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錢場石料廠
王北平
呂海濤(湖北子彥律師事務所)
楊某某
吳鵬(湖北新天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原告):京山錢場石料廠,住所地湖北省京山縣錢場鎮(zhèn)。
投資人:明章玉,廠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北平,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湖北省京山縣永隆鎮(zhèn)。
委托訴訟代理人:呂海濤,湖北子彥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楊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qū)子陵鎮(zhèn)。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鵬,湖北新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京山錢場石料廠因與被上訴人楊某某承攬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京山縣人民法院(2016)鄂0821民初156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
本院于2017年1月13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3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上訴人京山錢場石料廠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北平、呂海濤,被上訴人楊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吳鵬到庭參加了訴訟。
經(jīng)合議庭評議,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京山錢場石料廠上訴請求:1、撤銷原判,改判支持京山錢場石料廠的訴訟請求;2、本案一、二審訴訟費由楊某某負擔。
事實和理由:一、京山錢場石料廠的起訴并未超過訴訟時效。
1、在(2013)鄂京山雁民初字第00068號民事判決書及(2016)鄂08民終422號民事判決書,京山錢場石料廠主張超付楊某某費用,實際是將其應當賠償?shù)倪`約損失進行計算與應付的加工費相減得出的結論。
2、無論楊某某要求京山錢場石料廠支付加工費,還是該廠要求楊某某賠償違約損失,其實質均是屬于對雙方協(xié)議書解除后的結算,而雙方至今未結算,應視為合同未完結。
3、一審法院對時效問題的認定不公平。
在原楊某某起訴京山錢場石料廠一案中,京山錢場石料廠就時效問題提出過抗辯,兩級法院認為本案合同沒有結算未超過訴訟時效;而京山錢場石料廠作為原告起訴時,一審法院卻以2011年6月4日作為訴訟時效的起算點,認為超過訴訟時效。
二、京山錢場石料廠所主張的楊某某未按約定生產(chǎn)量,完成生產(chǎn)任務應當賠償損失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應予支持。
1、楊某某在合同解除前的生產(chǎn)量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2011年1月結算的35091方,另一部分是(2016)鄂08民終422號民事判決書認定的2011年3、4月的生產(chǎn)量和外購部分共計16065方,合計51156方。
原審法院對此未予認定屬事實認定錯誤。
2、楊某某從一開始即未按照合同約定完成每月15000方的生產(chǎn)量,違約在先,故后續(xù)的行為系京山錢場石料廠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從訴爭合同的履行順序看,應該是楊某某先按約定完成生產(chǎn)量,故楊某某應賠償違約損失。
同時,因京山錢場石料廠與楊某某在2011年1月18日進行結算時未滿半年,故不能計算半年綜合數(shù),暫未扣除其未按約定生產(chǎn)量完成生產(chǎn)任務的違約損失。
楊某某答辯稱,一、關于訴訟時效問題。
1、在楊某某追償加工費一案中,京山錢場石料廠并未提出楊某某存在違約賠償?shù)膯栴};2、本案的訴訟時效起算點應為2011年6月4日;3、楊某某于2011年即向京山縣人民法院起訴,并非認為合同沒有進行結算而未完結。
二、關于楊某某是否應賠償損失的問題。
