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義烏市鼎邦文體用品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義烏市。
法定代表人:金麗萍,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姜建文,上海德禾翰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晨光生活館企業(yè)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黃浦第二分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黃浦區(qū)陸家浜路XXX號XXX層XXX-XXX室。
負責人:吳瑞彬。
被告: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奉賢區(qū)。
法定代表人:陳湖文,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燕燕,女。
委托訴訟代理人:羅琳琳,女。
原告義烏市鼎邦文體用品有限公司(以下至判決主文前簡稱“鼎邦公司”)與被告晨光生活館企業(yè)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黃浦第二分公司(以下至判決主文前簡稱“晨光生活館黃浦公司”)、被告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至判決主文前簡稱“晨光文具公司”)侵害發(fā)明專利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4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進行了審理。被告晨光生活館黃浦公司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本院依法裁定駁回。2018年11月21日,本院對本案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鼎邦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姜建文,被告晨光文具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黃燕燕、羅琳琳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晨光生活館黃浦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鼎邦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晨光生活館黃浦公司停止銷售、許諾銷售侵犯原告專利權的產(chǎn)品;2.判令被告晨光文具公司停止生產(chǎn)、銷售侵犯原告專利權的產(chǎn)品;3.判令被告晨光生活館黃浦公司、被告晨光文具公司賠償原告經(jīng)濟損失10萬元;4.判令被告晨光生活館黃浦公司、被告晨光文具公司承擔原告的維權費用2萬元。事實和理由:原告鼎邦公司系專利號為ZLXXXXXXXXXXXX.5、名稱為“一種削筆機構及安裝有該削筆機構的削筆機”(以下代稱涉案專利)的專利權人,該專利申請日為2015年4月24日,授權公告日為2016年8月24日,目前尚處于有效期內。原告認為,被告晨光生活館黃浦公司銷售、許諾銷售由被告晨光文具公司制造的APS95643削筆機(以下代稱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技術特征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侵犯了其專利權,故提起訴訟。
被告晨光文具公司辯稱,被訴侵權產(chǎn)品與涉案專利不相同也不等同,不落入涉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在涉案專利申請日前,其已在制造、銷售帶有掃屑塊的削筆機,使用的是現(xiàn)有技術,故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晨光生活館黃浦公司未答辯。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
一、涉案專利基本情況
原告鼎邦公司是名稱為“一種削筆機構及安裝有該削筆機構的削筆機”、專利號為ZLXXXXXXXXXXXX.5的發(fā)明專利的專利權人,該專利申請日為2015年4月24日,授權公告日為2016年8月24日,目前仍在有效期內。
該專利權利要求1為:“一種削筆機構,包括轉輪座、受搖臂驅動的刀架和安裝于刀架上的滾刀,所述的滾刀一端上的齒輪與轉輪座的內齒輪相互嚙合,所述的刀架一端裝于轉輪座內側的中間,所述的轉輪座內側具有供齒輪運動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架一端設置有朝內齒輪方向延伸的掃屑塊,所述的掃屑塊位于所述的空腔內;所述的掃屑塊呈一段弧形結構,掃屑塊弧形朝向與滾刀在轉輪座上的運動方向一致?!?br/> 2015年7月15日公布的涉案專利申請文件中的權利要求1為:“一種削筆機構,包括轉輪座、受搖臂驅動的刀架和安裝于刀架上的滾刀,所述的滾刀一端上的齒輪與轉輪座的內齒輪相互嚙合,所述的刀架一端裝于轉輪座內側的中間,所述的轉輪座內側具有供齒輪運動的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架一端設置有朝內齒輪方向延伸的掃屑塊,所述的掃屑塊位于所述的空腔內”。權利要求2為:“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削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掃屑塊呈一段弧形結構,掃屑塊的弧形朝向與滾刀在轉輪座上的運動方向一致?!?br/> 2015年12月28日,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針對涉案專利申請發(fā)出《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就引用的對比文件1(CNXXXXXXXXXY)和對比文件2(CNXXXXXXXXXU),指出:“權利要求1與對比文件1相區(qū)別在于:所述的刀架一端設置有朝內齒輪方向延伸的掃屑塊,所述掃屑塊位于所述的空腔內。