萍鄉(xiāng)市蓮花縣往萍鄉(xiāng)市區(qū)方向行駛。9時30分,途經(jīng)319國道白竺大豐村曹家?guī)X路段時,遇同方向公路右邊由蓮花往萍鄉(xiāng)方向依次停有贛D6K399、贛J92623、贛J15905、贛JC6663號小型轎車,其中贛D6K399號車駕駛人易燕輝與贛J92623號車駕駛人周良以及李良云、匡小飛、李騰紅、程浩邁、劉某、朱韌、常勇等人下車在兩車之間協(xié)商兩車追尾的賠償事宜。王東東在雨天路滑的情況下,操作不當,先后與路邊防撞墻、贛D6K399、贛J92623、贛J15905號車發(fā)生碰撞,贛D6K399、贛J92623號車被撞翻入右邊2米深的路基,造成易燕輝當場死亡,周良等七人受傷,路面及防撞墻和皖C79713號/皖C71J3掛、贛D6K399、贛J92623、贛J15905號車輛受損的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劉某被送往萍鄉(xiāng)第二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于2014年5月16日出院,發(fā)生醫(yī)療費用114999.09元(該費用由各保險公司實際支付,其中包含醫(yī)保外費用17622.78元)。江西吳楚司法鑒定中心于2014年8月13日作出(2014)法醫(yī)學鑒字第1361號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劉某因本次事故構成十級傷殘。萍鄉(xiāng)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湘東大隊作出湘公交認字(2013)13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王東東應負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易燕輝、周良、劉某、朱韌應共同承擔此次事故的次要責任,其他人無責任。皖C79713號/皖C71J3掛重型半掛牽引車實際車主為柯亨錦,掛靠在五河運輸公司名下,其主、掛車均在被告人保財險蚌埠公司處投保了交強險和限額500000元的不計免賠第三者責任險。贛JC6663號車車主為常勇,掛靠在被告誠信汽貿公司名下,贛J92623號車車主為李騰紅,贛J15905號車車主為劉某,三車分別在天安財險公司、平安財險公司、人保財險萍鄉(xiāng)公司處投保了交強險、限額為500000元的不計免賠第三者責任險及其他商業(yè)險種。贛D6K399號車車主為匡小飛,在人保財險吉安公司處投保了交強險及限額300000元的不計免賠第三者責任險。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
一審判決認為: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此次交通事故,經(jīng)交警部門作出責任認定,因原、被告均無異議,且并無不妥,予以認定。縱觀本案事發(fā)經(jīng)過及損傷情況,以主要責任承擔60%的賠償比例,次要責任承擔40%的賠償比例為宜。本案及相關案件爭議的焦點為:一、各車輛車上人員(包括乘客、投保人、被保險人)在下車后,于其本身車輛而言,應適用車上人員險還是交強險、第三者責任險?二、各受害人因本次事故所致的損失應由誰承擔?關于焦點一,由于機動車輛是一種交通工具,任何人都不可能永久地置身于機動車輛之上,故涉案機動車輛保險合同中所涉及的“第三者”和“車上人員”是在特定時空條件下的臨時性身份,即“第三者”與“車上人員”不是永久的、固定不變的身份,二者可以因特定時空條件的變化而轉化。在本起交通事故中,各受害人在事發(fā)之前,已全部下車就贛D6K399號小車與贛J92623車輛刮蹭事宜進行賠償協(xié)商,已經(jīng)不再是車上人員;并且,保險公司所提供的是格式條款,當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fā)生爭議時,應當作出不利于保險公司的解釋。故各受害人均應適用交強險及第三者責任險;關于焦點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guī)定承擔賠償責任:(一)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的規(guī)定,各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內先行承擔賠付責任,再按機動車過錯比例,在第三者責任險限額內為該機動車方代為履行賠付責任。被告王東東屬雇傭人員,其相應賠償義務應由實際車主柯亨錦承擔,五河運輸公司作為被掛靠人,其方式為道路運輸經(jīng)營權性質掛靠,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以掛靠形式從事道路運輸經(jīng)營活動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的規(guī)定,五河運輸公司應與柯亨錦承擔連帶責任。誠信汽貿公司為所有權保留性質的掛靠,且贛JC6663號小車亦非營運車輛,故其不適用該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fā)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的規(guī)定,因原告未能就被告誠信汽貿公司的過錯進行舉證,故誠信汽貿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周良、易燕輝、朱韌駕駛車輛當時,車輛的所有人均在場,不存在所謂借用關系,應認定為義務幫工,其因此所負事故的次要責任,應由各車主承擔,故周良、朱韌并不承擔賠償責任。劉某的訴求尚有不合理的地方,其中,因劉某未能就護理人員工資出具有效證據(jù)證明,參照護理行業(yè)工資標準,并結合本地實際,認定護理費為89元/天,其護理費為89元/天×(272天+60天)=29548元,鑒定費為800元,交通費600元。其他費用即住院伙食補助費8160元、營養(yǎng)費2720元、精神撫慰金3000元、醫(yī)療費114999.09元、車輛維修費11903元、殘疾賠償金43746元、后續(xù)治療費用13000元并無不妥,予以認定,故劉某因本次事故所致各項損失為228476.09元。鑒定費用為本案必然發(fā)生之合理費用,故對保險公司關于鑒定費用不承擔的辯稱意見不予采納。被告王東東、柯亨錦、人保財險蚌埠公司、匡小飛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視為其對自身抗辯權的處分。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同一交通事故的多個被侵權人同時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各被侵權人的損失比例確定交強險的賠償數(shù)額”的規(guī)定,根據(jù)另案原告損失的實際情況,各受害人按損失比例受償及被告的責任分擔情況詳見列表。