1、京山錢場石料廠未提供任何證據(jù)證明楊某某在2011年1月18日前的生產(chǎn)量,僅依據(jù)2011年1月18日的《結算表》并不能確定前期生產(chǎn)量;2、楊某某在第一個月的生產(chǎn)量已經(jīng)達到15000方,后京山錢場石料廠未依約支付加工費才導致無法完成合同約定的生產(chǎn)量。
楊某某享有先履行抗辯權,可以不履行繼續(xù)生產(chǎn)的義務;3、京山錢場石料廠并不存在任何損失。
因此,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
京山錢場石料廠向一審法院請求:1.判令楊某某賠償京山錢場石料廠經(jīng)濟損失316720元;2.判令楊某某賠償京山錢場石料廠設備易損件損失10000元(最終金額以司法鑒定為準);3.訴訟費用由楊某某負擔。
一審法院認定:2010年8月22日,京山錢場石料廠(甲方)與楊某某(乙方)簽訂了《合同書》,京山錢場石料廠將生產(chǎn)、放炮承包給楊某某。
合同約定由乙方自行采購生產(chǎn)設備所需易損件及生產(chǎn)維修、維護費用等由乙方負責。
開山爆破用藥(每噸炸藥含量其它費不得超過1.8萬元,超過由甲方承擔,民破站服務費1800元/月),乙方必須提前向甲方申報計劃。
結算方式:以轉運到機口的實際數(shù)量每車扣廢料2噸計算,總承包價15.50元/方(1.5噸為1方)。
月底扎帳,下月10號前至少付90%,年底付清,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
乙方要保養(yǎng)維護好一切設備,如因管理維護不到位和操作不當?shù)仍斐蓳p失,由乙方承擔。
生產(chǎn)量責任:乙方每月保證完成15000方以上生產(chǎn)任務,如完不成任務要承擔損失,甲方有權終止合同。
如乙方在正常情況下完不成15000方/月,少1方,每方扣乙方5元計算(按半年綜合數(shù))。
達到17000方/月以上,超1方甲方獎乙方1元/方。
協(xié)議有效期從2010年8月22日至2011年8月23日。
合同還對產(chǎn)品質量、安全責任等作了約定。
合同簽訂后,雙方開始履行合同。
2011年1月18日,雙方進行結算,確認京山錢場石料廠應付楊某某加工碎石款180670元,并制作了結算表。
其后楊某某繼續(xù)經(jīng)營至2011年4月28日。
期間,楊某某在2011年3月生產(chǎn)碎石711車12807噸,4月份生產(chǎn)碎石680車12328噸,加工外購碎石1745噸。
生產(chǎn)期間,所需配件由楊某某購買,配件更換作廢品處理變賣收益共計22902元,歸京山錢場石料廠享有。
2011年6月4日,楊某某向京山錢場石料廠郵寄了解除合同通知書,解除了雙方的合同。
合同解除后,楊某某向京山錢場石料廠返還設備及剩余配件,經(jīng)雙方清點,確認部分配件損壞。
2013年,楊某某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京山錢場石料廠支付加工費161581元及利息。
京山錢場石料廠應訴辯稱,該案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應駁回楊某某的訴訟請求;京山錢場石料廠已將全部款項支付給楊某某,楊某某訴請沒有事實依據(jù)應當駁回;楊某某在京山錢場石料廠處預支費用超過了應付的費用,京山錢場石料廠將另案起訴,要求楊某某返還多領部分;本案超過訴訟時效。
一審法院于2015年2月12日作出(2013)鄂京山雁民初字第00068號民事判決,確認京山錢場石料廠應支付楊某某加工費161581元,并支付利息。
京山錢場石料廠不服判決上訴于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于2016年7月25日作出(2016)鄂08民終422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在案件二審中,京山錢場石料廠提出楊某某未完成生產(chǎn)任務,應賠償損失227041.70元的反訴請求,因楊某某不同意在二審中調(diào)解,二審對此未予處理,但告知京山錢場石料廠可另行起訴。
為此,京山錢場石料廠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
一審法院認為,關于楊某某在合同履行期間是否未完成合同約定的生產(chǎn)量以及如未完成生產(chǎn)量楊某某應否承擔相應責任的問題。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
本案京山錢場石料廠主張楊某某在生產(chǎn)期間僅生產(chǎn)石料51156方,少生產(chǎn)63344方,并提供了楊某某主張加工費一案的生效判決證明楊某某生產(chǎn)量少于合同約定數(shù)量。
