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灤平縣支行,住所地:灤平縣灤平鎮(zhèn)新建西路30號。
法定代表人:汪占東,職務(wù):行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仁超,河北國正律師事務(wù)所執(zhí)業(yè)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姚瑞鑫,系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灤平縣支行工作人員。
被告:陳某某,河北省灤平縣人,住灤平縣。
被告:高亞華,河北省灤平縣人,住灤平縣。
被告:劉某,市民,河北省承德市人,住承德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于燕(系被告劉某母親),河北省承德市人,住承德市。
被告:錢某某,河北省灤平縣人,住灤平縣。
被告:饒某某,河北省灤平縣人,住灤平縣。
被告:耿某某,河北省灤平縣人,住灤平縣。
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灤平縣支行與被告陳某某、高亞華、劉某、錢某某、饒某某、耿某某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8月1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6年12月1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灤平縣支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吳仁超、姚瑞鑫、被告劉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于燕到庭參加訴訟,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灤平縣支行的法定代表人汪占東、被告陳某某、高亞華、劉某、錢某某、饒某某、耿某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灤平縣支行向本院提出的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陳某某、高亞華償還本金273,755.67元、利息(自2016年1月30日起以300,000.00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12.0375%計算至2016年4月29日止)、逾期利息(自2016年4月30日起以300,000.00元為基數(shù)按原定利率130%計算至2016年6月17日止,以273,755.67元為基數(shù)自2016年6月18日起按原定利率130%計算至還款之日止);2、要求被告劉某、錢某某、饒某某、耿某某在各自500,000.00元限額內(nèi)承擔連帶償還責任;3、本案訴訟費、保全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被告陳某某、高亞華于2015年4月27日以經(jīng)營灤平縣雙福盛養(yǎng)殖場缺少購買種豬及玉米周轉(zhuǎn)資金為由,向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灤平縣支行借款500,000.00元并簽訂了《家庭農(nóng)場(專業(yè)大戶)貸款額度借款合同》,合同約定年利率為12.0375%,借款使用期限自2015年4月27日至2018年4月27日止,采用按季度結(jié)算到期還本的還款方式。合同簽訂后,被告陳某某、高亞華分兩次支取貸款,金額分別為200,000.00元及300,000.00元,其中200,000.00元貸款本息已全部結(jié)清。借款金額為300,000.00元的貸款發(fā)生于2015年4月29日,依雙方約定,貸款期限12個月,自2015年4月29日至2016年4月29日止,利率12.0375%,實行按季度結(jié)算到期還本方式,被告劉某、錢某某、饒某某、耿某某擔保。至起訴之日,被告貸款已出現(xiàn)逾期,拖欠貸款本金273,755.67元及利息、逾期利息未還。
被告陳某某、高亞華、錢某某、饒某某、耿某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亦未提交書面答辯狀及證據(jù)材料。
被告劉某辯稱,對于原告所訴的事實沒有異議,但不同意還款。被告劉某的代理人即其母親于燕稱:于燕經(jīng)營的養(yǎng)雞廠與被告高亞華經(jīng)營的豬場相鄰,當時被告高亞華說自己要貸款,差一個擔保人,但于燕本人沒有擔保資格,后來了解到兒子劉某是公務(wù)員,可以擔保,而且被告高亞華說一年就能還上,于燕才讓被告劉某給擔的保,被告劉某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事后于燕也曾經(jīng)到高亞華處去過,被告高亞華說她要賣房子,但是被法院保全了。對于還款情況劉某不清楚,不知道她借了多少錢,也不知道她還了多少錢,且劉某是普通上班的,沒有能力償還此筆借款,還是應該由被告高亞華償還此筆借款。
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2015年4月27日,被告陳某某、高亞華與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灤平縣支行簽訂《家庭農(nóng)場(專業(yè)大戶)貸款額度借款合同》,約定可循環(huán)借款額度500,000.00元,額度有效期自2015年4月27日起至2018年4月27日止,期限最長為3年。貸款逾期的,從逾期之日起在借款執(zhí)行利率基礎(chǔ)上上浮30%確定罰息利率,直至本息全部清償為止。借款人發(fā)生違約情形的,貸款人有權(quán)宣布直接或間接源于本合同的一切債務(wù)提前到期,并要求借款人立即清償。
同日,被告劉某、錢某某、饒某某、耿某某分別與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灤平縣支行簽訂《家庭農(nóng)場(專業(yè)大戶)最高額保證合同》,為被告陳某某、高亞華借款提供最高額保證,保證期間為借款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年止,擔保的債務(wù)最高限額為500,000.00元。
合同簽訂后,被告陳某某、高亞華分兩次提取借款,借款金額分別為200,000.00元及300,000.00元。借款金額為200,000.00元的貸款本息已全部結(jié)清。借款金額為300,000.00元的貸款提取于2015年4月29日,依雙方約定,貸款期限為12個月,自2015年4月29日至2016年4月29日止,年利率12.0375%,實行按季度結(jié)算到期還本方式。對于該筆借款,被告于2016年6月17日償還本金26,244.28元、于2016年6月21日償還本金0.05元;于2015年7月29日償還利息9,128.44元、于2015年10月29日償還利息9,174.65元、于2016年1月29日償還利息9,228.75元,尚欠本金273,755.67元及利息(自2016年1月30日起以300,000.00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12.0375%計算至2016年4月29日止)、逾期利息(自2016年4月30日起以300,000.00元為基數(shù)按原定利率130%計算至2016年6月17日止,以273,755.67元為基數(shù)自2016年6月18日起按原定利率130%計算),此款至今未還。
本院認為,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wù)。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wù)或者履行合同義務(wù)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xù)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灤平縣支行分別與被告陳某某、高亞華、被告劉某、錢某某、饒某某、耿某某簽訂《家庭農(nóng)場(專業(yè)大戶)貸款額度借款合同》、《家庭農(nóng)場(專業(yè)大戶)最高額保證合同》,以上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合同合法有效,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灤平縣支行作為貸款人按照合同約定,履行了合同義務(wù),借款人被告陳某某、高亞華應按照約定向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灤平縣支行償還借款,保證人被告劉某、錢某某、饒某某、耿某某亦應按保證合同在最高額限額內(nèi)履行保證義務(wù)。合同約定的債務(wù)履行期限屆滿后,借款人被告陳某某、高亞華未按合同約定償還全部借款本金及利息、逾期利息,保證人劉某、錢某某、饒某某、耿某某未履行保證責任,其行為構(gòu)成違約,原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灤平縣支行要求被告陳某某、高亞華償還借款本金及利息,要求被告劉某、錢某某、饒某某、耿某某在最高額限額內(nèi)承擔連帶償還責任的訴訟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依法應予支持。被告劉某的辯解理由無事實依據(jù),其辯解理由不成立。綜上所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二百零四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二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由被告陳某某、高亞華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還原告借款本金273,755.67元并支付利息(自2016年1月30日起以300,000.00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12.0375%計算至2016年4月29日止)、逾期利息(自2016年4月30日起以300,000.00元為基數(shù)按原定利率130%計算至2016年6月17日止,以273,755.67元為基數(shù)自2016年6月18日起按原定利率130%計算至本判決確定的給付之日止)。被告劉某、錢某某、饒某某、耿某某各自在500,000.00元限額內(nèi)對上述給付義務(wù)承擔連帶給付責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本案受理費5,750.00元,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2,875.00元及保全費2,020.00元,由被告陳某某、高亞華、劉某、錢某某、饒某某、耿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吳艷
審判員 柳燕
人民陪審員 李民
書記員: 孫海兵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