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武漢辦事處,營業(yè)場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東湖路155號。
負責人:鐵金山,該辦事處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計華,該辦事處經理。
委托代理人:蘇偉,該辦事處法律顧問。
被告:武漢市武昌區(qū)人民政府黃某某街辦事處,住所地: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后長街8號。
法定代表人:朱祎,該辦事處主任。
委托代理人:汪秀昌,湖北文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易某某。
委托代理人:劉玉瓊,湖北立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易立強。
委托代理人:劉玉瓊,湖北立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啟。
委托代理人:伍澤清,武漢清廉法律事務所法務主任。
原告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武漢辦事處(以下簡稱長城資產公司)與被告武漢市武昌區(qū)人民政府黃某某街辦事處(以下簡稱黃某某街辦事處),被告易某某、易立強,被告陳啟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6月25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鄭繼平擔任審判長,與人民陪審員王伶、廖瑤組成合議庭,于同年8月7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長城資產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計華、蘇偉,被告黃某某街辦事處委托代理人汪秀昌,被告易某某、易立強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劉玉瓊,被告陳啟的委托代理人伍澤清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1997年7月14日,昌宇公司與原武漢市大成城市信用社簽訂一份房某抵押貸款合同,約定:一、合同責任人(一)抵押人:武漢昌宇貿易發(fā)展公司(二)抵押保證人:易立強、易某某(三)抵押權人:武漢市大成城市信用社。二、抵押人為經營活動用途的資金需要,自愿用自己的房屋作抵押,并經房屋管理部門辦理他項權證,向抵押權人申請并經審查發(fā)放房屋抵押貸款壹拾伍萬元整。商定貸款期限12個月,從1997年7月14日到1998年7月14日為止。貸款利率9.24%。所借貸款由抵押權人直接劃轉抵押人結算賬戶,由抵押人按規(guī)定的用途支用。借款到期抵押人應遵守合同按期償還債務本息。三、抵押人向抵押權人申請借款時,如系借用抵押保證人的房屋作抵押,則必須事先提供抵押保證人的有關房屋權證,及其自愿借給和承擔保證責任的書面證明,并經有關房屋管理部門審查、估價、同意辦理房屋抵押他項權證后,抵押權人才能向抵押人按第二條規(guī)定辦理這種貸款的發(fā)放和收回。有關抵押的估價登記,證明等一切費用均由抵押人負責。四、抵押房屋坐落在武昌解放路262路,建筑面積:194.61平方米,占地面積:194.61平方米,用地面積194.61平方米。八、抵押人如有違約行為,凡屬抵押人自有房某作抵押,抵押權人有權向有關房地局申請?zhí)幏值盅何?;凡屬抵押人借用抵押保證人房某作抵押,由抵押保證人負連帶法律責任,承擔本合同抵押人全部借款本息的賠償,否則,抵押權人有權按照法律連帶責任,向有關房某局申請?zhí)幚淼盅何?。九、抵押物處理時所得款項,在支付處理抵押物的費用、抵押物稅金及其費用后,首先應用來償還抵押人的貸款本息及其違約金;如發(fā)生不足,則由抵押人或抵押保證人補交。十一、抵押人按期(或提前)還清借款本息后,由抵押權人當即退還其房屋抵押各種權證,了結債權債務關系。抵押人如果借款到期直至逾期一個月內,仍不能還清借款本息者,則抵押房某由抵押權人與抵押人(包括抵押保證人)協議處理抵貸,如協議不成,抵押權人可向抵押權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十二、本合同于1997年7月14日簽訂,一式三份,借款雙方各持一份,保證方一份,房地部門同一份,并經有關房地局批準將抵押登記后,方始生效,具有法律效力。昌宇公司、武漢市大成城市信用社、易立強、易某某在該合同上簽章予以確認。其中,易某某、易立強的簽章系陳啟加蓋。
同年7月16日,武漢市大成城市信用社向昌宇公司發(fā)放貸款150000元。
同年7月17日,易立強、易某某的坐落于解放路262號房某,在武漢市房地產管理局辦理了房屋他項權證,房屋他項權證的證號為昌他字第97-109號,該權證顯示,權利人是武漢市大成城市信用社,權利種類為抵押,所有權人及共有人為武漢市房地局、易立強、易某某(貸款僅以易某某、易立強共有部分抵押),權利存續(xù)期限1997年7月14日至1998年7月14日。
1998年12月25日,昌宇公司償還借款本金70000元,余款80000元未還。
后,武漢市大成城市信用社改名為武漢市商業(yè)銀行解放路支行。武漢市商業(yè)銀行解放路支行分別于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向昌宇公司發(fā)放《催收函》各一份。