易雪龍等程浩邁常勇李騰紅劉某李良云朱韌總計各受害人損失總額(1)7536631216151.2553527.99267285.23228476.09151779.835721.083206604醫(yī)療費項下?lián)p失(2)278213.2258104.99134342.23138879.0991017.820905.08921462.4死亡、傷殘項下?lián)p失(3)xxxxxxxx1862285142財產(chǎn)項下?lián)p失(4)489861190360889醫(yī)保外費用(5)37559.3833342.6923242.0617622.7812228.613238.25127233.8交強險醫(yī)療費項下份額(6)xxxx5952133560000死亡、傷殘項下份額(7)xxxxxxxx660000財產(chǎn)損失項下份額(8)9654234612000車輛損失險范圍內份額(9)39332955748889品除醫(yī)保外交強險及車損險賠付后(10)530631882846.82415780.3160044.17166798.31115618.226762.832298482第三者責任險內應擔份額人保蚌埠分公司(11)xxxxxxxx441000000人保萍鄉(xiāng)分公司(12)xxxx04.11668011561.82676.3229848.2人保吉安分公司xxxx04.11668011561.82676.3229848.2天安財保萍鄉(xiāng)支公司xxxx04.11668011561.82676.3229848.2平安財保萍鄉(xiāng)支公司xxxx04.11668011561.82676.3229848.2柯亨錦承擔超三者限額部分(13)87517.2145608.268574.xxxx14379089.2醫(yī)保外費用部分(14)22535.6320005.6113945.2410573.677337.171942.9576340.26總費用87517.2168143.8388580.4113945.2438083.6726406.176356.95455429.5注:1、(1)=(2)+(3)+(4);2、(6)=[(2)-(5)]/[(2)共同損失總額-(5)共同損失總額]*10000元/份*6份;
3、(7)=(3)/該項下共同損失總額*110000元/份*6份;4、(10)=(1)-(5)-(6)-(7)-(8)-(9)
5、(11)=(10)/該項下共同損失總額*第三者責任限額1000000元;6、(12)=(10)*10%;
7、(13)=(10)/該項下共同損失總額*(該項下?lián)p失總額*60%-1000000元);
8、超出人保蚌埠分公司第三者責任險限額1000000元的部分由被告柯亨錦承擔,被告五河運輸公司承擔連帶責任;9、單位:元。
據(jù)此,在本次事故中各保險公司的賠償金額為:1、人保財險蚌埠公司1244000元,品除其先行預付款560000元,還應賠償684000元;2、人保財險萍鄉(xiāng)公司361405元,品除其先行預付款155000元,還應賠償206405元;3、人保財險吉安公司351848元,品除其先行預付款115000元,還應賠償236848元;4、天安財險公司351848元,品除其先行預付款160000元,還應賠償191848元;5、平安財險公司391180元,品除其先行預付款125000元,還應賠償266180元。劉某醫(yī)保外費用17622.78元,由被告柯亨錦承擔60%即10573.67元,由常勇、匡小飛、李騰紅及劉某各自承擔10%即1762.28元,五河運輸公司與柯亨錦承擔連帶責任??紤]各保險公司按比例給付理賠款,并結合其預付款項先行支付及各受害人在醫(yī)療費及死亡賠償金先予執(zhí)行項下的受領情況,在不加重各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前提下,對各保險公司的理賠款不依據(jù)各受害人的損失比例予以分配,亦不對具體個案而是對全部相關案件綜合進行判決。綜上,一審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二條、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一、原告劉某因本次事故所致各項損失228476.09元,品除其已獲得醫(yī)療費114999.09元的賠償款,還應獲得賠償款113477元,該款在本次交通事故各保險公司應支付的理賠款中賠償68344.14元;本次交通事故各保險公司總計應支付的理賠款如下:人保財險蚌埠公司應賠款684000元,平安財險公司應賠款266180元,人保財險吉安公司應賠款236848元,人保財險萍鄉(xiāng)公司應賠款206405元,天安財險公司應賠款191848元,上述款項限在本次交通事故各案件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款匯萍鄉(xiāng)市湘東區(qū)人民法院,賬號:309101040002911,開戶行:農行湘東營業(yè)部),原告劉某在各保險公司的理賠款由本院統(tǒng)一分配;二、被告柯亨錦、五河運輸公司連帶賠償原告劉某損失38083.74元,被告李騰紅、常勇、匡小飛各自賠償原告損失1762.28元,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付清,余款1762.28元由劉某自行承擔;如未按本判決規(guī)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三、駁回劉某的其它訴訟請求。一審案件受理費4850元、先予執(zhí)行費2150元,合計人民幣7000元由柯亨錦、五河運輸公司連帶承擔3500元,李騰紅、匡小飛、常勇各自承擔600元,劉某承擔700元。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的事實與一審判決認定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本案系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根據(jù)當事人的訴辯意見,并經(jīng)當事人確認,本案的爭議焦點為:一、兩上訴人在商業(yè)三者險中的理賠比例;二、上訴人平安財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車損險的理賠責任;三、一審判決對有關損失認定是否存在不當;四、上訴人是否應承擔二審訴訟費。
