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住所地: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qū)東北大馬路256號。
法定代表人:陳華森,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云海峰、劉會朋,該公司員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滄州渤海新區(qū)中捷產(chǎn)業(yè)園區(qū)四分廠南。
法定代表人:吳國良,該公司董事長。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河北益佳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滄州渤海新區(qū)中捷產(chǎn)業(yè)園區(qū)鹽場一工區(qū)。
法定代表人:吳浴沂,該公司總經(jīng)理。
二被上訴人委托訴訟代理人:曾錫欽,公司員工。
二被上訴人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曉冬,福建佳匯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有限公司、河北益佳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黃驊市人民法院(2016)冀0983民初587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7年6月5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云海峰、劉會朋,被上訴人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有限公司、被上訴人河北益佳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曾錫欽、王曉冬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上訴請求:1.撤銷原判,發(fā)回重審或依法改判。事實和理由:原審判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的建設施工合同無效不在上訴人的訴訟請求范圍之內,原判內容超出訴訟請求范圍;2.被上訴人應支付上訴人拖欠工程款利息;3.原審法院對預算讓利問題認定錯誤;4.被上訴人應支付上訴人簽證變更工程價款及停工窩工損失;5.上訴人對施工工程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
二被上訴人辯稱: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理由如下:1.雙方所簽合同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確屬無效。無效的過錯在于上訴人。人民法院有權主動審查該類合同的有效性,原審法院并未超出訴訟請求范圍;2.雙方所簽合同無效不應當支付上訴人利息損失;3.上訴人主張的預算讓利沒有事實依據(jù);4.由于雙方所簽合同無效,且過錯方為上訴人,同時上訴人無法提供有效證據(jù)證明其存在窩工損失,故上訴人無權主張窩工損失;5.由于雙方所簽合同無效,故上訴人無權主張建設工程優(yōu)先受償權。
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解除原告與二被告簽訂的《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配套商業(yè)工程施工合同》;2.二被告支付原告工程款950415元及利息(按照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自2016年1月3日起計算至二被告完全給付之日止);3.二被告支付原告預算讓利工程款54899元;4.二被告支付原告簽證變更工程款746990元;5.二被告賠償原告停工期間的各項損失9712965元(最終以原告核定金額或造價鑒定金額為準進行調整);6.判令原告對涉案工程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7.二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鑒定費、保全費等全部費用。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原、被告于2015年2月5日簽訂《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配套商業(yè)工程施工合同》,約定承包范圍為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配套商業(yè)A、B、C、D四個地塊中各單體的土建工程、電氣安裝工程、防雷接地與等電位連接工程、給排水工程、采暖通風工程。采用包工包料方式承包。合同價格暫定五億元。案涉工程為A1到A4四棟樓一層,二被告給原告方施工通知也是限于A1到A4。該合同通用條款第四十四條第四款第二項約定因一方違約(包括因發(fā)包人原因造成工程停建或緩建)致使合同無法履行,發(fā)包人或承包人有權解除合同。
2015年6月17日,被告萬國石材城給原告發(fā)出工作聯(lián)系單《關于A區(qū)項目現(xiàn)場暫停施工的事宜》明確通知A區(qū)正在施工的1#、2#、3#、4#樓均施工完成至一層頂板砼澆筑完后即暫停施工。特別說明“施工合同”仍然有效。
2015年8月13日、8月22日,原告代表劉會鵬等與被告代表吳文恭對已完工部分的工程量予以確認并簽字。
原告庭審中提交的《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配套商業(yè)工程退場結算書》內容分為A1#-A4#已完工程量確認金額、合同內工程預算取消讓利金額、工程簽證、工程停工補償費用四部分。原、被告均認可2016年1月3日萬國石材商貿城A-07-07地塊配件配套區(qū)A1#-A4#樓工程《單位工程結算匯總表》工程總造價3950415元。表注:不含二層鋼筋,不含二層腳手架,費率按合同約定讓利。
