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喬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張某某市赤城縣。
委托代理人:胡豐鑠,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懷來縣。
被告: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張某某市橋西區(qū)工業(yè)西街13號金華怡園小區(qū)第三幢27號。
法定代表人:董軍,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唐全洲,廣東寶威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上劉某村民委員會,住所地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上劉某村。
法定代表人:成建峰,村主任。
被告:呂福,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懷來縣。
委托代理人:陳四海,河北博遠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喬某某與被告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上劉某村民委員會、呂福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7月1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喬某某及委托代理人胡豐鑠、被告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唐全洲、被告呂福及委托代理人陳四海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上劉某村民委員會經本院依法傳喚未到庭。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喬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將沙城鎮(zhèn)上劉某村尚品怡園小區(qū)5棟1單元301室樓房依法判決給我居住,并判決與張某某怡園房地產有限公司簽訂的《尚品怡園預約書》合法有效,剩余所欠購樓款按照國家法律規(guī)定該付多少付多少。
2、請求被告承擔因被告原因致使我購買的樓房由原先的大產權轉變?yōu)楝F在無產權房的違約責任,賠償計算標準以法律規(guī)定為準,從所欠購樓款中扣除。
3、認可或是立即退還我于2016年12月8日交給張某某怡園房地產有限公司股東、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上劉某村新民居籌建處負責人呂福的61390元購樓款和1500元太陽能款,并由上劉某村委會和張某某恰園房地產有限公司承擔相應的賠付責任。
4、請求被告承擔本案的全部訴訟費用。
事實和理由:2010年11月23日我從沙城鎮(zhèn)上劉某村尚品怡園小區(qū)定購樓房一套(有認購書—份,收款收據三張),房屋面積103平米,房號是5棟1單元301室,樓房總價是329600元。當時投資開發(fā)商怡園房地產有限公司和建設單位上劉某村委會均承諾該小區(qū)樓房全部都是大產權,但因投資商張某某怡園房地產有限公司和建設單位上劉某村委會未及時去土地部門辦理相關手續(xù),致使尚品怡園小區(qū)未能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我購買的樓房變成了無產權樓房。樓房竣工后,投資商向我索要剩余購樓尾款,我以樓房由大產權變成無產權為由一直沒交購樓剩余尾款。2016年12月8日,在對方的再三催促下,我向呂福交納了61390元購樓款和1500元太陽能款,呂福給我出具了與前兩張收款收據一模一樣的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上劉某村新民居籌建處收款收據。2016年12月24日,上劉某村委會發(fā)布公告,要求未交清房款的樓戶,所欠房款一律交村委會,我去村委會交納剩余房款時才發(fā)現怡園房開已將我的樓房違規(guī)賣給了上劉某村委會的劉某,劉某又將我們的樓房轉賣給了另一個買主并偷偷換了樓房的門鎖,且村委會不承認我交給呂福的62890元樓款并讓我們到法院起訴。2017年2月20日,怡園房開又發(fā)布公告,樓戶將房款交給公司的才有效,否則公司不承認。2013年以前收款收據上蓋的公章未在工商、公安備案,于2013年底已經作廢,并要求購樓戶2017年3月1日帶上認購書復印件及收款收據辦理變更手續(xù),此份公告證明我和怡園公司的認購書是合法有效的。之后我們也多方打聽此事,懷來縣人民法院(2015)懷民初字第257號民事判決書判決上劉某村委會接收所有債權、債務和物業(yè),并負責解決好購樓戶的后續(xù)相關問題。綜上,現訴至懷來縣人民法院,請求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辯稱,一是原告與本公司簽訂的認購書的情況屬實,但原告是從2010年10月29日交納房款后,再沒有履行付款義務,原告的事實和理由里面自認2013年12月樓房竣工后,怡園向原告催要過剩余的購樓尾款,原告拒不支付。2016年12月,怡園又向原告發(fā)出催收樓款的通知,但原告仍然未履行付款義務。原告的行為已經完全表明其不履行主要債務,因此怡園依合同法相關規(guī)定向原告發(fā)出了解除合同的通知,該通知原告方已經收到。二是原告將62890元購樓款交付給另一被告呂福,是屬于惡意串通,損害怡園公司利益的行為,依法律規(guī)定屬于無效行為,應由原告自行承擔責任。三是本案涉案的房屋已經由怡園房開出售,即使是怡園房開與原告的解除無效,但標的物已經不存在,所以相關的法律責任應由原告自行承擔。
被告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上劉某村民委員會未到庭亦未提交任何書面答辯意見。