基于上述區(qū)別技術特征,權利要求1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有效清除落入轉輪座內的鉛筆木屑。對比文件2公開了一種削筆機刀架,并具體公開了以下技術特征:所述的削筆機刀架一端設置有能夠防止在削鉛筆時木屑掉入卷刀內的弧形凸條4,雖然對比文件2僅公開了刀架結構,但在裝配有滾刀、帶有內齒圈的轉輪座等結構以形成削筆機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直接毫無疑義的確定弧形凸條4朝內齒輪方向延伸,且弧形凸條4位于轉輪座的空腔內;此外雖然對比文件2中僅記載了該弧形凸條用于有效防止在削筆的時候木屑掉入卷刀,但當?shù)都茈S著削筆機的搖臂轉動而轉動時,位于刀架一端的且朝內齒輪方向延伸的該弧形凸條也會在轉輪座的空腔內運動,進而使得該弧形凸條在能夠起到防止削鉛筆時木屑掉入卷刀內的作用的同時,還能夠對部分已掉入轉輪座的空腔內的木屑進行掃除,即該弧形凸條相當于本申請的掃屑塊。且其在對比文件2中所起的作用與其在本申請中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起的作用相同,都能夠用于有效清除落入轉輪座內的鉛筆的木屑。即在對比文件2的啟示下,本領域技術人員有動機將對比文件2公開的上述技術特征應用到對比文件1中以解決其技術問題。即在對比文件1的基礎上結合對比文件2獲得權利要求1要求保護的技術方案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權利要求1不具備專利法第22條第3款規(guī)定的創(chuàng)造性?!?br/> 原告對此提交意見陳述書,主要內容為:“對比文件2僅公開了刀架結構,但是沒有公開滾刀、帶有內齒圈的轉輪座等結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了對比文件2后,無法唯一地確定知曉該刀架如何與滾刀、轉輪座配套裝在一起。本領域技術人員無法唯一地確定弧形凸條朝向齒輪方向延伸,且弧形凸條位于轉輪座的空腔內。對比文件2記載了該弧形凸條用于有效防止在削鉛筆的時候木屑掉入卷刀。而本申請的作用是:能及時將掉入轉輪座內木屑進行清掃,且本發(fā)明從客觀的技術上分析無法具有防止削鉛筆的時候木屑掉入卷刀的功能。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無法通過閱讀對比文件2知曉弧形凸條能起到防止削鉛筆時木屑掉入卷刀的功能。對比文件2所起的作用與本申請所要解決其技術問題所起到的作用完全不同。對比文件1和對比文件2沒有結合的啟示。修改:將權利要求2的內容加入到權利要求1中去。”
二、被訴侵權產(chǎn)品有關情況
2018年3月26日,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及公證員、公證處工作人員來到上海市陸家浜路XXX號“新鄰生活站”內負一層的“晨光生活館”店鋪,購買了兩個“晨光簡可調節(jié)削筆機APS95643”產(chǎn)品,公證書所附的兩張票據(jù)照片均顯示,“晨光簡可調節(jié)削筆機APS95643,單價32數(shù)量1金32”;包裝盒側面有“APS95643上海晨光文具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奉賢區(qū)金錢公路XXX號”字樣。上海市徐匯公證處對上述過程出具了(2018)滬徐證經(jīng)字第3247號公證書。
當庭拆封公證封存證物,被訴侵權產(chǎn)品為一種削筆機,包括轉輪座、受搖臂驅動旋轉的刀架和安裝于刀架上的滾刀,滾刀一端的齒輪與轉輪座的內齒輪嚙合,刀架一端裝于轉輪座內的中心位置,轉輪座內側具有供齒輪作行星運動的空腔,刀架一端設置有一段向著內齒輪方向徑向凸起、與刀架旋轉軸線近似平行、沒有弧度的掃屑塊,掃屑塊位于轉輪座空腔內。
經(jīng)比對,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技術特征與涉案專利的區(qū)別在于,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記載“掃屑塊呈一段弧形結構,掃屑塊的弧形朝向與滾刀在轉輪座上的運動方向一致”;而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掃屑塊向著內齒輪方向徑向凸起、與刀架旋轉軸線近似平行、沒有弧度。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其余技術特征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相同。
三、其他情況
原告提供了10萬元的“鑒證咨詢服務*律師費”發(fā)票,稱系本案及(2018)滬73民初558、559、561、562、565、568號等12個案件所支付的律師費,并明確在本案中主張8,333元;另提供了4,500元的“鑒證咨詢服務*公證費”發(fā)票,稱系本案及(2018)滬73民初565號案所支付的公證費,并明確在本案中主張2,250元。
以上事實有原告和被告晨光文具公司的當庭陳述、原告提交的發(fā)明專利證書、專利年費收據(jù)、(2018)滬徐證經(jīng)字第3247號公證書及附件、律師費發(fā)票、公證費發(fā)票,被告晨光文具公司提交的專利申請文件、審查意見通知書、陳述意見書等證據(jù)在案佐證。
被告晨光文具公司還提交了專利號為ZLXXXXXXXXXXXX.4、名稱為“削鉛筆機的擋屑機構”的實用新型專利證書、APS90663型號削筆機模具加工合同及發(fā)票和匯款憑證、模具設計圖及模具生產(chǎn)視頻、加工承攬合同、加工訂單及發(fā)票、APS90663削筆機銷售發(fā)票及銷貨清單、京東產(chǎn)品截圖,以證明被訴侵權產(chǎn)品使用的掃屑塊是常見的,且在涉案專利申請日之前就已在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中存在,其使用的是現(xiàn)有技術。對此,本院認為,確定現(xiàn)有技術抗辯是否成立時,應將被訴落入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全部技術特征與現(xiàn)有技術方案進行比對,而不能僅就某個單獨技術特征進行比對,故對上述證據(jù)本院不予采納。