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九五船舶運輸有限公司
汪昌平(重慶匯邦律師事務所)
易建旻(湖北民基律師事務所)
金某紙業(yè)(江蘇)股份有限公司
李永忠(江蘇諾法律師事務所)
重慶輪船(集團)有限公司
盧友玲(湖北聚力律師事務所)
高瓊華(湖北聚力律師事務所)
重慶輪船(集團)有限公司樂山分公司
易凱(重慶藍艦律師事務所)
劉震林
上訴人(原審被告):宜昌九五船舶運輸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宜昌市環(huán)城東路60號。
法定代表人:向旭東,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汪昌平,重慶匯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易建旻,湖北民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金某紙業(yè)(江蘇)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鎮(zhèn)江市鎮(zhèn)江新區(qū)大港興港東路8號。
法定代表人:黃志源,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李永忠,江蘇諾法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重慶輪船(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市渝中區(qū)道門口21號。
法定代表人:黃利文,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盧友玲,湖北聚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高瓊華,湖北聚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重慶輪船(集團)有限公司樂山分公司。住所地: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qū)東大街1號。
代表人:康敏,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易凱,重慶藍艦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劉震林,重慶輪船(集團)有限公司職員。
宜昌九五船舶運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九五船運公司)因與金某紙業(yè)(江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某紙業(yè)公司)、重慶輪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輪船公司)、重慶輪船(集團)有限公司樂山分公司(以下簡稱重輪樂山分公司)多式聯(lián)運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武漢海事法院(2012)武海法商字第0001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3年4月9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由審判員郭載宇擔任審判長,代理審判員余俊、代理審判員林向輝參加評議,于2013年4月27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委托代理人汪昌平、易建旻,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委托代理人李永忠,被上訴人重慶輪船公司委托代理人盧友玲、高瓊華,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委托代理人易凱、劉震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證人陳正祥當庭承認,其與涉案事故發(fā)生時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明玉寧是朋友關系,并且,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在原審提交的證據(jù)9《會議紀要》簽名處顯示,代表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簽名的是陳正祥,并加蓋了上訴人公章,證人陳正祥當庭承認系其所簽,并稱其當時代表佳輪航運公司和九五船運公司兩個公司;基于此,本院有理由相信,證人與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存在利害關系,因此,對證人陳正祥證言第①點不予采信,其證言不能達到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的證明目的。同時,本院注意到,庭審過程中,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承認,佳輪航運公司的船出了事故不能承運,其同意佳輪航運公司聯(lián)系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九五118”輪承運,該陳述印證了證人陳正祥證言第②點;對于證言第③點關于運價約定及已支付部分運費的陳述,由于這些都發(fā)生于佳輪航運公司與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之間,而證人陳正祥系由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申請出庭,基于此可以合理推斷,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認可證人陳正祥的該部分證言;因此,對證人陳正祥證言第②點、第③點的真實性,本院予以確認。
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重慶輪船公司、重輪樂山分公司均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包括四個問題:一、訴訟主體資格問題,即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是否是本案適格原告,對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是否享有訴權,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是否是本案適格被告;二、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是否應與被上訴人重慶輪船公司、重輪樂山分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三、佳輪航運公司是否有必要加入訴訟,成為本案當事人;四、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對涉案貨損在保險責任范圍內的部分是否享有免賠的權利。
一、關于訴訟主體資格問題。本院認為,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簽發(fā)的《運單》左上角以矩形邊框注明:“承運人、實際承運人、托運人、收貨人的有關權利、義務適用《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guī)則》”,這說明,《貨規(guī)》被并入到《運單》的約定中,承運人、實際承運人、托運人及收貨人的權利、義務均適用《貨規(guī)》。由于《運單》是涉案區(qū)段運輸合同的重要載體,而其中對實際承運人九五船運公司及收貨人金某紙業(yè)公司的權利、義務都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基于此,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實際相當于運輸合同的當事人。根據(jù)《貨規(guī)》第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作為收貨人有權就《運單》上所載貨物的損壞、滅失向承運人索賠,因此,其具有訴訟主體資格,是本案適格原告。