2004年4月18日,陳啟向易某某、易立強出具協議書一份,載明:本人于1995年在房主易某某、易立強二人坐落在武昌區(qū)解放路264號房屋抵押給商行(大成信用社)。為盡早還清在商業(yè)銀行的所有貸款本息,本人承諾在2004年10月之前分批還清所有貸款包括利息,若不能在上述期限還清貸款本息,本人自愿承諾付給易某某、易立強相應補償損失。對于該協議書的意思表示,易某某、易立強在庭審中陳述是對陳啟將易某某、易立強所有的房屋抵押給銀行的一種默認。
2004年10月28日,昌宇公司向銀行還款2098元(其中本金1528元、利息569.22)、2150.61元(其中本金1545.6元、利息605.01元)。
2006年9月1日,昌宇公司在工商部門辦理注銷登記。
2006年9月30日,陳啟以昌宇公司名義向銀行還款792.40元(其中本金500元、利息292.4元)。
2006年10月,武漢市商業(yè)銀行解放路支行將上述債權轉讓給武漢市商業(yè)銀行新路支行。
2006年11月1日、2008年10月31日,武漢市商業(yè)銀行解放路支行和武漢市商業(yè)銀行新路支行共同向昌宇公司(已注銷)發(fā)出《通知(債務人)》和《催收函》各1份,陳啟在通知和催收函上加蓋昌宇公司公章,該公章經湖北省中真司法鑒定中心鄂中司鑒(2011)文鑒字第026號文書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與房某抵押貸款合同及工商備案的昌宇公司公章不是同一枚公章。陳啟在庭審中陳述系用昌宇公司原公章所蓋,昌宇公司注銷時工商部門未收繳公章。
武漢市商業(yè)銀行新路支行后更名為漢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新路支行。
另查明:昌宇公司于1994年經黃某某街辦事處批準設立,于1996年5月10日在工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xù),企業(yè)性質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集體所有制。在昌宇公司設立過程中,黃某某街辦事處并未投入任何資金,只是為方便昌宇公司辦理登記手續(xù),在相關文件上加蓋黃某某街辦事處的公章。2006年9月1日,昌宇公司向工商部門申請辦理注銷登記,在提交給工商部門的清算報告中載明“昌宇公司自成立起,一直是合法經營,由于市場的競爭和內部經營不善迫于解散,并在解散前對公司進行了全面清算,在整個清算過程中,對公司的債權債務、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以及稅款進行了細致核查,證實公司無債權債務、無拖欠職工工資、勞保福利及上繳稅款。特此報告”,黃某某街辦事處在該報告上注明“情況屬實”,并加蓋公章。
漢口銀行新路支行于2010年6月8日起訴武漢昌宇貿易發(fā)展公司、易立強、易某某借款合同一案,后撤訴。2010年12月28日,漢口銀行新路支行再次提起訴訟,武昌法院于2011年8月24日作出(2011)武區(qū)民商初字第207號民事判決,判決駁回漢口銀行新路支行的訴訟請求。該行不服,上訴至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1年12月12日作出民事裁定,裁定撤銷武昌法院作出的(2011)武區(qū)民商初字第207號民事判決,發(fā)回武昌法院重審。
重審過程中,漢口銀行新路支行申請對2006年11月1日、2008年10月31日催款函上“昌宇公司”的公章與工商備案中昌宇公司申請注銷的報告中“昌宇公司”的公章的同一性進行鑒定。
2013年1月28日,湖北三真司法鑒定中心作出(2013)文鑒字第w0012號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2006年11月1日、2008年10月31日催款函上“昌宇公司”的公章與工商備案中昌宇公司申請注銷的報告中“昌宇公司”的公章不是同一枚印章所蓋。
后,漢口銀行新路支行將上述債權轉讓給本案原告,并向本院提出撤訴申請。2013年12月17日,漢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長城資產公司在湖北日報登載《債權轉讓暨債務催收聯合公告》,公告相關債務人向長城資產公司履行主債權合同及擔保合同約定的還款付息義務。
本院認為:1997年7月14日原武漢市大成城市信用社與昌宇公司簽訂《房屋抵押貸款合同》時易某某、易立強雖然不知情,但事后表示默認,視為對抵押擔保的追認,該合同系各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guī)定,合同合法有效。
根據各方當事人的訴辯意見,本院歸納本案爭議的焦點為:涉案債權是否超過訴訟時效,具體到漢口銀行將債權轉讓給長城資產公司時訴訟時效是否已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七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結合本案的事實,昌宇公司于2006年9月1日被注銷,其法人主體資格已喪失。原告提供的2006年11月1日《通知(債務人)》、2008年10月31日《催收函》,雖然加蓋了“武漢昌宇貿易發(fā)展公司”的印章,但此時昌宇公司已被注銷,該公章系陳啟個人以公司名義加蓋,應視為陳啟個人行為。故這兩份通知和催收函對昌宇公司不具有法律效力。昌宇公司作為民事主體資格,其最后一次還款時間是2004年10月28日,其后2006年9月30日的還款行為應視為陳啟個人行為,對昌宇公司不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力。