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安某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
法定代表人:劉偉,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于洋,男。
委托訴訟代理人:高蕾,上海遠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談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藺棟,上海恒隆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中安某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與被告談某某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9月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10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中安某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于洋、高蕾以及被告談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藺棟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中安某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原告不支付被告違法解除賠償金人民幣42,000元;2、判令原告不支付被告2018年3月1日至3月30日的工資差額1,107.55元。事實和理由:被告原系原告處員工,雙方簽訂的最后一份勞動合同期限自2017年2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原告將被告派至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工作,工作地點為金科路XXX號金科大樓A座4樓。2018年3月13日,原告向被告發(fā)送解除勞動合同告知書,以被告在勞動關系履行期間存在多次遲到、早退以及曠工的情況為由解除勞動合同,被告最后工作日為2018年3月30日。原告認為,被告應當遵守基本勞動紀律和職業(yè)道德,現(xiàn)被告在勞動關系履行期間,多次遲到、早退及曠工,違反了基本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合同約定,原告據此解除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guī)定,無需支付賠償金。此外,因被告存在曠工的事實,原告依法扣除其工資,也符合法律規(guī)定。
被告談某某辯稱,首先,被告在原告處工作期間,崗位發(fā)生過變化,工作要求也發(fā)生了變化,原告告知被告不適用標準工時制。其次,門禁卡僅是出入的工具,并非作為考勤的依據,不能真實反映被告的出勤情況。另外,原告也未提供解除勞動合同所依據的規(guī)章制度。綜上,被告并不存在違紀行為,原告解除勞動合同缺乏依據,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于當事人雙方沒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如下:被告于2015年2月1日進入原告處工作,雙方簽訂了期限自2017年2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的勞動合同,約定基本工資為3,000元。原告安排被告至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金科路XXX號金科大廈A座4樓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擔任前臺。2017年12月6日,惠普公司發(fā)布2018中國惠普放假安排通知,春節(jié)放假時間為2018年2月14日至2018年2月25日,其中2018年2月14日、2月22日至2月24日為年假。2018年3月13日,原告向被告出具解除勞動合同告知書,以被告上班期間多次遲到、早退及曠工3天為由解除雙方勞動關系。被告最后工作至2018年3月30日。2018年6月8日,被告向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原告:1、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42,000元;2、支付2018年1月1日至3月30日期間1天未休年休假工資551.72元;3、支付2018年3月1日至3月30日期間工資差額1,107.55元。經仲裁,裁決:1、原告支付被告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42,000元;2、原告支付被告2018年3月1日至3月30日工資差額1,107.55元;對被告其余請求不予支持。原告不服該裁決,遂起訴來院。
另查明,1、被告入職時崗位為前臺,2016年4月調整為前臺主管,被告上班時間為上午9點至下午6點。
2、2017年3月2日,原告處經理向被告發(fā)送電子郵件,告知被告2月份考勤情況,并予以書面警告,其中2月份門禁卡記錄顯示:被告2月份存在多次上班時間為9點以后。
2017年3月22日,原告經理向人事發(fā)送電子郵件,告知被告存在多次遲到問題,經書面警告仍不知改正。
2017年4月10日,原告經理與被告聊天記錄載明:“你既然承諾不算數(shù),現(xiàn)在超過9點半到辦公室按扣一小時工資”。