涉案貨物在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實際運輸?shù)乃拇ㄒ速e至江蘇鎮(zhèn)江這一區(qū)段發(fā)生損失,是由于承運船舶“九五118”輪單方責任事故,為此,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其是本案適格被告。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關于其與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不是多式聯(lián)運合同當事人,不存在合同關系,不具有本案訴訟主體資格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二、關于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是否應與被上訴人重慶輪船公司、重輪樂山分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問題。本院認為,根據(jù)《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條、第三百一十七條的規(guī)定,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作為本案多式聯(lián)運經(jīng)營人,對涉案貨物全程運輸享有承運人的權利并承擔承運人的義務,除了存在法定免責事由外,其應對運輸過程中的貨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合同法》第三百二十一條進一步規(guī)定,貨損發(fā)生于多式聯(lián)運某一運輸區(qū)段的,多式聯(lián)運經(jīng)營人的賠償責任和責任限額,適用調整該區(qū)段運輸方式的有關法律規(guī)定。本案貨損發(fā)生于四川宜賓至江蘇鎮(zhèn)江這一運輸區(qū)段,屬于內河水路貨物運輸,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的賠償責任應適用《貨規(guī)》的具體規(guī)定。根據(jù)《貨規(guī)》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的規(guī)定,承運人將部分運輸委托給實際承運人履行的,承運人仍然應當對全程運輸負責,承運人與實際承運人都負有賠償責任的,應在該項責任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本案貨物系在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實際運輸?shù)膮^(qū)段由于承運船舶“九五118”輪單方責任事故發(fā)生損失,故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對于該損失負有賠償責任,而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作為實際承運人并未與承運人即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約定,承運人對在實際承運人運輸區(qū)段發(fā)生的貨損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對于本案貨損,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應與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承擔連帶責任。故,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關于原審憑空判決其承擔連帶責任,顯然適用法律錯誤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三、關于佳輪航運公司是否有必要加入訴訟,成為本案當事人的問題。本院認為,雖然佳輪航運公司與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簽訂了《運輸協(xié)議》,本該是四川宜賓至江蘇鎮(zhèn)江區(qū)段的實際承運人,但由于其船舶發(fā)生事故,不能運輸,其并未履行該《運輸協(xié)議》,在經(jīng)過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同意后,其將自己在《運輸協(xié)議》中的權利義務一并轉讓給了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使后者成為該區(qū)段貨物運輸?shù)膶嶋H承運人,因此,佳輪航運公司不是水路貨物運輸?shù)膶嶋H承運人。對于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而言,佳輪航運公司既不是《紙漿運輸合同》的承運人,也不是發(fā)生貨損區(qū)段的實際承運人,故沒有必要被加入本案訴訟。依據(jù)發(fā)生涉案事故運輸區(qū)段的《運單》就可以明確:托運人是金安漿業(yè)公司,承運人是重輪樂山分公司,實際承運人是九五船運公司,收貨人是金某紙業(yè)公司。佳輪航運公司既沒有出現(xiàn)在《運單》上,也不是涉案水路貨物運輸?shù)膶嶋H承運人,因此,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關于原審不認定佳輪航運公司為實際承運人并判令其承擔責任,顯然遺漏必要當事人,屬程序違法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四、關于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對涉案貨損在保險責任范圍內的部分是否享有免賠權利的問題。本院認為,討論該問題需滿足兩個前提,第一,佳輪航運公司與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簽訂的《運輸協(xié)議》適用于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與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之間;第二,在滿足第一前提的條件下,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能夠依據(jù)《運輸協(xié)議》主張對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的抗辯。關于第一個前提,如前所述,佳輪航運公司將其在《運輸協(xié)議》中的權利義務一并轉讓給了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并取得了協(xié)議相對方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的同意,因此,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成為了《運輸協(xié)議》的當事人,協(xié)議適用于其與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之間,根據(jù)《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guī)定,其可以依據(jù)該協(xié)議主張對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的抗辯。關于第二個前提,即使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能夠依據(jù)《運輸協(xié)議》主張對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的抗辯,其也不能以此主張對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的抗辯。因為,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不是《運輸協(xié)議》的當事人,該協(xié)議對其沒有約束力,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不能援引《運輸協(xié)議》來主張對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的抗辯。
