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于萬順,住齊齊哈爾市。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佟某某,住齊齊哈爾市。
委托代理人秦非,黑龍江遠東律師集團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袁金成,住黑龍江省依安縣。
委托代理人呂品政,黑龍江九蘊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于萬順為與被上訴人佟某某、袁金成合同糾紛一案,不服齊齊哈爾市龍沙區(qū)人民法院(2015)龍民初字第4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由審判員白麗娜擔任審判長,審判員劉穎、代理審判員李宏艷參加的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書記員赫小靈擔任記錄。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2013年10月25日,于萬順與袁金成簽訂勞務合同,將于萬順在北安賀寶公司處承包的制磚工程半成品段勞務承包給袁金成。2013年12月12日,于萬順與佟某某簽訂機修勞務合同,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至成品停窯止,佟某某為其提供勞務,承包費給付標準:每萬塊紅磚100.00元,每月按半成品車間濕坯預算工資,非機修責任完不成1500萬塊,保主修工資人民幣18萬元。佟某某從2014年3月7日出國至10月7日回國期間,被安排在袁金成負責的半成品段從事制磚機器的維修工作,工資由袁金成結算后統(tǒng)一發(fā)放。半成品車間于2014年4月末開始生產,共生產紅磚不足1500萬塊。袁金成根據(jù)紅磚產量制作了一份工資表,寫明尚欠佟某某87,000.00元勞務費未結,佟某某本人在末尾處簽字。另查明,袁金成共收到包含佟某某工資在內的半成品段的所有勞務費1,068,878.00元,支付給佟某某勞務費13,000.00元?,F(xiàn)佟某某以被告應給付18萬元保底工資而未足額給付為由,起訴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承包費167,000.00元。
原審法院經審理認為,佟某某與于萬順簽訂勞務合同,屬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內容合法有效。紅磚制作流程復雜,產量高低與工人技術精湛與否、分工是否合理、硬件設施是否齊備、人員管理是否到位、氣候狀況是否良好等綜合因素密切相關,現(xiàn)紅磚產量不足1500萬塊無法認定與機修責任是否有關。故該勞務合同關于“非機修責任未完成1500萬塊,給付保底工資18萬元”的約定,屬于合同約定不明確,因本地區(qū)尚沒有可供參照執(zhí)行的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格,故依據(jù)公平原則,本院認為,按照佟某某曾簽字確認的工資表給付工資較為合理。佟某某提出該工資表系受脅迫所簽訂,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認可。袁金成作為佟某某所在的半成品段的實際受益人,對已收到勞務費的事實表示認可,其有義務按工資表向佟某某支付勞務費。因袁金成并未足額支付該款項,故于萬順作為與佟某某簽訂合同的主體,應承擔連帶給付責任。其提出的已向袁金成足額結算勞務費的主張,不足以作為拒絕向佟某某履行勞務合同義務的抗辯事由。原審法院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第四十四條、第六十五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被告袁金成給付原告佟某某勞務費87,000.00元。二、于萬順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給付責任。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3,640.00元,由原告佟某某承擔1,744.00元,被告于萬順、袁金成承擔1,896.00元。
本院認為,佟某某與于萬順簽訂勞務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該合同合法有效。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因雙方約定的工作完成情況發(fā)生變化,故雙方對給付保底工資18萬元的約定無法履行。原審法院按照佟某某曾簽字確認的工資表給付工資較為合理。對此,佟某某未提出異議,故本院予以確認。
關于于萬順上訴主張袁金成應承擔給付責任及其不應承擔連帶責任問題。因袁金成承認其已收到于萬順給付佟某某勞務費的事實,其有義務按工資表向佟某某支付勞務費。因于萬順與佟某某簽訂的勞務合同,其有義務向佟某某支付勞務費。袁金成系于萬順雇傭人員,其系替于萬順履行給付工人工資的義務。雖然袁金成承認其收到了佟某某的勞務費,但袁金成未足額支付該款項,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于萬順作為與佟某某簽訂勞務合同的合同相對人,且是勞動成果的受益者,其應承擔連帶給付責任?,F(xiàn)于萬順不能提供佟某某同意其勞務費轉由袁金成承擔給付責任的證據(jù),故其主張已向袁金成足額結算勞務費的理由,不能作為拒絕向佟某某履行勞務合同義務的抗辯事由。
綜上,于萬順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原判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640.00元,由于萬順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白麗娜 審 判 員 劉 穎 代理審判員 李宏艷
書記員:赫小靈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