但荊門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鄂08民終422號民事判決,僅對楊某某在2011年3、4月期間的生產(chǎn)量進行了認定,對前期的生產(chǎn)量并未作認定。
對前期的合同履行,僅依據(jù)京山錢場石料廠提供的2011年1月18日的結算表對結欠的加工費進行了認定。
因加工費的確定應根據(jù)總的生產(chǎn)量、已付加工費、生產(chǎn)開支等因素綜合確定,根據(jù)該結算表載明的結欠加工費并不能認定前期的生產(chǎn)量,京山錢場石料廠對楊某某2011年1月18日前生產(chǎn)石料的數(shù)量并未提供證據(jù)證明。
至于2011年3、4月期間楊某某生產(chǎn)的石料,根據(jù)生效判決認定的事實,確實存在不足合同約定的每月15000方的情形,但因合同約定的15000方是在正常情況下楊某某應當完成的生產(chǎn)任務,由于京山錢場石料廠之前一直存在未按合同約定支付加工費的違約行為,且該行為足以影響楊某某的正常生產(chǎn),京山錢場石料廠要求楊某某承擔生產(chǎn)量不足的民事責任,理由不足。
關于楊某某對于移交清單上載明的配件損壞應否承擔賠償責任的問題。
合同約定楊某某要保養(yǎng)維護好一切設備,如因管理維護不到位和操作不當?shù)仍斐蓳p失,由楊某某承擔。
根據(jù)京山錢場石料廠提供的證據(jù)來看,僅有移交清單載明存在部分配件損壞,因生產(chǎn)過程中,正常情況下亦難免因機械磨損等造成設備、配件的損壞,僅根據(jù)移交清單并不能認定配件損壞系因楊某某管理維護不到位和操作不當?shù)仍斐?,且配件更換由楊某某購買,配件更換作廢品處理變賣收益已由京山錢場石料廠享有,該廠據(jù)此要求楊某某賠償配件損失,不符合合同約定的條件,其請求缺乏依據(jù)。
關于本案是否已過訴訟時效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京山錢場石料廠要求楊某某賠償損失的請求權應從合同解除之日起算。
涉案合同于2011年6月4日解除,京山錢場石料廠僅在楊某某訴該廠支付加工費案上訴時才提出賠償生產(chǎn)量不足的損失請求,而該案一審作出的時間是2015年2月12日,上訴時間當于此后。
而從2011年6月4日至2015年2月12日,明顯已超過了法律規(guī)定的兩年的訴訟時效期間。
而關于配件損失的請求,京山錢場石料廠是在本案中才初次提出,亦明顯超過訴訟時效期間。
綜上,京山錢場石料廠主張楊某某生產(chǎn)量不足無證據(jù)證實,要求楊某某承擔生產(chǎn)量不足及配件損壞的賠償責任,理由均不成立,應不予支持。
即便京山錢場石料廠主張的兩項損失存在,因其未在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行使權利,對其請求,亦應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第一款 ?規(guī)定,判決:
駁回京山錢場石料廠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6201元,由京山錢場石料廠負擔。
二審中,京山錢場石料廠提交證據(jù)一份:2011年1月18日京山錢場石料廠與楊某某簽訂的《結算表》,證明2010年8月27日至2011年1月10日楊某某生產(chǎn)碎石35091方。
楊某某質證稱,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該證據(jù)不屬于新的證據(jù),且計算生產(chǎn)方量應該將放炮、轉運費、進機口三項的方量數(shù)據(jù)相加,而非僅為進機口方量。
經(jīng)審核,楊國洪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對其真實性予以確認。
該份結算表記載,2010年8月27日至2011年1月10日,放炮37467方,轉運費39597方,進機口35091方。
雙方爭議楊國洪生產(chǎn)碎石的方量是僅指進機口的方量還是上述三項相加之和。
對該爭議,本院認為,1、2010年8月22日的合同書第2條“結算方式”記載,以轉運到機口的實際數(shù)量每車扣廢料2噸計算,總承包價15.50元/方。
這表明結算價款以轉運到機口的碎石數(shù)量為基礎;2、從合同書第2條記載的總承包價15.5元/方的明細來看(轉運費1.5元/方,放炮7元/方,人工費1.5元/方,材料費5.5元/方),碎石生產(chǎn)應是包括開采、運輸及加工三個環(huán)節(jié),即同一方石料要經(jīng)開采、運輸及加工后才成為可交付的成品。
且該條約定結算時對轉運到進機口的碎石數(shù)量每車還應扣廢料2噸。
