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于連營,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新寶,河北暢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英剛,河北暢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河北三陽盛業(yè)農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棗強縣馬屯鎮(zhèn)前青花村。
法定代表人:于某某,經理。
被告: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訴訟代理人:桑國磊,河北賓鴻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于連營與被告河北三陽盛業(yè)農業(yè)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陽公司)、于某某與公司有關的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2月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7年5月4日、6月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于連營和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新寶、趙英剛及被告三陽公司、被告于某某及其訴訟代理人桑國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于連營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兩被告支付欠款834000元;2.兩被告支付違約金41700元。事實與理由:原告作為被告三陽公司名義股東,為三陽公司經營投入(主要包括廠房建設、土地租賃費用等)共計834000元,支出憑證已全部交給三陽公司,該公司2016年6月22日向原告出具欠條,承諾于2016年12月31日前向原告付清以上款項,逾期則承擔5%的違約金,并由三陽公司實際控制人于某某對以上債務承擔連帶擔保責任。但二被告至今未履行給付及保證義務,請求依法裁判。提供三陽公司欠條和于連營***4885銀行卡流水支持訴訟主張。
三陽公司訴訟中撤回承認原告全部訴訟請求的書面答辯意見,庭審中辯稱:1.出具欠條時沒看內容,不同意記載的內容;2.于某某當時并不是公司法定代表人,也無權代表公司出具欠條,欠條無效。
于某某撤回承認原告全部訴訟請求的書面答辯意見,庭審中辯稱:1.于某某出具欠條時不是法定代表人,無權代表公司出具欠條,欠條無效;2.原告以公司收購股權方式收回投資違反公司法規(guī)定;3.公司股東存在抽逃出資情況,對此產生的保證責任不合法,不負擔保責任。提供三陽公司工商登記變更資料、河北三陽盛業(yè)玻璃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玻璃鋼公司)名稱變更資料支持答辯主張。
針對當事人提交的證據,本院組織了證據質證。
對有爭議的證據,本院認定如下:1.原告提供的2016年6月22日欠條,二被告認同真實性,但不認同金額和欠款合法性,該欠條能夠證明三陽公司出具欠條行為和于某某的擔保承諾,與本案有關聯(lián),本院予以認定;2.于連營提供的個人銀行卡流水記錄,兩被告認為不能證明玻璃鋼公司為三陽公司實際投資人,該記錄能反映出三陽公司設立時的出資情況,與本案有關聯(lián),本院予以認定;3.于某某提供的三陽公司、玻璃鋼公司工商登記信息復印件,于連營認為未加蓋公章否認其真實性,因該復印件與公開的兩個公司登記信息一致,能夠證明兩公司的工商登記變更信息,與本案有關聯(lián),本院予以認定。
根據以上確認的證據和調查,本院查明事實如下:
2013年,于某某與于連營同前青花村村民簽訂了租賃土地搞養(yǎng)殖項目的協(xié)議;
同年3月份始,案外人于連保出資建設以上養(yǎng)殖項目,后期因資金不足,增加于連營繼續(xù)投資建設。
2013年12月17日,三陽公司注冊成立,登記股東分別為于連營出資209萬元;于某某出資109萬元;河北三陽盛業(yè)玻璃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玻璃鋼公司)出資100萬元。
以上登記股東均未實際出資,注冊驗資資金由玻璃鋼公司提供,驗資后退回玻璃鋼公司。于連營任三陽公司經理。
2016年6月21日,于連營將所持三陽公司209萬元股份轉讓給于某某;同日于某某使用玻璃鋼公司作廢公章將玻璃鋼公司所持100萬元股份讓于自己;兩份股權轉讓均無對價于某某亦未付款。當月23日三陽公司股權登記變更,于某某任經理。
2016年6月22日三陽公司向于連營出具欠條,載明“于連營作為三陽公司的名義股東,為三陽公司經營投入共計83.4萬元整,支出憑證已全部交給三陽公司。三陽公司承諾于2016年12月31日前向于連營付清以上全部款項,逾期則承擔5%的違約金。于某某作為三陽公司實際控制人對上述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此外,于連營與三陽公司及其他股東之間不存在任何爭議?!?,三陽公司蓋公章,于某某在保證人處簽字。
之后,于連營向于某某催要上述欠款未還。
另查,玻璃鋼公司稱三陽公司驗資資金由其向各股東提供,分別從各股東投資賬戶轉至三陽公司驗資賬戶,驗資后全部退回;其目的是出借驗資幫助企業(yè)注冊,并未向三陽公司實際注資,也未行使過股東權利。
本院認為,本案系爭款是于連營建設三陽公司過程中投入的資金。
三陽公司登記股東均未按驗資報告實際出資,于連營作為三陽公司的登記股東實際投資為本案系爭金額,其稱“墊資”在公司建成后按全部出資的20%收取利潤符合公司設立后股權處置的特征,本案于連營與其它登記股東間的股權轉讓糾紛應另案處理。
三陽公司向于連營出具的欠條是公司向股東返還出資的行為,違反“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的規(guī)定,應為無效。
于某某為上述欠款提供的保證亦因主合同無效而無效,不承擔保證責任。于某某在三陽公司設立和受讓股權過程中均沒有實際向三陽公司投入資金,作為登記股東與實際出資人的股權變動應另案解決。
于連營要求三陽公司給付系爭欠款和于某某承擔保證責任的請求,與法相悖,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于連營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2557元,由原告于連營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衡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屈其凱 審判員 張世和 審判員 張玉喬
書記員:桂士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