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鄭某某,個體工商戶。
委托代理人:賈孔林,湖北惠山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住所地京山縣八里途經濟開發(fā)區(qū)景觀大道。
法定代表人:蔣濤,該大隊大隊長。
委托代理人:劉桂霞,湖北惠山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伍清平,湖北惠山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鄭某某因與被上訴人京山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以下簡稱京山縣交警大隊)侵權責任糾紛一案,不服京山縣人民法院(2015)鄂京山民一初字第0010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2月16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6年3月4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鄭某某的委托代理人賈孔林,被上訴人京山縣交警大隊的委托代理人劉桂霞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原告鄭某某訴稱,其系京山縣京正糧油有限公司業(yè)主,2013年7月8日1時40分許,京山縣京正糧油有限公司公司員工張金凱駕駛鄂A×××××號重型廂式貨車在省道86KM+700M路段發(fā)生交通事故,將一身份不明男子撞傷,后該男子經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為此,鄭某某墊付醫(yī)療費631元、喪葬費7500元。后應京山縣交警大隊要求,鄭某某以個人名義分兩次向京山縣交警大隊預交賠償款共計11萬元,京山縣交警大隊出具了收據。由于本案交通事故中死者的身份不明,至今未有權利人提出賠償請求,鄭某某預交的11萬元賠償款仍存放在京山縣交警大隊處,根據現行法律規(guī)定京山縣交警大隊不能收取該賠償款,其行為構成不當得利,故向法院起訴要求予以返還。后在訴訟過程中,因京山縣交警大隊將該賠償款交付給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鄭某某遂變更訴訟請求及理由,主張京山縣交警大隊非法處分其財產,侵害其財產權利,要求京山縣交警大隊承擔侵權責任,賠償其損失11萬元并支付利息,訴訟費用由京山縣交警大隊負擔。
原審查明,鄭某某系京山縣京正糧油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2013年7月8日,京山縣京正糧油有限公司員工張金凱駕駛鄂A×××××號重型廂式貨車在107省道發(fā)生交通事故,將一身份不明男子撞傷,后該男子經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京山縣交警大隊于2013年7月25日作出京公交認字(2013)第A053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張金凱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京山縣人民法院于2013年12月12日作出(2013)鄂京山刑初字第00166號刑事判決書,判決張金凱犯交通肇事罪。事故發(fā)生后,鄭某某分別于2013年7月8日、24日為該事故向京山縣交警大隊交付賠償款20000元、90000元,共計110000元,京山縣交警大隊分別出具了收據,收據上均載明為“鄂A×××××大貨車賠償費”。京山縣交警大隊于2015年7月24日通過單位內勤的個人賬戶,將該筆款項交付至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賬戶。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開具非稅收入通用票據,該票據列明收款金額為110000元,付款人“鄭某某(駕駛員張金凱)”,項目名“專用基金-救助基金”。
另查明,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系京山縣機構編制委員會授權成立,主要負責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的籌集、墊付、追償等相關使用、管理工作。
原審認為,關于京山縣交警大隊將代收鄭某某的賠償款交給付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行為的合法性。根據《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試行辦法》第三十九條及《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實施辦法(試行)》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之規(guī)定,張金凱鄂A×××××號貨車造成的交通事故,屬于“沒有請求損害賠償權利人或者無法確定權利人的人身損害賠償”情形,鄭某某交付京山縣交警大隊的款項屬于張金凱駕駛鄂A×××××號貨車導致交通事故的賠償款,侵權損害事實確已存在,京山縣交警大隊將相關賠償款通過銀行轉賬方式轉入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于法有據,該基金管理辦公室收取賠償款屬于依法行使行政職能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的規(guī)定,鄭某某無法提交證據證明京山縣交警大隊將張金凱駕駛鄂A×××××號貨車導致交通事故的賠償款110000元交付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存在過錯,故對其主張不予支持。
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原審判決:駁回鄭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500元,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1250元,由鄭某某負擔。
本院認為,一般侵權行為的責任構成要件有四,即加害行為、損害結果、過錯及因果關系,四要件互為關聯(lián),缺一不可。具體就本案而言,涉案交通事故發(fā)生后,鄭某某向京山縣交警大隊預付交通事故賠償款系其自愿行為,根本目的在于對賠償權利人之損失為一定價值之金錢保證,實踐中兼具賠償責任最終確定后可直接轉化為賠償款之功用,而京山縣交警大隊收取該“賠償款”應在賠償責任最終確定前的合理期限內為賠償權利、義務雙方盡必要保管職責,當然亦不妨礙可依上述根本目的為其他妥善之處置行為。在涉案交通事故受害者身份無法確定,賠償權利人一直未出現的情況下,京山縣交警大隊將上述賠償款轉交至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主觀上是否存在過錯,客觀上是否存在加害行為是本案的關鍵。從鄭某某主張京山縣交警大隊違背其意愿惡意處分財產的加害行為分析,京山縣交警大隊向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轉交賠償款既符合《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實施辦法(試行)》相關規(guī)定精神,又屬保障賠償權利人出現后及時、足額獲得賠償權利的行為,從行為和主觀狀態(tài)角度判斷,該行為不僅未違背鄭某某最初預付賠償款的意圖,更是對鄭某某預付賠償款目的的實際履行,不存在惡意侵害其民事權益的行為。從鄭某某主張京山縣交警大隊故意或者過失將賠償款交付至所謂“無權受領主體”的過錯行為的分析,考慮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是否有權收取涉案賠償款,應依其法定職責由有權主體依法進行評判,不宜在侵權責任案件中作出評判,退一步僅從京山縣交警大隊是否已盡到妥善轉付的注意義務而言,因《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實施辦法(試行)》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道路救助基金有權收取無法確定賠償權利人的人身損害賠償款,京山縣交警大隊以此為憑認為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屬有權收取涉案賠償款的主體并為轉付,并非無根據的恣意行為,已經盡到了妥善轉付的注意義務,并不存在故意或過失而將賠償款轉付至“無權受領主體”的過錯行為。綜上,京山縣交警大隊轉交鄭某某預付賠償款至京山縣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管理辦公室的行為主觀上并無過錯,客觀上并未侵害鄭某某民事權益,原審認定該行為不構成侵權,符合法律規(guī)定,依法應予維持。
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經合議庭評議,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500元,由上訴人鄭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肖芄 審 判 員 李偉 代理審判員 李瑞
書記員:周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