由此,碎石生產(chǎn)量的計算,也只應以進機口的數(shù)量為準。
基于上述理由,對京山錢場石料廠提交《結算表》的證明目的予以采信。
二審查明,2010年8月27日至2011年1月10日楊某某的生產(chǎn)量為35091方。
其他事實與原審查明的事實相同,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二審中雙方爭議的法律問題為:一、京山錢場石料廠起訴是否超過訴訟時效;二、楊某某是否應按合同約定向京山錢場石料廠賠償損失。
(一)京山錢場石料廠起訴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京山錢場石料廠主張本案的起訴未過訴訟時效,一審法院認定有誤。
對于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 ?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本案系承攬合同糾紛,京山錢場石料廠依據(jù)雙方簽訂的《合同書》第6條,要求楊某某承擔違約賠償責任。
第6條“生產(chǎn)量責任”:乙方每月保證完成15000方以上生產(chǎn)任務,如完不成任務要承擔損失,甲方有權終止合同。
如乙方在正常情況下完不成15000方/月,少1方每方扣乙方5元計算(按半年綜合數(shù))。
據(jù)此,可以確認1、楊某某每月生產(chǎn)碎石需達到15000方以上;2、如達不到,按半年綜合數(shù)計算應扣減的價款。
合同履行過程中,京山錢場石料廠與楊某某盡管于2011年1月18日進行過一次結算,但此時生產(chǎn)時間尚未滿半年,京山錢場石料廠行使請求權的條件未滿足。
其后楊某某繼續(xù)履行合同至2011年4月28日,并于2011年6月4日向京山錢場石料廠送達了解除合同通知書,京山錢場石料廠未提出異議,該合同終止履行。
合同解除后,雙方雖未對2011年1月18日至2011年4月28日期間的生產(chǎn)量進行結算,但2011年9月雙方在京山縣人民法院的組織下,曾就加工費的給付進行過調(diào)解。
此時,京山錢場石料廠應知2011年1月18日至2011年4月28日期間楊某某的生產(chǎn)量,已可判斷楊某某是否構成違約及向其主張違約賠償責任,即本案訴訟時效應自此時起算。
再看京山錢場石料廠此后主張權利的情況。
1、本案二審庭審中,京山錢場石料廠稱2011年9月楊某某起訴時,其提出了反訴,但其未提供證據(jù)證明。
2、京山錢場石料廠又稱2013年6月,楊某某再次起訴時,其向楊某某主張過違約賠償,證據(jù)為(2016)鄂08民終422號民事判決書第2頁京山錢場石料廠答辯意見第3點。
該處記載內(nèi)容為“楊某某在京山錢場石料廠預支費用超過了其應支付的費用,其將另案起訴,要求楊某某返還多領的部分”。
從內(nèi)容來看,該項答辯意見僅表明:(1)京山錢場石料廠認為其超付加工費,而未提出對方違約;(2)京山錢場石料廠亦未抗辯抵銷加工費,而是稱將另案起訴。
故就此而言,不能認定京山錢場石料廠此時主張過權利。
3、京山錢場石料廠稱2015年2月其上訴時,明確提出對方未達到約定的生產(chǎn)量,要求扣減加工費。
(2016)鄂08民終422號判決書第6頁,確有京山錢場石料廠要求扣減加工費的記載,但此時距2011年9月,已明顯超過二年。
綜上,京山錢場石料廠未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向楊某某主張權利,一審法院認定其起訴超過訴訟時效正確。
(二)楊某某是否應賠償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
本案中,京山錢場石料廠主張楊某某未按約定完成每月生產(chǎn)量,楊某某對總生產(chǎn)量未達到約定的數(shù)量不持異議,但提出首月其生產(chǎn)量已達到15000方,此后因京山錢場石料廠未按約定支付加工費,故后期減少生產(chǎn)量。
因京山錢場石料廠二審提交的《結算表》及已生效的(2016)鄂08民終422號民事判決,均可證實京山錢場石料廠存在未按約支付加工費的行為,由此,楊某某抗辯稱因對方未按時支付費用而減產(chǎn)應可成立。
此情形下,京山錢場石料廠的賠償請求如欲成立,需證明楊某某第一個月的生產(chǎn)量未達到約定的標準。
而該廠所舉證據(jù)并不能證明楊某某第一個月的生產(chǎn)量未達到15000方,故其應承擔不利的后果。
綜上,京山錢場石料廠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且其未能提交證據(jù)證明楊某某首月生產(chǎn)量未達到合同約定之標準,一審法院對其請求不予支持,并無不當。