此外,《運輸協(xié)議》特約事項1約定:“船方理貨,以水路貨物運單為準,如有貨損、貨差,在保險范圍外的甲方應按出廠價賠償乙方,在保險范圍內的由甲方向乙方補足保險賠付后不足的部分?!本腿绾卫斫庠摷s定,本院認為,首先,從特約事項1的約定本身來分析,其行文上并沒有免除承運人任何賠償責任的意思表示,只是明確,對屬于保險范圍的貨損,承運人需補足保險賠付后不足的部分。該約定本身具有一定針對性,因為實踐中大量存在實際損失金額大于保險金額的情況,此時,保險金所賠償?shù)牟糠稚儆趯嶋H損失金額,被保險人的損失可能無法獲得全額補償;本案《運輸協(xié)議》有了上述特別約定,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證托運人因保險事故造成的貨損可獲得全部賠償?;诖?,不能把該特別約定視為是對承運人就保險金賠付部分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的豁免。其次,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的產(chǎn)生,既是為了防止被保險人由于保險事故的發(fā)生,從保險人和第三者責任方同時獲得雙重賠償而額外獲利,也是為了維護保險人的利益。本案中,如果按照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對上述特約事項1的理解,承運人引起保險事故造成貨損,其本應對托運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由于托運人享受保險賠償,承運人因此對該部分免除賠償責任,那么,不僅使承運人通過托運人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受益,而且損害了保險人的利益,這不符合社會公平的原則。只有通過保險人行使代為求償權,才能既使承運人承擔其應承擔的全部損害賠償責任,又使保險人可以通過代位求償從承運人處追回其所支付的賠償費用,從而維護保險人的合法權益。再次,《保險法》第六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shù)臋嗬?。”根?jù)該規(guī)定可知,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是法定權利。該條第三款規(guī)定:“保險人依照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行使代位請求賠償?shù)臋嗬?,不影響被保險人就未取得賠償?shù)牟糠窒虻谌哒埱筚r償?shù)臋嗬?。”根?jù)上述規(guī)定,《運輸協(xié)議》特約事項1中關于保險范圍內賠償約定并無減輕或免除承運人責任之義。因此,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不能據(jù)此主張對涉案貨損在保險責任范圍內保險公司已賠付的部分免賠。故,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關于對涉案貨損賠償享有部分免責,不應就全部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經(jīng)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1,808元,由宜昌九五船舶運輸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包括四個問題:一、訴訟主體資格問題,即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是否是本案適格原告,對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是否享有訴權,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是否是本案適格被告;二、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是否應與被上訴人重慶輪船公司、重輪樂山分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三、佳輪航運公司是否有必要加入訴訟,成為本案當事人;四、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對涉案貨損在保險責任范圍內的部分是否享有免賠的權利。
一、關于訴訟主體資格問題。本院認為,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簽發(fā)的《運單》左上角以矩形邊框注明:“承運人、實際承運人、托運人、收貨人的有關權利、義務適用《國內水路貨物運輸規(guī)則》”,這說明,《貨規(guī)》被并入到《運單》的約定中,承運人、實際承運人、托運人及收貨人的權利、義務均適用《貨規(guī)》。由于《運單》是涉案區(qū)段運輸合同的重要載體,而其中對實際承運人九五船運公司及收貨人金某紙業(yè)公司的權利、義務都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基于此,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實際相當于運輸合同的當事人。根據(jù)《貨規(guī)》第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作為收貨人有權就《運單》上所載貨物的損壞、滅失向承運人索賠,因此,其具有訴訟主體資格,是本案適格原告。涉案貨物在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實際運輸?shù)乃拇ㄒ速e至江蘇鎮(zhèn)江這一區(qū)段發(fā)生損失,是由于承運船舶“九五118”輪單方責任事故,為此,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其是本案適格被告。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關于其與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不是多式聯(lián)運合同當事人,不存在合同關系,不具有本案訴訟主體資格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二、關于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是否應與被上訴人重慶輪船公司、重輪樂山分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問題。本院認為,根據(jù)《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條、第三百一十七條的規(guī)定,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作為本案多式聯(lián)運經(jīng)營人,對涉案貨物全程運輸享有承運人的權利并承擔承運人的義務,除了存在法定免責事由外,其應對運輸過程中的貨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逗贤ā返谌俣粭l進一步規(guī)定,貨損發(fā)生于多式聯(lián)運某一運輸區(qū)段的,多式聯(lián)運經(jīng)營人的賠償責任和責任限額,適用調整該區(qū)段運輸方式的有關法律規(guī)定。本案貨損發(fā)生于四川宜賓至江蘇鎮(zhèn)江這一運輸區(qū)段,屬于內河水路貨物運輸,根據(jù)上述規(guī)定,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的賠償責任應適用《貨規(guī)》的具體規(guī)定。根據(jù)《貨規(guī)》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的規(guī)定,承運人將部分運輸委托給實際承運人履行的,承運人仍然應當對全程運輸負責,承運人與實際承運人都負有賠償責任的,應在該項責任范圍內承擔連帶責任。本案貨物系在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實際運輸?shù)膮^(qū)段由于承運船舶“九五118”輪單方責任事故發(fā)生損失,故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對于該損失負有賠償責任,而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作為實際承運人并未與承運人即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約定,承運人對在實際承運人運輸區(qū)段發(fā)生的貨損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對于本案貨損,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應與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承擔連帶責任。