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于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所地七臺河市桃山區(qū)。
委托代理人呂湘,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址同上(與原告系夫妻關系)。
被告七臺河市第二建筑工程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二建公司),地址桃山區(qū)東進街251號。
法定代表人齊德成,職務,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閆玉昌,系黑龍江宏昌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于某某訴被告七臺河市第二建筑工程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于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呂湘、被告委托代理人閆玉昌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于某某訴稱,2014年11月21日,原、被告簽訂了商品房買賣合同,原告以255247.00元的價格購買被告開發(fā)的某小區(qū)X號樓X單元X室,合同簽訂后被告交付了全部房款,并辦理了入房手續(xù),對房屋進行了裝修。合同第十五條關于產權登記約定:出賣人應當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后360日內,將辦理產權登記需由出賣人提供的資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備案。如因出賣人的責任,買受人在規(guī)定期限內不能取得房地產權屬證書的,買受人退房,出賣人退還全部購房款并賠償損失。但是自從原告在2014年12月1日收到房屋鑰匙開始,一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585天。這期間被告不但沒有在房產局辦理房屋備案,而且在原告無數(shù)次催促的情況下一直到現(xiàn)在沒有辦理房屋產權證。且房屋有質量問題。故依據(jù)相關法律規(guī)定,訴至法院,要求1、要求解除原、被告于2014年11月21日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要求被告返還全部購房款并賠償辦理入戶的費用和裝修的損失以及房款全價的銀行利息共計78000.00元;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被告二建公司辯稱,原告起訴事實不符,根據(jù)合同規(guī)定,如逾期辦不了房照,承擔的是違約責任,而不是退房,現(xiàn)在房照可以辦理了,同意承擔0.3%的違約金。
原告為證明其主張成立向本院提交的證據(jù)有:
1、原告身份證復印件一份,證明原告身份及主體資格;被告經(jīng)質證無異議,予以確認。
2、商品房買賣合同復印件一份,證明2014年7月23日原告與被告簽訂買賣合同,被告違約,沒有按約定辦理房照;被告經(jīng)質證對真實性無異議,予以確認。
3、銷售不動產統(tǒng)一發(fā)票復印件一張,證明2014年10月15日交付被告購房款255247.00元;被告經(jīng)質證無異議,予以確認。
被告為證明其抗辯理由成立向本院提交的證據(jù)有:
1、被告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一份,證明被告主體;被告經(jīng)質證無異議,予以確認。
2、通知一份,證明被告通知業(yè)主辦理房照的通知;被告經(jīng)質證無異議,予以確認。
根據(jù)確認的證據(jù)及當事人的當庭陳述,可認定案件事實如下:原、被告于2014年11月21日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原告全款購買被告開發(fā)的位于某小區(qū)X號樓X單元X室,建筑面積77.03平方米,總房款255247.00元。合同簽訂后,原告于2015年6月領取房屋鑰匙入住,并進行了裝修。雙方在商品房買賣合同第十五條關于產權的約定”出賣人應當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后360日內,將辦理權屬登記需由出賣人提供的資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備案,如因出賣人的責任,買受人不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取得房地產權屬證書的”,雙方同意按下列條2項處理:買受人不退房,出賣人按已付房款的0.3%向買受人支付違約金?,F(xiàn)原告以被告沒有在入住后360日內提供辦理房屋產權登記的相關手續(xù)提起訴訟。在審理中查明,被告在2016年9月22日已通知原告等某小區(qū)32號、47號樓的住戶到房產局交易大廳辦理房照。上為本案事實。
本院認為,原告主張被告沒有為其購買的房屋到房產部門辦理登記備案,導致不能獲得產權,故而要求退房返還房款并承擔利息。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規(guī)定”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或者《城市房地產開發(fā)經(jīng)營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的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的期限屆滿后超過一年,由于出賣人的原因,導致買受人無法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支持”,但由于原、被告在商品房買賣合同中明確約定”出賣人應當在商品房交付使用后360日內,將辦理權屬登記需由出賣人提供的資料報產權登記機關備案,如因出賣人的責任,買受人不能在規(guī)定期限內取得房地產權屬證書的”,雙方同意按下列第2項處理:買受人不退房,出賣人按已付房款的0.3%向買受人支付違約金”。鑒于原、被告所簽訂的買賣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詐、脅迫等手段,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該買賣合同系合法有效的,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已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故而原告要求解除合同退還房的請求應按該合約定承擔0.3%的違約金。綜上,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四十四條、第一百零七條、《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七臺河市第二建筑工程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給付原告于某某違約金1531.48元(255247.00元×0.3%×2個月)
二、駁回原告其它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0.00元由被告承擔。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七臺河市中級人民法院。
申請執(zhí)行的期間為履行期限屆滿后二年內。
審判員 紀凡昌
書記員: 郭志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