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6201元,由上訴人京山錢場石料廠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二審中雙方爭議的法律問題為:一、京山錢場石料廠起訴是否超過訴訟時效;二、楊某某是否應按合同約定向京山錢場石料廠賠償損失。
(一)京山錢場石料廠起訴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京山錢場石料廠主張本案的起訴未過訴訟時效,一審法院認定有誤。
對于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七條 ?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
本案系承攬合同糾紛,京山錢場石料廠依據(jù)雙方簽訂的《合同書》第6條,要求楊某某承擔違約賠償責任。
第6條“生產(chǎn)量責任”:乙方每月保證完成15000方以上生產(chǎn)任務,如完不成任務要承擔損失,甲方有權終止合同。
如乙方在正常情況下完不成15000方/月,少1方每方扣乙方5元計算(按半年綜合數(shù))。
據(jù)此,可以確認1、楊某某每月生產(chǎn)碎石需達到15000方以上;2、如達不到,按半年綜合數(shù)計算應扣減的價款。
合同履行過程中,京山錢場石料廠與楊某某盡管于2011年1月18日進行過一次結算,但此時生產(chǎn)時間尚未滿半年,京山錢場石料廠行使請求權的條件未滿足。
其后楊某某繼續(xù)履行合同至2011年4月28日,并于2011年6月4日向京山錢場石料廠送達了解除合同通知書,京山錢場石料廠未提出異議,該合同終止履行。
合同解除后,雙方雖未對2011年1月18日至2011年4月28日期間的生產(chǎn)量進行結算,但2011年9月雙方在京山縣人民法院的組織下,曾就加工費的給付進行過調(diào)解。
此時,京山錢場石料廠應知2011年1月18日至2011年4月28日期間楊某某的生產(chǎn)量,已可判斷楊某某是否構成違約及向其主張違約賠償責任,即本案訴訟時效應自此時起算。
再看京山錢場石料廠此后主張權利的情況。
1、本案二審庭審中,京山錢場石料廠稱2011年9月楊某某起訴時,其提出了反訴,但其未提供證據(jù)證明。
2、京山錢場石料廠又稱2013年6月,楊某某再次起訴時,其向楊某某主張過違約賠償,證據(jù)為(2016)鄂08民終422號民事判決書第2頁京山錢場石料廠答辯意見第3點。
該處記載內(nèi)容為“楊某某在京山錢場石料廠預支費用超過了其應支付的費用,其將另案起訴,要求楊某某返還多領的部分”。
從內(nèi)容來看,該項答辯意見僅表明:(1)京山錢場石料廠認為其超付加工費,而未提出對方違約;(2)京山錢場石料廠亦未抗辯抵銷加工費,而是稱將另案起訴。
故就此而言,不能認定京山錢場石料廠此時主張過權利。
3、京山錢場石料廠稱2015年2月其上訴時,明確提出對方未達到約定的生產(chǎn)量,要求扣減加工費。
(2016)鄂08民終422號判決書第6頁,確有京山錢場石料廠要求扣減加工費的記載,但此時距2011年9月,已明顯超過二年。
綜上,京山錢場石料廠未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向楊某某主張權利,一審法院認定其起訴超過訴訟時效正確。
(二)楊某某是否應賠償損失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 ?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
本案中,京山錢場石料廠主張楊某某未按約定完成每月生產(chǎn)量,楊某某對總生產(chǎn)量未達到約定的數(shù)量不持異議,但提出首月其生產(chǎn)量已達到15000方,此后因京山錢場石料廠未按約定支付加工費,故后期減少生產(chǎn)量。
因京山錢場石料廠二審提交的《結算表》及已生效的(2016)鄂08民終422號民事判決,均可證實京山錢場石料廠存在未按約支付加工費的行為,由此,楊某某抗辯稱因對方未按時支付費用而減產(chǎn)應可成立。
此情形下,京山錢場石料廠的賠償請求如欲成立,需證明楊某某第一個月的生產(chǎn)量未達到約定的標準。
而該廠所舉證據(jù)并不能證明楊某某第一個月的生產(chǎn)量未達到15000方,故其應承擔不利的后果。
綜上,京山錢場石料廠起訴已超過訴訟時效期間,且其未能提交證據(jù)證明楊某某首月生產(chǎn)量未達到合同約定之標準,一審法院對其請求不予支持,并無不當。
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6201元,由上訴人京山錢場石料廠負擔。
審判長:王小云
書記員:馬詠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