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于某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黑龍江省巴彥縣龍泉鎮(zhèn)仁河村杜家崗二屯。
委托訴訟代理人:于術華(系于某才女兒),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培訓經(jīng)理,住黑龍江省巴彥縣龍泉鎮(zhèn)仁河村杜家崗二屯。
委托訴訟代理人:韓陽,黑龍江鼎譽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于某錄,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黑龍江省巴彥縣龍泉鎮(zhèn)仁河村杜家崗二屯。
委托訴訟代理人:荊雪蓮,黑龍江龍琰律師事務所執(zhí)業(yè)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巴彥縣龍泉鎮(zhèn)仁河村村民委員會,住所地黑龍江省巴彥縣龍泉鎮(zhèn)仁河村。
法定代表人:張朝軍,該村村委會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顧有利,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該村委會會計,住黑龍江省巴彥縣龍泉鎮(zhèn)龍興居民委一組。
上訴人于某才因與被上訴人于某錄、巴彥縣龍泉鎮(zhèn)仁河村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仁河村委會)侵權糾紛一案,不服黑龍江省巴彥縣人民法院(2016)黑0126民初165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2月8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于某才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于術華、韓陽,被上訴人于某錄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荊雪蓮,仁河村委會法定代表人張朝軍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顧有利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于某才上訴請求:1.撤銷黑龍江省巴彥縣人民法院(2016)黑0126民初1653號民事判決;2.改判于某錄與仁河村委會賠償于某才經(jīng)濟損失73,616.85元。事實和理由:一、于某錄與仁河村委會篡改臺賬,侵占于某才土地使用權,一審判決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于某才及妻子發(fā)現(xiàn)在與同齡同人數(shù)家庭村民土地面積存在較大差異,于某才追查過程中因與地鄰于某生發(fā)生矛盾,于某生與于某錄前往村委會查賬中發(fā)現(xiàn),于某生耕種的西小廟土地中有大部分是屬于于某才的土地分配面積,經(jīng)村委會追問,于某錄與于某生承認耕種于某才土地,由此引發(fā)于某才發(fā)現(xiàn)自己土地賬目被嚴重勾劃篡改問題,村委會沒有按照分地文件要求落實,于某才土地承包合同底冊賬目面積篡改嚴重。賬目被勾劃部分應該全部屬于于某才的應分面積。二、于某錄不能否認村委會土地處理書的真實性。該處理書中各方已經(jīng)確定于某錄篡改的事實,且其中3畝并非篡改侵占的補償。無論是村委會的處理書,還是于某才提供的證據(jù),均證實了于某錄與仁河村委會篡改土地臺賬的事實,于某才的請求應該得到保護和支持。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于某才舉示的仁河村會計顧有利為其抄寫的土地底賬意在證明村委會篡改臺賬,因該證據(jù)與村委會認可的臺賬記載內容一致,并不能證明于某才所要證實的問題,故對該證據(jù)本院不予采信;對于某才舉示的龍泉鎮(zhèn)長對其上訪材料的批示,因該簽名只是對信訪材料的批轉方式,并非是對其主張內容的認可,故對于某才所要證明的問題不具有證明效力,對該證明本院亦不予采信。仁河村委會舉示的北山和西大包的土地臺賬,意在證明仁河村委會沒有篡改于某才的土地臺賬,因該賬目與于某才一審舉示的仁河村委會記載的土地臺賬一致,能夠相互印證,對真實性本院予以確認,對其所要證明的問題將結合本案事實予以確認。故本院對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關于于某才主張于某錄與仁河村委會侵占其土地請求賠償損失的問題,因1998年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原村委會并未與農(nóng)戶簽訂土地承包合同,各農(nóng)戶所承包土地面積均是以村委會臺賬記載為準。根據(jù)仁河村委會的臺賬記載,于某才所承包土地即是現(xiàn)有面積,于某才并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其在1998年二輪土地承包時獲得的土地面積與此不同。故于某才主張于某錄與仁河村委會侵權沒有事實依據(jù)。于某才在一審舉示的《關于于某才土地面積篡改問題處理意見書》,該材料非仁河村委會作出的處理決定,而是于某才女兒于術華書寫,雖然有仁河村委會蓋章,但該材料實質是在仁河村委會主持下于某才與于某錄發(fā)生土地爭議后所達成的調解協(xié)議。該意見書中記載的“實屬另外補給于某才叁畝土地面積”內容,可說明該三畝土地并非是于某錄退還給于某才,對此,仁河村委會已證實是于某錄對其與于某才串換西大包與北山一畝五分土地的補償。雙方在該意見書中達成的調解協(xié)議內容及履行完畢的行為亦可證實雙方對產(chǎn)生的糾紛已經(jīng)協(xié)商解決。故于某才主張于某錄與仁河村委會賠償其損失的上述請求不能成立。關于于某才主張仁河村委會篡改土地臺賬的問題,因農(nóng)村土地歸集體所有,村委會為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土地的管理部門,土地臺賬的記載權利由村委會行使。于某才的臺賬雖有改動,但仁河村委會已說明系筆誤所致,該臺賬所記載的面積即是于某才二輪土地承包的面積。現(xiàn)于某才對此有異議,系對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分配產(chǎn)生爭議,而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的分配不屬于人民法院民事受案范圍。故一審法院對于某才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并無不當。
綜上所述,于某才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柳紅審判員 崔寧審判員 劉峰
書記員: 趙春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