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規(guī)定,發(fā)明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征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比,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征,或者有一個以上技術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本案爭議焦點是被訴侵權產(chǎn)品上有關掃屑塊的技術特征與涉案專利的技術特征是否構成等同,即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掃屑塊向著內齒輪方向徑向凸起、與刀架旋轉軸線近似平行、沒有弧度的技術特征,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掃屑塊呈一段弧形結構,掃屑塊的弧形朝向與滾刀在轉輪座上的運動方向一致”的技術特征(以下代稱“爭議技術特征”)是否構成等同。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guī)定,專利申請人、專利權人在專利授權或者無效宣告程序中,通過對權利要求、說明書的修改或者意見陳述而放棄的技術方案,權利人在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中又將其納入專利權保護范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該規(guī)定確定了專利侵權認定中的禁止反悔原則。本案中,對于涉案專利申請,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在《第一次審查意見通知書》中認為,權利要求1不具有創(chuàng)造性。原告在對此提交的意見陳述書中雖對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的上述意見予以了反駁,但仍決定將權利要求2中的爭議技術特征加入到權利要求1中。現(xiàn)原告以審查員意見原本不正確為由,主張其修改并不影響本案專利授權,故不應適用禁止反悔原則。對此,本院認為,發(fā)明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獨立權利要求所包含的技術特征越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越窄。本案爭議技術特征在專利申請文件中,原被作為從屬權利要求寫入權利要求2中,表明專利申請人即原告不希望將該技術特征作為獨立權利要求來確定涉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不希望專利權保護范圍過窄。其在接到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認為權利要求1不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意見后,應當知曉將爭議技術特征加入到權利要求1中將縮小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卻仍決定進行上述修改,應當承擔由此產(chǎn)生的后果。
對于原告以審查員意見原本不正確為由,主張其修改并不影響本案專利授權故不應適用禁止反悔原則的意見,本院認為,本院無從推知本案專利申請獲得授權系因權利要求1原本就有創(chuàng)造性,還是因原告修改了權利要求1而使其具有了創(chuàng)造性。原告主張原專利權利要求1具有創(chuàng)造性,專利授權與其修改行為無關,對此應承擔舉證責任。在其無法提供證據(jù)證明的情況下,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的審查意見通知書雖然不是專利申請人的意思表示,但可以作為對權利要求內容進行解釋的輔助材料。該通知書認為,權利要求1不具有創(chuàng)造性,作為專利申請人的原告可以對該意見予以反駁,亦可在其反駁意見不予采納時提出申訴。但原告卻在反駁的同時修改了權利要求,一方面希望避免反駁意見不被接受而導致專利申請被駁回的風險,另一方面又不想承擔該修改所帶來的后果,試圖以審查員的意見原來就不正確為由推案,希望兩頭獲利,對此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原告在專利授權程序中將爭議技術特征修改進權利要求1中,亦無證據(jù)證明該修改并不影響專利授權,其在本案專利侵權訴訟中再要求將不具備該爭議技術特征的技術方案認定為等同技術方案要求獲得保護,違反了禁止反悔原則,本院不予支持。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掃屑塊向著內齒輪方向徑向凸起、與刀架旋轉軸線近似平行、沒有弧度的技術方案,應認定為原告在專利授權程序中放棄的技術方案,不應認定為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爭議技術特征構成等同,被訴侵權產(chǎn)品未落入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的保護范圍。
綜上,被訴侵權產(chǎn)品的技術方案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比,有一個技術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沒有落入涉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不構成對原告專利權的侵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第七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義烏市鼎邦文體用品有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700元,由原告義烏市鼎邦文體用品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最高人民法院。
審判員:楊馥宇
書記員:徐??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