故,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關于原審憑空判決其承擔連帶責任,顯然適用法律錯誤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三、關于佳輪航運公司是否有必要加入訴訟,成為本案當事人的問題。本院認為,雖然佳輪航運公司與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簽訂了《運輸協(xié)議》,本該是四川宜賓至江蘇鎮(zhèn)江區(qū)段的實際承運人,但由于其船舶發(fā)生事故,不能運輸,其并未履行該《運輸協(xié)議》,在經(jīng)過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同意后,其將自己在《運輸協(xié)議》中的權利義務一并轉讓給了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使后者成為該區(qū)段貨物運輸?shù)膶嶋H承運人,因此,佳輪航運公司不是水路貨物運輸?shù)膶嶋H承運人。對于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而言,佳輪航運公司既不是《紙漿運輸合同》的承運人,也不是發(fā)生貨損區(qū)段的實際承運人,故沒有必要被加入本案訴訟。依據(jù)發(fā)生涉案事故運輸區(qū)段的《運單》就可以明確:托運人是金安漿業(yè)公司,承運人是重輪樂山分公司,實際承運人是九五船運公司,收貨人是金某紙業(yè)公司。佳輪航運公司既沒有出現(xiàn)在《運單》上,也不是涉案水路貨物運輸?shù)膶嶋H承運人,因此,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關于原審不認定佳輪航運公司為實際承運人并判令其承擔責任,顯然遺漏必要當事人,屬程序違法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四、關于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對涉案貨損在保險責任范圍內的部分是否享有免賠權利的問題。本院認為,討論該問題需滿足兩個前提,第一,佳輪航運公司與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簽訂的《運輸協(xié)議》適用于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與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之間;第二,在滿足第一前提的條件下,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能夠依據(jù)《運輸協(xié)議》主張對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的抗辯。關于第一個前提,如前所述,佳輪航運公司將其在《運輸協(xié)議》中的權利義務一并轉讓給了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并取得了協(xié)議相對方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的同意,因此,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成為了《運輸協(xié)議》的當事人,協(xié)議適用于其與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之間,根據(jù)《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guī)定,其可以依據(jù)該協(xié)議主張對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的抗辯。關于第二個前提,即使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能夠依據(jù)《運輸協(xié)議》主張對被上訴人重輪樂山分公司的抗辯,其也不能以此主張對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的抗辯。因為,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不是《運輸協(xié)議》的當事人,該協(xié)議對其沒有約束力,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不能援引《運輸協(xié)議》來主張對被上訴人金某紙業(yè)公司的抗辯。
此外,《運輸協(xié)議》特約事項1約定:“船方理貨,以水路貨物運單為準,如有貨損、貨差,在保險范圍外的甲方應按出廠價賠償乙方,在保險范圍內的由甲方向乙方補足保險賠付后不足的部分?!本腿绾卫斫庠摷s定,本院認為,首先,從特約事項1的約定本身來分析,其行文上并沒有免除承運人任何賠償責任的意思表示,只是明確,對屬于保險范圍的貨損,承運人需補足保險賠付后不足的部分。該約定本身具有一定針對性,因為實踐中大量存在實際損失金額大于保險金額的情況,此時,保險金所賠償?shù)牟糠稚儆趯嶋H損失金額,被保險人的損失可能無法獲得全額補償;本案《運輸協(xié)議》有了上述特別約定,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證托運人因保險事故造成的貨損可獲得全部賠償?;诖耍荒馨言撎貏e約定視為是對承運人就保險金賠付部分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的豁免。其次,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的產(chǎn)生,既是為了防止被保險人由于保險事故的發(fā)生,從保險人和第三者責任方同時獲得雙重賠償而額外獲利,也是為了維護保險人的利益。本案中,如果按照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對上述特約事項1的理解,承運人引起保險事故造成貨損,其本應對托運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由于托運人享受保險賠償,承運人因此對該部分免除賠償責任,那么,不僅使承運人通過托運人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受益,而且損害了保險人的利益,這不符合社會公平的原則。只有通過保險人行使代為求償權,才能既使承運人承擔其應承擔的全部損害賠償責任,又使保險人可以通過代位求償從承運人處追回其所支付的賠償費用,從而維護保險人的合法權益。再次,《保險法》第六十條第一款規(guī)定:“因第三者對保險標的的損害而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自向被保險人賠償保險金之日起,在賠償金額范圍內代位行使被保險人對第三者請求賠償?shù)臋嗬??!备鶕?jù)該規(guī)定可知,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是法定權利。該條第三款規(guī)定:“保險人依照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行使代位請求賠償?shù)臋嗬?,不影響被保險人就未取得賠償?shù)牟糠窒虻谌哒埱筚r償?shù)臋嗬?。”根?jù)上述規(guī)定,《運輸協(xié)議》特約事項1中關于保險范圍內賠償約定并無減輕或免除承運人責任之義。因此,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不能據(jù)此主張對涉案貨損在保險責任范圍內保險公司已賠付的部分免賠。故,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關于對涉案貨損賠償享有部分免責,不應就全部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判程序合法。上訴人九五船運公司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經(jīng)本院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1,808元,由宜昌九五船舶運輸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郭載宇
審判員:余俊
審判員:林向輝
書記員:周冠(兼)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