根據(jù)二被告簽字確認的工程簽證變更單,能認定增加工程款18201.06元。其余簽證變更單中沒有二被告的簽證確認。2016年8月1日,被告萬國石材城給原告發(fā)出工作聯(lián)系單《關于公司法律事務委托的說明》,將此項目的相關法律事務委托附件佳匯律師事務所;2016年11月18日,二被告給原告發(fā)出《關于A區(qū)項目復工計劃的事宜》重申2015年6月17日發(fā)文的工作聯(lián)系單要求原告暫停A區(qū)配套商業(yè)項目施工。
庭審中原、被告均認可項目落地之后有關手續(xù)正在籌辦之中,未取得建設規(guī)劃許可證,施工規(guī)劃許可證、土地使用權證,也沒有經(jīng)過法定招投標程序進行公開招投標。
原審認為,一、關于建設施工合同效力問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三條、《工程建設項目招標范圍和規(guī)模標準規(guī)定》第七條,原、被告簽訂的《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配套商業(yè)工程施工合同》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招標,由于雙方所簽合同未招標,違反了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依法應認定無效;二、關于原告主張二被告支付原告工程款及利息問題。雙方對尚欠工程款950415元均無異議。因雙方簽訂的該《工程施工合同》無效,因此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利息的主張理據(jù)不足,不予支持;三、關于原告主張二被告支付預算讓利工程款問題。原告主張合同中的預算讓利部分應予返還,但原、被告未就此有合法方式的明確約定工程款讓利事宜,亦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其主張,二被告對工程款讓利事宜也不予認可,故原告主張二被告支付原告預算讓利工程款54899元,理據(jù)不足,本院對此不予支持;四、關于原告主張二被告支付原告簽證變更工程款問題。原告主張應按十二份工程簽證計算增加的工程量付款,被告僅僅對原告提供的有吳文恭簽字的三張工程簽證予以認可。二被告主張原告提供的上述簽字審批表都是合同內的工程,在雙方結算時已把這些簽證增加的內容計算進去,但二被告沒有提交支持此主張的證據(jù),故本院對簽證變更作出以下認定:對于編號七局-1422-A#-土建-001和007簽證變更,001僅有聯(lián)系單回復和被告代表吳文恭對工程量的確認,無工程造價,007簽證變更中,原告主張的工程量與被告代表現(xiàn)場確認的工程量不一致,原告單方主張增加的工程造價,被告不認可,且原告也未申請工程造價鑒定,原告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可另案處理。對編號七局-1422-A#-土建-002、003、005、008、009的簽證變更,原告單方主張增加的工程造價,被告對價、量均不認可,本院不予認定。對編號七局-1422-A#-土建-006和012簽證變更,原告無證據(jù)證明該聯(lián)系單和工程量的簽字人是被告的工作人員,被告不予認可。且006簽證變更的內容是生活用水,打了2口井,既沒有書面約定,也沒有水利部門的審批手續(xù),屬于單方違法行為,本院不予認定。對編號七局-1422-A#-土建-004、010、011簽證變更,被告對工程量、預算、簽證審批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004、010、011簽證變更《工程概(預)算書》中工程造價分別是4512.24元、6355.60元和7333.22元,簽證變更工程款共計18201.06元;五、關于原告主張二被告賠償停工期間各項損失問題。原告明知該涉案工程未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xù),未經(jīng)招投標,沒有取得開工許可證,原、被告雙方簽訂的是無效合同,屬于違法施工。且二被告盡到了通知義務,在二被告通知原告停工后,原告應撤場而未撤場,導致原告擴大的損失,應由其自行承擔,本院對此不予支持。原告主張二被告賠償原告停工期間的各項損失,由于原告均沒有提交證據(jù)的原件,被告對復印件不予認可,原告的證據(jù)也不能證明其主張,故對原告的主張不予支持。六、關于原告主張對該涉案工程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問題。原告主張根據(jù)《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享有優(yōu)先權,二被告對此不認可。根據(jù)審理查明的事實,本涉案工程未辦理土地出讓手續(xù)和開工許可證,屬于違法施工。原告欲基于該無效合同主張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于法無據(jù)。