2017年10月25日,原告經理向包括被告在內發(fā)送電子郵件,其中載明:“最近個別項目前臺由于遲到受到了區(qū)域經理的投訴,并報告了亞太區(qū)安全部經理,對我們公司服務形象造成很大影響。鑒于此,我們要引以為戒,要求工作時間9:00至18:00,我們不是惠普正式員工,不享受自由辦公時間,如果有特殊情況,請?zhí)崆案鞴苈?lián)系說明,以后在工作時間為了檢查在崗情況,會打電話到前臺。另一方面我們也會利用門禁記錄作為檢查,也請各位遵守工作紀律,不得有代刷卡或電腦登陸現(xiàn)象規(guī)避……”。
3、原告已支付被告2018年3月工資3,474.10元。
4、仲裁審理中被告表示其2018年3月份實發(fā)工資應該為4,581.65元。
審理中,1、原告提供被告的門禁卡記錄,證明被告2018年1月4日至2月28日期間,存在大量的遲到及2月11日至2月13日曠工的事實;經質證,被告對該證據真實性不予認可,但確認被告的ID號是XXXXXXX;經審查,鑒于原告已當庭聯(lián)網演示該門禁卡記錄登陸系統(tǒng),原告雖不予認可,但并未提供相反的證據予以推翻,故本院對該證據真實性予以確認,根據該記錄顯示:被告2018年1月4日至2月28日期間上班存在多次遲到情形,且2018年2月11日至2月13日無刷卡記錄。
2、原告提供電子郵件,證明被告知曉以門禁刷卡考勤,無刷卡記錄,則視為缺勤;經質證,被告該證據真實性不予認可。
3、原告提供被告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工資明細,證明被告勞動合同解除前12個月平均工資為5,466.67元;經質證,被告對其中實發(fā)數(shù)額無異議,對工資構成表示無法確認。經審核,上述工資明細顯示被告自2017年4月起工資構成為:基本工資3,200元、績效工資1,200元、餐補300元、獎勵500元等構成。
4、被告提供(2018)滬靜證字第367號公證書及摘要翻譯件,證明門禁記錄不作為考勤依據;經質證,原告對公證書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僅是涉及閉路電視/接入監(jiān)控,與門禁考勤無關。
5、被告提供微信聊天記錄、(2018)滬靜證字第366號公證書,證明被告2017年11月1日、2018年3月13日已到公司工作,原告提供的門禁記錄不屬實;另證明被告2018年2月11日至2月13日有工作記錄不存在曠工。經質證,原告對微信聊天記錄真實性不予認可,對公證書真實性無異議,但表示聊天軟件有網絡即可登錄聊天,不能證明被告實際出勤的事實。
本院認為,根據法律規(guī)定,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yè)技能,執(zhí)行勞動安全衛(wèi)生規(guī)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yè)道德。勞動者嚴重違反勞動紀律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本案中,根據前述查明的事實,被告門禁刷卡記錄顯示其存在多次9點之后上班情形,且2018年2月11日至2月13日被告并無門禁刷卡記錄;被告辯稱門禁卡并非考勤依據,且被告2018年2月11日至2月13日實際已出勤。然從原、被告提供的證據來看,首先,原告已明確告知上班時間為9:00至18:00,并以門禁記錄作為考勤依據,同時,原告之前通過郵件等已告知因被告遲到并給予書面警告,且也告知如9點之后上班將扣罰工資。其次,從被告之前的刷卡記錄來看,一天之內會存在多次出入記錄,然2018年2月11日至2月13日期間,被告并無任何刷卡記錄,被告雖提供了聊天記錄以證明其出勤,然從鑒于聊天記錄具有登陸的可便捷性,并不能直接證明被告出勤的事實,故在被告未提供其他證據佐證的情形下,不足以證明被告該期間出勤的事實。綜上,本院采納原告意見,確認被告在職期間存在多次遲到情形,且2018年2月11日至2月13日未出勤構成曠工。基于被告上述行為確系存在不當之處,有違基本勞動紀律,原告解除與被告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原告要求不支付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42,000元的請求,本院予以支持。關于2018年3月1日至3月30日的工資,根據被告的工資標準,經核算,原告確未足額支付,故原告應支付被告2018年3月1日至3月30日的工資差額1,107.55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第二款、第二十五條第二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中安某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談某某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30日的工資差額1,107.55元;
二、原告中安某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無需支付被告談某某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42,000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計5元,免予收取。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提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br/>
審判員:陳??浩
書記員:楊??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