因此,本案的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應當自2004年10月28日開始起算,原漢口銀行新路支行最早向法院起訴黃某某街辦事處、易某某、易立強的時間是2010年6月8日,無論黃某某街辦事處是昌宇公司的開辦單位還是上級主管部門,漢口銀行新路支行對黃某某街辦事處的起訴已過訴訟時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零二條的規(guī)定,抵押權人應當在主債權訴訟時效期間行使抵押權;未行使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依該法規(guī)定,易某某、易立強基于房某抵押貸款合同設定的抵押擔保責任也因原債權人漢口銀行新路支行未在主債權訴訟時效內主張抵押權而免除。在漢口銀行新路支行將上述債權轉讓給本案原告長城資產公司后,長城資產公司作為債權受讓人,也因債權轉讓前對黃某某街辦事處、易某某、易立強的起訴超過訴訟時效期間而喪失了對黃某某街辦事處、易某某、易立強的勝訴權,故本院對原告主張黃某某街辦事處、易某某、易立強承擔償還債務或優(yōu)先受償權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關于陳啟在本案中是否應承擔法律責任的問題。本院認為,昌宇公司于2006年9月1日被注銷,其法人主體資格已喪失。之后,陳啟在漢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解放路支行和新路支行聯合發(fā)出的2006年11月1日《通知(債務人)》、2008年10月31日《催收函》上加蓋昌宇公司公章及2006年9月30日以昌宇公司名義還款行為應視為陳啟個人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9條的規(guī)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登記而未登記即以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者他人冒用法人、其他組織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或者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終止后仍以其名義進行民事活動的,以直接責任人為當事人。昌宇公司注銷后,其民事主體資格已消亡,陳啟辯稱其在債權人通知和催款函上簽章并還款的行為系職務行為的理由不能成立。該行為表示陳啟個人自愿承擔昌宇公司注銷后的債務,經核算,該筆債權現余本金應為76426.4元,故本院對原告主張陳啟償這部分借款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對原告主張超出的部分借款本金不予支持。關于利息,長城資產公司主張轉讓前的利息8400元未超過合同約定,本院予以支持。關于原告主張債權轉讓后的利息的問題,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金融不良債權轉讓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的精神,對受讓人主張轉讓后的逾期利息,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一百三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零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49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陳啟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償還原告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武漢辦事處借款本金76426.4元及利息84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駁回原告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武漢辦事處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1800元,由被告陳啟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案件受理費1800元,款匯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收款單位全稱:武漢市財政局非稅收入匯繳專戶——市中院訴訟費分戶;賬戶:07×××93;開戶行:農行武漢市民航東路分理處832886。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當事人必須履行。一方拒絕履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為二年。申請執(zhí)行的時效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guī)定。
審 判 長 鄭繼平 人民陪審員 王 伶 人民陪審員 廖 瑤
書記員:邱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