故對原告的該主張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二百八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第三條(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三)、第二條、第六條、第十八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原告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與被告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有限公司、河北益佳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簽訂的《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配套商業(yè)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二、被告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有限公司與被告河北益佳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連帶給付原告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工程款950415元;三、被告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有限公司與河北益佳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連帶給付原告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簽證變更工程款18201.06元;四、駁回原告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以上給付內容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完畢。
本院二審期間,當事人提交了如下新證據(jù):1、工程量變更簽證。該組證據(jù)中載明了工程量及工程價款。工程量為A3#二層電渣壓力焊接頭,焊接的鋼筋直徑以及焊接個數(shù);工程概(預)算書中載明工程造價為1858.17元。被上訴人員工吳文恭在上述工程量及概(預)算書中簽字確認。2、停工、窩工損失證據(jù)。被上訴人要求我公司停工的時間為2015年6月17日,我公司為該項目準備的設施、機械及和勞務公司簽訂的勞務合同均無法立即撤出,造成了大量人員、機械設備、材料損失。包括:①彩板房的損失,金額是917809元,被上訴人員工吳文恭已對彩板房的工程量予以簽證確認,附采購彩板房合同;②現(xiàn)場CI制作安裝費用263784元,吳文恭對CI工程量有簽字確認,附有合同;③附屬工程金額為1075404元,包括灰土回填等工程有吳文恭對工程量進行確認;④施工現(xiàn)場安裝水電的金額是180623元,吳文恭對工程量進行了簽字確認;⑤辦公區(qū)、生活區(qū)水電安裝,雖然該部分工程沒有吳文恭的簽字確認材料,但是現(xiàn)場確實存在上述水電安裝工程;⑥現(xiàn)場安全生產(chǎn)費用25254元,沒有吳文恭簽字確認;⑦項目鋼管扣件租賃補償費用,實際發(fā)生的全部鋼管、扣件租賃費是1168022元,在3950415元雙方結算單中包含了151541元租賃費,因此實際損失金額是1016481元;⑧現(xiàn)場剩余鋼筋合計是347688元,剩余鋼筋數(shù)量有吳文恭簽字確認,剩余鋼筋是半成品,因為工程量確認表上的名稱已載明是加工后的鋼筋。
上訴人施工完畢的工程量為A區(qū)1#、2#、3#、4#樓的一層主體及封頂部分。
二審查明其余事實與一審查明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為:1.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之間的建設施工合同無效”是否超過訴訟請求;2.被上訴人應否支付上訴人拖欠工程款利息;3.被上訴人應否支付上訴人預算讓利款54899元;4.被上訴人簽證變更的工程價款以及被上訴人應否支付上訴人停、窩工損失;5.上訴人對訴爭建設施工工程是否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
關于原審是否超過訴訟請求問題。雖然上訴人的訴狀中沒有關于合同效力認定的訴訟請求,但是上訴人有解除雙方簽訂施工合同的訴訟請求。由于確定合同是否有效是應否支持上訴人解除合同的前提,故法院首先應當就合同是否有效作出認定,原審在本院認為部分認定合同無效符合法律規(guī)定,但由于合同效力不屬于上訴人的訴訟請求范圍,不宜在判決主文中表述。
關于被上訴人應否支付上訴人拖欠工程款利息問題。由于合同無效也會產(chǎn)生損失,所以合同無效并不能免除當事人支付利息的義務。但由于合同無效的原因系該工程未進行招投標、被上訴人未取得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建設用地規(guī)劃許可證、土地使用權證等情況導致,所以被上訴人對合同的無效應當主要責任;由于上訴人作為國有大型建筑企業(yè),在簽訂施工合同時亦應審查上述工程是否需招投標、被上訴人是否有上述必備證件,但上訴人沒有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對合同無效亦應承擔部分次要責任。對損失部分上訴人與被上訴人分別承擔30%與70%過錯責任較為適宜。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十八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欠付工程價款利息計付標準有約定的,按照約定處理;沒有約定的,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息。利息從應付工程價款之日計付。當事人對付款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下列時間視為應付款時間:(一)建設工程已實際交付的,為交付之日;(二)建設工程沒有交付的,為提交竣工結算文件之日;(三)建設工程未交付,工程價款也未結算的,為當事人起訴之日。本案中,由于雙方簽訂工程結算匯總表的時間為2016年1月3日,故拖欠950415元工程款的利息應當自2016年1月4日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利率開始計息,由被上訴人承擔70%較為合理。
