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烏魯木齊順迪貿易有限公司,住所地新疆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中亞大道59號1棟2層14號。
法定代表人:王圣明,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書玉,男。
被告:意帝皮毛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青浦區(qū)。
訴訟代表人:郝朝暉,意帝皮毛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破產管理人負責人。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頔。
委托訴訟代理人:馬珂君。
原告烏魯木齊順迪貿易有限公司與被告意帝皮毛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1月10日立案受理,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后依法轉為普通程序審理。2019年2月27日,本院對本案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書玉,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張頔、馬珂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烏魯木齊順迪貿易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支付貨款人民幣35,776.60元,利息3,000元;2.被告承擔原告去上海催要欠款所花費的路費(飛機票、住宿)及誤工費10,000元。事實與理由:原、被告之間存在代銷業(yè)務關系,經對賬確認被告欠款125,776.60元,之后支付了9萬元,余款35,776.60元經多次催討未付,故訴諸法院。審理中,原告將第1項請求變更為確認結欠貨款35,776.60元、利息3,000元。
原告為證明其訴訟主張,提供以下證據(jù)材料:
1.合同、補充協(xié)議及授權書,證明原、被告之間的業(yè)務關系。
2.對賬單及郵件截圖,證明被告向原告發(fā)出對賬單。
3.銀行憑證及發(fā)票,證明被告支付部分款項。
被告意帝皮毛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辯稱:雙方存在業(yè)務關系,對具體金額無法確定,由法院依法裁判;原告主張利息沒有依據(jù),即便計算利息,也僅能計算到破產申請受理時即2018年11月28日;原告主張的其他費用無法律和合同依據(jù),不同意支付。對原告提供的3份證據(jù)的真實性均無異議,但認為證據(jù)2系被告員工發(fā)出,并未加蓋公章。被告未提供證據(jù)。
結合被告的質證意見,本院對原告提供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確認,對證據(jù)2對賬單,雖未加蓋被告公章,但系被告制作并交付原告,且載明了具體的發(fā)貨日期、系統(tǒng)單號、發(fā)貨數(shù)量、發(fā)貨金額,在被告未針對具體內容提出異議的情況下,能夠證明雙方具體的業(yè)務情況。
經審理查明:原、被告之間存在代銷業(yè)務關系。2016年6月,雙方對賬確認被告結欠原告125,776.60元,后被告陸續(xù)支付9萬元。
另查明:意帝皮毛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意帝皮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18年11月28日,本院受理趙斌華對被告的破產清算申請。2019年2月18日,本院指定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為意帝皮毛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開展破產清算工作。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的合同關系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恪守。被告拖欠貨款構成違約。關于利息,從拖欠貨款之日計算到破產申請受理之日,也已經超出3,000元。故本院對原告主張的貨款35,776.60元、利息3,000元均予以確認。原告主張的其它費用,無法律和合同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yè)破產法》第四十六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確認被告意帝皮毛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欠原告烏魯木齊順迪貿易有限公司貨款35,776.6元、利息3,000元。
二、駁回原告烏魯木齊順迪貿易有限公司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19.40元,由原告負擔209.40元,被告負擔81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馬念慈
書記員:吳小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