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臨城中聯水泥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臨城經濟開發(fā)區(qū)紅旗大街南段(臨城縣臨城鎮(zhèn)澄底村西),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522766646665Y。
法定代表人:申慶山,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瑞,河北張瑞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范國民,男,1973年9月4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臨城縣。
原告臨城中聯水泥有限公司與被告范國民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1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臨城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瑞、被告范國民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臨城中聯水泥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支付原告水泥款67060元整,并承擔遲延支付期間原告的利息損失;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河北鑫普水泥有限公司與被告系多年的水泥購銷關系,2012年3月23曰,該公司更名為臨城中聯水泥有限公司,經原被告核算,被告尚欠原告72160元,經協商原被告均同意被告于2014年7月14日前全部付清拖欠的水泥款。該期限屆滿后,經厚告多次催要,被告于2015年將其業(yè)務費5100元充抵水泥款,但余款67060元至今仍未予以償還,其拖欠水泥款的行為導致原告遭受損失。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2年3月23日河北鑫普水泥有限公司名稱變更為臨城中聯水泥有限公司。2012年7月14日原告臨城中聯水泥有限公司與被告范國民簽訂還款協議書,顯示原被告雙方共同確認被告欠原告水泥款72160元,并約定被告于2014年7月14日前全部付清所欠的水泥款。庭后原告提交范國民支條復印件一張,內容為:“今支到人民幣捌仟伍佰肆拾元¥8540元事由2012年四月份五月份業(yè)務費范國民”,原告并在上述內容下備注“此款已被中聯公司財務低頂欠賬特此證明2015.7.3日”,并在該內容上加蓋了原告的公章。
本院認為,被告拖欠原告水泥款63620元,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有還款協議、原告證明為證,原被告雙方已形成買賣合同關系。原被告約定了還款期限,被告在還款期限內未付清拖欠原告的水泥款,已構成違約,被告應當賠償原告的損失。被告辯稱原告的水泥有質量問題,但未提交證據,本院對其辯稱難以采信。
綜上所述,原告請求被告支付水泥款63620元,本院予以支持。原告請求被告支付利息,本院亦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六十一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范國民在判決生效后十日內支付原告臨城中聯水泥有限公司水泥款63620元及利息(其中自2014年7月15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2015年7月3日止按本金72160元計算利息;自2015年8月4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給付完畢之日止按本金63620元計算利息)。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38元,由被告范國民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雷雪
書記員:郭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