被告呂福辯稱,2010年9月30日我與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軍達成入股協議,協議約定我出資150萬與董軍、案外人李兆明共同以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名義接受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上劉某村的委托,代為建設該村新民居房屋。我占項目10%的股份,并約定甲乙雙方互派人員組成項目部,利益和風險共擔。協議簽訂后,我即進入項目部參與開發(fā)管理,主要負責施工建設。此后在合作過程中因項目其他股東陸續(xù)收回投資,且李兆明于2013年6月6日將股份轉讓給董軍,為此在2013年6月9日我與董軍達成補充協議書,該補充協議中確定我保底利潤為300萬元。此協議簽訂后,2015年4月份因項目經營出現困難,董軍及其管理人員撤出開發(fā)現場,我因自己投資、應得補償和利潤并未全部實現,無奈只能留守現場進行日常事務管理,后期又進行了小區(qū)物業(yè)管理。在此期間有人支付房款時我就予以收取,用于日常支出和物業(yè)管理,剩余部分及用以沖抵自己應得的款項。本案中喬某某的62890元房款就是在此情況下收取的,因訴爭房屋小區(qū)系我與董軍合伙且以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名義共同投資開發(fā),所以應當視為開發(fā)新民居開發(fā)主體收取上述款項。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保護作為善意第三方的原告購買樓房,交納房款的合同權利和義務,確定原告交納房款有效。我與董軍之間債務是否清結不屬于本案審理的范圍。綜上,我認可收取了原告房款62890元,且該房款應當認定系房屋的開發(fā)主體收取。原告購買樓房、交付房款應當認定為有效。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0年11月23日原告與被告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尚品怡園預約書》,原告購買被告位于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上劉某尚品怡園小區(qū)5棟1單元301室樓房一套,樓房總價款329600元。原告于2010年11月28日交納購房款100000元。因樓房產權問題,原告未交納剩余購房款。2016年12月8日,原告向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上劉某新民居籌建處呂福交納61390元購樓款及1500元太陽能款,并領取了樓房鑰匙和水、電卡。2016年12月24日,原告發(fā)現被告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將涉訴樓房又予以出售。原告訴至本院,要求支持其訴訟請求。
另查明,被告呂福與被告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系合伙關系,其分別在2010年9月30日、2013年6月9日簽訂了入股協議書及補充協議書。
本院認為,關于《尚品怡園預約書》的性質,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的規(guī)定,商品房的認購、訂購、預訂等協議具備《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的主要內容,且出賣人已經按照約定收受購房款的,該協議應當認定為商品房買賣合同。因此,該合同名為《尚品怡園預約書》,實為商品房買賣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按約履行。原告應當按約定期限給付購房款,但因被告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原因,房屋產權性質出現問題,原告未按期交納剩余購房款不屬違約,被告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無權單方解除合同,應當繼續(xù)依約履行合同。
關于原告向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上劉某新民居籌建處呂福交納的62890元,因被告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與被告呂福系合伙關系,被告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與被告呂福的內部約定不能對抗外部第三人,所以原告交納給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上劉某新民居籌建處呂福的62890元應視為向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交納的購房款。至此,原告尚欠剩余購房款329600元-100000元-61390元-1500元=166710元。
關于原告請求被告承擔因被告原因致使原告購買的樓房由原先的大產權轉變?yōu)楝F在無產權房的違約責任,賠償計算標準以法律規(guī)定為準,從所欠購樓款中扣除的主張,因雙方未對此事項的違約責任進行約定,對此,原告可另訴主張。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喬某某與被告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的《尚品怡園預約書》合法、有效;
二、被告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上劉某村民委員會于判決生效后15日內為原告辦理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上劉某村尚品怡園小區(qū)5棟1單元301室樓房相關手續(xù),同時原告向被告張某某怡園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懷來縣沙城鎮(zhèn)上劉某村民委員會交納剩余購房款166710元;
三、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122元,由三被告共同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春景
書記員: 郝婷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