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枝江支行,住所地枝江市馬家店街道辦事處迎賓大道。負責人周家華,行長。委托代理人周昌亞、金曉莉,湖北誠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一般代理。被告朱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枝江市。被告鄧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枝江市。
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枝江支行訴稱,2013年9月21日,原告與被告朱某、鄧某夫婦簽訂個人消費普通借款抵押合同,約定:借款金額為50萬元;借款期限為2013年9月21日至2015年9月18日;貸款利率為年利率7.0725%;利率調整方式:下年初調整;還款方式為等額本息還款法;若逾期還款,罰息利率為合同執(zhí)行貸款利率水平上浮50%;抵押物為被告朱某所有的位于枝江市馬家店街道辦事處迎賓大道綠島花園9棟201號房屋(房產證號:枝江市房權證馬家店字第××號,房屋他項權證號:枝江市房他證馬家店字第××號)。合同簽訂后,原告按合同約定發(fā)放了貸款,被告未按期返還借款本息。現(xiàn)原告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判令:1、二被告共同償還原告截至2017年4月18日止的借款本金314985.10元、利息17170.82元、罰息73663.95元,合計405819.87元,并承擔自2017年4月19日起至本息還清之日止的利息(按照合同執(zhí)行貸款利率計算)、罰息(按照合同執(zhí)行貸款利率上調50%計算);2、原告對二被告他項權證登記項下抵押物的拍賣、變賣價款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3、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被告朱某、鄧某未答辯。經審理查明,原告與二被告夫婦簽訂借款合同及合同約定如原告所述,被告朱某以其所有的位于枝江市馬家店街道辦事處迎賓大道綠島花園9棟201號房屋(房產證號:枝江市房權證馬家店字第××號,房屋他項權證號:枝江市房他證馬家店字第××號)為該借款作抵押,并辦理了抵押登記。合同簽訂后,原告按合同約定發(fā)放了貸款。借款期限屆滿,二被告未按期歸還借款。截止2017年4月18日,二被告尚有借款本金314985.10元、利息17170.82元、罰息73663.95元未還。上述事實,有個人消費額度借款申請審批表、中國建設銀行個人貸款開立貸款帳戶通知書、支付憑證、借款人基本情況、二被告的結婚證復印件、個人消費普通借款抵押合同、被告朱某房產證及他項權證、個人貸款對帳單以及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在卷佐證。本院認為,二被告因消費需要向原告借款,雙方簽訂了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對借款的數(shù)額、還款時間、還款方式、利息、借款擔保、違約責任等都有明確約定,原告發(fā)放貸款的借款憑證進一步證明了借款的真實性,本院予以采信。二被告應當按照借款合同的約定還款付息。然而二被告未按合同約定履行足額還款義務,符合合同約定解除的條件,原被告雙方借款合同應予解除原告要求被告方還本付息,承擔違約責任,享有對借款抵押擔保物拍賣、變賣款的優(yōu)先受償權,本院予以支持。截止2017年4月18日,二被告尚有借款本金314985.10元、利息17170.82元、罰息73663.95元未還。該借款發(fā)生在二被告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應視為夫妻共同債務。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五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枝江支行與被告朱某、鄧某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0月11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曹自豪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枝江支行的委托代理人金曉莉到庭參加訴訟。被告朱某、鄧某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一、被告朱某、鄧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共同返還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枝江支行借款本金314985.10元、截止2017年4月18日的利息17170.82元及罰息73663.95元,合計405819.87元,并承擔自2017年4月19日起至本息還清之日止的利息(按照合同執(zhí)行貸款利率計算)、罰息(按照合同執(zhí)行貸款利率上調50%計算);二、原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枝江支行對被告朱某他項權證登記項下抵押物(枝江市馬家店街道辦事處迎賓大道綠島花園9棟201號房屋,房產證號:枝江市房權證馬家店字第××號,房屋他項權證號:枝江市房他證馬家店字第××號)的拍賣、變賣價款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案受理費減半收取3694元,由被告朱某、鄧某承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曹自豪
書記員:董靈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