關于被上訴人應否支付上訴人預算讓利款54899元。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由于上訴人未提交證據(jù)證明雙方簽訂的合同中明確約定工程款讓利事宜,且二被上訴人對工程款讓利事宜也不予認可,故上訴人主張二被上訴人向其支付預算讓利款54899元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被上訴人因簽證變更增加的工程價款以及被上訴人應否支付上訴人停、窩工損失問題。關于簽證變更增加的工程價款問題。上訴人對簽證變更增加的工程價款提交了相應證據(jù),對有被上訴人員工吳文恭簽字確認的簽證變更工程價款20059.23元(18201.06元+1858.17元)應予支持;其余未經(jīng)吳文恭簽字確認的簽證變更工程,需經(jīng)現(xiàn)場勘查待雙方確認或經(jīng)過鑒定后可另行主張權利。關于被上訴人應否支付上訴人停、窩工損失問題。雖然上訴人為證明己方主張?zhí)峤涣讼鄳C據(jù),但由于雙方對窩、停工天數(shù)、原因及損失數(shù)額均存在較大爭議,且一審并未對此損失數(shù)額予以鑒定,上訴人對該部分損失可另行主張權利。
關于上訴人是否享有訴爭建設施工工程的優(yōu)先受償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規(guī)定:發(fā)包人未按照約定支付價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發(fā)包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價款。發(fā)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設工程的性質不宜折價、拍賣的以外,承包人可以與發(fā)包人協(xié)議將該工程折價,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將該工程依法拍賣。建設工程的價款就該工程折價或者拍賣的價款優(yōu)先受償。據(jù)此,施工人對所承建的工程享有法定抵押權,目的是優(yōu)先保障施工人的工程款,繼而保護弱勢群體付出的勞動及生存權。那么在雙方簽訂施工合同無效的情況下,施工人是否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呢?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條規(guī)定: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但建設工程經(jīng)竣工驗收合格,承包人請求參照合同約定支付工程價款的,應予支持。據(jù)此,工程價款的結算不以合同是否有效為前提,只要工程質量合格即應支付工程款。由于施工人在施工過程中已經(jīng)將勞動或建筑材料物化到建設工程中,所以即使合同無效,也不影響發(fā)包人向施工人支付工程款,建設工程施工人享有的法定優(yōu)先受償權也不因合同無效被剝奪。故上訴人對其施工的工程(A區(qū)1#、2#、3#、4#樓的一層主體封頂)享有法定優(yōu)先受償權。
綜上所述,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的上訴請求部分成立,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河北省黃驊市人民法院(2016)冀0983民初5872號民事判決;
二、被上訴人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有限公司與河北益佳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在判決生效后十日內連帶給付上訴人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工程款950415元及利息(自2016年1月4日起至本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限屆滿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70%;
三、被上訴人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有限公司與河北益佳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在判決生效后十日內連帶給付上訴人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簽證變更工程款20059.23元;
四、上訴人在拖欠工程款范圍內對所承建的工程(A區(qū)1#、2#、3#、4#樓的一層主體封頂)享有法定優(yōu)先受償權;
五、駁回上訴人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請求解除合同以及請求被上訴人支付預算讓利款的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13486元,減半收取6743元,由被上訴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有限公司與河北益佳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同承擔;二審案件受理費1350元,由上訴人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承擔675元,由被上訴人滄州臨港萬國石材商貿城有限公司與河北益佳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共同承擔675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郭淑仙 審判員 張 珍 審判員 張 梅
書記員:張雅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