關于兩上訴人在商業(yè)三者險中的理賠比例。本案的交通事故經(jīng)交警部門認定,駕駛人王東東因駕駛不符合技術標準的機動車及操作不當負主要責任,駕駛人易燕輝、周良、劉某、朱韌因在危險路段違規(guī)停車共同負次要責任。該事故責任劃分恰當,于法有據(jù),本院予以認定。綜合考慮當事人各自的過錯程度以及對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力,一審判決按王東東承擔60%,易燕輝、周良、劉某、朱韌各承擔10%的責任比例進行劃分,較為公平合理,也符合主次責任的劃分原則,并無不當。兩上訴人主張按保險條款約定僅應在商業(yè)三者險中承擔30%理賠責任的四分之一,即7.5%的責任。因本案系多車事故,各責任人不能共同適用次要責任按30%比例理賠的條款約定,兩上訴人的該主張系從有利于保險人的角度解釋合同條款,缺乏法律和合同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上訴人平安財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車損險的理賠責任。被保險人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車輛損失,屬財產(chǎn)損失的范疇,有權在商業(yè)三者險中進行理賠。本案中,因受損車輛同時投保了車損險,被保險人亦有權在車損險中得到理賠。商業(yè)三者險和車損險同屬商業(yè)險種,兩者并無先后賠付順序之分。一審法院在扣除交強險的賠償后,判決由上訴人平安財險公司在車損險中承擔理賠責任,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應予維持。當然,上訴人平安財險公司在承擔本案車損險的理賠責任后,可依法另行追償,且追償本身的風險依法亦應由其自身承擔;
關于一審判決對有關損失的認定是否存在不當。1、醫(yī)療費。經(jīng)本院審查,被上訴人劉某在一審時已提交醫(yī)療費114999.09元的發(fā)票原件(見原審卷宗正卷54頁),應予認定;2、護理費和營養(yǎng)費。劉某起訴主張護理費40172元,一審判決29548元,并未超出其訴請;劉某因傷住院共達272天,根據(jù)醫(yī)院治療科室出具的護理證明,一審判決按護理天數(shù)272天(其中60天兩人護理),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營養(yǎng)費根據(jù)住院天數(shù)272天計算并無不當;3、住院伙食補助費按30元/天的標準計算,未超過本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出差伙食補助標準,應予支持;4、交通費。結合劉某的住院時間及治療情況,一審判決酌情支持交通費600元并不過高;5、后續(xù)治療費13000元有鑒定意見為證,應予支持;6、關于初次鑒定費800元的承擔?!吨腥A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六條規(guī)定:“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因給第三者造成損害的保險事故而被提起仲裁或訴訟的,被保險人支付的仲裁或者訴訟費用以及其他必要的、合理的費用,除合同另有約定外,由保險人承擔”。鑒定費屬于受害人因主張賠償而產(chǎn)生的必要的、合理費用,保險條款并未明確約定不承擔鑒定費,故上訴人提出不承擔該鑒定費用的上訴請求,缺乏合同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7、關于再次鑒定費。經(jīng)本院審理查明,因各保險公司對部分受害人申請醫(yī)保外醫(yī)療費用的鑒定以及申請傷殘等級等重新鑒定,各保險公司共預交本次交通事故中六件案件的再次鑒定費8000元。該再次鑒定費系經(jīng)一審法院委托并發(fā)生在訴訟過程中的費用,可作為訴訟費處理,不影響本案的實體結果。鑒于醫(yī)保外醫(yī)療費用的鑒定屬各保險公司的舉證責任,且本案的重新鑒定意見與初次鑒定意見一致,故各保險公司應自行承擔該再次鑒定費用,一審判決對此未作處理并無不當。
最后,關于二審案件受理費的承擔問題。二審案件受理費與一審案件受理費不同,兩上訴人對作為提起上訴的當事人,與二審程序的啟動有直接關聯(lián)。依照《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兩上訴人有責任預交二審受理費,并根據(jù)其上訴請求的處理結果,負擔相應的二審受理費。上訴人人保財險吉安公司主張保險人不承擔二審受理費,容易導致保險人上訴權利的濫用,浪費司法資源,損害其他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處理并無不當。上訴人人保財險吉安公司與上訴人平安財險公司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其上訴請求均應予駁回。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151元,由上訴人人保財險吉安公司負擔847元,上訴人平安財險公司負擔304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 艷 審 判 員 袁進平 代理審判員 鄧 寒
書記員:宋迎娟 第1頁共14頁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