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臨沂金鑼文某食品有限公司,住所地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半程鎮(zhèn)金鑼科技園。
法定代表人:明金星,職務: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李旭月,河北藍島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董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吉林省輝南縣。
委托代理人:孫志欣,河北匯林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臨沂金鑼文某食品有限公司與被告董某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原告臨沂金鑼文某食品有限公司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范海泉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臨沂金鑼文某食品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李旭月,被告董某某委托代理人孫志欣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臨沂金鑼文某食品有限公司訴稱,原告臨沂金鑼文某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28日。2014年9月1日,原告與被告董某某簽訂了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自2014年9月1日起至2019年8月31日止。2017年10月,原被告雙方解除勞動合同。原被告雙方解除勞動合同后雙方產生爭議,被告向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承德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經(jīng)調解無效,依法作出裁決。現(xiàn)請求人民法院判決應向被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29377.67元(8393.62元/月×3.5個月),因被告違反競業(yè)條款,在計算其所得經(jīng)濟補償金時,應按照約定進行折抵;原告不為被告繳納相應的社會保險;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董某某辯稱:第一,對原告所述董某某月平均工資8393.62元無異議;第二,自2011年6月工作至2017年10月,被告工作崗位及工作場所均沒有任何變化,就連工資卡都沒有變化,因此被告工作期間應為2011年6月至2017年10月。第三、為被告補繳社會保險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第四,被告不存在違反競業(yè)條款的行為。
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原告所舉證據(jù)為:證據(jù)1、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證明2014年9月1日,原告與被告董某某簽訂了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自2014年9月1日起至2019年8月31日止。證據(jù)2、勞動合同終止協(xié)議書,證明原告認可原被告雙方實際應于2017年10月解除勞動關系。證據(jù)3、工資表,證明被告董某某月平均工資為8393.62元。
被告質證意見為:對原告提供證據(jù)真實性均無異議,認可原告關于原被告雙方于2017年10月解除勞動關系的陳述。但對原告證據(jù)證明目的有異議。
為支持其抗辯,被告所舉證據(jù)為:證據(jù)1、銀行對賬單,證明被告工作時間應為2011年6月。證據(jù)2、為被告繳納的社會保險,證明原告應為被告補繳的社會保險。
原告質證意見為:對被告提供證據(jù)真實性均無異議,但不能達到原告證明目的。
上述證據(jù)經(jīng)當庭質證,本院認為:被告提供證據(jù)2與本案不具關聯(lián)性;對原被告雙方提供其他證據(jù)依法予以確認。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臨沂金鑼文某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7月28日。2014年9月1日,原告與被告董某某簽訂了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自2014年9月1日起至2019年8月31日止。2017年10月,被告解除了與原告的勞動關系。
另查明,被告董某某自2011年6月至2017年10月的工作場所、工作崗位以及發(fā)放工資的工資卡均沒有變化。被告董某某的月平均工資為8393.62元。
本院認為,被告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了原告處工作,被告的工作場所、工作崗位以及發(fā)放工資的工資卡均沒有變化,被告所在的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jīng)濟補償,現(xiàn)被告解除與原告的勞動關系,因此原告應向被告支付自2011年6月至2017年10月的經(jīng)濟補償金。原告未能提供證據(jù)證明被告有違反競業(yè)條款的行為,故原告關于在計算其所得經(jīng)濟補償金時,應按照約定進行折抵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被告的社會保險補繳問題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七條、第九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臨沂金鑼文某食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一次性給付被告董某某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54558.53元(8393.62元/月×6.5個月)。
二、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受理費10.00元減半收取后5.00元,由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范海泉
書記員: 王珺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