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
五大連池國某熱力有限責任公司,住址,五大連池市和平大街。
法定代表人:楊明卿,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玉成,黑龍江啟虹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某,女,****年**月**日出生,漢族,無業(yè),住五大連池市。
原告
五大連池國某熱力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熱力公司)訴被告王某供用熱力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1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被告熱力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玉成到庭參加訴訟,原告王某經(jīng)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庭審。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熱力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王某給付供熱費及滯納金69,276元;2.判令王某給付逾期滯納金自2018年4月20日至實際給付之日;3.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王某居住的石油綜合樓1單元4樓1號樓房,供熱收費面積94.85平方米,供熱單價32元,王某從2008年10月15日供暖期開始拖欠供熱費。截止2018年4月20日供暖期結束,王某累計拖欠供熱本金26,186元,三年滯納金累計43,090元,熱力公司每年供暖期內(nèi)委派收費員催繳未果。根據(jù)《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第2條、第44條,《五××市城區(qū)集中供熱管理試行辦法》第26條、第28條,五大連池市物價局《關于國某熱力公司取暖費標準的批復》,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決。
王某在舉證期內(nèi)未提交答辯狀。
熱力公司為支持自己的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證據(jù)如下:
1.五大連池市人民政府五政發(fā)(2008)44號文件《五大連池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五××市城區(qū)集中供熱管理試行辦法的通知》,其中第26條和28條,證明供熱樓中夾層一帶二商服樓熱費收繳按100%收取,層高超過2.2米的沒有供熱設施的按80%收取。供熱用戶所欠熱費逾期不繳納按欠費總額的千分之一按日加收滯納金。
2.五××市物價局五價發(fā)(2009)21號文件《五××市物價局關于國某熱力公司2009-2010年取暖費標準的通知》,證明居民住宅樓供熱價格按照取暖建筑面積收取,每平方米32元,居民車庫按照建筑面積收取每平方米32元,商服房屋和辦公用房供熱價格按照取暖面積收取每平方米44元。
對證據(jù)1和證據(jù)2,王某未出庭質(zhì)證。
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lián)性本院予以確認。
王某未向法庭提交證據(jù)。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法庭調(diào)查,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經(jīng)審理查明,王某居住在五××市石油綜合樓1單元401室。根據(jù)《五大連池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五××市城區(qū)集中供熱管理試行辦法的通知》【五政發(fā)(2008)44號文件】,其中第26條和28條規(guī)定,供熱樓中夾層一帶二商服樓熱費收繳按100%收取,層高超過2.2米的沒有供熱設施的按80%收取,供熱用戶所欠熱費逾期不繳納按欠費總額的千分之一按日加收滯納金。五××市物價局《五××市物價局關于國某熱力公司2009-2010年取暖費標準的通知》【五價發(fā)(2009)21號文件】規(guī)定,居民住宅樓供熱價格按照取暖建筑面積收取,每平方米32元。王某房屋供熱面積94.85平方米,每年應收取的熱費為3,035元,2009年交了部分熱費,尚欠1,906元,從2010年開始至2018年4月份累計欠費26,186元,各期滯納金累計43,090元。累計拖欠熱費及滯納金共計69,276元。
本院認為,供熱單位與用戶之間應簽訂供用熱合同,事實上已形成供用熱關系而沒簽訂合同的用戶,應視為事實合同關系。這種合同屬于雙務合同,熱力公司供熱,用戶用熱付費。從2009年開始,王某就開始無理由的惡意拖欠熱費,熱力公司要求其全額交費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王某逾期未交納熱費,供熱單位可以自逾期之日起,按照所欠熱費總額的千分之一按日加收滯納金,符合法律規(guī)定。
綜上所述,熱力公司要求王某補交熱費合理部分的訴求,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八十二條、第一百八十四條、《黑龍江省城市供熱條例》第二十五條、第四十五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王某補交給原告五大連池國某熱力有限責任公司熱力費2008年至2018年4月份熱費26,186元及滯納金43,090元,共計69,276元。
二、被告王某從2018年4月20日始至實際給付之日,按照所欠熱費總額的千分之一按日加收滯納金,給付原告五大連池國某熱力有限責任公司。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532元,由被告王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河市中級人民法院。
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履行期限屆滿后二年內(nèi)。
審判長 李文華
人民陪審員 郭俊紅
人民陪審員 姜洪艷
書記員: 王琦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