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于肖某。
委托代理人姜濤、鮑振領,河北銘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陽某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
負責人李士軍,總經(jīng)理。
地址滄州市運河區(qū)水月寺大街華西小區(qū)E區(qū)圖書大廈。
委托代理人張林,該公司職員。
委托代理人魏玉和,河北衡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于肖某訴被告陽某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于肖某及委托代理人鮑振領,被告陽某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委托代理人魏玉和、張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于肖某訴稱,原告于2008年3月9日到被告處工作,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原告先后負責保險銷售和出險查勘工作。由于原告的工作性質(zhì),沒有休息日、節(jié)假日,并且長期加班。2009年11月雙方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2009年11月起被告為原告繳納了各項社會保險。2013年1月原告向被告提出仲裁主張權利。經(jīng)仲裁裁決,原告不服,現(xiàn)起訴要求被告補繳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的社會保險費;支付未簽書面合同雙倍工資賠償金;支付加班工資50398元及賠償金金50398元;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被告陽某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辯稱:一、關于原告訴求第一項,超過了一年的仲裁時效。原告主張的是2010年6月份以前社會保險,應在2011年6月份之前主張,原告2012年11月17日申請仲裁,超過仲裁時效。二、原告在仲裁時,沒有要求雙倍工資。另外,雙倍工資也不是勞動報酬,實際是一種賠償款,也適用一年的訴訟時效,不適用原告說的從雙方勞動合同終止之日起起算,也應從行為發(fā)生之日起一年的時效。三、原告不存在加班的事實,所以加班費沒有事實根據(jù)。另外,雙方終止勞動合同的原因不是由于被告的違法行為造成的,是由于原告主動請辭,雙方解除勞動合同,所以不存在賠償金的問題。基于原告前三項訴求不成立,所以第四項訴訟費應由原告承擔。請求法庭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原告向法庭提供了以下證據(jù):1、2009年6月1日原、被告訂立的勞動合同書。2、在勞動仲裁時,被告提供的為原告繳納各項保險的表格一套若干頁。3、在勞動仲裁時,被告提交的原告從2008年3月到被告處工作及原告2012年3月離開被告工作的工資表格。上述證據(jù)證明原告的入職的時間、工資數(shù)額,以及在工作期間在各個部門調(diào)動的情況,一開始在銀保部,后來到業(yè)務部,之后又到客服查勘部。4、證人王某、李某、劉某出具的書面證言并出庭作證。主要內(nèi)容是原告在2008年3月通過社會招收,并分到了銀保部,后到客服部,負責查勘定損工作,之后到出租車管理部,負責出租車業(yè)務。除了春節(jié)放假休息外,其余工休節(jié)假日不能正常休息或者倒休,也沒有享受加班工資的待遇。也沒辦理養(yǎng)老保險的一些社會保險的待遇,原告及其他同事多次向領導反映此事,一是社會福利,二是加班費,領導說由于公司費用緊張,并沒有真正落實。
就原告提交的證據(jù)1、2、3,被告對其真實性無異議,就原告申請證人李某、劉某、王某的出庭證言,被告有異議,認為該證據(jù)不真實。
被告提交2012年3月1日原告交給被告單位的個人聲明一份及辭職報告一份,證明原告辭職的原因,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的原因是原告自己原因,所以不應有補償金。被告就上述證據(jù)質(zhì)證認為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2008年3月到被告處從事出險查勘工作。2010年6月1日,雙方簽訂2010年6月1日起至2013年5月31日止的3年期勞動合同,2009年11月起,被告為原告繳納了各項社會保險。2012年3月1日,原告向被告提交:《個人聲明》,提出與被告解除勞動合同,聲明載明“在本人于公司工作期間,與公司不存在任何勞資入社保糾紛。本人主動提出離司后,相關工作已交接清楚,公司于2012年3月10日將最后一期工資發(fā)放與我后,工資報酬已結算清,社保費用已于公司結算清,勞動關系解除,不存在任何糾紛。第二天即3月2日原告提交辭職報告辦理了離職手續(xù)。之后原告于肖某向滄州市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被告陽某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補足原告工作期間的各項社會保險,支付原告加班費50398元,支付原告經(jīng)濟賠償金36000元、經(jīng)濟補償金8000元。滄州市勞動仲裁委員會在2013年4月7日作出滄勞人仲案裁字(2013)第236號仲裁裁決書,以原告仲裁申請超過訴訟時效和證據(jù)不足為由,駁回其仲裁申請。原告為此訴至法院,要求被告補繳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的社會保險費;支付未簽書面合同雙倍工資賠償金;支付加班工資50398元及賠償金金50398元;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本院認為,原告于肖某在本次起訴的訴求之一是要求被告陽某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支付未簽書面合同期間的雙倍工資賠償金,但該訴求在其仲裁申請中并未主張,故本院對此不予支持?!秳趧訝幾h調(diào)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繳納社會保險,是建立勞動關系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法定義務,本案原告自2008年3月到被告陽某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滄州中心支公司工作,即應當知道被告有義務為其繳納各項社會保險,原告并未主張該項權利。2009年11月起,被告為原告繳納了各項社會保險后,原告已經(jīng)知道繳納各項社會保險是雙方的法定義務,亦未主張此項權利。原告在本案中主張2009年11月前的各項社會保險,已經(jīng)超過《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的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故對此訴求本院不予支持。對于原告主張的加班費,《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六條規(guī)定,發(fā)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規(guī)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本案中,原告主張加班費,其申請證人王某、李某、劉某出庭作證,但未提交其它證據(jù)相互印證,僅有證人證言不能足以認定原告存在加班天數(shù)的事實,故本院對原告主張的加班費請求不予支持。原告向被告單位提交《個人聲明》,提出與被告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并辦理了離職手續(xù),其間沒有證據(jù)證明被告與原告存在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的行為。作為完全行為能力人,原告主動提出與被告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原告主動提出與被告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不屬于《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guī)定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補償?shù)那樾巍1桓鎿?jù)此同意與原告解除勞動合同,亦不存在違法的事實,且原告在個人聲明中明確寫明雙方勞動關系解除,不存在任何糾紛。因此,原告要求支付其經(jīng)濟補償金及賠償金,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第四十六條,《勞動爭議調(diào)解仲裁法》第六條、第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于肖某的各項訴訟請求。
本案訴訟費10元,由原告于肖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張德山
人民陪審員 肖俊霞
人民陪審員 趙明
書記員: 姚國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