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于良才。
委托代理人:董禮娟,河北朋濤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住所地唐某市路北區(qū)衛(wèi)國路259號。
負責人石洪峰,職務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侯再爽,河北東明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于良才與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審判員趙立新獨任審判。原告于良才的委托代理人董禮娟,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侯再爽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所有的冀B×××××小型轎車在被告處投保車輛損失保險、不計免賠險等險種,保險期間自2014年1月25日0時起至2015年1月24日24時止。保險合同的第一受益人為北京現(xiàn)代汽車金融有限公司,但該公司出具貸款結(jié)清函載明“原告于2014年10月9日已付清汽車抵押貸款合同中明列的所有款項,汽車抵押貸款合同已經(jīng)終止”。2014年8月8日4時20分許,原告駕駛冀B×××××小型轎車,由李興莊出來行駛至205國道道口時左轉(zhuǎn),與沿205國道由西向東行駛的杜建廣駕駛的冀A×××××冀A×××××掛半掛車肇事,致兩車及豐南交通局的中心隔離帶損壞的交通事故。后經(jīng)唐某市豐南區(qū)公安交警大隊認定:原告于良才與杜建廣各負此次事故的同等責任,豐南交通局無責任。本次事故給原告造成的損失如下:車輛損失人民幣36077元、價格鑒證服務費人民幣1080元、拆解費人民幣2885元、施救費人民幣1440元,路產(chǎn)損失共計人民幣980元,原告賠付人民幣490元。
以上事實有原、被告間的陳述及原告提供的保險單、于良才駕駛證復印件、冀B×××××小型轎車機動車行駛證復印件、機動車所有權(quán)證書復印件、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價格鑒證報告書、鑒證費票據(jù)、拆解費票據(jù)、施救費票據(jù)、損壞路產(chǎn)賠償單復印件、賠償憑證、北京現(xiàn)代汽車金融有限公司貸款結(jié)算函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機動車損失保險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此合同成立、有效。唐某市豐南區(qū)公安交警大隊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與法無悖,本院予以確認。原告主張保管費、服務費,此費用不為保險合同理賠范圍,故對原告的主張不予支持。被告主張原告的車輛損失應扣除對方車輛交強險賠償后承擔事故50%的賠償責任,此主張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名共和國保險法》解釋(二)第十九條的規(guī)定,故對被告此主張不予支持;被告主張原告的車輛損失、公估費用、施救費用過高,拆解費屬重復計算不予賠付,但上述費用系原告查明和確定保險事故的性質(zhì)、原因和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且被告無證據(jù)予以證實,故對其主張不予支持;被告主張原告賠償三者的路產(chǎn)損失應提供收款單位收款的合法票據(jù),但此賠償款系原告通過公安交警機關(guān)予以賠償,有公安交警機關(guān)的賠償憑證予以證實,故對其主張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四條、第六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名共和國保險法》解釋(二)第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在車輛損失險保險限額內(nèi)給付原告保險金人民幣41972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425元,由被告中國平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河北省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如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的,按未上訴處理。
審判員 趙立新
書記員:趙旭 原告損失明細: 1、車輛損失:36077元 2、價格鑒證服務費:1080元 3、拆解費:2885元 4、施救費:1440元 5、路產(chǎn)損失:490元。 合計:41972元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